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3)
2023(2757)
2022(2307)
2021(2245)
2020(1853)
2019(4406)
2018(4392)
2017(7983)
2016(4748)
2015(5350)
2014(5375)
2013(5554)
2012(5433)
2011(5179)
2010(5428)
2009(5103)
2008(5276)
2007(4806)
2006(4489)
2005(4077)
作者
(17635)
(14740)
(14705)
(13915)
(9643)
(7058)
(6456)
(5807)
(5762)
(5375)
(5350)
(5315)
(5052)
(5012)
(4879)
(4519)
(4477)
(4455)
(4413)
(4342)
(3931)
(3771)
(3688)
(3487)
(3417)
(3283)
(3275)
(3270)
(3132)
(3086)
学科
(18920)
经济(18899)
管理(13516)
(10899)
(8852)
企业(8852)
(7820)
方法(7662)
数学(6054)
数学方法(5940)
资源(5809)
(5141)
(5129)
中国(4772)
环境(4275)
业经(4168)
地方(4117)
理论(3814)
(3619)
农业(3581)
(3304)
贸易(3299)
(3270)
人事(3244)
人事管理(3243)
(3189)
(3083)
土地(3014)
(2976)
经济学(2791)
机构
大学(79619)
学院(77405)
研究(32248)
管理(27336)
(26805)
经济(26115)
科学(24081)
理学(23350)
中国(23286)
理学院(22969)
管理学(22370)
管理学院(22237)
(19314)
(18956)
(18701)
研究所(17818)
农业(15732)
业大(14480)
(13341)
中心(13199)
(12382)
师范(12169)
(11728)
北京(11704)
(11643)
科学院(11011)
(10867)
(10097)
师范大学(10018)
农业大学(9815)
基金
项目(54230)
科学(41463)
基金(38835)
(36763)
国家(36516)
研究(35280)
科学基金(29139)
社会(20921)
(20885)
自然(20713)
基金项目(20495)
自然科(20059)
自然科学(20045)
社会科(19763)
社会科学(19753)
自然科学基金(19685)
(18866)
资助(16183)
教育(15529)
编号(13924)
重点(13084)
(11959)
计划(11900)
(11785)
成果(11708)
科技(11143)
科研(10665)
(10379)
课题(9937)
创新(9790)
期刊
(30860)
经济(30860)
研究(19347)
学报(18812)
中国(17897)
科学(16677)
(16155)
大学(12059)
农业(11453)
学学(11146)
管理(9548)
资源(8556)
(7809)
教育(7517)
图书(6775)
(6714)
技术(5177)
书馆(4991)
图书馆(4991)
业大(4952)
(4748)
业经(4526)
财经(4478)
问题(4434)
(4340)
金融(4340)
农业大学(4083)
经济研究(3938)
(3900)
科技(3886)
共检索到117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凌建忠  严利平  林龙山  李建生  程家骅  
根据2003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网的调查数据,利用单位补充量繁殖力和单位补充量亲鱼资源生物量估算模型,对东海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Temminck et Schlegel,1844)渔业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根据单位补充量繁殖力的估算,当tc=0.5龄、F≥1.15时和当tc=1龄、F≥2.30时,带鱼渔业处在高危险区;而当tc≥1.5龄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捕捞压力。(2)根据单位补充量亲鱼资源生物量的估算,当tc=0.5龄、F≥1.22时和当tc=1龄、F≥2.40时,带鱼渔业处在高危险区;而当tc≥1.5龄以上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捕捞压力。(3)目前(2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凌建忠  程家骅  任一平  林龙山  
利用2003年4~8月在东海长江口渔场和舟山渔场采集的带鱼(Trichiurushaumela)样品,对东海带鱼的个体繁殖力、以及个体繁殖力与各主要体征指标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个体绝对繁殖力r、相对繁殖力r/L和r/W均呈正态分布,分别为r~N(39233 4.5810×108)、r/L~N(150.33 2940.89)和r/W~N(140.95 284.26);个体绝对繁殖力r和相对繁殖力r/L与各度量体征指标呈幂函数关系,与称量指标则为线性相关关系;个体相对繁殖力r/W与各体征指标的关系均不十分密切;个体绝对繁殖力r与肝重的关系为:r=WLiv/(6.8531×10-6WLiv+2...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翰林  严利平  张辉  李建生  
为合理利用日本鲭(Scomberjaponicus)资源并深入了解其资源补充规律,利用2021年3—4月在东海中部采集的日本鲭繁殖群体样本,研究了其年龄与卵径和繁殖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雌性日本鲭繁殖群体由1+~5+龄构成,1+和2+龄占优势(68.54%)。根据Logistic方程拟合得到其50%性成熟叉长为256.98 mm。独立T检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性腺发育程度与卵径存在极显著性正相关关系(P<0.001);高龄组(3+~5+龄)与低龄组(1+~2+龄)的卵径存在极显著差异(P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林林  徐杰  林楠  严利平  
为了解船蛸(Argonauta argo)在东海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根据1999~2014年连续16年东海渔业资源调查期间所获的76 ind船蛸样本,研究其形态、分布、资源密度、繁殖力等基础生物学特征。调查结果显示,船蛸的形态较为特异,有别于其它八腕目。雌体具有石灰质的外壳,既是浮游工具又是孵化袋。船蛸分布于东海南部海域和北部外海,范围为26°30'N~32°00'N、122°00'E~126°30'E。在出现船蛸的网次中,春季占40.38%;夏季占36.54%;秋季占21.15%;冬季仅占1.92%。船蛸在东海海域的资源密度较低,仅为0.92~32 ind·h-1不等,且主要分布在10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建生  胡芬  严利平  张辉  
利用2010–2012年春季在东海中部获得的日本鲭产卵群体样品的生物学及繁殖力测定数据,对其群体结构、性腺指数GSI和繁殖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目前东海中部日本鲭产卵群体年龄结构由1–5龄组成,以2–4龄占优势。日本鲭的个体绝对繁殖力为24770–734684粒,平均为(145575±10067)粒;纯体重相对繁殖力为175–1404 grain/g,平均为(524±24)grain/g;叉长相对繁殖力为102–2070 grain/mm,平均为(483±29)grain/mm。ANOV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叉长组间的性腺指数GSI(F=2.34,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严利平  胡芬  李圣法  刘勇  周永东  刘子藩  
根据2002—2003年东海区带鱼年龄鉴定资料,并引用以往的带鱼渔业生物学研究结果,作为估算带鱼死亡系数和建立动态综合模型所需的有关参数值估算的依据,从而运用Ricker动态综合模型分析了在现行渔业条件下东海区带鱼伏季休渔效果和带鱼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变更渔业利用情况对带鱼渔业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行渔业下(tc=0.5a,F=2.61/a),东海区实施3个月的伏季休渔制度能使年平均资源量增加87%,年产量增加29%,渔获平均体重增加42%;带鱼资源的利用虽处于捕捞过度状态之中,但尚能承受较大的捕捞压力,资源结构利用不合理之处是捕捞大量的幼鱼群体,渔获个体依然过小,渔获平均体重仅为75g/i...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龙山  姜亚洲  严利平  高天翔  王金辉  
根据2007年4月在黄海南部和东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小黄鱼产卵亲体空间分布和分布海域的环境特征,以及小黄鱼个体繁殖力及其与体长、体重的关系等。结果表明,目前在近海海域和外海海域均有小黄鱼产卵亲体分布;产卵亲体分布海域的水温分布范围为9.77~18.85℃,平均13.46℃;盐度分布范围为31.59~34.65,平均为33.46;分布水深范围为13.21~104.67m,平均为57.56m;小黄鱼绝对繁殖力范围为2753~46657粒/尾,平均为15676粒/尾,体长相对繁殖力(FL)范围为21~323粒/mm,平均为113粒/mm,体重相对繁殖力(FW)范围为85~1307粒/g,平...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葛银水  
全国享有“鱼仓”之称的东海渔场,大黄鱼、小黄鱼濒临绝迹,乌贼寥寥无几,传统“四大鱼类”现唯一幸存一条带鱼,景况也一年不如一年,正面临着万船围剿、资源日衰的严重危机。沿海渔民、干部和水产专家们时刻在大声疾呼: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切实保护好这条被渔民称作“命根子鱼”的带鱼资源,以保证延续利用,造福后代。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新平  陈永乐  魏成清  刘毅辉  黄善衔  陈炎星  
在自然温度、人工环境及人工饲养条件下 ,黄喉拟水龟可以自然产卵 ,产卵高峰期在 5~ 6月份。产卵时间有逐年集中并前移的趋势。饲养 2年半中 ,产卵次数、产卵量及受精率逐年提高 ,产卵量增长了134 % ,受精率提高了 7.8% ,产卵次数增加了 99%。产卵高峰期、受精率高峰期与日粮需求高峰期时间一致。环境的适应及饲料的质和量是决定繁殖力高低的主要因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冬杰  魏景芳  王淳  李世杰  
采用AS系列负氧离子 (O- 2 )发生器 ,使蓖麻蚕、家蚕 1~ 5龄生活在空气富含O- 2 (浓度 >5× 10 4 N/cm2 )的蚕室中 ,按蛹、蛾、卵、蚁蚕、蚕系列生殖发育顺序 ,系统地研究了负氧离子对它的影响与作用。结果表明 :处理组比对照组出蛾齐一 ,羽化率增高 ,产卵速度加快 ,总产卵量增多 ,良卵率加大 ,不受精卵率减少 ,胚子发育整齐 ,孵化齐一 ,孵化率增高 ,并在一定程度上能增进次代蚕的强健度。另外 ,幼虫期和卵期环境中都补充O- 2 ,可使实用孵化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 11 38个百分点 (家蚕 )和 9 0 8个百分点 (蓖麻蚕 ) ,而只在卵期补充负氧离子 ,也可有...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桂蓉  杜劲松  严安生  苏德学  刘云  宋全德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段国庆  江河  胡王  潘庭双  胡玉婷  凌俊  
比较不同来源黄鳝(Monopterus albus)的个体繁殖力,研究了其个体繁殖力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与生物学指标的关系。以怀卵量作为绝对繁殖力的表征参数,对雌性黄鳝进行解剖测定。结果显示,野生黄鳝绝对繁殖力(F)为181–729粒,人工培养黄鳝F值为165–589粒,人工繁育黄鳝F值为135–352粒;野生黄鳝基于体重的相对繁殖力(FW)为5.4–11.8粒/g,人工培养黄鳝FW为3.5–9.3粒/g,人工繁育黄鳝FW为4.96–8.55粒/g;野生黄鳝基于体长的相对繁殖力(Fl)为5.8–17.2粒/MM,人工培养黄鳝Fl为4.85–15.00粒/MM,人工繁育黄鳝Fl为4.35–9.0...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刘鸿艳  谢从新  郑跃平  季强  
对拉萨河西藏高原鳅(Triplophysa tibetana)个体生殖力及其相关生物学参数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西藏高原鳅个体绝对生殖力F为254~6796粒,平均为2319.9粒;相对生殖力FL为33.6~770.5粒/cm,平均为284.5粒/cm;相对生殖力FW为44.0~1981.3粒/g,平均为730.8粒/g。个体生殖力F和FL与各参数正相关,除与肥满度和卵比重相关关系不显著(P>0.05)外,其余均显著相关(P<0.05);FW与各因素均显著相关(P<0.05),但仅与卵巢重、成熟系数和卵比重正相关。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呈祥  徐钢春  顾若波  许爱国  
对澄湖48尾产卵前成熟似刺鳊(鱼句)雌鱼的个体绝对繁殖力(F)、体长相对繁殖力(FL)和体重相对繁殖力(FW)分布特征、变化规律及与体型若干形态学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似刺鳊(鱼句)样本由1~5龄鱼组成,F主要变幅在1.71×104~3.83×104粒之间(平均为2.45×104粒);FL主要变幅在0.94×103~1.52×103粒/cm之间(平均为1.13×103粒/cm);FW主要变幅在95~155粒/g之间(平均为119粒/g)。F与体长、体重和年龄分别呈二次函数、直线和三次函数相关,FL与体长、体重均呈三次函数关系,FW与它们相关不显著。综合分析,在进行渔业生产时以体长21...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培伦  王继隆  鲁万桥  刘伟  唐富江  
[目的]研究图们江大麻哈鱼的个体繁殖力,为大麻哈鱼资源管理及增殖保护提供科学参考。[方法]2020年10月中上旬,在图们江珲春段随机选取114尾性腺成熟度介于Ⅳ~Ⅴ期的雌性大麻哈鱼,采用称质量法统计繁殖力,包括年龄、叉长、体质量、净体质量、肝质量、卵巢质量、性成熟系数、肝质量系数和肥满度等生物学指标,并分析个体繁殖力与各项生物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图们江大麻哈鱼114尾雌性样本由2~+~5~+龄4个龄组组成,其中4~+、5~+龄个体偏少,仅占29.83%,叉长与体质量呈线性相关;3~+龄组个体对种群繁殖贡献率最大,为42.97%;个体绝对繁殖力为1 061.52~5 028.29粒,平均2 920.12粒;叉长相对繁殖力为17.75~74.60粒/cm,平均45.72粒/cm;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为0.46~1.47粒/g,平均1.08粒/g。个体绝对繁殖力、叉长相对繁殖力与年龄、叉长、体质量、肥满度的最佳拟合方程均为二次函数,与卵巢质量、性成熟系数拟合度最好的方程为幂函数,而体质量相对繁殖力与肝质量和性成熟系数拟合度最好的为幂函数,与卵巢质量拟合度最好的为对数函数。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图们江大麻哈鱼个体绝对繁殖力、叉长相对繁殖力、体质量相对繁殖力受卵巢质量和年龄的影响较大。图们江大麻哈鱼个体繁殖力低于乌苏里江、黑龙江和绥芬河群体。[结论]图们江大麻哈鱼中4~+、5~+龄个体偏少,种群低龄化现象严重,应重视和加强其种群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工作;在实际调研中可用年龄、卵巢质量与绝对繁殖力之间的关系来快速估算图们江大麻哈鱼的种群繁殖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