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50)
2023(7210)
2022(5790)
2021(5550)
2020(4417)
2019(9890)
2018(9773)
2017(18831)
2016(9942)
2015(10976)
2014(10836)
2013(10235)
2012(9097)
2011(8276)
2010(8439)
2009(7685)
2008(7335)
2007(6441)
2006(5576)
2005(5000)
作者
(26906)
(22424)
(22386)
(21283)
(14069)
(10655)
(10148)
(8630)
(8525)
(7876)
(7830)
(7543)
(7104)
(7068)
(7005)
(6779)
(6752)
(6539)
(6383)
(6264)
(5436)
(5423)
(5418)
(5110)
(4972)
(4960)
(4953)
(4770)
(4419)
(4381)
学科
(45413)
经济(45388)
管理(28175)
(23872)
方法(21063)
(19993)
企业(19993)
数学(19216)
数学方法(18718)
地方(11809)
(11221)
中国(10251)
业经(9235)
理论(7528)
(7478)
地方经济(7389)
(7304)
农业(7202)
(7058)
贸易(7055)
环境(6949)
(6816)
(6736)
(6251)
(6251)
(5548)
金融(5546)
技术(5493)
(5151)
银行(5149)
机构
学院(138879)
大学(135670)
管理(55103)
(53867)
经济(52701)
理学(48257)
理学院(47750)
管理学(46552)
管理学院(46318)
研究(44146)
中国(33062)
(28259)
科学(27352)
(22700)
(21037)
中心(20592)
(19652)
研究所(19328)
业大(19170)
(18977)
(18881)
师范(18837)
财经(18604)
北京(17482)
(16850)
(16817)
(16295)
经济学(15892)
技术(15270)
师范大学(15067)
基金
项目(97977)
科学(78218)
研究(72393)
基金(70511)
(61454)
国家(61023)
科学基金(53114)
社会(46147)
社会科(43876)
社会科学(43864)
(39297)
基金项目(36586)
教育(34402)
自然(34163)
自然科(33384)
自然科学(33378)
(32829)
自然科学基金(32732)
编号(30299)
资助(28886)
成果(23442)
重点(22543)
(21476)
课题(21111)
(20972)
(20431)
创新(19184)
国家社会(19059)
科研(18347)
项目编号(18252)
期刊
(58124)
经济(58124)
研究(36256)
中国(24547)
管理(20445)
科学(19014)
学报(18403)
(17639)
教育(17057)
(16090)
大学(14680)
技术(14445)
学学(13893)
农业(12882)
业经(10648)
(9945)
金融(9945)
经济研究(9739)
统计(8887)
(8458)
财经(8416)
决策(7475)
资源(7315)
(7214)
问题(6970)
技术经济(6953)
(6787)
商业(6773)
科技(6690)
(6509)
共检索到193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金新  黄凤志  
安全治理的理论范式为区域安全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方法。东盟的区域安全治理问题是一个有价值的研究课题。东盟区域安全治理模式是一个多层次、多主体的结构,包含内外两个部分的机制框架,具有安全保障和冲突管理两大功能。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国家利益的冲突、战略互信的缺失和区域制度的不足成为其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建构"东盟安全共同体",是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的未来走向。对东盟区域安全治理的运行,中国须制定合理的因应之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邱昌情  
东盟环境合作是伴随着地区一体化进程的一种地区治理形式。当前东盟治理进程中的环境区域合作展现了蓬勃发展的势头,环境合作议题向多领域拓展,并逐步向机制化方向迈进,但未来东盟环境区域合作的道路仍然漫长艰辛。本文通过比较分析APEC和"东盟10+3"合作模式在东盟环境区域合作中的作用与进展,探讨环境区域合作模式在东盟治理进程中的发展及未来前景。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一平  
全球化和地区化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中并行不悖的两种趋势,二者相辅相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中,地区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全球化将是地区化的最终结果。在东亚,地区主义为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了新的机遇与空间。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关系得到了全面的恢复与发展,正处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发展史上最好的时期,是中国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典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程成  石峡  
碎片化、网络化、一体化是RTI(Regional Tourism Integration)的三个发展阶段,基于此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中国-东盟区域旅游发展可组合出不同的演进路径。其中,现实的演进路径是从初期的碎片化局部发展状态过渡到政府主导的网络化发展状态,再逐步过渡到市场力量与行政力量均衡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网络化发展状态,最后经由市场化程度提高最终达到一体化发展状态;理想的演进路径是从初期的市场化程度低的碎片化发展状态过渡到中期的市场化程度较高的网络化发展状态,最终演进为市场化程度高的一体化发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强  荆晓丽  
为促进东盟国家间学生流动,推动东盟地区高等教育融合发展,东盟大学联盟参照欧洲学分转换系统开发出东盟学分转换系统。本文在回顾东盟学分转换系统的产生背景和发展历程基础上,阐述了该系统的关键构成元素、操作流程和组织架构,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尽管面临诸多现实困境,东盟学分转换系统依然以其透明度高、兼容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吸引了东盟大学联盟成员高校的广泛参与。未来,该系统将在东盟的持续关注下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完善,从而在东盟一体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家勤  
60年代以来,东亚地区经济发展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加强东亚区域的经贸合作是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它有利于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该地区形成一个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次区域经贸合作是完全可能的。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区域的经贸合作,为推进该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共同繁荣作出贡献。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马元柱  
发展中国家无论是采取均衡发展或非均衡发展,值得注意的是,两种模式同样深刻地表现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模式上。文章提出中国在与东盟国家区域合作中的模式选择与理性政策选择中的两个基本点与三大基本原则。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郁葱  吴冬梅  
20 0 1年 1 1月在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 ( 1 0 + 1 )会议上 ,中国与东盟达成一致 ,确立了在 1 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目标。这对双方关系的长远发展和东亚地区的繁荣稳定具有深远意义。它是中国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又一件对外经贸方面的重大事件。本文就这一东亚区域合作的新模式产生的国际背景 ,以及实现目标所面临的困难进行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丽霜  
基于"多国模式"与"单国模式"的贸易引力模型,选取1988~2013年东盟五国与十个主要贸易伙伴国的面板数据,分别对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区内整体贸易效应与国别贸易效应分三个阶段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显著地促进了东盟区内整体贸易的发展,从不同阶段看,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第一、二阶段并没有对区内贸易起促进作用,而第三阶段的区内贸易效应显著;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同阶段对东盟五国各国的贸易效应各异,但第三阶段的正向贸易效应尤为显著。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玉婷  左停  
农村社区治理是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新阶段的新任务。本文整理了东盟国家的几种主要农村社区治理模式,通过对几种治理模式在组织结构、提供公共服务和政府—社会关系上的差异比较,总结了不同治理模式的有效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政府支持引导、促进多部门之间协作、多样化发展农村社会组织、构建农村社区共同体等对中国农村社区治理的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范祚军  唐菁菁  赵慧  
通过使用手工搜集的数据对2014年东盟6国3906家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进行了追踪,计算出其中3118家公司最终控制人的控制权比例、现金流权比例与两权分离度,发现:除泰国以外,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5国上市公司的两权分离度均高于0.85,表明这5国的公司治理水准得到提升,与世界银行《公司治理年度报告》的结论一致。对最终控制人性质的研究则发现家族控股公司和国有控股公司的比例逐步减少,外资控股公司比例大幅上升。为获得更为确实的证据,通过进一步选取6个国家市值排名前200的公司进行分国别研究,并与Claessens,Djankov&lang(2000)计算的1996年数据及Carn...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沈宏亮  
本文从技术规范、标准、市场监督、侵权责任、受害者补偿等方面对欧盟、美国和中国实施的产品安全治理模式进行的比较表明,欧盟行政规制为主和美国责任主导的模式呈现出规制、责任"双严"的特点,中国治理模式则体现出转型期的"双松"特征。欧盟和美国近来的调整方向是防止二者叠加导致的高成本,中国则应该通过标准市场化、界定行政监督职能、强化责任诉讼的威慑和补偿等途径向"一严、一松"的模式转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赵光洲  缪姗姗  
20世纪90年代,世界技术飞速发展,跨国科技合作与交流在世界经济上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本文通过对云南与东盟重点领域的分析研究,明确各领域竞争优势与合作途径,确立自身在科技市场中的地位。同时对云南与东盟科技合作重点领域可行性模式进行战略选择,引入交叉熵理论,通过相似度的计算,进行定量识别,为云南与东盟科技合作模式研究提供数字资料及理论、现实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兰  
目前,东亚区域合作出现双轨制合作模式,即中国+东盟,日本+东盟。随着东亚区域合作的广度与深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日两国分别与东亚其他国家的合作进程的深入,作为中日韩FTA中的关键环节——中日之间的FTA却迟迟不见具体行动,成为一种“瓶颈”,在很大程度上延缓了东亚地区全方位的、更高层次的合作。在东亚经济合作问题上,中日经济合作占据着最为重要的位置。只有中日两国加强合作,亚洲的整体经济整合才有实现的希望。中日在近期内缔结FTA的可能性不大,但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最终的前景还是较为乐观的。如何规避摩擦,扩大互补互利,建立区域经济合作新思维,成为中日FTA建设的重要主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刘秀莲  
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发展模式及其前景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与经济政治研究所刘秀莲亚大国家和地区在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文化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民族特性等方面千差万别,各国奉行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和寻求的经济利益也有所不同,因此,亚太地区区域经济合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