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58)
- 2023(13015)
- 2022(11763)
- 2021(11109)
- 2020(9405)
- 2019(21333)
- 2018(21338)
- 2017(40445)
- 2016(22507)
- 2015(25017)
- 2014(24838)
- 2013(24154)
- 2012(22058)
- 2011(19907)
- 2010(19798)
- 2009(18440)
- 2008(17560)
- 2007(15344)
- 2006(13277)
- 2005(11673)
- 学科
- 济(78728)
- 经济(78609)
- 管理(63030)
- 业(57047)
- 企(48015)
- 企业(48015)
- 方法(36325)
- 数学(31029)
- 数学方法(30584)
- 农(22303)
- 学(21646)
- 财(20979)
- 中国(20717)
- 业经(17923)
- 环境(16823)
- 地方(16303)
- 制(16211)
- 贸(15282)
- 贸易(15275)
- 易(14838)
- 农业(14441)
- 理论(14406)
- 和(14144)
- 务(13409)
- 财务(13337)
- 财务管理(13313)
- 划(13236)
- 技术(12679)
- 企业财务(12594)
- 银(11974)
- 机构
- 大学(309998)
- 学院(309551)
- 管理(118790)
- 济(112049)
- 经济(109286)
- 研究(106110)
- 理学(103200)
- 理学院(101999)
- 管理学(99930)
- 管理学院(99401)
- 中国(75929)
- 科学(71414)
- 京(66588)
- 农(57626)
- 所(55588)
- 业大(52359)
- 财(51663)
- 研究所(51263)
- 中心(47323)
- 农业(45552)
- 江(45002)
- 北京(42026)
- 范(41663)
- 财经(41580)
- 师范(41200)
- 院(39191)
- 经(37661)
- 州(37025)
- 技术(35270)
- 师范大学(33109)
- 基金
- 项目(219463)
- 科学(168973)
- 研究(156166)
- 基金(155679)
- 家(138748)
- 国家(137587)
- 科学基金(115474)
- 社会(94337)
- 社会科(88953)
- 社会科学(88929)
- 省(87447)
- 基金项目(83175)
- 自然(77845)
- 自然科(75927)
- 自然科学(75904)
- 自然科学基金(74517)
- 划(74173)
- 教育(71331)
- 资助(64333)
- 编号(64214)
- 成果(52151)
- 重点(49675)
- 部(46761)
- 发(46479)
- 创(45424)
- 课题(44799)
- 科研(42874)
- 创新(42363)
- 计划(42145)
- 大学(40068)
共检索到4431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颖 姚婧 杨松 侯继华
以不同发育阶段的辽东栎和五角枫为对象,研究了其5种叶功能性状在不同海拔和不同坡位上的变化。结果表明:1)2个树种的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在不同坡位上都表现出显著的差异,比叶面积为下坡位>上坡位,叶干物质含量与之相反,且不同发育阶段的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随坡位变化的规律性相同,表明不同发育阶段个体的比叶面积和叶干物质含量对坡位变化的响应相同。叶的氮、磷含量和氮磷比在不同坡位间没有显著差异,表明坡位对叶的氮、磷元素影响不大。2)树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和叶磷含量随着海拔梯度的变化都有显著差异,且变化规律不同;表明不同树种各发育阶段的叶功能性状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机制不同...
关键词:
海拔 坡位 发育阶段 叶功能性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玉平 陶建平 刘晋仙 何泽
研究不同光环境(旷地、林窗、林下)下缙云山常绿阔叶林6种常见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及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并对不同演替阶段物种的叶片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在光照较弱的林窗和林下,树种的比叶面积(SLA)、叶片氮含量(LNC)和叶片N:P比显著高于光照充足的旷地,叶干物质含量(LDMC)变化趋势与SLA相反,叶片磷含量(LPC)在3种光环境下无显著差异;2)演替前期种具有较高的SLA,LNC和LPC,而演替后期种的LDMC和N:P比显著高于演替前期种。随光照的减弱,演替前期种的LPC无显著差异,而演替后期种则呈下降趋势;3)在3种光环境下,LNC与LPC,SLA正相关,LDMC与LPC,LNC,S...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莉莉 刘世荣 史作民 冯秋红
以南北样带上9种主要栲属树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栲属树种的主要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样带上栲属树种的单位面积最大净光合速率与年平均气温成显著负相关(r=-0.413,P<0.05)。在叶片养分含量方面,栲属树种的叶氮含量、叶磷含量与年平均气温、纬度均无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样带 叶功能性状 环境因子 栲属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张凯 侯继华 梁冬
为了探究植物叶功能性状与降水量之间的关系,选取7个不同地点(辽宁、内蒙、北京、山西、陕西、青海)天然油松林内的主要植物叶片,选取叶干物质含量(leaf dry matter content,ldmc)、比叶面积(specific leaf area,sla)、叶n含量(leaf nitrogen concentration,lnc)、叶p含量(leaf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lpn)、叶绿素含量(chlorophyll content,chc)5项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在降水梯度下(年平均降水量小于2 000 mm),sla可以作为体现地区间油松群落差异的叶...
[期刊]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作者]
梁星云
演替能显著改变森林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叶片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学分别将叶片性状和元素平衡关系与生态过程联系起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拥有完整的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并与周边分布的不同林龄的杨桦次生林,共同形成了从先锋到顶级群落的次生演替系列。本论文研究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演替过程中主要树种的叶片功能性状和生态化学计量学的变异性,为深入理解森林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动态及其机制提供新的见解。本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基于11个20 m×20 m不同林龄的样地数据,发现随着阔叶红松林演替系列的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连政华 张春雨 程艳霞 辛本花
【目的】以东北林区典型喜光树种和耐阴树种为对象,探讨功能性状沿地理梯度的变化格局及其成因,为科学预测典型树种对未来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标准化主轴回归法检验树高、比叶面积、木质密度3个性状的种内关联性;采取偏相关分析法计算功能性状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树高、比叶面积和木质密度3个性状在种内没有显著的关联性。植物性状的地理分布格局随树种而变化,白桦、水曲柳、色木槭的树高随经度增加而减小;山杨、水曲柳和色木槭的树高随纬度增加而减小;白桦和水曲柳的树高随海拔增加而增大。白桦和山杨的比叶面积随经度增加而减小,水曲柳和色木槭的比叶面积随经度增加而增大;白桦、山杨、水曲柳的比叶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色木槭的木质密度随经度增加而增大;蒙古栎的木质密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小。植物性状与气候因子关系分析显示,白桦的树高与年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白桦、山杨、蒙古栎、水曲柳、红松的树高与年降水量显著正相关;白桦的比叶面积与年降水量显著负相关,蒙古栎、山杨和水曲柳的比叶面积与年均温度显著负相关;蒙古栎的木质密度与年均温度显著正相关,色木槭的木质密度则与年均温度显著负相关。【结论】功能性状地理格局及其环境驱动机制随着树种变化而变化。总体上,树高和比叶面积分别受降水和温度的影响;木质密度相对稳定,受气候因子影响不显著。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东胜 史作民 刘世荣 许中旗 黄选瑞
植物功能性状由生境条件和遗传因素共同决定,田间控制实验能够揭示植物功能性状在种内和种间的变异程度。采集南北样带温带区8个地点6种栎属树种的种子,通过田间栽培试验,以均一环境下1年生幼苗为对象,研究比较种内及种间比叶重、单位叶面积光合速率、单位叶重量光合速率、总干物质含量和根冠比5种功能性状的变化差异,并且分析幼苗功能性状与种子性状的关系。结果发现:栎属树种种间幼苗的功能性状变异系数高于种内,并且种内功能性状的差异较小,种间差异性较大,而比叶重和叶片光合速率无论在种间还是种内,其变异率都较小;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与种子质量显著相关,随种子质量增加幼苗的总干物质量和根冠比呈现增加的趋势,比叶重和叶片...
关键词:
栎属树种 功能性状 幼苗 种子质量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文霞 邹斌 郑景明 罗久富
以有关植物各构件功能性状之间关系的3个主要假说(功能相似假说、结构相似假说和整体协调假说)为依据,研究植物3个构件根、茎、叶对应功能性状之间的关系,是目前植物功能性状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以江西大岗山栲树天然阔叶林中常见的16个树种为研究对象,选择了植物比叶面积、比根长、各构件组织密度以及各构件碳、氮、磷含量等共15个功能性状指标。并将其分为结构性状和化学性状2大类,利用多重t检验和皮尔森相关检验对根、茎、叶3个构件对应功能性状的差异性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结构性状方面,比叶面积和比根长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各构件组织密度差异显著,大小依次为叶>茎>根,茎和根的组织密度相关性比叶和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阎恩荣 王良衍 李修鹏
如何选择恰当的目标树种,营造具有抗风和抗寒能力的防护林一直是沿海山区造林实践面临的难题之一。以浙江天童盘山台风和冰冻雨雪灾后受损的柳杉林为改造对象,依据林木功能性状,筛选出抗机械受损和抗寒能力优良的树种作为目标功能种,通过补植,在坡面和坡谷立地上营建抗风雪冰冻防护林,并分析7年后目标功能种的生长和林分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小叶青冈、赤皮青冈、细叶青冈和木荷等树种抵抗风雪冰冻灾害能力较高。目标功能种在改造群落形成树高5~6 m、盖度达15%以上的乔木亚层;灌木层高度达到2~4 m,盖度达70%。综合重要值在乔木层达50%以上,在灌木层达70%以上。坡面乔木层蓄积量比对照增长51.8%,坡谷乔木层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泽锦 冉堃 于淼 张碧嘉 冀莉 李品
【目的】探究城市典型观赏树种养分限制沿城乡环境梯度的响应差异,以期为城市化下的城市森林观赏树种养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夏季和秋季沿北京城区–近郊–远郊梯度上采集典型观赏树种元宝槭和紫丁香的成熟叶和凋落叶,测定其6种叶片功能性状(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面积、比叶面积、比叶质量、叶片含水率)和6种营养元素含量[(碳(C)、氮(N)、磷(P)、钾(K)、钙(Ca)、镁(Mg)],计算元素的化学计量比值和养分重吸收效率,比较元宝槭和紫丁香在叶片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养分重吸收效率上的差异;分析年均温度、年降水量、年均太阳辐射量等环境因子与元宝槭和紫丁香叶片功能性状、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以及养分重吸收效率的相关性。【结果】叶片功能性状、营养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值对城市化有显著响应,且存在种间差异。沿城区到远郊梯度,元宝槭和紫丁香成熟期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面积、比叶面积、叶片含水率整体呈上升趋势,而比叶质量降低。凋落期元宝槭叶片的叶鲜质量和叶干质量沿城乡梯度逐渐降低;紫丁香凋落叶的叶干质量和比叶质量在城乡梯度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叶面积则逐渐变小。2个树种凋落叶的比叶面积均沿城乡梯度先降低后升高。元宝槭和紫丁香成熟叶的N和K含量在近郊低于城区和远郊;元宝槭成熟叶的P和Mg含量在城乡梯度上变化不显著,而紫丁香成熟叶的P和Mg含量在近郊显著高于城区和远郊。元宝槭凋落叶P和Mg含量沿城乡梯度无明显变化;紫丁香凋落叶P含量在近郊显著高于城区和远郊,而Mg含量在远郊显著低于城区和近郊。元宝槭和紫丁香凋落叶K含量在城乡梯度上均先降低后升高。2个树种N、P、K、Ca和Mg 5种营养元素的养分重吸收效率沿城乡梯度无明显差异。【结论】城市化导致元宝槭和紫丁香的叶片变小。2个树种的生长均受N限制,城区的元宝槭和远郊的紫丁香具有更强的耐旱性,2个树种在不同梯度上K、Ca和Mg的重吸收效率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元宝槭对营养元素的重吸收能力强于紫丁香。与叶片养分含量和养分重吸收效率相比,叶片功能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更为密切。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波
在植物的生活史中,种子大小及其变化不仅涉及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殖分配,而且是植物种的重要适应特征。从果实高度、宽度、高宽比及果实质量等4个指标对浙江省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的常绿阔叶树种栲树Castanopsisfargesii的果实性状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中栲树果实性状有较大变化,其中木荷 栲树Schimasuperba Castanopsisfargesii群落生境中的栲树果实质量最大[(0 725±0 19)g],其变异幅度也较大(26 21%),与其他生境条件中的有明显的差异(P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悦 田青 黄蓉
【目的】探究城市异质生境中夏花树种功能性状间差异及关联特征,了解影响树种功能性状变异的因素。【方法】以兰州城区3个典型路段和3个居住区内的夏花树种国槐、栾树、接骨木、七叶树和华北珍珠梅为对象,于2020年夏季进行采样,测定各树种叶功能性状,并于盛花期与结实盛期对所标记的同一样树开展生殖功能性状测定,应用相关性分析探究生境内环境因子与树种功能性状间的关系,应用通径分析探究叶功能性状与各生殖功能性状间的关联特征。【结果】与居住区相比,道路生境下5夏花树种开花数目、花序长度、花序总轴直径与结实率均减小,但比叶重、叶干物质含量、叶组织密度、叶片厚度均增大,叶面积变小,绿叶期缩短。相关性分析表明,部分叶功能性状间、各生殖功能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生境内土壤条件与多数花序性状和叶功能性状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在主要大气污染物中,O_3浓度与夏花树种花序、叶性状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通径分析表明,各生殖功能性状表现受到多个叶功能性状的共同作用。道路生境内,比叶重、叶片厚度与叶组织密度对生殖功能性状影响显著,而居住区则不显著,表明不同生境内夏花树种资源利用策略存在差异。【结论】5种夏花树种功能性状在城市道路和居住区生境间的变化具有种间差异,这2种生境内土壤条件及大气污染物水平的差异与树种功能性状表现密切相关。5种夏花树种各生殖功能性状表现均会受多个叶功能性状共同影响,不同生境内树种的资源利用策略亦不完全相同。
关键词:
功能性状 兰州市 夏花树种 环境适应性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闵鹏 齐代华 贺丽 唐元会 周旭
设置纯竹林、竹阔林、纯阔林3种毛竹干扰程度的样地,对其内四川山矾幼树叶功能性状的响应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随着毛竹干扰程度的增加,四川山矾幼树比叶面积(SLA)减小,且均达到极显著的水平。从叶片氮(LNC)、磷(LPC)含量来看,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加LNC增加,LPC与LNC:LPC总体无显著差异。对叶绿素a(Chla)和叶绿素b(Chlb)的研究表明:随着干扰程度的增加Chla与Chlb减小,Chla/Chlb比值却增加。表明四川山矾幼树叶片功能性状对于毛竹干扰产生一系列适应性变化。从各功能性状间的相关关系来看,毛竹不同干扰程度的样地内Chla与Chlb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Chlb和总叶绿素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妍 张超 李昆
根据土壤的田间持水量设置不同的土壤水分含量梯度,通过对不同梯度下清香木幼苗的株高、叶片性状、生物量以及幼苗生长状态的观测和分析,旨在探讨清香木幼苗在水分缺失及过量的情况下对水分的利用情况及清香木幼苗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生长的性状,了解幼苗对水分过多或过少胁迫的响应,以期在云南干热河谷地区的植被恢复、清香木的培育种植中能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研究结果表明,清香木幼苗期需水量较多,在田间持水量充足的条件下,幼苗生长较好,在相对田间持水量较小的条件下,幼苗虽然较正常水分条件下生长减慢,但仍能生长。研究结果表明,清香木幼苗对极端干旱的耐受性要高于对极端降水,同时随植株的生长,清香木对水分需求的敏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璐璐 樊江文 吴绍洪
由于在海拔梯度上各种环境因子表现出连续的梯度性变化,以海拔梯度为平台研究植物叶片性状的适应特征有助于揭示植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进而可以为研究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提供研究基础。本文重点分析了植物的叶寿命、比叶面积、叶氮含量、叶绿素含量等叶片结构性状和气孔导度、叶片羧化效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叶片δ13C等叶片功能性状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和特点,探讨了植物叶片性状的研究不足及未来发展方向,以便为国内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拔响应 叶片结构性状 叶片功能性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