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94)
- 2023(3938)
- 2022(3184)
- 2021(3127)
- 2020(2794)
- 2019(6828)
- 2018(6960)
- 2017(14030)
- 2016(7155)
- 2015(8094)
- 2014(7768)
- 2013(7446)
- 2012(6613)
- 2011(6081)
- 2010(6322)
- 2009(5766)
- 2008(5392)
- 2007(4709)
- 2006(4088)
- 2005(3669)
- 学科
- 济(33349)
- 经济(33329)
- 方法(18208)
- 管理(17264)
- 数学(17091)
- 数学方法(16608)
- 业(15726)
- 企(13340)
- 企业(13340)
- 农(6932)
- 学(6766)
- 中国(6012)
- 理论(5574)
- 业经(5178)
- 贸(5169)
- 贸易(5166)
- 易(5023)
- 地方(5013)
- 财(4370)
- 教学(4056)
- 农业(4043)
- 和(4004)
- 技术(3957)
- 环境(3832)
- 关系(3757)
- 制(3656)
- 划(3473)
- 资源(3460)
- 融(3379)
- 金融(3378)
- 机构
- 学院(99403)
- 大学(98396)
- 管理(38852)
- 济(37865)
- 经济(37031)
- 理学(34171)
- 理学院(33798)
- 管理学(32738)
- 管理学院(32586)
- 研究(32118)
- 中国(24344)
- 科学(21889)
- 京(20971)
- 农(17249)
- 所(16671)
- 业大(16415)
- 研究所(15534)
- 财(15519)
- 中心(14518)
- 江(14483)
- 农业(13956)
- 北京(13099)
- 财经(12832)
- 范(12378)
- 院(12230)
- 师范(12185)
- 技术(11895)
- 经(11686)
- 州(11407)
- 经济学(11236)
- 基金
- 项目(70864)
- 科学(55212)
- 基金(51110)
- 研究(48004)
- 家(45955)
- 国家(45693)
- 科学基金(38964)
- 社会(29183)
- 省(27895)
- 社会科(27850)
- 社会科学(27841)
- 自然(27239)
- 自然科(26680)
- 自然科学(26677)
- 基金项目(26291)
- 自然科学基金(26145)
- 划(24019)
- 教育(23018)
- 资助(22753)
- 编号(19436)
- 重点(16460)
- 部(15041)
- 发(14775)
- 创(14559)
- 成果(14414)
- 计划(14133)
- 科研(13976)
- 创新(13706)
- 课题(13627)
- 大学(12956)
共检索到1379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毛成责 钟俊生 方永清 葛成冈 杨平海 陈渊戈 陈新军
为探明泗礁沙滩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对碎波带的利用模式,于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每月大潮期间,在泗礁沙滩8个站位点水深0.5~1.5 m处,两人沿海岸平行方向步行拖曳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采集仔稚鱼样本。周年采集仔稚鱼1 762尾,隶属于28科46种,其中海洋性鱼类29种,河口性鱼类14种,洄游性鱼类2种,淡水性鱼类1种。体长10~30 mm的仔稚鱼占总渔获量的87.05%;后弯曲期仔鱼和稚鱼分别占总渔获量的24.57%和68.27%。鳀(Engraulis japonicus)为优势种,占总渔获量的55.68%。种类数及单位捕捞努力渔获量(CPUE)春夏季较高而秋...
关键词:
沙滩 碎波带 仔稚鱼 种类组成 利用模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蒋雪莲 钟俊生 毛成责 李安东 杨平海
为了探讨泗礁沙滩碎波带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及其季节变化,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每月大潮期间,在泗礁沙滩碎波带设置8个站点,以浮游Ⅰ型生物网共采集到浮游动物67种,浮游幼虫10类,共计77个种类。浮游动物中甲壳动物最多,共56种,占总种数的72.73%,其中枝角类3种,桡足类43种,其他甲壳动物10种。此外,毛颚动物4种,水母类7种。优势种为小拟哲水蚤(Paracalanus parvus)、强额拟哲水蚤(Paracalanus crassirostris)、背针胸刺水蚤(Centropages dorsispinatus)等13种,其中四季皆为优势种的仅小拟哲水蚤和强额拟哲水蚤2种。泗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方永清 钟俊生 毛成责 葛成冈 杨平海 陈渊戈
为了探明田岙沙滩碎波带仔稚鱼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规律,2010年10月-2011年9月每月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在田岙沙滩进行昼夜调查。全年共采集到仔稚、幼鱼484尾,隶属于22科33种,其中海洋鱼类14种,河口鱼类11种,洄游鱼类6种,淡水鱼类2种。(Liza haematocheila)为最优势种,占仔稚鱼总个体数的29.5%。仔稚鱼白天的CPUE和种类数显著高于夜间(P<0.01)。仔稚鱼丰度在6:00-8:00和14:00-18:00两个时间段较高,种类数在6:00-8:00和12:00-18:00两个时间段较多。研究结果表明:仔稚鱼白天倾向于在碎波带浅水区活动,夜...
关键词:
仔稚鱼 碎波带 群落结构 昼夜变化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林楠 沈长春 钟俊生
为了探明九龙江口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分布,2007年12月-2008年11月,在九龙江口沿岸碎波带设置的5个站位点,每月大潮期间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周年拖网120网次,采集到仔稚鱼4 961尾,隶属于37科64属,约91种(平均密度为41.3尾/网)。其中6月的平均密度最大(158.1尾/网),2月最小(1.0尾/网)。眶棘双边鱼(Ambassis gymnocephalus)为最优势种,占总数的35.40%,其后依次为多鳞鱼喜(Sillago sihama)(13.95%)、普氏缰虾虎鱼(Amoya pflaumi)(8.57%)、斑鱼祭(Konosirus punc...
关键词:
仔稚鱼 种类组成 九龙江口 碎波带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钟俊生 郁蔚文 刘必林 龚小玲 薄欢军 胡芬 丁峰元
2004年3月-2005年3月,按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沿海岸平行方向,用小型拖网共采集到仔稚鱼6 892尾,属于23科,约50种。其中科的刀鲚占总个体数的55.19%,其后依次为银飘鱼(16.99%)、鱼(10.94%)、纹缟虾虎鱼(3.92%)、斑尾刺虾虎鱼(2.67%)、鳜(1.68%)、少鳞(1.68%)、普氏细棘虾虎鱼(0.99%)、弹涂鱼(0.99%)、黄鳍刺虾虎鱼(0.89%),这10种的个体数占据了总捕获个体数的96%。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中,既生活着洄游性鱼类和河口性鱼类仔稚鱼,还生活着近岸海水鱼类和淡水鱼类仔稚鱼。该水域仔稚鱼的种类和平均密度具有季节性变化趋势。根据在长江口沿岸碎...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钟俊生 吴美琴 练青平
为了探明春、夏季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和月变化,2004年和2005年5-8月,按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共采集到仔稚鱼14 309尾,其中2004年5 921尾(平均密度109.6尾/网),2005年为8 388尾(平均密度186.4尾/网),属于24科,53属,约62种。2年均以5月份种数最少,但2004年6、7月种数最多,2005年以7月种数最多。2004年7月平均密度最大(311.9尾/网),5月最小(20.8尾/网),而2005年最大平均密度出现在6月(459.1尾/网),最小平均密度为8月(29.3尾/网)。2年春夏季的优势种前3位...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钧渊 陈锦辉 钟俊生 吴建辉 罗渊政 杜志鹏 陈再忠
为了探明长江口崇明东滩水域仔稚鱼种类组成及其多样性,2020年11月—2021年8月,在长江口崇明东滩周边水域设置14个站点,按季度以大型仔稚鱼网(口径1.3 m,网目0.5 mm)在各站点进行4个航次的表层水平拖网调查,共采到仔稚鱼4 556尾,隶属于8目14科48种。种类组成优势种明显,以凤鲚(Coilia mystus,25.09%)为主,其次为康氏侧带小公鱼(Stolephorus commersonnii,20.12%)和有明银鱼(Salanx ariakensis,17.11%)。春夏两季仔稚鱼密度和种类数显著高于秋冬两季,夏季密度最高,达0.658 ind./m~3。春季种类数最多,为28种,冬季种类数最少。种类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呈相同季节变化趋势:春季最高、夏季其次、冬季最低。春夏季仔稚鱼密度北支高于南支,秋冬季南支高于北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春季仔稚鱼可分为淡水类群、河口Ⅰ类群及河口Ⅱ类群;夏季可分为河口类群和海洋类群;秋季长江口崇明东滩仔稚鱼大致分为淡水类群、河口类群与海洋类群;冬季仔稚鱼种类和数量甚少。皮尔逊相关性矩阵分析显示,夏季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指数均与盐度呈相关关系,与水温、叶绿素、浊度无相关性。文中还对崇明东滩仔稚鱼优势种和群落时空分布特点及影响其分布的环境因子进行探讨。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口崇明东滩水域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蒋日进 钟俊生 周永东
2006年5月至2007年6月期间,对长江口沿岸13个站位点碎波带出现的仔稚鱼进行调查分析,以探明仔稚鱼在长江口沿岸的时空分布以及利用碎波带栖息生长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仔稚鱼在春末、夏季和秋初的物种数和分布密度较高,尤其以7月和8月最高,秋末和冬季碎波带鱼类的物种数和分布密度均较低,在3月最少,月变化规律显著。长江口沿岸生活着四种生态类型的仔稚鱼,其中包括分布在长江口的南支和北支上游的淡水性鱼类,分布在沿海水域的海洋性和河口性鱼类以及季节性出现于河口的洄游性鱼类。通过对碎波带仔稚鱼群落优势种的体长月变化进行分析发现,洄游性鱼类刀鲚和河口性鱼类鱼都是季节性出现在碎波带并利用其作为保育场和...
关键词:
长江口 碎波带 仔稚鱼 时空分布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葛珂珂 钟俊生 吴美琴 赵盛龙 张冬良
2007年5-10月,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各采样1次。195次拖网共采获刀鲚(Coilia nasus)仔稚鱼9358尾,体长范围为3.0~61.2mm,优势体长为6.0~25.0mm,以10.0~16.0mm的弯曲期和13.0~21.0mm的后弯曲期仔鱼为主。采获数量以7月最高,占总数55.0%,主要分布在长江口南支和北支上游,有3个站位(St.5、St.7、St.10)数量较高。其中有1个站位(St.7)刀鲚仔鱼的平均体长按月呈递增趋势,表明刀鲚仔稚鱼有利用沿岸碎波带作为早期生长场所的习性。根据刀鲚仔稚鱼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分布和数量变动的调查结果,结合目前刀鲚...
关键词:
刀鲚 仔稚鱼 数量分布 碎波带 长江口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蒋日进 钟俊生 李黎 刘磊 林楠
2006年7月-2007年6月的每月大潮期间,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13个站位点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共采集到仔稚鱼49045尾(隶属于31科,84种)。对仔稚鱼类的种类组成和群落结构进行聚类分析,13个站位点聚合为两大类群(类群A和B),类群A位于沿海水域,共出现72种仔稚鱼类,主要以河口性和海洋性鱼类为主;类群B位于长江口北支的上游和南支,共出现58种仔稚鱼类,主要以淡水性和洄游性鱼类为主。按月份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类的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很显著。
关键词:
碎波带 仔稚鱼 群落结构 聚类分析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冬良 李黎 钟俊生 葛珂珂 吴美琴 蒋日进
通过对2007年6-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采集的刀鲚仔稚鱼早期发育的观察,研究了其外部形态发育特征。卵黄囊期仔鱼已开口,各鳍无鳍条。前弯曲期仔鱼背鳍鳍条完全形成,胸鳍下部鳍条开始出现。弯曲期仔鱼上颌骨后缘开始向后延伸,脊索末端开始上弯;胸鳍开始出现2~3枚游离鳍条,腹鳍形成,尾柄部出现少量鳞片。后弯曲期仔鱼肌节呈"W"型,尾下骨完全形成,其后缘与体纵轴垂直;胸鳍6枚游离鳍条完全形成;稚鱼期体型已基本接近成鱼,上颌骨后缘伸达前鳃盖骨,胸鳍6枚游离鳍条延长,腹鳍明显后移至背鳍基底中部下方。比较同属鱼类的早期发育特征,刀鲚仔稚鱼除了肌节数最多的特征之外,...
关键词:
刀鲚 仔稚鱼 早期发育 形态特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沈长春
根据2008年春季(5月5日、5月17日)和秋季(11月14日、11月30日)分别在三沙湾进行4次鱼卵、仔稚鱼调查资料及历史相关资料,对三沙湾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丰度分布的变化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调查海区出现的鱼卵、仔稚鱼有35种(包括2种未定种类),比1990年和2007年分别增加了9种和12种;其中鱼卵数量中石首鱼科和舌鳎科的鱼卵占绝大多数,分别占总鱼卵数量的80.63%和14.18%,尚未见1990年的优势种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出现,2007年的优势种隆头鱼科仅出现于秋季,数量也不多;鱼卵分布时间变化明显,5月上旬鱼卵丰度最高,占4个航次鱼卵总丰度的9...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万瑞景 曾定勇 卞晓东 倪晓波
为了解当前东海生态系统中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现状及其变化与物理环境因素的关系,根据2006年11月—2008年6月5个航次的鱼卵、仔稚鱼和物理环境调查资料,对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数量分布与产卵场物理环境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季节、不同年份鱼卵、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变化及其与物理环境的关系。结果显示,5个航次采集到74 813粒鱼卵、16 826尾仔稚鱼,共有135个种类。其中,鉴定到种的有109种,隶属于15目67科99属,还有17个种类仅能鉴定到属、6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科和3个种类仅能鉴定到目。2006年—2007年秋季、冬季和春季鱼卵、仔稚鱼的种类和数量随着季节变化逐渐增多;...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吴美琴 钟俊生 葛珂珂 练青平 蒋日进
为进一步探明长江口沿岸碎波带仔稚鱼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的季节性变化特征,2006年11月至2007年10月,在长江口沿岸碎波带的13个站位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共采集到仔稚鱼77种,隶属于13目27科63属。各季节出现仔稚鱼种数分别为37、20、13和7种。仔稚鱼是以暖温性种类占绝对优势,按生态类型划分,河口性和淡水性种类为主,其次为海洋性种类,洄游性种类最少。根据优势度曲线可看出,夏季优势种最突出,秋季优势种最不明显。夏季与秋季的共有种最多,均为27种;冬季与春季,冬季与秋季间的共有种最少,均为11种。从数量分布来看,冬季仔稚鱼数量最少,且分布较分散,春季数量有明显增加,夏...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渊戈 张宇 钟俊生 葛珂珂 毛成责 方永清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按月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mm)在长江口南支和杭州湾北岸碎波带水域采集仔稚鱼。在长江口南支碎波带拖曳267网次,采集到仔稚鱼11 066尾,隶属于11科40种,数量最多的为刀鲚(Coilia nasus),占渔获物的64.44%;在杭州湾北岸拖曳195网次,采集到仔稚鱼3 841尾,隶属于23科59种,普氏细棘虾虎鱼(Acentrogobius pflaumii)和多鳞四指马鲅(Eleutheronema rhadinum)共占渔获物的61.73%。两水域虽然存在25个共有种,但地形和水环境的差异影响了鱼类组成,相异性指数高达0.925。发育阶段的组...
关键词:
长江口 杭州湾 碎波带 仔稚鱼群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