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86)
- 2023(3907)
- 2022(3394)
- 2021(3108)
- 2020(2767)
- 2019(6481)
- 2018(6402)
- 2017(11594)
- 2016(6814)
- 2015(7806)
- 2014(7742)
- 2013(8011)
- 2012(7781)
- 2011(7397)
- 2010(7430)
- 2009(6900)
- 2008(7012)
- 2007(6424)
- 2006(5800)
- 2005(5522)
- 学科
- 济(24352)
- 经济(24322)
- 管理(18681)
- 业(16179)
- 企(13457)
- 企业(13457)
- 学(10442)
- 方法(9534)
- 中国(7767)
- 数学(7294)
- 数学方法(7174)
- 农(6756)
- 和(6313)
- 资源(5771)
- 业经(5717)
- 理论(5422)
- 财(5416)
- 地方(5278)
- 制(5208)
- 贸(4945)
- 贸易(4939)
- 易(4790)
- 环境(4637)
- 农业(4629)
- 发(4073)
- 人事(4018)
- 人事管理(4018)
- 策(4000)
- 划(3936)
- 融(3872)
- 机构
- 大学(105936)
- 学院(102537)
- 研究(45265)
- 济(37382)
- 经济(36399)
- 管理(35511)
- 中国(33375)
- 科学(32394)
- 理学(29979)
- 理学院(29522)
- 管理学(28848)
- 管理学院(28677)
- 农(26915)
- 所(26810)
- 京(24917)
- 研究所(24879)
- 农业(21906)
- 业大(19202)
- 中心(19005)
- 江(17437)
- 院(16970)
- 北京(16266)
- 财(16164)
- 省(15743)
- 范(14943)
- 师范(14580)
- 科学院(14490)
- 室(13821)
- 研究院(13447)
- 州(13336)
- 基金
- 项目(70366)
- 科学(52749)
- 基金(49048)
- 家(46963)
- 国家(46568)
- 研究(45825)
- 科学基金(36579)
- 省(27412)
- 自然(26719)
- 自然科(25907)
- 自然科学(25891)
- 社会(25836)
- 自然科学基金(25457)
- 基金项目(25299)
- 划(25009)
- 社会科(24270)
- 社会科学(24257)
- 资助(21831)
- 教育(20440)
- 编号(18059)
- 重点(17192)
- 计划(16062)
- 发(16017)
- 成果(15469)
- 部(15304)
- 科技(14991)
- 科研(14410)
- 创(13973)
- 业(13507)
- 课题(13376)
共检索到1649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汤晓建 宋大德 吴磊 熊瑛 徐锦忠
概述了近30年有关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资源量、生物学特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数据,剖析葛氏长臂虾资源演变趋势和生物学表征。葛氏长臂虾资源量的变化可分为3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小幅上涨,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大幅下降,2009—2018年在波动中下降。葛氏长臂虾雌虾个体要明显大于雄虾,且繁殖高峰期雌多雄少;基本上全年抱卵,生长速度快,一年可长成为捕捞对象;磷脂含量较高(8.59‰~8.98‰)。基于东、黄海葛氏长臂虾的资源现状、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及繁殖生长等养殖潜力分析,提出了葛氏长臂虾人工繁育的初步设想与建议,可从天然苗种采集和繁育入手,增殖自然资源并开展人工养殖以确保葛氏长臂虾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并弥补市场供应趋紧的现状。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润豪 史文军 王盼 万夕和 沈辉 黎慧 王李宝 沙士兵 乔毅 蒋葛 成婕
本研究在对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进行不同温度和盐度骤变预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分组设置。温度骤变实验设置1个对照组(22.0℃,盐度25)和4个处理组(14.0℃、18.0℃、26.0℃和30.0℃,盐度均为25);盐度骤变实验组设置1个对照组(25,温度22.0℃)和4个处理组(15、20、30、35,温度均为22.0℃);不同升温实验设置2.0℃/d、4.0℃/d、6.0℃/d 3组,记录葛氏长臂虾各时间点存活率,并检测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显示,温度骤变实验中,仅30℃组存活率变化显著(P<0.05);而一定范围内的温盐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无显著影响,另外与降温和盐度变化相比,升温变化对葛氏长臂虾存活率影响显著(P<0.05)。本研究旨在为葛氏长臂虾的繁养应用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薄治礼 周婉霞 薛利建 陈卫平
方头鱼属暖水性底层鱼类,据记载中国有4种。本文报导的是1998年8月-2004年6月在27°00′~34°00′N、128°00′E以西海域深水流网作业捕捞的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 japonious)和白方头鱼(Branchiostegusalbus)混合群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状况。本海域方头鱼捕捞群体体长范围100~390mm,平均体长223.9mm。体重范围30~1470g,平均体重231.5g,捕捞群体1~9龄,以1~3龄为主,体长与体重关系呈幂函数曲线增长,雄鱼平均体长、体重比同龄雌鱼大,但肥满度雌鱼略高。捕捞群体雌、雄比例接近1∶1.2。浙江近海有产卵场,主要产卵...
关键词: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方头鱼 资源调查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龙山 姜亚洲 严利平 高天翔 王金辉
根据2007年4月在黄海南部和东海进行的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小黄鱼产卵亲体空间分布和分布海域的环境特征,以及小黄鱼个体繁殖力及其与体长、体重的关系等。结果表明,目前在近海海域和外海海域均有小黄鱼产卵亲体分布;产卵亲体分布海域的水温分布范围为9.77~18.85℃,平均13.46℃;盐度分布范围为31.59~34.65,平均为33.46;分布水深范围为13.21~104.67m,平均为57.56m;小黄鱼绝对繁殖力范围为2753~46657粒/尾,平均为15676粒/尾,体长相对繁殖力(FL)范围为21~323粒/mm,平均为113粒/mm,体重相对繁殖力(FW)范围为85~1307粒/g,平...
关键词:
小黄鱼 产卵亲体 繁殖力 黄海南部 东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胡润豪 史文军 王盼 万夕和 沈辉 黎慧 王李宝 杨泽禹 吴旭干
长臂虾科(Palaemonoidea)虾类具有巨大的研究与开发价值,但其中较大部分虾类的繁殖生物学相关研究信息缺乏或不全面,通过整理长臂虾科几种重要经济虾类的繁殖生物学相关研究文献,总结其繁殖生物学特征、生殖系统发育、胚胎和幼体发育及繁殖相关调控基因的研究进展,并分析对比长臂虾科内各虾类以及长臂虾科与对虾科和螯虾科虾类的异同,以期为长臂虾科虾类的研究与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应东 徐畅 姜筠 孟庆娟 刘谞 李晓东
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是我国北方常见淡水小型虾类,具较高的观赏价值和食用价值。为寻求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研究了直接低温(直接放置于≤4℃低温度水浴中)和快速分级低温(分阶段依次放入≥4℃的水浴适应较短时间后,迅速放置于≤4℃低温度水浴中)对3种规格[大(3.534.58cm);中(2.903.15cm);小(2.052.67)cm]虾的麻醉效果和复苏后成活率。结果表明:直接低温麻醉和快速分级低温麻醉后,3种规格的中华小长臂虾体重均有增加,平均增重(14.24±2.3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华 佟金凤 赵莹莹 李晓东
为系统研究重金属离子(镉和锌)诱导的金属硫蛋白在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不同组织(肝胰脏、肌肉)中的表达,采用水相暴露法对中华小长臂虾进行镉(0,0.05,0.08,0.10和0.15mg·L~(-1))与锌(0,5,8,15和18mg·L~(-1))的急性染毒试验。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分析不同浓度的镉、锌离子在不同染毒时间下(0,24,48和96h),诱导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在中华小长臂虾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镉和锌诱导中华小长臂虾MT的表达存在组织差异性和时间效应关系。在肌肉中镉离子和锌离子不能诱导MT的表达。在肝胰脏中,0.05mg·L~(-1)的镉离子可诱导MT的表达,而5mg·L~(-1)的锌离子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两种离子相比较,镉对中华小长臂虾的MT诱导能力更强。时间效应表现为染毒48h肝胰脏中MT表达量最高,诱导表达量随暴露时间的增加而加大,但达到一定程度后即呈下降至稳定趋势。两种重金属对中华小长臂虾肝胰脏MT的诱导能力:Cd~(2+)>Zn~(2+);MT在中华小长臂虾不同组织中的分布顺序为:肝胰脏>肌肉。染毒后中华小长臂虾肝胰脏中MT的表达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关系,48h的表达量最高。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海卫 薛利建 朱增军 潘国良
利用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在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样本,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营养级及其随季节与体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发光鲷摄取的食物种类有72种,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是其主要食物种类,磷虾、十足类、端足类、鱼类和糠虾是其重要的食物类群。发光鲷不同季节和体长组食物类群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勇 严利平 程家骅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区域(30°~34°N、126°E以西范围)所获取的鲐鱼(Scomberjaponicus)样品,通过观察鲐鱼耳石生长轮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再依据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计算、分析在不同开捕年龄和不同捕捞强度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的鲐鱼生长方程,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20、451.4和-1.203。比较不同时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20世纪60、80年代和21世纪初期鲐鱼的生长较接近,而20世纪70年代的鲐鱼生长情况与其他3个时期的鲐鱼生长相差较大...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海卫 薛利建 朱增军 潘国良
利用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在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细条天竺鲷(Apogonlineatus)样本,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食物多样性、营养级及其季节与体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和细鳌虾(Leptochela gracilis)是细条天竺鲷最主要的食物种类,它们的食物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分别为46.08和37.46,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7.90和21.98,个数百分比分别为27.80和12.80。磷虾、十足类、端足类、鱼类和糠虾是其重要的食物类群。不同季节和体长组食物类群的个数百分比及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开达 贺舟挺 李鹏飞 薛利建 朱文斌
利用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耳石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取自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鱼安鱼康群体由1~5龄组成,以1~2龄鱼为主,捕捞群体呈低龄化;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1.55897×10-5L3.10865,体长与耳石半径关系为L=244.11R-210.6,体长生长方程为Lt=749.9[1-e-0.349(t+0.256)],体重生长方程为Wt=13496.4[1-e-0.349(t+0.256)]3.10865,极限年龄Tmax为8.337龄,生长拐点年龄ti为2.994龄,此时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50...
关键词:
黄鮟鱇 年龄 生长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海卫 薛利建 潘国良 朱增军
根据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胃含物样本,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食物多样性程度及营养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和黄海南部七星底灯鱼属浮游动物食性,桡足类是其最主要的食物类群,其%IRI值、质量百分比和个数百分比分别为75.49、16.65和82.72。丽隆剑水蚤(Oncaea venust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e)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是七星...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赵莹莹 朱晓琛 李智 姜冶 韩志斌 徐伟彬 王诗跃 魏华 董婧 白文林 李晓东
为探讨中华小长臂虾(Palaemonetes sinensis)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关系,对采自辽宁和山东的580尾虾的全长、体长、头胸甲长等13个形态学指标进行测量,借助相关分析、逐步线性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分析中华小长臂虾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中华小长臂虾的13个形态学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过计算各保留性状与体质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量化各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体长(X_2)与体质量(Y)相关系数、决定系数均最大,是影响体质量的最主要性状;所选性状与体质量的复相关系数为0.907,表明所保留性状确实为影响体质量的关键性状。采...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根据2006~2009年秋季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对沙海蜇(Nemopilema nomurai)和温盐度的同步监测数据,对秋季沙海蜇的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和底层温盐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秋季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沙海蜇的高生物分布区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海域:(1)南黄海西侧浅水海域;(2)南黄海中央深水区(32°30'N~34°00'N、123°00'E~124°30'E);(3)大沙和长江口外海水域。前2个高生物量分布区某些年份会连成一片,第二个高生物量区基本上每年都会出现,第三个高生物量区某些年份可能不会出现。结合底层温盐度的分布特征,可以看出:沙海蜇高生物量区主要出现在黄海冷水团的前缘或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正国 臧维玲 戴习林 高一新
随着我国对虾养殖的迅速发展,河口地区养殖对虾用水的水质状况的研究日益重要。由于河口区水质状况与滨海地区有着很大的差别,不仅不能直接用于育苗生产,成虾养殖也受到了限制。本文对于上海河口地区养殖对虾的水源于1989年11月~1990年11月间进行了连续13个月的碱度、硬度、硫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