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472)
2023(8194)
2022(6821)
2021(6361)
2020(5464)
2019(12170)
2018(12155)
2017(22379)
2016(12704)
2015(14123)
2014(14219)
2013(13703)
2012(13026)
2011(11965)
2010(12305)
2009(11291)
2008(11340)
2007(10214)
2006(9176)
2005(8416)
作者
(39986)
(33542)
(33366)
(31837)
(21173)
(16040)
(15184)
(12956)
(12791)
(11868)
(11688)
(11561)
(11020)
(10972)
(10837)
(10256)
(9969)
(9877)
(9773)
(9604)
(8833)
(8360)
(8262)
(7851)
(7578)
(7494)
(7386)
(7144)
(6909)
(6832)
学科
(46832)
经济(46748)
管理(33918)
(27835)
(22480)
企业(22480)
方法(17473)
(15855)
数学(14740)
数学方法(14479)
中国(14401)
(13963)
(13331)
(12394)
(11113)
地方(10848)
业经(9922)
理论(8852)
(8777)
金融(8769)
(8726)
银行(8689)
(8563)
(8444)
农业(8390)
体制(8221)
资源(7718)
环境(7693)
(6561)
产业(6560)
机构
大学(186910)
学院(183787)
研究(71601)
(67619)
经济(65885)
管理(62770)
理学(53537)
中国(52810)
理学院(52690)
管理学(51280)
管理学院(50935)
科学(48331)
(41827)
(38704)
(37177)
研究所(35700)
(33936)
中心(31522)
业大(29944)
(29764)
农业(29429)
(28020)
师范(27643)
(26471)
财经(26293)
北京(26244)
(23826)
(23177)
(23028)
师范大学(22595)
基金
项目(126788)
科学(98895)
基金(91737)
研究(87673)
(83626)
国家(83015)
科学基金(68687)
社会(54174)
社会科(51195)
社会科学(51180)
(48974)
基金项目(48518)
自然(46190)
自然科(44945)
自然科学(44927)
自然科学基金(44120)
(42920)
教育(40273)
资助(37279)
编号(34663)
重点(30284)
成果(29667)
(27787)
(27350)
课题(25498)
(25160)
计划(25066)
科研(24532)
创新(23783)
国家社会(22903)
期刊
(78977)
经济(78977)
研究(54137)
中国(41344)
学报(37815)
科学(33516)
(33074)
大学(26904)
(25401)
学学(25272)
管理(22779)
农业(22102)
教育(21656)
(14812)
金融(14812)
技术(13850)
财经(13267)
经济研究(12171)
业经(12123)
资源(12042)
(11838)
(11436)
问题(10688)
图书(10488)
(10477)
业大(9735)
科技(8764)
(8476)
统计(8276)
林业(8060)
共检索到281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云龙  单秀娟  戴芳群  金显仕  
根据2007年5月、2008年5月和6月东海近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对该水域带鱼群体的相对资源密度、空间分布及产卵群体的生长特征和繁殖特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2007年5月、2008年5月和6月带鱼群体的相对资源密度分别为13.07±5.17、14.34±6.64、16.10±6.28kg/h,出现频率均在85%以上,对总渔获量的贡献率分别为63.55%、60.20%、53.77%。东海近海带鱼产卵群体平均肛长为182.62mm,优势肛长为150~200mm;平均体重为102.77g,优势体重为50~110g。雌、雄产卵个体间肛长-体重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呈等速生长,肛长...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杨天燕  高天翔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对采自中国黄海和东海两个自然群体带鱼(Trichiurus haumela)肌肉和肝脏两种组织的9种同工酶(AAT、ALP、G3PDH、IDHP、LAP、LDH、MDH、PGM、SOD)进行了电泳分析,共检测出13个基因座位,其中3个(AAT*、PGM*、SOD*)为多态位点。两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P0*.99)分别为0.1538和0.0769,平均等位基因的有效数为1.0211和1.0164,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0192和0.0038,平均预期杂合度(He)分别为0.0173和0.0037,群体间遗传距离(D)为0.0015。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建生  胡芬  严利平  张辉  
利用2010–2012年春季在东海中部获得的日本鲭产卵群体样品的生物学及繁殖力测定数据,对其群体结构、性腺指数GSI和繁殖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东海中部日本鲭产卵群体年龄结构由1–5龄组成,以2–4龄占优势。日本鲭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为24770–734684粒,平均为(145575±10067)粒;纯体重相对繁殖力为175–1404 grain/g,平均为(524±24)grain/g;叉长相对繁殖力为102–2070 grain/mm,平均为(483±29)grain/mm。ANO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叉长组间的性腺指数GSI(F=2.34,P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凯  徐东坡  段金荣  张敏莹  施炜纲  
在长江口长兴岛水域采集性腺发育至Ⅴ期的凤鲚雌鱼样本,对肌肉和卵巢的生化组成及能量密度进行了测定和分析。肌肉和卵巢水分含量分别为81.87%和56.76%,粗蛋白含量分别为15.06%和18.79%,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65%和20.96%,粗灰分含量分别为0.98%和2.70%,能量密度分别为4.447 kJ/g和13.861 kJ/g,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73.92和65.89。凤鲚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64.40%和8.39%,卵巢则为80.64%和11.81%。肌肉和卵巢矿物元素含量最高的均为钾,最低的均为铜,肌肉中钙含量显著高于常规经济鱼类。上述结...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晏然  范江涛  陈作志  蔡研聪  张魁  许友伟  徐姗楠  
竹荚鱼(Trachurusjaponicus)是中国南海北部近海主要渔获物之一,其空间分布具有非均匀性。根据2014—2017年南海北部近海两个周期(2014—2015年为第1周期, 2016—2017年为第2周期)的底拖网调查数据,以单位捕捞努力量(catchperuniteffort,CPUE)表征资源密度,采用柯尔莫可洛夫-斯米洛夫检验(Kolmogorov-Smirnov,K-S test)探索了11种概率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海北部陆架区竹荚鱼不具明显的概率分布特征,而北部湾海域竹荚鱼资源密度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型且第二周期较第一周期更为显著。同时,采用基于对数正态理论模型法(对数正态模型与Delta模型)与调查设计法(均值法)对该海域进行资源密度估值比较,发现基于对数正态理论模型更切合竹荚鱼资源密度结构分布特征,而在对数正态理论模型中Delta模型法更适用于该物种资源密度估值。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显森  牛明香  戴芳群  
根据2004年春季渤海底拖网调查资料,从渔获物的种类组成、渔业资源结构、优势种以及重要鱼类的体长、体重和性腺成熟度等方面分析了渤海渔业生物生殖群体结构,并利用聚类分析法对生殖群体的区域集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季渤海的生殖群体种类仅为51种,资源量指数为1.54kg/网·h,与20世纪80、90年代相比,优势种更替明显,生殖群体结构的小型化、低龄化更加突出;生殖群体区域集群分布明显,渤海中部和渤海湾的种类组成最相近,相似指数达到67.67%。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龙山  姜亚洲  严利平  高天翔  王金辉  
根据2007年4月在黄海南部和东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小黄鱼产卵亲体空间分布和分布海域的环境特征,以及小黄鱼个体繁殖力及其与体长、体重的关系等。结果表明,目前在近海海域和外海海域均有小黄鱼产卵亲体分布;产卵亲体分布海域的水温分布范围为9.77~18.85℃,平均13.46℃;盐度分布范围为31.59~34.65,平均为33.46;分布水深范围为13.21~104.67m,平均为57.56m;小黄鱼绝对繁殖力范围为2753~46657粒/尾,平均为15676粒/尾,体长相对繁殖力(FL)范围为21~323粒/mm,平均为113粒/mm,体重相对繁殖力(FW)范围为85~1307粒/g,平...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建  许蓓蓓  丁艳锋  王绍华  
:[目的]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水稻产量和群体内部生态因子的影响,探索水稻合理种植密度、最佳群体内部微环境,为水稻增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以宁粳3号和南粳9108为材料,设置6个处理:种植密度为23.85×104 穴?hm-2(RS1,行株距为30 cm×14 cm);27.75×104 穴?hm-2(RS2,行株距为30 cm×12 cm);28.65×104 穴?hm-2(RS3,行株距为25 cm×14 cm);33.3×104 穴?hm-2(RS4,行株距为30 cm×10 cm);33.3×104 穴?hm-2(RS5,行株距为25 cm×12 cm);40.05×104 穴?hm...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杨林林  姜亚洲  刘尊雷  林楠  李圣法  程家骅  
依据2009―2012年连续4年在东海进行的夏季(6月)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分析了太平样褶柔鱼(Todarodes pacificus)的资源密度、性比、胴长结构、胴长与体质量的关系、初次性成熟胴长等基础生物学参数的年际变化,阐述了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的群体结构动态。结果表明:(1)夏季东海太平洋褶柔鱼的出现率较高,但资源密度分布不均。在调查的4年间,2009年的平均资源密度最高,2010年最低。(2)各年度的雌雄比例均符合1∶1的关系(P>0.05)。(3)夏季渔汛期的太平样褶柔鱼个体较小。相比较而言,2012年的优势胴长组最大,2011年最小。但各年度的优势胴长均小于200 mm。(4)雌、雄个...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军  李增光  万荣  黄承伟  
根据2018年5—7月以及2019年5月和8月在长江口水域采集的凤鲚(Coilia mystus) 样本,对其生物学指标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雌性凤鲚的肥满度(K)均值为0.32%,雄性为0.37%;雌性凤鲚性腺指数(gonadosomatic Index,GSI)均值为18.58%,雄性为7.47%。2018和2019年长江口凤鲚的卵径分别为0.68和0.70mm,与以往研究相比凤鲚的卵径有变小的趋势。2018和2019年的个体绝对繁殖力分别为11621和6131粒,繁殖群体的年龄结构组成是繁殖力年间差异的主要原因。凤鲚的绝对繁殖力和体长相对繁殖力与体长、体质量、净体质量和性腺质量呈正相关,体质量相对繁殖力(F_(W))与性腺质量和性腺指数显著相关。经逐步回归,绝对繁殖力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为F=5059.5W_(1)+1009(R~(2)=0.73);体长相对繁殖力为F_(L)=27.71+22.77W_(1) (R~(2)=0.76);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F_(W)=412.41-40.67W_(1)+2614.35I_(GSI)(R~(2)=0.60),个体繁殖力与性腺质量的关系最为密切。用核移位法得到长江口凤鲚2018和2019年的产卵分数分别为0.26和0.24,采样时间不同可能导致了产卵分数的年间差异。本研究分析了长江口凤鲚的繁殖力和产卵分数,可为采用日产卵量方法估算长江口凤鲚繁殖群体生物量提供关键参数,以期为长江口凤鲚资源恢复效果的评价提供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丁民权  
本文根据江苏省海洋渔业公司(1974-1989年)在东海的绿鳍马面渔获量(约18.2万吨),结合东海水温等资料分析绿鳍马面在东海的群体分布,并作初步探讨。经分析表明:(1)东海的绿鳍马面冬季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地理差异;(2)在冬季东海的该鱼种存在着三个地方群体,即东海群体、黄海群体和日本海群体;(3)在捕捞东海群体的马面纯时从渔获物中反映出它的组成结构变化,70年代捕获的主要是剩余群体,80年代后期捕获的则是补充群体;(4)钓鱼岛水域是该鱼种的东海群体的产卵场,保护该产卵场乃当务之急。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鹏文  戴俊英  
通过测 定不同 种植密度 玉米群体 的光能 分布,研 究了群 体光 能分 布特 征对 玉米 产量 和品质的影 响。结果 显示,只 有光照条 件适宜的 群体,才 能充分 利用 光能, 并可 获得 高产 优质 的玉 米子粒。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柯福恩  危起伟  张国良  胡德高  罗俊德  庄平  
通过分析与比较,获得了能准确反映体重与体长、胸围关系的回归公式:雌鲟y=1.832×10~(-4)(x_1x_2)~(1.337)(n=29,γ=0.980,sd=12.095,C.V=5.28%);雄鲟y=2.490×10~(-5)(x_1x_2)~(1.527)(n=52,γ=0.965,Sd=5.601,C.V=6.4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李显森  赵宪勇  李凡  李富国  戴芳群  朱建成  
根据2000~2004年在山东半岛南部鳀鱼(Engraulis japonicus)产卵场多学科综合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及1991年等相关历史资料,从体长组成、集群特征、年龄结构、性腺成熟度、性成熟系数、性比、摄食强度等多个方面研究了鳀鱼生殖群体结构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鳀鱼生殖群体全长组成范围为6~16cm,优势长度9~12cm,长度组成年代际变化明显,生殖群体组成趋向小型化;(2)生殖群体由1~4龄鱼组成,与1991年相比1龄鱼比例增加,生殖群体的平均年龄减小;(3)6月上旬进入产卵盛期,鳀鱼雌性个体性腺成熟度以IV期、VA期占优势,6月下旬IV期和VA期比例减少,VB期和VI-IV期...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凌建忠  程家骅  任一平  林龙山  
利用2003年4~8月在东海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采集的带鱼(Trichiurushaumela)样品,对东海带鱼的个体繁殖力、以及个体繁殖力与各主要体征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繁殖力r、相对繁殖力r/L和r/W均呈正态分布,分别为r~N(39233 4.5810×108)、r/L~N(150.33 2940.89)和r/W~N(140.95 284.26);个体绝对繁殖力r和相对繁殖力r/L与各度量体征指标呈幂函数关系,与称量指标则为线性相关关系;个体相对繁殖力r/W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均不十分密切;个体绝对繁殖力r与肝重的关系为:r=WLiv/(6.8531×10-6WLiv+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