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7)
2023(10151)
2022(9203)
2021(8718)
2020(7394)
2019(17030)
2018(17095)
2017(33278)
2016(18140)
2015(20422)
2014(20431)
2013(20141)
2012(18424)
2011(16667)
2010(16375)
2009(14977)
2008(14415)
2007(12463)
2006(10961)
2005(9418)
作者
(53251)
(44018)
(43960)
(41524)
(28036)
(21258)
(19889)
(17297)
(16708)
(15636)
(15380)
(14630)
(14006)
(13906)
(13468)
(13284)
(13274)
(13073)
(12604)
(12492)
(11019)
(10729)
(10531)
(9882)
(9860)
(9802)
(9779)
(9639)
(8820)
(8728)
学科
(69928)
经济(69859)
管理(52051)
(47382)
(40121)
企业(40121)
方法(34261)
数学(28487)
数学方法(28121)
(18015)
(17499)
中国(16603)
(16093)
业经(15623)
环境(15410)
地方(14866)
理论(13317)
(12593)
(12287)
贸易(12281)
农业(12180)
(12069)
(11895)
技术(10987)
(10890)
(10651)
财务(10590)
财务管理(10572)
企业财务(10017)
教育(9614)
机构
大学(256061)
学院(255485)
管理(104133)
(95163)
经济(92927)
理学(90748)
理学院(89720)
管理学(88048)
管理学院(87601)
研究(86050)
中国(61624)
科学(56571)
(55373)
(43780)
(41757)
(41214)
研究所(40374)
业大(39834)
中心(38203)
(36212)
(35504)
北京(35350)
师范(35178)
财经(34304)
农业(32361)
(31961)
(31093)
(30081)
师范大学(28600)
技术(27117)
基金
项目(180900)
科学(141083)
研究(130492)
基金(130228)
(114215)
国家(113282)
科学基金(96881)
社会(79975)
社会科(75666)
社会科学(75645)
(71105)
基金项目(70560)
自然(64969)
自然科(63372)
自然科学(63358)
自然科学基金(62190)
(59684)
教育(58983)
资助(54429)
编号(53244)
成果(42443)
重点(40075)
(38945)
(38323)
(36986)
课题(36285)
科研(34981)
创新(34410)
大学(33166)
计划(32891)
期刊
(102796)
经济(102796)
研究(71189)
中国(43554)
学报(42646)
科学(39544)
管理(36918)
(36570)
大学(31534)
学学(29623)
(29292)
教育(27646)
农业(26150)
技术(21137)
(17458)
金融(17458)
业经(17350)
经济研究(15597)
图书(15510)
财经(15317)
问题(13258)
科技(13231)
(13193)
理论(13070)
(12897)
资源(12692)
实践(12292)
(12292)
技术经济(11876)
(11637)
共检索到361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浮游十足类优势种的生态特征进行了研究,探讨这些优势种对环境的适应及与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主要优势种有中型莹虾Lucifer intermedius、刷状莹虾Lucifer penicillifer、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和汉森莹虾Lucifer hanseni。前2个优势种是近海暖水种,细螯虾是广温高盐种,汉森莹虾是外海暖水种。近海暖水种不但平均丰度高,而且优势度和占浮游十足类总丰度的百分比均大于其它优势种。广温高盐优势种具有较高的出现率,细鳌虾丰度不高,但在每...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兆礼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东海浮游十足类(Decapods)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以及变化的动力学机制。结果表明,浮游十足类总丰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最高为451 ind/(100 m3),秋季次之为71 ind/(100 m3),春季最低为24 ind/(100 m3)。北部近海(29°30′~33°N、123°30′~125°E)水域春季几乎没有分布,除冬季外,总丰度基本呈近海高于外海的分布趋势。中型莹虾(Luciferintermedius)是影响总丰度变化最主要的种类;夏季与秋季...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崔雪森  陈卫忠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作了探讨。东海浮游桡足类经鉴定共有226种,呈外海高近海低的分布趋势,夏季(163种)>秋季(152种)>春季(140种)>冬季(123种),4个季节皆出现的有78种。优势种(优势度Y≥0.02的17种,主要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普通波水蚤(Undinula vulgaris)、精致真刺水蚤(Euchate conicina)和亚强真哲水蚤(Eucalanus subcrassus)等,季节更替明显,在秋、冬季优势种中还新出现了多种中、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亚瞿  徐兆礼  赵文武  
运用优势度和聚集强度测度对黄海南部及东海(28°00′~34°00′N、121°00′~127°00′E)中小型浮游桡足类优势种的时空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季出现的主要优势种是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vus),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affinis)和尖额保猛水蚤(Aegisthusmucronatus)等。各优势种的优势度与平均丰度相关关系均大于0.90,相关关系十分显著。主要优势种的丛生指标从冬季,春季到夏季逐季上升。拟长腹剑水蚤聚块性指标和扩散指标冬春季相差不大,但夏季明显升高。小拟哲水蚤聚块性指标和扩散指标冬...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兆礼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00′N、118°30′~128°00′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采用浮游异足类物种丰度和同步的温、盐度数据拟合曲线,构建数学模型,计算物种分布的最适温度和盐度值。同时根据以往对异足类生态特征分析的结论,划分东海浮游异足类各物种的生态类型。结果表明,塔明螺(Atlanta turriculata)和拟翼管螺(Firoloi-da desmaresti)分布在外海,具有高温、高盐的适应特征,是热带大洋种。其他为亚热带外海种,其中玫瑰明螺(Atlantarosea)具广温种特征,明螺(Atlanta peroni)适温偏低,有广盐种的特征,大口明螺...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兆礼  袁骐  王云龙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用生态特征指标分析和聚集强度测度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东海浮游糠虾类优势种的数量变化和生态适应。结果表明,春、夏和冬三季糠虾类占优势的有漂浮囊糠虾(Gastrosaccus pelagicus)、中华节糠虾(Siriella sinensis)和美丽拟节糠虾(Hemisiriella pulchra)等3种,属暖温种。秋季优势种有四刺端糠虾(Doxomysis quadrispinosa)、宽尾刺糠虾(Acanthomysis latiscauda)和极小假近糠虾(Pseudanchialina...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晓东  徐兆礼  
根据2002-2003年长江口29°00′~32°00′N、122°00′~123°30′E海域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方法,探讨了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十足类丰度的季节变化、水团对丰度分布的影响、优势种对总丰度的贡献以及其生态适应特征。结果表明,长江口邻近海域浮游十足类丰度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影响,平面分布变化主要受盐度影响。夏季平均丰度最高(10.42 ind/m3),主要集中在长江口羽状锋(122°40′~123°30′E)处,冬季丰度最低(0.00 4 ind/m3)。中型莹虾(Lucifer intermedius)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是最主要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蒋玫  陈亚瞿  赵文武  
根据2002年4-5月东海122°00′~123°30′E、29°00′~32°00′N海洋综合调查资料,对东海赤潮高发区春季浮游桡足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和赤潮生物的关系作了探讨。结果表明:共鉴定桡足类40种,优势种有中华哲水蚤(Calanussinicus)、真刺水蚤幼体(Euchetalarvae)、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concinna)等,并以中华哲水蚤占绝对优势。桡足类总丰度均值为154.97ind·m-3(5.00~649.85ind·m-3),最高丰度区(>500ind·m-3)主要分布于长江口30°30′~31°15′N、123°15′E以东水域。多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蒋玫  晁敏  王云龙  袁骐  陈亚瞿  
根据1997-2000年在东海23°30′~33°N、118°30′~128°E水域进行的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浮游桡足类生态特征,分数量、群落特征、种类组成及优势种三部分从不同侧面作了探讨,本文为该研究的第一部分。结果表明,东海浮游桡足类丰度占浮游动物总丰度的55.5%,占饵料浮游动物总丰度的64.8%;秋季丰度最高、夏季次之、春季最低;平面分布不均匀,呈斑块状分布,一般东海近海高于外海和台湾海峡海域;高值区一般出现在不同水系的交汇区,其中,大陆沿岸水和东海外海水交汇区丰度值较其它混合区高。本次调查东海北部(29°~32°N、125°E以西)水域桡足类丰度约为20年前同期的1/3;东海...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王荣  陈亚瞿  
根据1981年2-11月在黄海南部及东海(28°~34°N、121°~127°E)海域进行的4个季节的海洋调查资料,对该海域中型浮游生物网采集的中小型浮游桡足类丰度作了探讨。结果表明:调查区桡足类总丰度4季均值为376.40ind·m-3,夏季(846.34ind·m-3)>春季(338.91ind·m-3)>秋季(204.96ind·m-3)>冬季(115.41ind·m-3)。黄海南部(32°N以北)和东海(28°~32°N)调查海域4季均值分别为271.05ind·m-3和403.59ind·m-3,季节变化趋势与全调查区一致,但在夏季,黄海南部平均丰度(492.04ind·m-3)明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露姣  杨元利  李丁成  陈亚瞿  
根据1981年春(5月)、夏(8月)、秋(11月)、冬(2月)4个航次在黄海南部和东海海域(28°-34°N,127°E以西)的中网标本,研究了中小型桡足类-拟哲水蚤属(ParacalanusGenus)优势种丰度的季节变化和平面分布。本次调查中拟哲水蚤属由小拟哲水蚤(P.parvus)、强额拟哲水蚤(P.crassirostris)、针刺拟哲水蚤(P.aculeatus)和瘦拟哲水蚤(P.gracilis)4个种组成,种群数量皆表现出明显的季节变化。小拟哲水蚤是其中最重要的优势种,其种群数量占拟哲水蚤属的73.92%~86.18%,对浮游动物的总数量变动起着关键作用。拟哲水蚤属总丰度的平面分...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亚瞿  徐兆礼  杨元利  
重点探讨黄海南部及东海(28°00′~34°00′N、121°00′~127°00′E)中小型浮游桡足类的种类组成和多样度以及与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鉴定到种的中小型浮游桡足类有71种,4季皆出现的种类比例高达83.1%,种类季节变化不大明显。种数平面分布呈南部高、北部低、外海高、近海低的分布特征,种数分布与该海域水团势力消长相关,在水系交汇处,种类较多的往往位于暖流的一侧。4季共出现优势种15种(优势度Y≥0.02),主要有拟长腹剑水蚤(Oithonasimilis)、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par)和近缘大眼剑水蚤(Corycaeusaffinis)等,但在秋季,上述优势种类由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徐兆礼  李春鞠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运用定量、定性分析方法,探讨了东海浮游磷虾类总丰度的平面分布、季节变化,相应的动力学及与渔场的关系。结果表明,东海磷虾类总丰度秋季最高,春季次之,冬季最低;冬,春,夏季的小型磷虾(Euphausianana)和秋季的中华假磷虾(Pseudeuphausiasinica)对总丰度的贡献较大,是影响磷虾类总丰度变化的主要优势种;冬、春和秋季总丰度与水文环境因子的线性相关性不显著,夏季总丰度与底层温度和10m层盐度的二元线性相关关系非常显著。秋季磷虾高丰度区位于台湾暖流与各水团的交汇处。磷虾类总丰...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徐兆礼  陈亚瞿  
根据1997~2000年东海23°30′~33°N、118°30′~128°E海域4个季节海洋调查资料,对东海毛颚类(Chaetognatha)优势种与环境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毛颚类优势种季节交替不明显,优势度最高的种分别是:夏季肥胖箭虫(Sagittaenflata)、冬、春季海龙箭虫(Sagittanagae)和秋季百陶箭虫(Sagittabedoti)。主要优势种中,百陶箭虫聚集强度指标值最高,其次是海龙箭虫,肥胖箭虫最低。肥胖箭虫与表层温度线性关系极其显著,肥胖箭虫和海龙箭虫与表层盐度的关系以及百陶箭虫与表层温度和表层盐度的关系符合YieldDensity模型。肥胖箭虫高丰度区往...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星   尹增强   汪迪   周英右   张大旺   杨军   王岩   闫佳敏   陈雷  
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饵料生物,其群落结构与数量分布反映了海域的生产力。根据2022年3月、12月和2023年6月柏岚子海域浮游动物调查资料,求解了该海域浮游动物的优势度指数,计算了优势种的Levins生态位宽度值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度值,划分了优势种的生态位类型即广生态位物种、中生态位物种和窄生态位物种;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探究了影响柏岚子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生态位分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2022年3月有9种优势种且均为广生态位物种,2022年12月有5种优势种且均为广生态位物种,2023年6月有6种优势种,其中广生态位种3种,窄生态位种3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范围在2022年3月为0.54~1.00,2022年12月为0.60~0.98,2023年6月为0.62~0.99;冗余分析表明,影响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温度和盐度,其次是pH、溶解氧(DO)、氨氮(NH_(3)-N)、无机磷(DIP)、无机氮(DIN)、化学需氧量(COD)等环境因子。研究结果有望为深入了解柏岚子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的种间关系以及浮游动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机制提供了基础资料,为该海域高质量开展海洋牧场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