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
- 2023(50)
- 2022(51)
- 2021(33)
- 2020(37)
- 2019(85)
- 2018(94)
- 2017(206)
- 2016(122)
- 2015(152)
- 2014(151)
- 2013(146)
- 2012(126)
- 2011(109)
- 2010(139)
- 2009(107)
- 2008(122)
- 2007(125)
- 2006(114)
- 2005(116)
- 学科
- 业(703)
- 企(607)
- 企业(607)
- 济(535)
- 经济(535)
- 农(408)
- 关系(351)
- 贸(350)
- 贸易(350)
- 易(348)
- 管理(337)
- 各国(220)
- 农业(219)
- 业经(217)
- 贸易关系(209)
- 国贸(200)
- 方法(196)
- 技术(191)
- 策(167)
- 行业(144)
- 间(144)
- 技术管理(139)
- 数学(139)
- 数学方法(138)
- 经济关系(130)
- 产品(129)
- 农产(126)
- 农产品(126)
- 经营(126)
- 市场(124)
- 机构
- 学院(1850)
- 大学(1784)
- 济(975)
- 经济(963)
- 管理(830)
- 理学(738)
- 理学院(733)
- 管理学(733)
- 管理学院(728)
- 研究(582)
- 农(539)
- 农业(458)
- 中国(452)
- 京(321)
- 业大(319)
- 经济管理(316)
- 科学(296)
- 所(291)
- 业(283)
- 贸(278)
- 研究所(268)
- 中心(264)
- 财(262)
- 商学(257)
- 商学院(254)
- 农业大学(235)
- 江(228)
- 国际(221)
- 经济学(220)
- 财经(215)
共检索到2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琦
东盟与中日韩(10+3)粮食安全合作战略圆桌会议是为落实《东盟与中日韩(10+3)领导人会议》和《东盟与中日韩(10+3)农林部长会议》精神,旨在探讨区域内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障区域粮食安全有效合作途径的一种常设机制。本文围绕第七届圆桌会议的主题"推动农业项目投资,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对区域内粮食安全问题和农业投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农业投资对粮食安全问题的作用和影响,提出各国政府、企业和政企之间要加强交流对话,充分认识资本的正负面效应。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实践,加强对引进外资和资本输出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为农业双向投资营造良好的政治和商业环境。
关键词:
东盟 中日韩 粮食安全 农业投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杨纯华 王红梅
中日韩与东盟经济合作的现状决定了(10+3)国家间区域性税收协调的深度和广度。本文通过分析中日韩与东盟(10+3)区域税收国际协调现状、困难,提出了(10+3)税收国际协调应该遵循的原则,建议应建立中日韩与东盟(10+3)区域税收协调机制,以及消除货物、服务贸易中阻碍商品、人员自由流动、涉及投资所得等税收因素,以促进(10+3)国家间商品、资本、劳务、知识产权等的自由流动。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国家税务总局税收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龚辉文 刘馨颖 刘燕明 陈琍
近年来东盟与中日韩(以下简称“10+3”)区域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对本地区的税收政策协调提出了现实的要求。本文主要考察了“10+3”税收协调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认为目前“10+3”税收协调主要还停留在关税协调层面,国内税制的协调,除签署双边税收协定以外,基本没有涉及;而税收协定网络并不健全,有些国家签署的税收协定很少;国际税收管理方面的协调与合作尚未形成有效机制。针对“10+3”各成员国发展水平差异大,经济互补性与竞争性并存,区域一体化程度低但合作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等现实特点,提出“10+3”税收协调的战略框架,即分两个层次:近期的预防性税收协调措施和长期的税收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在此基础上...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凤阳
中日韩都面临着"量"和"质"的粮食安全课题。在"量"的合作方面,日韩的粮食自给率虽低,但得益于良好的气候条件和技术水准,其优质大米、蔬果等在中国拥有很大的市场,高度机械化及精耕细作的生产方式可为中国所借鉴;中国廉价优质的农产品在日韩有极大的发展空间,且中日韩在海外农业开发方面也具有巨大的合作潜力。"质"的合作方面,中国应借鉴日韩的食品安全科技和管理经验,建立域内趋于统一的食品安全标准,以及利益和风险共同承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立区域内进出口食品共有的信息追溯系统,保持区域内流通食品的信息透明性;规范媒体报道机制,提高媒体相关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防止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认知出现偏差,正确引导民...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合作 中国 日本 韩国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肖竹缘 孙恒忠
东亚经济合作顺应了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强这两个重要趋势。本文试图对在“10+3”框架下日益引人注目的中日韩合作的理论基础和经济互补性以及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中日韩 区域合作关系 基础与前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厚双 黄金宇
RCEP经过21轮谈判后,农产品贸易降税时间和敏感产品方面分歧仍然较大。本文对中日韩与东盟的三个FTA农产品降税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三个FTA都对东盟10国做了区分,特别是都对越南单独设立了减税表;中国与东盟实施了"早期收获"计划,日本与东盟签订"一揽子"协议,而韩国与东盟就敏感品设立了更为复杂的分类。通过对中日、中韩、日韩与东盟FTA特征的比较,对目前降税模式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建议东盟及中日韩等域内各国着眼长远,早日达成RCEP协定。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1年10月27日,第二十一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农林部长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方围绕农业抗疫复苏举措、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等共同关注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山东省青岛市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马有祥充分肯定各方一年来围绕《东盟与中日韩粮食、农业与林业合作战略(2016—2025)》开展的深入合作,介绍了中国克服疫情影响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
中日韩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2021年10月27日,第二十一届东盟与中日韩(10+3)农林部长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各方围绕农业抗疫复苏举措、保障粮食安全、加强动物疫病防控等共同关注议题进行深入交流。中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马有祥在山东省青岛市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马有祥充分肯定各方一年来围绕《东盟与中日韩粮食、农业与林业合作战略(2016—2025)》开展的深入合作,介绍了中国克服疫情影响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
中日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史晓丽
签署双边投资协定是国家间相互保护投资的主要法律途径。但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一体化协定尤其是自由贸易协定在对贸易自由化问题进行规范的同时,也对投资等问题加以规定,形成了自由贸易协定投资规则与双边投资协定并存的局面。为了加速中日韩经济一体化进程,三国决定先行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作为未来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组成部分。在这种背景下,对《中日韩投资协定》构建的基本原则、具体条款的设计、与双边投资协定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可以对正在进行的中日韩三边投资协定谈判提供可行性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当前,虽然中日韩之间还未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但三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尤其是三国企业之间近年出现了企业联盟的趋势,实际上推动了这一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企业联盟是国际分工深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也是相关企业参与更高层次国际分工的有效途径。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中日韩企业联盟会给相关企业带来持久发展的利益,但同时本地区也存在许多妨碍企业联盟的因素。中日韩走向有制度安排的经济一体化,应以企业联盟为突破口,以跨国企业联盟带动跨国产业合作。
关键词:
企业联盟 中日韩 经济一体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司伟 黄春全 王济民
中国、日本和韩国三个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产品净进口国家之间的农产品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贸易增长的基础并不牢靠,农产品问题也因此成为双边贸易关系中最敏感的话题。本文利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从进口需求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和竞争力效应三个方面分析了中日、中韩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主导因素及其对双边农产品贸易增长的贡献。研究发现,进口需求效应一直是中日韩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主导力量;出口结构效应是制约中日韩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原因。近年来,出口竞争力效应对中国向日本和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雪 崔振东
农产品贸易状况对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减少一体化过程中的阻力。本文从整体和分类两个层面和以静态、动态以及结构三个角度分析中日韩三国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表明中国与日韩之间农产品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日韩间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中日、中韩之间的贸易变动主要是由产业间贸易引起的,且以技术差异为特征的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先德
20世纪90年代下半期以来,农民收入问题成了中国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关于农民收入的问题,政府并就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在历史上是第一次采用。日本和韩国在20世纪60年代也曾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并采取了多方位的对策措施,结果使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农民收入问题相应得到了较好的解决。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提出了一些结论性的建议。
关键词:
农民收入 政府政策 中国 日本 韩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鸿雁 刘小和
农产品贸易状况对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着十分重要意义。发展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贸易水平。本文根据对中日韩三国间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现状的深入分析,认为中国与日、韩间农产品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日本与韩国间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有上升的趋势,而后进一步分析其主要原因在于比较优势、贸易壁垒、经济水平等因素,最后建议应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参与自由贸易区谈判入手,改善农产品贸易状况。
关键词:
自由贸易区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金仁仙
20世纪90年代以来,针对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福利国家的失败,社会企业通过创新商业模式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弥补了市场和政府在调节社会矛盾方面的不足,逐渐成为社会治理的潮流。从文化整合的角度,首次对中韩日社会企业的发展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并为亚洲地区社会企业的国际比较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与合作空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