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75)
2023(5803)
2022(4834)
2021(4168)
2020(3209)
2019(7294)
2018(7095)
2017(12966)
2016(7178)
2015(7943)
2014(7991)
2013(8044)
2012(7955)
2011(7455)
2010(7710)
2009(6955)
2008(6867)
2007(6249)
2006(5869)
2005(5631)
作者
(23926)
(20003)
(19919)
(18729)
(12790)
(9609)
(8852)
(7778)
(7728)
(7256)
(7009)
(6734)
(6593)
(6561)
(6509)
(6214)
(5955)
(5847)
(5832)
(5795)
(5257)
(5198)
(4998)
(4654)
(4611)
(4589)
(4578)
(4492)
(4243)
(4049)
学科
(36125)
经济(36092)
(16483)
地方(16066)
管理(15267)
中国(14486)
(11455)
(10675)
企业(10675)
业经(9517)
地方经济(9327)
(8581)
农业(8198)
(7564)
(7490)
金融(7488)
(7229)
银行(7202)
(7142)
方法(6846)
发展(6394)
(6375)
环境(6368)
(5966)
贸易(5956)
(5886)
技术(5715)
(5647)
数学(5501)
数学方法(5437)
机构
学院(105863)
大学(102940)
研究(46379)
(42339)
经济(41361)
中国(34591)
管理(33570)
科学(30071)
理学(27186)
理学院(26765)
管理学(26254)
管理学院(26057)
(25703)
(24623)
(24096)
研究所(23289)
中心(19970)
农业(19216)
(18879)
(18625)
业大(17761)
(17220)
(17116)
(16079)
北京(16042)
师范(15820)
(15239)
科学院(14384)
财经(13830)
技术(13810)
基金
项目(66579)
科学(50157)
研究(47973)
基金(43911)
(40181)
国家(39757)
科学基金(31665)
社会(28780)
(28742)
社会科(27196)
社会科学(27191)
(24015)
基金项目(22584)
(22120)
教育(20729)
自然(19569)
编号(19319)
自然科(19065)
自然科学(19057)
自然科学基金(18675)
资助(18013)
发展(17446)
(17107)
成果(16252)
重点(16089)
课题(15422)
(13899)
计划(13578)
科技(13354)
(13122)
期刊
(58460)
经济(58460)
研究(35848)
中国(29134)
(24388)
学报(20638)
科学(18276)
农业(16761)
大学(14856)
教育(14835)
管理(14419)
学学(14078)
(13343)
金融(13343)
(12792)
业经(11532)
技术(9525)
经济研究(9257)
(8534)
问题(7386)
财经(6630)
科技(6137)
(5779)
商业(5690)
世界(5602)
业大(5539)
(5535)
(5330)
论坛(5330)
(5327)
共检索到182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沈伟  姜亚洲  程家骅  
2005年8月-2006年7月在东海采集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样本共848尾,测定其渔业生物学参数,观察耳石的生长轮,分析性腺成熟系数(GSI)的变化,采用von Bertalanffy、逻辑斯谛(Logistic)、Ricker生长模型分别拟合其生长方程,研究发光鲷年龄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东海发光鲷叉长范围在14~110mm,平均叉长为54.16mm;群体年龄组成由当龄鱼和1龄鱼构成,并以当龄鱼为主,占63.31%,当年冬季形成年轮;产卵高峰期为8月。8月为其新世代的起始月,9月为1月龄,依次类推。叉长(L)与体质量(W)关系雌雄间无明显差异,其表达式为W=2.73...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海卫  薛利建  朱增军  潘国良  
利用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在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样本,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营养级及其随季节与体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发光鲷摄取的食物种类有72种,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是其主要食物种类,磷虾、十足类、端足类、鱼类和糠虾是其重要的食物类群。发光鲷不同季节和体长组食物类群的...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吴家森  付顺华  郑军  周国泉  
为了解发光二极管(LED)对植物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选择绿萝Epipremnum aureum作为材料,栽种于2种LED和日光灯中45d后测定其生长指标及光合特性。结果表明:LED或日光灯条件下栽培绿萝在苗高、叶片数和叶片宽等指标上无差异,LED使绿萝叶间距缩短,叶长增长,但不同光质LED(红/蓝)之间无显著差异;绿萝光合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摩尔分数、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表现为LED处理大于日光灯,LED处理中又以红蓝光(R/B)为4.3∶1.0大于2.8∶1.0。图4表2参13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刚  
采用胸鳍部位的鳞片作为研究湛江沿海勒氏笛鲷的年龄鉴定材料。鳞长(R)和体长(L)的关系为L=19.8159+63.3696R。用灰色动态生长模型,一般VBGF和特殊VBGF都可表达体长、体重和年龄的关系,生长模型分别为Lt+1=474.0-342.6e-0.236t,Wt+1=-1594.4+1656.2e0.123t,Lt=441.8[1-e-0.3191(t+0.9552)]10.643,Wt=2539.7[1-e-0.3191(t+0.9552)]3.06510.643,Lt=469.8[1-e-0.2425(t+0.3762)],Wt=3366.6[1-e-0.2425(t+0.376...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梁建刚   林贤平   卢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孙宝柱  李晋  但胜国  谭德清  
以鳞片作为年龄鉴定材料,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张氏(Hemiculter tchangi Fang)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张氏鳞片的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2~3月是年轮形成最多的月份。其渔获物由1~4龄组成,其中857尾为1~2龄,占总数的83.84%;雌∶雄性比为1.07∶1,符合1∶1理论比值(X2=0.754,P>0.05,n=1001),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雌鱼多于雄鱼的趋势。体长主要分布在81~180 mm(94.9%),体重主要分布在2.9~50.0 g(67.69%)。体长和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重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生长方程为Lt=1...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王旭歌  何勇凤  李昊成  颜文斌  杨德国  
2014年采集自湖北长湖的479尾短颌鲚(Coilia braChygnathus)样本,研究了长湖种群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短颌鲚的耳石和鳞片均可用于鉴定短颌鲚年龄,且两者鉴定年龄的吻合度达到75.8%。长湖短颌鲚种群的年龄组成为1~4龄,其中1~3龄鱼为主,占总样本量的96.0%。短颌鲚属匀速生长型,其体重和体长的关系为:W=6.290×10-6l2.855(n=479,r2=0.959,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文静  王剑伟  谢从新  谭德清  
以鳞片作为鉴定年龄的材料,对龙溪河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种群开展年龄结构与生长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厚颌鲂鳞片年轮结构呈疏密切割型,年轮特征显著,可用于年龄鉴定,3~4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时间。种群由0~7龄共8个龄组组成,以低龄个体为主,1~3龄个体占83.14%,体长分布主要集中在130~250 mm间(77.71%)。体质量分布主要集中在50~250 g(64.33%)。群体总性比为♀∶♂=1∶1.03,符合1∶1理论比值。体长和鳞径呈直线关系,体长和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且幂指数接近3,属于匀速生长类型,因此用Von Bertalanffy方程描述其生长特性,相...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周翰林  严利平  张辉  李建生  
根据2021年3-4月在东海中部采集的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繁殖群体样本,通过耳石轮纹判读、生长逆算和生长方程拟合分析了其群体结构与生长特征。结果表明:日本鲭繁殖群体中雌雄个体之间的叉长和体重关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F=0.376,P=0.54>0.05);雌雄合计的年龄结构为1~7龄,优势年龄组为1~2龄,占比73.63%;3龄及3龄以下,雌性数量多于雄性;3龄以上,雌雄数量基本相当,但雌性缺少高龄个体。叉长与体重关系式为:W=0.8837×10–6FL3.47。线性函数关系是叉长和耳石半径关系的最优解,其关系式为FL=184.09R-112.73。利用4种模型逆算出的叉长和年龄数据来拟合vonBertalanffy、Gompertz和Logistic等3种生长方程并进行比较,其中用Dahl-Lea模型逆算的vonBertalanffy方程的AIC值和BIC值均最小,因此选择其作为最佳生长方程,得到的von Bertalanffy叉长生长方程为FLt=427.18[1-e~(–0.23(t+2.5))];体重生长方程为Wt=1187.20[1-e~((–0.23(t+2.5))]~(3.47)。经过二阶求导,得到拐点年龄为2.91龄,对应的拐点体重和叉长分别为365.03g,304.09mm,可以作为今后制定日本鲭开捕规格的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开达  贺舟挺  李鹏飞  薛利建  朱文斌  
利用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耳石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取自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鱼安鱼康群体由1~5龄组成,以1~2龄鱼为主,捕捞群体呈低龄化;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1.55897×10-5L3.10865,体长与耳石半径关系为L=244.11R-210.6,体长生长方程为Lt=749.9[1-e-0.349(t+0.256)],体重生长方程为Wt=13496.4[1-e-0.349(t+0.256)]3.10865,极限年龄Tmax为8.337龄,生长拐点年龄ti为2.994龄,此时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5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潘启龙  贾宏炎  杨桂芳  孙浩忠  谌红辉  劳庆祥  
以桂西北地区光皮桦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更全面反映林分整体生长规律的径阶标准木为材料,通过树干解析及采用Richards曲线方程进行建模,对14年生光皮桦人工林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的生长过程进行了精度较高的拟合,并据此分析了光皮桦人工林胸径、树高及单株材积的生长节律。结果表明:光皮桦胸径、树高及材积与生长年龄的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钟硕良  陈月忠  周宸  
以水温、盐度、pH、COD、NH3-N为环境因子 ,以哈维氏弧菌 (Vibroharveyi)感染日本对虾 (Penaeusjaponicus)仔虾 ,试验进行 3d。结果表明 ,水温、盐度、pH和COD对发光细菌的生长和日本对虾仔虾的感染死亡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水温 30℃ ,盐度 32 .8,pH 7.6 4和COD 10 .2mg/L时 ,发光细菌在试验结束时的数量比初始时分别增加了 11.2倍 ,6 .5倍 ,6 .2倍和 7.9倍 ;日本对虾仔虾的死亡率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 6 0 % ,4 5% ,4 3%和 50 %。NH3-N对发光细菌的促生长作用不明显 ,但其质量浓度 1....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戴小杰  高春霞  
鲨鱼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鲨鱼的年龄与生长作为基础的生活史特征,是资源评估所需的关键种群信息。鲨鱼的年龄与生长研究需要解决样本的选择与处理、年龄鉴定的方法和校正、生长模型的运用和参数估计等基本问题,否则难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总结分析了两大类年龄鉴定方法及3种年龄校正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局限性,比较分析了各种生长模型的应用差别,并对常见大洋性鲨鱼的生长参数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第一背鳍上部的脊椎骨是鲨鱼年龄鉴定的最佳硬质,硬质的处理需要借助化学方法,以提高轮纹清晰度;对年龄鉴定的校正是避免或减少系统误差的关键,校正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鱼种的寿命;生长曲线的拟合需要选择多种备选模型,建议通过AI...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璐  邢刚  陈雨晴  邹锋  袁德义  熊欢  
【目的】锥栗是我国南方重要的木本粮食之一,不同砧木年龄影响到锥栗嫁接苗生长和光合特性。【方法】以锥栗良种‘华栗3号’的枝条做为接穗,选用普通锥栗的2年生、4年生实生苗作为砧木,于春季进行插皮接后,测定嫁接苗新梢的生长特征、光响应曲线和光合日变化等指标。【结果】不同年龄锥栗砧木嫁接苗新梢平均长度和粗度均是4年生大于2年生,其中2年生砧木嫁接的新梢平均长度为92.41 cm,平均粗度为11.49 mm; 4年生砧木嫁接的新梢平均长度为131.69 cm,平均粗度为14.55 mm。4年生砧木嫁接植株的叶片光饱和点(LSP)、表观量子效率(AQY)、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_d)均大于2年生砧木,其中光饱和点分别为2099.50、1678.57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2.60、10.74μmol/(m~2·s)。2组不同年龄砧木嫁接的锥栗新梢叶片净光合速率(P_n)日变化曲线均为"双峰型",下午14:00出现谷值,表现出较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砧木年龄越大,其嫁接苗新梢叶片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_n)越大。【结论】砧木年龄越大,嫁接苗的新梢生长越快,光合能力越强,光能利用效率更高。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田娜娜  杨瑞斌  谭博真  曾小理  何林强  徐兆利  朱振  刘海平  杨学芬  
本研究以耳石为年龄鉴定材料,结合生物学测量数据,利用函数拟合求得生长方程,并解剖观察性腺发育情况,对采自西藏哲古措的1616尾异尾高原鳅(Triplophysa stewarti)开展了年龄、生长及繁殖特性研究。结果发现,所采集的异尾高原鳅年龄分布为1~6龄,高龄个体较少。体长为3.47~14.30 cm,体重为0.40~28.70 g,生长特性符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Lt=13.891[1-e-0.168(t+2.895)](R2=0.940); Wt=28.179[1-e-0.168(t+2.895)]3.0115(R2=0.991)。拐点年龄为3.65,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9.26cm、8.31g。异尾高原鳅雌雄性比为1∶3.01,χ2检验结果显示雌雄差异极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