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7)
2023(3843)
2022(3155)
2021(2586)
2020(2108)
2019(4701)
2018(4634)
2017(8514)
2016(5196)
2015(5563)
2014(5560)
2013(5679)
2012(5386)
2011(4999)
2010(4806)
2009(3803)
2008(3709)
2007(3394)
2006(2880)
2005(2479)
作者
(18702)
(15984)
(15943)
(14774)
(9847)
(7788)
(6999)
(6301)
(5994)
(5752)
(5605)
(5451)
(5256)
(5194)
(5137)
(5111)
(4861)
(4782)
(4608)
(4574)
(4209)
(3959)
(3862)
(3619)
(3466)
(3463)
(3440)
(3397)
(3370)
(3354)
学科
(18698)
经济(18687)
管理(13257)
(10324)
方法(9524)
环境(9502)
(8965)
数学(8830)
数学方法(8701)
(7616)
企业(7616)
(5338)
(4679)
生态(4304)
资源(4125)
规划(3737)
农业(3682)
环境规划(3680)
(3617)
中国(3547)
业经(3438)
(3394)
(3335)
森林(3335)
(3301)
地方(3102)
(3041)
贸易(3041)
(2960)
经济学(2897)
机构
大学(75781)
学院(75159)
研究(30703)
(26406)
经济(25919)
管理(25463)
(24867)
科学(24266)
理学(22461)
理学院(22155)
管理学(21442)
管理学院(21326)
业大(21034)
中国(20176)
农业(19616)
(17919)
研究所(17078)
(17048)
农业大学(13585)
中心(12935)
(12303)
(11983)
(11930)
(11594)
实验(11396)
实验室(10852)
北京(10737)
林业(10551)
重点(10287)
科学院(10060)
基金
项目(59815)
科学(44593)
基金(42444)
(41663)
国家(41405)
研究(35329)
科学基金(32792)
(24983)
自然(24459)
自然科(23819)
自然科学(23811)
自然科学基金(23404)
基金项目(23031)
(21362)
社会(20738)
社会科(19744)
社会科学(19738)
资助(17588)
教育(15806)
计划(14959)
科技(14746)
重点(14372)
(13058)
科研(12747)
(11862)
编号(11828)
(11821)
专项(11490)
创新(11259)
(10719)
期刊
(25363)
经济(25363)
学报(24764)
(21315)
科学(19370)
大学(17598)
学学(17207)
研究(16146)
农业(14221)
中国(13358)
林业(10729)
业大(8374)
(7954)
管理(7467)
(6618)
农业大学(6133)
(5889)
科技(5733)
教育(5521)
技术(5239)
业经(4963)
自然(4564)
中国农业(4411)
资源(4277)
科技大(4162)
科技大学(4162)
统计(3777)
自然科(3770)
自然科学(3770)
(3754)
共检索到103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娜  李建  刘海丰  桑卫国  
研究暖温带东灵山3种落叶阔叶林的碳氮元素含量和C∶N比率的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土壤和乔木层的碳元素含量表现为白桦林>辽东栎+棘皮桦混交林>辽东栎林,氮元素含量在辽东栎+棘皮桦混交林中最高,为另外2种林型含量的2倍,而3种林型的土壤微生物碳氮元素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2)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C∶N比率变动很小,并且不受土壤碳氮含量变化的影响;3)3种林型土壤和土壤微生物的C∶N比率变化不大,表现出受限制的化学计量学特征。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阎海平  王平玺  
该文对北京西山的洋槐、元宝枫和栓皮栎人工林生态系统内营养元素含量、积累、分布和循环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树种的营养元素含量均随器官不同而产生差异.在林木生存空间的养分贮量中,洋槐林N元素贮量高,达853kg/hm~2,元宝枫和栓皮栎林Ca元素贮量多,为727kg/hm~2和563kg/hm~2.3种林分养分循环速率相差不大,在0.75~0.79之间.而对养分的利用效率,其顺序为洋槐林>元宝枫林>栓皮栎林.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飞  邹斌  郑景明  戴伟  
【目的】研究江西大岗山常绿阔叶次生林中11个树种的细根形态、组织化学元素含量与根序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大岗山次生林内6个受外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刨花润楠、小叶青冈、拟赤杨、丝栗栲、檵木和梓木)和5个受内生菌根侵染的树种(山乌桕、深山含笑、杉木、木荷和油桐)为研究对象,采用根序分级法对根系进行分级后,测量并比较各树种前5级根之间根长、比根长及C、N含量的差异。【结果】在细根形态方面,11个树种的根长均表现出随序级升高而增大的趋势,而比根长的表现则相反;在细根C、N含量方面,除3个树种(山乌桕、檵木和梓木)5级根C含量小于4级根、1个树种(油桐)2级根C含量小于1级根外,其余7个树种根组织的C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伊敏  龚粤宁  习丹  李炯  旷远文  王发国  
为探讨南岭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优势树种叶片营养特征及重金属含量水平,测定了保护区16个优势树种叶片中N、P、K、Ca、Al、Na、Mg、Mn、Ni、Cu和Pb共11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并分析了其在叶片中的变异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该地区植物叶片N、P含量均低于我国陆生植物叶片含量的平均值,叶片Ca、K、Mg含量处于陆地植物叶片的正常范围,叶片Mn含量与广东植物叶片含量接近;16个优势树种叶片重金属含量均处于正常范围;南岭自然保护区优势树种受P限制强烈;尽管16个优势树种叶片暂未受到重金属和Al毒危害,但因华南地区酸沉降引发土壤重金属活化的风险仍存在,应加强对该地区森林土壤化学性质和树木叶片化学...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金屯  PouyatR.  
本文用长 1 4 0km、宽 2 0km的生态样带研究纽约市“市区 -郊区 -农区”落叶阔叶林死地被层中重金属变化格局 ,从而分析城市化和人类活动对森林地被层的污染关系。DCA结果表明 ,重金属总量城区明显高于效区 ,郊区则明显高于农区。重金属含量与距市中心的距离、城市土地利用率、人口密度、机动车密度、公路密度都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大气污染是森林地被层中重金属的主要来源。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向元彬  黄从德  胡庭兴  涂利华  周世兴  肖永翔  唐剑东  
【目的】研究不同氮沉降处理对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土壤NH_4~+-N和NO_3~--N分布及其含量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CK,0g/(m~2·年))、低氮(L,5g/(m~2·年))、中氮(m,15g/(m~2·年))和高氮(H,30g/(m~2·年))4个氮沉降水平,从2013年11月开始,每15d进行1次模拟氮沉降,于2014年5月和11月采集0~20Cm土层土样,并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和pH值等理化指标,分析不同氮沉降处理土壤NH_4~+-N和NO_3~--N与其他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无氮沉降背景下(CK),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土壤无机氮含量为14.66~16.97m...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李传涵  李明鹤  何绍江  陈秀华  
用成对样本T检验法对相邻生长的杉木林和阔叶林以及若干不同世代的杉木林土壤酚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1 杉木林和阔叶林土壤挥发性酚含量都很低 ,远低于可使植物产生中毒的浓度 ;2 挥发性酚含量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且会自行消解 ,在常温下经过一个月后 ,其平均含量下降了 6 2 10 % ,含酚量越高的土壤降低的程度越大 ;3 阔叶林土壤水溶性酚和复合态酚的平均含量高于杉木林土壤 ,但未达显著水平 ,而两种林分的挥发性酚含量近乎相等 ;4 没有发现不同世代杉木林土壤水溶性酚和复合态酚含量有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 ,酚在土壤中积累而成为中毒因素的可能性很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胡峻嶍  陈蕙心  周世兴  向元彬  黄从德  
[目的]研究氮沉降背景下凋落叶分解过程中钾(K)、钙(Ca)、镁(Mg)元素的释放动态,揭示森林生态系统在氮沉降持续增加背景下养分元素的循环过程。[方法]在华西雨屏区天然常绿阔叶林中设置对照(CK)、低氮(L)、中氮(M)和高氮沉降(H)4个处理,以NH4NO3为氮源,采用尼龙网袋法对凋落叶进行模拟氮沉降分解试验,研究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K、Ca、Mg元素浓度及残留率,探讨氮沉降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养分释放的影响。[结果]经过1年的分解,模拟氮沉降显著抑制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K元素浓度的下降,显著促进了Ca元素浓度的下降,对Mg元素浓度无显著影响。在各处理中,K元素呈净释放模式,Ca元素表现为释放-富集的交替模式,Mg元素呈富集-释放模式,模拟氮沉降未改变凋落叶分解中K、Ca、Mg元素的释放模式。分解1年后,L、M和H处理的K元素残留率分别比CK高3.91%、10.27%和13.91%,模拟氮沉降显著抑制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K元素的释放;L、M和H处理的Ca元素残留率分别比CK低6.39%、6.51%和15.93%,模拟氮沉降显著促进了凋落叶分解过程中Ca元素的释放;L、M和H处理的Mg元素残留率与CK差异不显著,模拟氮沉降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Mg元素的释放无显著影响。[结论]模拟氮沉降未改变凋落叶分解过程中K、Ca、Mg元素的释放模式,但对凋落叶分解过程中K、Ca、Mg元素的释放速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方怡然  蔡金桓  薛立  
为人工阔叶林的经营模式提供合理的依据,对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云勇林场的3种人工阔叶林(贼佬坑石笔木林,白石岗阔叶混交林,仙人春阔叶混交林)的树种叶片养分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树种的叶片氮、磷、钙、镁含量水平均不高;混交林中各树种的叶片养分状况优于纯林,且仙人春阔叶混交林的混交模式优于白石岗阔叶混交林;仙人春阔叶混交林中格木、米老排及白石岗阔叶混交林中黄兰和火力楠的叶片养分状况优于其他树种;混交林中各树种的整体光合指标高于纯林,且白石岗阔叶混交林各树种的光合能力高于仙人春阔叶混交林;贼佬坑石笔木林的各项光合指标均最低,而白石岗阔叶混交林的华南毛柃的各项光合指标均较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田奇凡  阎海平  王平玺  
对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元宝枫、栓皮栎、洋槐3种落叶阔叶人工林的生物量测定结果表明,林分平均木生物量为53.77~107.67kg,林分生物量为43.94~95.06t/hm~2,年净生产量为2.98~4.64t/hm~2·a.3种林分生产力以洋槐最高,元宝枫次之,栓皮栎最低.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韫  李文华  吴松涛  
该文采用网袋分解法对长白山不同演替状态的原始红松阔叶林、白桦山杨成熟林和白桦山杨幼林中优势树种的细根分解动态及其氮元素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3块样地中,细根分解初期速率较快,然后趋于缓慢.在原始红松阔叶林中,水曲柳细根的分解最快,红松次之,而紫椴细根的分解最慢.在白桦山杨成熟林和幼林中,山杨的细根分解均比白桦细根快.细根的分解不仅受其本身化学性质的影响,而且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原始红松阔叶林的演替过程中,细根分解过程中会释放或富集氮元素.温度较低和降雨较少的春秋季节,细根分解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释放氮元素,而温度较高和降雨较多的夏季,则表现为富集氮元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海云  魏江生  王志军  
文章对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林8种林型土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腐殖质层、淀积层的土壤全氮含量最高的均为泥炭藓-真藓-兴安落叶松林,最低的分别是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范围在1.862~14.090g/kg。腐殖质层与淀积层土壤全氮差异显著。土壤的碱解氮在腐殖质层和淀积层的分布趋势与全氮的分布趋势相似,含量范围在163.667~1056.064mg/kg,两层之间碱解氮的差异也很显著。土壤的碱解氮占全氮的比例较高,范围在6.284%~10.748%。除泥炭藓-真藓-兴安落叶松林和塔头-兴安落叶松林的碱解氮与全氮的相关系数较小外,其他林型则较高。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  韦新良  王敬  汪贤挺  俞立鹏  
研究树种的种内种间竞争特性对森林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采用相邻网格调查获取数据,用逐步扩大范围的方法确定影响对象木的最佳竞争范围,利用Hegyi竞争模型对龙王山落叶阔叶林优势树种种内和种间竞争强度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当样圆半径为7 m时,单位面积的平均竞争强度已经趋于稳定。落叶阔叶林中优势树种有12种,包括小叶白辛树Pterostyrax corymbosus,四照花Cornus kousa,毛山荆子Malus baccata,茅栗Castanea seguinii,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玉铃花Styrax obassia,米心水青冈Fagus engleri...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铁烈华  张仕斌  熊梓岑  符饶  周世兴  黄从德  
[目的]探索亚热带常绿阔叶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对氮、硫沉降的响应。[方法]采用氮、硫双因素3水平试验设计方法,设置对照(CK)、低氮(LN, 50 kg·hm~(-2)·a~(-1))、高氮(HN, 150 kg·hm~(-2)·a~(-1))、低硫(LS, 200 kg·hm~(-2)·a~(-1))、高硫(HS, 400 kg·hm~(-2)·a~(-1))、低氮低硫(LNLS)、高氮低硫(HNLS)、低氮高硫(LNHS)和高氮高硫(HNHS)9个处理,分析氮、硫沉降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的影响。[结果]模拟氮、硫沉降1年时间,LN、LNLS和HNLS对木质素残留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LS显著降低了木质素残留率,显著增加了凋落叶C/N、纤维素损失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HN、HS、LNHS和HNHS显著增加了木质素残留率,显著降低了凋落叶C/N、纤维素损失率、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氮沉降和硫沉降对木质素降解的交互作用显著。[结论]不同氮、硫沉降水平对华西雨屏区常绿阔叶林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降解及相关酶的影响不同,在氮、硫沉降量持续增加的背景下,氮、硫沉降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中木质素的降解,进而影响凋落叶分解过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许宽宽  卢建  刘仁林  李中阳  李江  
在九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两种生境类型的常绿阔叶林群落,即虾公塘山谷生境类型的群落和山脊生境类型的群落,分别设置群落样方进行调查、取样,并测量了不同植物、不同高度的叶片中12个化学元素的含量,分析、探讨叶片化学元素的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群落Ⅰ为罗浮栲林,乔木有8科、12属、16种,群落Ⅱ为米槠林,乔木有10科、11属、14种。在物种水平上,不同植物叶片中的化学元素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生境类型条件下,山谷的草本层物种平均化学元素的含量顺序为K>Ca>Mg>P>Mn>na>Fe>Zn>B>Cu>Se,山谷和山脊的灌木层物种平均化学元素含量顺序相同,为K>Ca>Mg>P>Mn>na>Fe>Zn>...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