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
2023(390)
2022(292)
2021(286)
2020(220)
2019(527)
2018(469)
2017(942)
2016(639)
2015(773)
2014(673)
2013(712)
2012(719)
2011(646)
2010(551)
2009(497)
2008(488)
2007(410)
2006(375)
2005(348)
作者
(2453)
(2035)
(1996)
(1959)
(1468)
(984)
(923)
(798)
(780)
(778)
(768)
(756)
(732)
(721)
(708)
(678)
(649)
(627)
(627)
(595)
(579)
(531)
(529)
(524)
(486)
(479)
(479)
(472)
(465)
(433)
学科
(1746)
(1591)
水产(1579)
管理(1359)
(1289)
经济(1287)
动物(1276)
动物学(1103)
(917)
生产(887)
农业(796)
行业(777)
行业管理(777)
资源(719)
方法(683)
产品(626)
数学(622)
数学方法(613)
农产(580)
农产品(580)
市场(573)
价格(555)
产品价格(546)
及其(449)
(434)
(408)
(370)
贸易(370)
(365)
业经(356)
机构
学院(8925)
大学(8658)
(5617)
研究(5263)
农业(4784)
科学(4252)
中国(4050)
(3599)
经济(3570)
(3466)
研究所(3332)
业大(2902)
管理(2783)
(2752)
理学(2526)
理学院(2507)
水产(2501)
农业大学(2478)
管理学(2442)
管理学院(2431)
(2391)
实验(2252)
实验室(2184)
中心(2162)
(2140)
(2087)
重点(2080)
(2043)
(1998)
(1984)
基金
项目(7155)
(5349)
国家(5311)
科学(5220)
基金(4970)
研究(4328)
科学基金(3775)
自然(2941)
自然科(2842)
自然科学(2840)
自然科学基金(2795)
(2767)
(2738)
(2691)
基金项目(2461)
资助(2338)
社会(2229)
(2156)
计划(2140)
科技(2111)
社会科(2104)
社会科学(2104)
农业(2062)
重点(2028)
专项(1991)
科研(1845)
(1806)
(1771)
编号(1600)
(1534)
期刊
(4372)
(3600)
经济(3600)
农业(3419)
学报(3041)
科学(2324)
中国(2181)
(1854)
大学(1795)
学学(1795)
水产(1547)
研究(1335)
渔业(1319)
业经(957)
世界(920)
业大(887)
农业大学(862)
(783)
海洋(783)
农业经济(747)
资源(717)
(702)
问题(673)
农村(652)
(652)
(649)
(649)
淡水(649)
管理(629)
技术(595)
共检索到134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蒋日进  薛利建  张洪亮  朱增军  
利用2008年5月、8月、11月和2009年2月在东海区采集到的309 ind鳓鱼(Ilisha elongata)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胃含物进行了分析,应用K-W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不同季节鳓鱼的食物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鳓鱼的饵料生物种类有60余种,浮游甲壳类、鱼类和不可辨认的头足类为其主要食物类群。按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排序,优势饵料种类最高的是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IRI%为46.54%),其次是中国毛虾(Acetes chinensis)(IRI%为30.38%)、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IRI...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林显鹏  朱增军  李鹏飞  
根据2008年4月~2009年2月东海区渔业资源大面积定点底拖网调查所捕获的渔获样品,对龙头鱼进行食性及其季节变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龙头鱼属肉食性鱼类,且存在严重的同类相食现象。龙头鱼全年摄食的饵料种类数共有48种,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七星鱼、中国毛虾、太平洋磷虾、六丝矛尾虾虎鱼等。其中,春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六丝矛尾虾虎鱼、细螯虾、龙头鱼等;夏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中国毛虾、七星鱼等;秋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龙头鱼、七星鱼、细条天竺鲷等;冬季的优势饵料种类为七星鱼、带鱼、龙头鱼等。鱼类为其主要饵料类群,樱虾类、磷虾类、长尾类为其次要饵料类群。龙头鱼全年摄食率为47.26%,平均饱满系数为35...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钱世勤  胡雅竹  
一、前言远东拟沙丁鱼(Sardinops melanostic-tus)系集群性中上层鱼类,主要分布于日本沿海、南库页岛、苏联滨海沿岸、朝鲜半岛东南。通过三年来的调查、试捕和开发,东、黄海也有较大数量。它的经济价值已日益引起渔业界有关各方的重视和关注。为了解与掌握该鱼的生物学特性,以便能就其行动规律、洄游路线和生长状况作出科学的判断,开展摄食习性的研究是一项必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海卫  薛利建  潘国良  朱增军  
根据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胃含物样本,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食物多样性程度及营养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和黄海南部七星底灯鱼属浮游动物食性,桡足类是其最主要的食物类群,其%IRI值、质量百分比和个数百分比分别为75.49、16.65和82.72。丽隆剑水蚤(Oncaea venusta)、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锥形宽水蚤(Temora turbinate)和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是七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蒋日进  徐汉祥  金海卫  周永东  贺舟挺  
以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灯光围网采集到的叉长范围为52~276 mm的444尾蓝圆鲹为对象,对其胃含物进行分析,应用K-W非参数检验、卡方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不同季节和发育阶段条件下蓝圆鲹的食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蓝圆鲹的摄食种类有80余种,浮游甲壳类(主要包括浮游甲壳类幼体、磷虾和桡足类等)和小型鱼类为其主要食物类群。若按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IRI%)排序,优势饵料种类最高的是七星底灯鱼(IRI%为40.44%),其次是口虾蛄Alima幼体(IRI%为14.24%)、太平洋磷虾(IRI%为11.26%)等。统计分析检验表明,蓝圆鲹的空胃率和平均胃饱满系数有显著的季节变化和...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振华  徐开达  蒋日进  周永东  潘国良  
应用聚类分析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东海中北部小眼绿鳍鱼(Chelidonichthys spinosus)的食物组成及摄食习性的体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眼绿鳍鱼摄食的饵料种类有93种,优势饵料种类有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细巧仿对虾(Parapenaeopsis tenella)、脊腹褐虾(Crangon affinis)和六丝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s hexanema)。摄食强度有明显的体长变化,同时主要饵料类群组成也有明显的体长差异,鱼类饵料的质量百分比随着体长的增大而增大,尤其当体长大于200 mm后,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海卫  薛利建  朱增军  潘国良  
利用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在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发光鲷(Acropoma japonicum)样本,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营养级及其随季节与体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发光鲷摄取的食物种类有72种,精致真刺水蚤(Euchaeta concinna)、细螯虾(Leptochela gracilis)、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七星底灯鱼(Benthosema pterotum)和中华哲水蚤(Calanus sinicus)是其主要食物种类,磷虾、十足类、端足类、鱼类和糠虾是其重要的食物类群。发光鲷不同季节和体长组食物类群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金海卫  薛利建  朱增军  潘国良  
利用2008年5月至2009年2月在东海和黄海南部4个航次大面调查所获得的细条天竺鲷(Apogonlineatus)样本,采用胃含物分析法,对其食物组成、摄食强度、食物多样性、营养级及其季节与体长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太平洋磷虾(Euphausia pacifica)和细鳌虾(Leptochela gracilis)是细条天竺鲷最主要的食物种类,它们的食物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比分别为46.08和37.46,质量百分比分别为17.90和21.98,个数百分比分别为27.80和12.80。磷虾、十足类、端足类、鱼类和糠虾是其重要的食物类群。不同季节和体长组食物类群的个数百分比及相对重要性指数百分...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雷明  陈超  翟建明  杨志  李炎璐  马文辉  宋振鑫  孙涛  庞尊方  孙芳芳  
在人工育苗条件下,采用轮虫与牡蛎受精卵两种开口饵料,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开口单喂轮虫(A)、开口单喂牡蛎受精卵(B)、开口将牡蛎受精卵和轮虫混合投喂(C),分析对比不同饵料对仔鱼开口效果。通过观察5日龄仔鱼日摄食与4~20日龄仔鱼消化道饱满度的变化,探讨仔鱼摄食习性及光照与摄食的关系。结果发现,七带石斑鱼孵化开口后,投喂3d牡蛎受精卵者比直接投喂轮虫对仔鱼生长有明显的效果;10日龄前,B组在全长、肛前距、口裂宽方面都大于A、C两组,B组全长的特定生长率为4.969%,分别是A、C两组的2.5与2.4倍,生长速度最快;5日龄仔鱼在09∶00~10∶00与13∶00~14∶00时间段,有两个明显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林楠  姜亚洲  袁兴伟  郭靖  凌建忠  杨林林  李圣法  
利用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在象山港水域采集的365尾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样本,结合其生物环境的同步调查数据,采用胃含物中饵料生物质量百分比(W%)、个数百分比(N%)和出现频率(F%)分析其饵料生物组成,采用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和百分比相对重要性指数(IRI%)衡量各饵料生物的重要性;采用空胃率和胃饱满指数分析黄姑鱼的摄食强度;采用选择性指数Va检验黄姑鱼对某种饵料生物是否具有选择性。研究表明,黄姑鱼的饵料生物共34种,主要摄食虾类,其中巨指长臂虾(Palaemon macrodactylus)、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口虾蛄(Ora...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贺舟挺  张亚洲  徐开达  金海卫  
2008年5月~2009年2月,对东、黄海663尾黄鱼安鱼康的胃含物及其随发育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鱼安鱼康摄取的食物有120余种,主要食物类群为硬骨鱼类和长尾类,主要食物种类有小黄鱼、短鳄齿鱼、细条天竺鱼、发光鲷和带鱼。在黄海南部、东海北部和东海南部3个区域,黄鱼安鱼康的摄食强度变化不显著,而食物组成具有显著差异;体长在45~650mm之间的6个体长组,黄鱼安鱼康的摄食强度变化也不显著,但食物组成差别较大,食物种类随黄鱼安鱼康体长的增加有显著的变化。食物多样性指数、食物种类和食物重量范围都随体长的增加而变化。其食物组成的聚类分析结果将黄鱼安鱼康的6个体长组分为两组,一组体长小于25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波  金显仕  戴芳群  
利用2006年1月—2009年7月在黄海中南部进行的7个月的底拖网调查,采集了体长在18~525 mm范围的细纹狮子鱼样品3 005尾。通过胃含物分析、聚类分析以及营养级计算等方法,研究了细纹狮子鱼的摄食习性,周年变化和体长变化。结果表明,除3月份外,细纹狮子鱼是各月份黄海生态系统食物网的重要种类;目前脊腹褐虾仍是细纹狮子鱼的优势饵料生物,而方氏云!替代"成为其优势饵料生物。细纹狮子鱼的摄食习性和摄食强度都有显著的周年变化和体长变化,体长是导致细纹狮子鱼摄食习性周年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体长增加,细纹狮子鱼发生了3次显著的食性转换,体长在50 mm从底栖动物食性转换为广食性;大于100 mm转换...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朱美贵  杨刚  张涛  赵峰  彭欣悦  闫光松  庄平  
2014年6月至2015年5月,在长江口东旺沙、东风西沙和青草沙潮间带水域隔月进行插网作业,共采集到459尾斑尾刺虾虎鱼(AcAnthogobius ommAturus)样品,分析其胃含物。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共摄食12类37种生物,主要摄食虾类,其次是鱼类、蟹类等。其饵料生物组成随季节和体长的不同而有所变化,除四季均大量摄食虾类以外,春季还摄食糠虾类和蟹类,夏季还摄食鱼类,冬季还摄食糠虾类;体长189 mm的个体主要以鱼类为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斑尾刺虾虎鱼秋季的...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胡成硕  刘鉴毅  赵峰  宋超  章龙珍  
以点篮子鱼(Siganus guttatus)幼鱼为实验对象,通过水下摄像与直接观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点篮子鱼幼鱼摄食浒苔(Enteromorpha prolifra)的规律及生活习性。研究结果表明,点篮子鱼为白天摄食类型,喜结群,常栖息于水体中下层,警惕性高,容易受到惊吓,应激反应较强,有啃食网衣上附着物的特点。在饵料供应充足的情况下,平均体长(64.5±5.6)mm、体质量(7.6±1.3)g的点篮子鱼幼鱼对浒苔的平均日摄食量(湿重)为8.7 g,相当于自身体质量的1.1倍。日摄食高峰存在于白天的三个时段,第一个高峰时段是4∶00~6∶00,第二个高峰时段是7∶00~12∶00,第三个高...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贾涛  李纲  陈新军  刘必林  钱卫国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大洋性重要经济头足类之一,在食物链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对2009年9-10月秘鲁外海采集的383尾茎柔鱼胃含物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了解调查期间茎柔鱼摄食习性的时空变化特性。研究认为,摄食等级在9-10月份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5)。但昼夜消化水平差异极显著(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