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5)
- 2023(4234)
- 2022(3534)
- 2021(3242)
- 2020(2777)
- 2019(6205)
- 2018(5976)
- 2017(11656)
- 2016(6467)
- 2015(6969)
- 2014(6882)
- 2013(6845)
- 2012(6506)
- 2011(5925)
- 2010(5834)
- 2009(5244)
- 2008(5229)
- 2007(4753)
- 2006(4116)
- 2005(3827)
- 学科
- 济(23213)
- 经济(23174)
- 业(16642)
- 管理(16413)
- 企(13616)
- 企业(13616)
- 方法(11552)
- 数学(10104)
- 数学方法(9944)
- 学(8450)
- 财(6966)
- 中国(6142)
- 农(5570)
- 制(5287)
- 业经(4532)
- 务(4503)
- 财务(4496)
- 财务管理(4482)
- 银(4403)
- 融(4390)
- 金融(4390)
- 银行(4375)
- 企业财务(4361)
- 行(4190)
- 理论(4118)
- 技术(4074)
- 贸(4049)
- 贸易(4048)
- 易(3952)
- 农业(3747)
- 机构
- 大学(94265)
- 学院(91904)
- 研究(37917)
- 济(34661)
- 经济(33898)
- 管理(30446)
- 中国(27061)
- 科学(26715)
- 理学(26428)
- 理学院(26038)
- 管理学(25312)
- 管理学院(25153)
- 农(24182)
- 所(21465)
- 京(20738)
- 研究所(19915)
- 农业(19707)
- 业大(18081)
- 财(16563)
- 中心(16308)
- 江(14336)
- 院(13927)
- 财经(13211)
- 省(12915)
- 北京(12863)
- 室(12488)
- 农业大学(12208)
- 经(12202)
- 科学院(11724)
- 业(11533)
- 基金
- 项目(66148)
- 科学(50899)
- 基金(48798)
- 家(46454)
- 国家(46119)
- 研究(41077)
- 科学基金(37443)
- 自然(27315)
- 自然科(26738)
- 自然科学(26723)
- 自然科学基金(26271)
- 省(25367)
- 社会(25245)
- 基金项目(25093)
- 社会科(23899)
- 社会科学(23889)
- 划(22905)
- 资助(21153)
- 教育(19030)
- 重点(15960)
- 计划(15172)
- 部(14558)
- 编号(14010)
- 发(13888)
- 科研(13724)
- 创(13596)
- 科技(13534)
- 创新(12835)
- 业(12489)
- 性(12143)
共检索到137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徐兆礼 林茂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海域23°30′~33°N、118°30′~128°E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东海海樽类(Thaliacea)种类组成、物种数平面分布和多样性变化及与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东海调查水域共发现浮游海樽类20种,夏季16种,春季12种,秋季11种,冬季9种;季节更替率显示,海樽类物种季节更替,从春季到冬季,是温度的季节变化和暖流势力消长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冬季到春季,主要受暖流势力增长的影响。春季海樽类物种数与表温和底盐相关,夏季与10m水层温度和盐度相关;秋季相关性不明显,冬季与表温相关。东海海樽种类季节特征和地区特征的形成,主要与暖流势力消长有...
关键词:
浮游动物 海樽类 多样性 种类组成 东海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兆礼 戴一帆 陈亚瞿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毛颚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分布特征及与环境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春、夏季毛颚类种类最丰富(25种),冬季次之(23种),秋季种数最低(21种);冬、春季毛颚类种数仅与表层温度相关,夏季与表层温度、表层盐度二元线性相关,秋季与表层盐度相关;冬、春季毛颚类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值由北向南,由近海向外海逐渐增高,夏季近海和外海差异缩小,秋季多样性指数值为4季最低。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徐兆礼 张凤英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生态学指标,探讨了东海有尾类种的组成、种数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多样性指数(H′)变化。结果表明:本次调查共记录东海有尾类6种,其中异体住囊虫(Oikopleura dioica)、长尾住囊虫(O.longicauda)和红粒住囊虫(O.rufescens)是东海的常见种,中型住囊虫(O.intermedia)也较为常见,梭形住囊虫(O.fusiformis)和Oikopleura.Spp.则是稀有种;除了Oikopleura.Spp.,其他种在4个季节均有出现,种类季节交替不...
关键词:
东海 浮游动物 有尾类 种类 多样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王雪 吕振宇 曾圣 王伟 黄福江 闵文武 向燕 刘伟
为了解乌江鱼类本底资源数据,实验对乌江鱼类种类组成及多样性进行了分析,2017—2021年,先后在贵州省乌江流域进行野外调查12次。对收集到的5 065尾、约204kg渔获物进行统计,共鉴定出107种,隶属于6目22科73属,其中鲤科鱼类最多,有53种,占采集总数的49.53%。乌江鱼类物种多样性G-F指数为0.57,上、中、下游G-F指数分别为0.40、0.47和0.45,上游鱼类科属间的多样性小于中、下游。乌江中游鱼类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 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3.54、 9.63和0.81。渔获物分析结果显示,中华倒刺鲃、尼罗罗非鱼、蛇、鲫和?的重量和数量占比均位于渔获物前十。将IRI值大于500的列为乌江优势种,则有鲫、?、中华倒刺鲃和马口鱼。研究表明,乌江梯级水电的开发对流域鱼类种类组成和渔获物组成产生了一定影响,作为长江全面禁捕前开展的调查,研究结果丰富了乌江鱼类资源本底数据,将对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闫欣 钟俊生 王明星 李安东 蒋雪莲 王储庆 仇延舫
2013年1月至12月,在杭州湾北部水域设置10个站点,按月用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 m,网目0.5 mm)进行了12个航次的调查,共采集到鱼卵81粒,隶属于4科6种;仔稚鱼143 782尾,隶属于23科69种。其中河口型鱼类(34种)和海洋型鱼类(24种)多于洄游型鱼类(4种)和淡水型鱼类(7种)。鱼卵中以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居多,而仔稚鱼中个体数最多的是髭缟虾虎鱼(Tridentiger barbatus),占总渔获物的62.88%,其后依次为棘头梅童鱼(13.02%)、凤鲚(Coilia mystus,9.22%)、黄鳍刺虾虎鱼(Acanthogobiu...
关键词:
杭州湾 仔稚鱼 种类组成 多样性指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杜飞雁 张汉华 李纯厚 王雪辉 贾晓平
利用1984~1985年4个航次、1987年2个航次和2004年4个航次在南海北部大亚湾海域开展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结果,对不同时段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相似性、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大亚湾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和物种多样性方面,表现为:(1)种类数下降,丰富度大幅降低,群落趋向简单化;1987年大型底栖动物的站均出现种数为50.6种/站,最高可达100种/站。而2004年站均出现种数仅为7.6种/站,最高仅为14种/站。(2)种类更替明显,在过去的20年间,几乎完成了整个群落的演替;1984~1985年,大型底栖动物出现98种,软体动物31种,节肢动物30...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熊广泽 周权 蒙建忠 张洪茂
2017年9月-2018年8月,运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武汉市桂子山鸟类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及多样性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显示,本次调查共记录鸟类48种,隶属于6目24科;优势种为灰喜鹊(Cyanopica cyanus)、乌鸫(Turdus mandarinus);留鸟24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5种,旅鸟9种,分别占比50.00%、20.83%、10.42%、18.75%;在人工建筑及附近、乔木林、乔灌混合林、草地几种生境中,乔灌混合林中的鸟类数量较多,多样性较高.与之前的调查结果相比,桂子山的鸟类种类明显减少,较1953年-1965年记录种类减少33种,减幅40.74%;较1966年-1990年记录种类减少37种,减幅43.53%;优势种由[树]麻雀(Passer montanus)、家燕(Hirundo rustica)逐渐变为现在的灰喜鹊和乌鸫.结果表明,随着城市扩建和人口增长,城市鸟类种类减少,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均发生了较大改变.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益昌 沈红保 张军燕 陈媛媛 余斌
为了解黄河陕西段鱼类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2013-2015年调查了黄河陕西段鱼类资源。结果显示:黄河陕西段有鱼类7目15科58种,其中鲤科鱼类最多为36种,占总种类数的61.1%,较20世纪80年代减少了6种。优势种有4种,数量占渔获物总数量50.3%,生物量占65.8%。分析渔获物组成和群落多样性,黄河陕西段鱼类年龄、个体规格小型化趋势明显,不同河段鱼类群落存在明显空间差异,府谷段多样性指数最高,群落结构稳定,港口段丰富度指数最高,资源种类较多,港口和壶口的鱼类群落结构没有相似性。
关键词:
黄河陕西段 渔业资源 优势种 多样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建生 姜亚洲 金艳
根据1991—2011年间3个代表年冬季长江口渔场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1年,游泳动物种类数总体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其中鱼类的增加幅度较小,甲壳类和头足类的增加幅度较大。以重量和尾数为代表的资源密度指数均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平均体重先呈现急剧下降然后继续小幅下降的趋势。1991年优势种类数为7种,2001年为9种,2011年为7种,后2个年份和1991年相比,优势种发生了较大的更替。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和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为3个年份的共同优势种。游泳动物的站位平均种类数呈现持续升高趋势,而站位平均丰富度指数、多样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则呈现出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1991和2001年、1991和2011年之间的平均相异性较高,均超过60%,而2001和2011年之间的平均相异性较低,为36.05%;引起群落差异的主要种类数呈增加的趋势,生态类群也逐渐扩大。游泳动物长度谱呈现逐渐变窄的趋势,主要是由于群落中的生物种类演替、小型鱼类数量增多和大型鱼类的群体年龄结构降低等原因造成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建生 姜亚洲 金艳
根据1991—2011年间3个代表年冬季长江口渔场的调查数据,对该海域游泳动物群落的年代际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1年,游泳动物种类数总体表现为升高的趋势,其中鱼类的增加幅度较小,甲壳类和头足类的增加幅度较大。以重量和尾数为代表的资源密度指数均表现出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平均体重先呈现急剧下降然后继续小幅下降的趋势。1991年优势种类数为7种,2001年为9种,2011年为7种,后2个年份和1991年相比,优势种发生了较大的更替。细点圆趾蟹(Ovalipes punctatus)和龙头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春雷 杨胜龙 张衡 崔雪森 周斌 范秀梅 黄洪亮
根据2009年3~6月和2012年3~5月在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Trachurus murphyi)渔场(39°42'S~46°42'S;79°30'W~97°30'W)的渔获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调查数据,分析了其种类组成的月份和昼夜差异及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发现鱼类13科20种和未定种鱼类1种,其中鲭科4种、乌鲂科3种、头足类3种,均隶属于柔鱼科。从数量分布来看,2009和2012年均是以智利竹鱼比例最高,分别为92.55%和92.38%;其次为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分别为4.99%和0.15%;在头足类中,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数量比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钧渊 陈锦辉 钟俊生 吴建辉 罗渊政 杜志鹏 陈再忠
为了探明长江口崇明东滩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2020年11月—2021年8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周边水域设置14个站点,按季度以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 m,网目0.5 mm)在各站点进行4个航次的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共采到仔稚鱼4 556尾,隶属于8目14科48种。种类组成优势种明显,以凤鲚(Coilia mystus,25.09%)为主,其次为康氏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20.12%)和有明银鱼(Salanx ariakensis,17.11%)。春夏两季仔稚鱼密度和种类数显著高于秋冬两季,夏季密度最高,达0.658 ind./m~3。春季种类数最多,为28种,冬季种类数最少。种类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呈相同季节变化趋势:春季最高、夏季其次、冬季最低。春夏季仔稚鱼密度北支高于南支,秋冬季南支高于北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春季仔稚鱼可分为淡水类群、河口Ⅰ类群及河口Ⅱ类群;夏季可分为河口类群和海洋类群;秋季长江口崇明东滩仔稚鱼大致分为淡水类群、河口类群与海洋类群;冬季仔稚鱼种类和数量甚少。皮尔逊相关性矩阵分析显示,夏季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与盐度呈相关关系,与水温、叶绿素、浊度无相关性。文中还对崇明东滩仔稚鱼优势种和群落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探讨。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口崇明东滩水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衡 何文珊 童春富 陆健健
根据2006年冬季在崇西湿地进行的光滩和草滩插网渔获调查,首次对冬季长江口潮滩鱼类种类组成、多样性及相关环境因子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冬季崇西湿地潮滩鱼类主要由淡水小型鱼类组成,共23种,隶属7科,20属。光滩和草滩插网的最大优势种皆为油(Hemiculter bleeleri),两种网具的渔获种类组成具一定的相似性。在一个潮周期内,3种多样性指数D、H′和J值波动范围较大,小汛潮时多样性指数比其它潮汛低。白天和晚上潮水的鱼类种类数无显著变化(P>0.5),但在个体数和生物量上白天较晚上潮水高(P<0.5)。水温、潮汐大小对潮滩鱼类丰度影响较大,而与盐度相关较小。此外,天气状况也是影响潮滩鱼类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顾侨侨 王蕾 侯朝伟 潘广臣 邱盛尧
根据2013年在山东海阳近海海域生产的15艘渔船的渔捞日志,初步分析了该海域渔业资源的种类组成及生物多样性特征。全年共捕获渔业资源种类25种,隶属于14目、21科、25属,鱼类有16种,以暖温种和暖水种为主,虾蟹类4种,头足类2种,水母类2种,多毛类1种。优势种类主要为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蓝点马鲛(Scomberomorus niphonius)及口虾蛄(Oratosquilla oratoria)、海蜇(Rhopilema esculentum)、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中国明对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