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42)
2023(7122)
2022(5883)
2021(5367)
2020(4240)
2019(9667)
2018(9628)
2017(17937)
2016(9835)
2015(10907)
2014(10873)
2013(10954)
2012(10639)
2011(10036)
2010(10293)
2009(9276)
2008(9082)
2007(8250)
2006(7696)
2005(7317)
作者
(30644)
(25507)
(25466)
(23953)
(16272)
(12205)
(11506)
(9998)
(9884)
(9226)
(8890)
(8706)
(8358)
(8355)
(8097)
(7823)
(7520)
(7486)
(7460)
(7350)
(6700)
(6347)
(6259)
(5859)
(5807)
(5756)
(5754)
(5702)
(5283)
(5075)
学科
(48386)
经济(48349)
管理(25152)
(22996)
地方(18165)
中国(17313)
(15897)
企业(15897)
(14020)
方法(12923)
业经(11359)
数学(10975)
数学方法(10867)
(10858)
地方经济(10384)
农业(10084)
(9950)
环境(9212)
(8694)
金融(8694)
资源(8668)
(8512)
银行(8497)
(8346)
(7933)
(7866)
(7668)
(7551)
贸易(7539)
发展(7262)
机构
学院(141452)
大学(139746)
(58338)
研究(58126)
经济(56996)
管理(49782)
中国(44849)
理学(40990)
理学院(40403)
管理学(39586)
管理学院(39306)
科学(37014)
(32977)
(31365)
研究所(28340)
(27558)
(26247)
中心(25803)
(23784)
北京(21781)
(21607)
(21445)
农业(21428)
师范(21363)
业大(20985)
(19755)
财经(19629)
(19611)
科学院(18616)
(17671)
基金
项目(90907)
科学(70546)
研究(66999)
基金(62936)
(56166)
国家(55680)
科学基金(45944)
社会(41214)
社会科(39105)
社会科学(39095)
(36781)
基金项目(32562)
(31262)
教育(29228)
自然(28742)
自然科(27870)
自然科学(27863)
编号(27475)
自然科学基金(27307)
(26846)
资助(25905)
成果(22596)
发展(21362)
重点(21350)
(20979)
课题(20225)
(19351)
(18546)
创新(17449)
国家社会(17067)
期刊
(75296)
经济(75296)
研究(45411)
中国(38554)
(26047)
学报(23458)
科学(22321)
管理(20157)
教育(18547)
(18414)
农业(18248)
大学(16745)
(15767)
金融(15767)
学学(15252)
业经(13736)
技术(12663)
经济研究(11705)
资源(10827)
图书(10208)
(10036)
问题(9759)
财经(9340)
(8148)
书馆(7600)
图书馆(7600)
(7591)
(7462)
(7111)
论坛(7111)
共检索到239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金鳌  
黄鳍马面鲀Thamnaconus hypargyreue(Cope)1992年春汛总产量高达5万吨,目前已成为东海新的主要捕捞对象。东海黄鳍马面鲀的开发利用是东海水产研究所于1981年在东海大陆架外缘和大陆坡深海渔业资源调查研究中发现的新资源。在80年代绿鳍马面鲀资源比较丰富的时期,它仅作为主捕绿鳍马面鲀的兼捕对象,年产量甚低,兼捕多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卫忠  李长松  胡芬  
从80年代初年起,应用实际种群分析法和计算机编程每年对东海绿鳍马面资源量及产量作估算和预报,在10多年的工作中,利用计算机运算速度不断提高的优势,对评估方法逐步作了改进,根据捕捞方程采用迭代法直接求算捕捞死亡系数F值,利用反复迭代取消了初始值的估算,使得估算精度和计算便利性都有所提高。实践表明,评估和预报结果对渔业生产和管理部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郑元甲  李圣法  宓崇道  钱世勤  胡雅竹  
采集东海区黄鳍马面 (Thamnaconushypargyreus) 7批样本共 56 0尾 ,南海区 4批样本共 330尾 ,用均数差异显著性检验、判别函数以及等级聚类分析等数值分析方法 ,对其第二背鳍、臀鳍、左右胸鳍等计数性状和头长 /体长、头长 /体高、体高 /体长等量度性状进行检验和分析 ,并结合生态系方法对两海区的种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东海与南海的黄鳍马面为 2个种群 ,称之为东海种群和南海种群 ,并提出了东海种群资源的管理意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邱开群  郑顺琦  吴林祝满  陈坤平  
河鲀鱼在我国南方俗称“鬼鱼”,北方叫“艇巴”。在战国时期河鲀已是人们喜食的美味珍品,历来被日本视为珍馐佳肴,其肉味腴美,在我国民间素有“西施乳”的美誉。但河鲀鱼内脏有剧毒,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河鲀有大毒,味虽珍美,修治失法,食之杀人”,又说:“肝及子(卵)有大毒。入口烂舌,入膜烂肠,无药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陈丕茂  詹秉义  
对东海区的绿鳍马面样本鱼进行生物学测定 ,测出各龄鱼的年轮轮径及椎体半径 ,逆算出各龄鱼的理论平均全长 ,求出生长参数 ,探讨生长规律。再依据B -H模型计算、分析在不同开捕年龄和不同捕捞强度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尾数、单位补充量平均资源重量、渔获物平均年龄和单位补充量渔获量的情况。结果表明 ,该资源已过度捕捞 ,应采取降低捕捞强度和将开捕年龄控制为 3龄等措施进行合理利用和保护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民权  
本文根据江苏省海洋渔业公司(1974-1989年)在东海的绿鳍马面渔获量(约18.2万吨),结合东海水温等资料分析绿鳍马面在东海的群体分布,并作初步探讨。经分析表明:(1)东海的绿鳍马面冬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差异;(2)在冬季东海的该鱼种存在着三个地方群体,即东海群体、黄海群体和日本海群体;(3)在捕捞东海群体的马面纯时从渔获物中反映出它的组成结构变化,70年代捕获的主要是剩余群体,80年代后期捕获的则是补充群体;(4)钓鱼岛水域是该鱼种的东海群体的产卵场,保护该产卵场乃当务之急。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玉芳  李永振  陈国宝  孙典荣  于杰  崔科  
采用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ochrome b,Cyt b)基因片段为遗传标记,分析了南海北部陆架和南沙西南部陆架海域5个黄鳍马面鲀群体的遗传结构,以判定南海北部不同海域之间及南海北部与南沙西南部陆架海域黄鳍马面鲀的种群归属。结果表明,在156个个体的779 bp Cyt b同源序列中共检测到56个变异位点和58种单倍型,5个群体间遗传距离为0.002 95~0.004 15,遗传分化性呈现出高单倍型多样性(0.820 1~0.980 4)和低核苷酸多样性(0.002 62~0.004 69)的特点;分子方差分析和遗传分化指数显示,黄鳍马面鲀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内个体间,群体间无显著遗传分化;单...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元甲  
中国的头足类盛产于东海沿海,其产量约占全国头足类产量的70~80%,是本海区重要的渔业,并被誉为海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因此头足类渔业向来被海区渔民所重视。现根据有关文献和调查、生产资料,对海区头足类的利用现状作一阐述,并对资源合理利用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东海区头足类种类组成和 产量变动趋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关健  刘洪军  郑永允  李祥东  于道德  陈海滨  官曙光  
本研究分别描述了绿鳍马面鲀人工繁育过程中11个器官的发育特征。口:2~3dph开口后持续生长,在24~28dph出现短时期停滞,建议此时保证小型饵料供给。眼:1dph色素出现,3dph脉络膜形成、瞳孔黑色,4dph巩膜形成,14dph眼眶出现,40dph与成鱼基本一致。第一背鳍棘:3dph原基出现,7~8dph鳍棘初成,10dph凸出体外,14dph基本形成,60dph与成鱼基本一致。腰带骨与腹鳍棘:5dph腰带骨出现,60dph腰带骨与成鱼一致,5~7dph腹鳍棘生长迅速,10dph逐渐萎缩,至30dph全部脱落。胸鳍:15dph胸鳍膜加厚,鳍条形成,30dph基本发育完善。背、臀鳍:14d...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静  尉元明  郭铌  张凯  王小平  
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3个方面25项指标,建立了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效益的评价体系。同时对祁连山区人工增雨对径流的影响作了预估,在此基础上,对祁连山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后山前走廊各流域水资源状况及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合理的预测。最后,选用其中11项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祁连山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山前走廊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效益均显著增加,祁连山区通过人工增雨,降水增加10%时,河西地区综合效益将提高5.3%,降水增加20%时,综合效益提高12.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朱金超   边力   潘滢   李凤辉   潘鲁莹   张子阳   吴丹   常青   陈四清  
本文研究了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可观、可量和可数性状的变化。结果显示,在水温为(23.0±1.0)℃条件下,1 d出现胸鳍;4 d卵黄囊消失,鳔基和第1背鳍鳍基清晰可见;7 d油球消失,出现腹鳍;8 d第1背鳍鳍基和腹鳍出膜;9 d披透明圆形小鳞;12 d鳔和腹两侧后匙骨清晰可见;14 d出现第2背鳍支鳍骨和臀鳍支鳍骨;16 d披锥形小鳞,上、下颌出现锥形齿;19 d分化出第2背鳍鳍条和臀鳍鳍条;20 d尾柄下侧长出尾鳍鳍条;24 d时,第2背鳍、臀鳍和尾鳍的鳍条形态发育完全;27 d鳔大量充气。可量性状变化的曲线方程R2值均>0.90,第1背鳍鳍高,4~30 d呈指数递增;视囊0~11和11~20 d为线性递增,0~11 d递增程度<11~20d,21~30d为指数递增;口裂4~13和22~30d为线性递增,13~22d为线性递减;全长、体长、体高和矢耳石直径等拐点前为线性递增,拐点后为指数递增,拐点集中在19~23 d。初孵仔鱼共27对肌节,头部6对,躯体21对;仔鱼末期,第2背鳍支鳍骨数为31~36根,臀鳍支鳍骨数为33~35根;稚鱼末期,第2背鳍和臀鳍鳍条数与支鳍骨数相对应,胸鳍鳍条数为15~18根,尾鳍鳍条数为12根;早期幼鱼45 d时,鳍条分节明显,第2背鳍鳍条2节,臀鳍鳍条3节,尾鳍鳍条为7~10节,50 d躯体4~5条黑色条带。研究较详尽地描述了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各阶段的形态特征,丰富了绿鳍马面鲀胚后早期发育基础资料,可为其苗种繁育提供指导。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周美华  
尽管书目被人们喻为“打开人类知识宝库的钥匙”、“茫茫书海的导航仪”……然而书目的利用率却不尽人意,甚至有些书目长期放在书架上未被人使用过。据笔者对一所高校读者的调查表明,经常利用书目(包括索引)的读者仅占被调查对象的17.3%;一次也没有使用过书目的读者占22.4%;大部分读者则很少使用书目。事实上这种状况并不是某一所高校的特殊现象,书目资源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是目前大部分图书馆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问题还在于书目资源的开发利用迄今为止未引起图书馆界应有的重视。许多图书馆一方面呼喊图书的流通率和利用率低下,但另一方面却不注意对书目资源的开发利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国华   杨赟   张程   陆洋洋  
科学客观地评估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水平,是合理保护与开发利用岸线资源的基础。基于DPSIR模型构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序关系分析法和CRITIC法分别计算各指标主客观权重,运用博弈论原理计算指标组合权重,基于集对分析理论构建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评估模型,并结合Moran’s I、冷热点分析等方法分析风险空间分布特征。对长江江苏段进行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总体等级为较低风险,风险较高的区域分布于南京市江北新区和栖霞区,以及苏州沿江区域入海口一带;风险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组团特征,热点区分布于南京与仪征、镇江邻接区域,以及南通崇川区与苏州市辖区的环长江入海口区域,这些区域是未来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风险管控的重点区域;最后基于风险评估结果,从优化港口码头布局、加大岸线监管力度、加强岸线生态修复等方面提出长江江苏段岸线资源管理保护对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毛婕  龚小玲  鲍宝龙  
检查了东海区283尾野生黄鳍东方鲀(Takifugu xanthopterus)样本,发现具有河鲀毒素的黄鳍东方鲀也受到线虫的感染。11月份黄鳍东方鲀体内异尖线虫感染情况最严重。通过形态学特征和线粒体DNA鉴定,黄鳍东方鲀组织内寄生的线虫为派氏异尖线虫(Anisakis pegreffii)。免疫组学分析发现异尖线虫体内含有河鲀毒素,进一步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异尖线虫体内河鲀毒素含量为425ng/g。这是首次发现寄生在东方鲀体内的线虫具有河鲀毒素。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潘鲁莹   边力   杨赟   李凤辉   胡琼   张子阳   王晓然   孔青   陈四清  
实验采用冰冻切片、组织学染色及扫描电镜研究绿鳍马面鲀(Thamnaconus septentrionalis, Günther 1874)鱼皮组织结构。结果显示,绿鳍马面鲀鱼皮由表皮层、鳞片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层4部分构成,并据此绘制绿鳍马面鲀鱼皮组织结构模式图。表皮层的厚度为(26.81±7.48) μm,由上皮细胞和基底细胞组成;鳞片层由锥状骨质凸起和基板组成,基板厚度为(22.49±5.19) μm,基板上不均匀分布2~4行直径大小不一、顶端弯曲程度不同、高度为(257.13±10.41) μm的锥状骨质凸起;真皮层厚度为中部>头部>尾部,平均厚度为(176.97±21.11) μm,主要由胶原纤维构成;皮下组织层主要由胶原纤维和非纤维间质构成。本研究可为开发利用绿鳍马面鲀鱼皮资源提供基础资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