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88)
2023(15817)
2022(13143)
2021(12147)
2020(10257)
2019(23193)
2018(22406)
2017(42637)
2016(22335)
2015(24934)
2014(24338)
2013(23977)
2012(21744)
2011(19631)
2010(19103)
2009(17493)
2008(16553)
2007(13828)
2006(11957)
2005(10353)
作者
(63211)
(53187)
(52742)
(49957)
(33489)
(25277)
(23727)
(20916)
(20219)
(18188)
(18156)
(17485)
(16621)
(16346)
(16264)
(16179)
(15779)
(15371)
(15152)
(14989)
(12892)
(12838)
(12711)
(12158)
(12032)
(11754)
(11282)
(10978)
(10493)
(10274)
学科
(112027)
经济(111923)
管理(64689)
(60242)
(49006)
企业(49006)
方法(47835)
数学(43033)
数学方法(42629)
中国(27394)
(24624)
(23514)
地方(21479)
业经(21221)
(20616)
贸易(20607)
(20068)
(19711)
农业(16688)
(16636)
环境(15926)
(14425)
金融(14424)
(14287)
(14128)
(14096)
财务(14094)
财务管理(14067)
银行(14056)
技术(13996)
机构
大学(322922)
学院(319789)
(148308)
经济(146026)
管理(126764)
理学(111620)
研究(111232)
理学院(110436)
管理学(108731)
管理学院(108152)
中国(83162)
(65616)
科学(64930)
(62025)
(54030)
(52263)
财经(51494)
中心(50120)
研究所(49780)
业大(47601)
经济学(47445)
(47316)
经济学院(42729)
(42671)
农业(41248)
北京(40549)
(39900)
(38857)
财经大学(38707)
师范(38395)
基金
项目(225954)
科学(180618)
基金(170675)
研究(159766)
(150573)
国家(149404)
科学基金(128994)
社会(108631)
社会科(103303)
社会科学(103279)
基金项目(90258)
(84057)
自然(83271)
自然科(81460)
自然科学(81434)
自然科学基金(80061)
教育(72551)
(72191)
资助(68707)
编号(60034)
(51607)
重点(51005)
(48514)
(47598)
国家社会(47356)
成果(46444)
教育部(44904)
创新(44658)
科研(44020)
人文(43342)
期刊
(153600)
经济(153600)
研究(91348)
中国(53672)
学报(50538)
科学(47946)
(46529)
管理(46153)
(45827)
大学(38876)
学学(37346)
农业(31504)
经济研究(27519)
技术(26260)
财经(26095)
(25679)
金融(25679)
教育(22691)
业经(22661)
(22591)
问题(20450)
(18433)
(17526)
世界(17388)
技术经济(16796)
国际(16700)
统计(16327)
(15109)
商业(14760)
(14448)
共检索到4540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动荡的背景下,东盟七国参与IPEF的动因在于通过加入IPEF增进东盟-美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IPEF四大支柱迎合了东盟七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求,IPEF其他成员国在东盟对外经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IPEF四大支柱实施方案的相继出台,东盟七国立足《东盟印太展望》,调整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以应对加入“印太经济框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东盟七国参与IPEF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价值链重构将削弱中间产品贸易的基础,加剧清洁能源的区域竞争,阻碍中资企业对美的“迂回出口”,提高中资企业大型投资的税负成本等。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皖南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关系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不断升级,迈向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在21世纪,中国与东盟之间无论在贸易、投资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合作。未来,双方继续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充实合作内容,在互惠双赢基础上的全面经贸合作前景更加广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军明  
本文回顾了欧盟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发展历程,详细分析了近年来欧盟与东盟经济关系的新发展,并进一步探讨了欧盟与东盟经济关系的特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艳君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发展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的,而构成经济 合作网络骨架的是 20世纪 90年代后陆续形成的经济合作框架体系,国内对这一合作 框架鲜有详尽分析。对这一合作框架形成的背景、内容构成和重大意义进行思索,正 是探究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不同的应有起点,具有继续观 察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申韬  姚云风  
文章基于系统性文献梳理,提出中国与东盟国家产能合作因素作用的理论假设,并运用SmartPLS 3.0软件和PLS-SEM模型,对中国—东盟产能合作中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以2003—2017年数据为样本,建立结构方程模型探究中国与东盟各国产能合作的具体路径。分析得出:文化距离、金融合作和政治关系对产能合作产生直接影响,且影响程度依次减弱;汇率、经济不确定性通过其他四个因素间接影响产能合作;文化距离和政治关系除对产能合作具有直接影响外,还分别通过金融合作对产能合作产生间接影响。因此,应根据产能合作的具体影响机制,促进中国—东盟产能合作进一步深入。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卓  
“印太经济框架”(IPEF)于2022年5月23日启动,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一环。而随着军事和安全、政治和外交的陆续展开,美国及其盟友在亚太建立包围中国的、类似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亚洲同盟(亚盟)”和类似北约的军事安全组织“西太平洋公约组织(西约)”的倾向越发明显。中国的应对至关重要,应阻止二者成立,把快速实现IPEF同等开放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重点。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昌黎  
新世纪以来,日本与东盟的双边贸易以及日本对东盟直接投资都出现了新发展,而日本对东盟ODA则出现了连年减少的局面。同时,以AJCEP正式生效为标志,日本与东盟的经济伙伴关系也开辟了新局面。面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日本政府推进"亚洲成长构想"将使日东经济伙伴关系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祚军  张宏杨  
一、前言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亚洲地缘政治风云变幻,面对中国崛起、美国重返亚太,东盟国家抱团集力以小博大,各种政治、经济因素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新格局的形成,各国外交政治经济互动明显。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东盟合作关系中的政治影响因素和经济影响因素进行测度,找出影响双边关系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发掘中国—东盟关系中的政治经济互动机制奠定基础,为下一步制定中国—东盟关系深入发展策略提供有益帮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湘东  
自2001年11月,随着东盟与中国达成了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开始了全面经济合作,并进入了经济一体化的新里程。这对促进区域内经济贸易的增长、推进成员国之间国际分工和技术合作,提高各成员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整体地位和实力。东亚地区的和平与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大中华经济框架的要点可以概括为“一国、二制、三力、四地、五方”。它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提出的背景基本类同。但大中华经济框架更具有直接性、紧迫性、现实性,就其实质和内容(不是指名称)来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大中华经济框架的实施必须坚持五个原则,其实施过程可以...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继宪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共同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中国—东盟自贸区于2010年1月1日正式建成。自贸区建成后,如何进一步丰富和拓展自贸区建设内涵,提升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是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跨境经济合作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途径。跨境经济合作区是当前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基点和支撑,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框架下,加强中越(广西)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钟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宏恩  
外商投资是东盟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东盟国家曾经因为外资减少而对中国采取竞争手段。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反而推动了东盟国家的外资流入。本文首先描述了东亚金融危机后东盟外资流入的变化状况,而后分析了中国东盟经济合作推动东盟外资流入的原因,最后在计量研究的基础上证明了上面的结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唐文琳  李雄师  
本文基于时序主成分分析框架,构建起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测量模型,对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在2002年至2012年的变化情况进行测量。结果表明:总体上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来说明。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欧定余  侯思瑶  
2022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宣布与印太地区的13个国家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的谈判进程。“印太经济框架”作为美国开展印太区域经济合作新的制度体系,从本质上讲,是一份以美国利益优先的印太区域制度整合方案,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开展对华竞争的行动纲领,其未来必将会对我国的海外市场、供应链稳定、区域数字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以及区域各国制度整合等方面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为应对“印太经济框架”的可能影响和挑战,我国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整合“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推出区域数字规则的“中国方案”,构建我国跨国企业主导的区域供应链,以RCEP为抓手,推动区域制度整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曹云华  彭文平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变迁,经济安全从原来的低级政治转变为高级政治。东盟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强调综合安全,尤其将军事和政治安全置于最重要地位,随着地区传统安全威胁的消除,东盟国家将经济安全视为新时期的焦点。经济发展是东盟一些威权国家政治合法性的基础,因此经济安全是维护其政治安全的重要手段。为维护各国经济安全,东盟国家一方面采取经济自由化改革参与全球化进程以便提高自身经济竞争力,另一方面实行开放地区主义策略,既依靠本地区的集体力量增强经济实力,又充分利用地区外的市场和资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