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4)
2023(4135)
2022(3515)
2021(3417)
2020(2817)
2019(6567)
2018(6680)
2017(11816)
2016(7109)
2015(8160)
2014(8471)
2013(8281)
2012(7947)
2011(7407)
2010(7796)
2009(7034)
2008(7307)
2007(6723)
2006(6197)
2005(5528)
作者
(23413)
(19436)
(19363)
(18353)
(12506)
(9415)
(8824)
(7497)
(7494)
(7410)
(6922)
(6917)
(6621)
(6365)
(6325)
(6109)
(5870)
(5857)
(5720)
(5576)
(5145)
(4955)
(4801)
(4583)
(4570)
(4562)
(4320)
(4293)
(4111)
(3961)
学科
(23453)
经济(23418)
管理(19936)
(15667)
(12747)
企业(12747)
(8957)
方法(8318)
(7574)
中国(6926)
理论(6494)
资源(6364)
数学(6243)
数学方法(6082)
(5976)
(5950)
业经(5607)
(5453)
地方(5276)
农业(5170)
环境(4953)
教育(4705)
教学(4489)
(4480)
(3903)
银行(3881)
(3820)
财务(3803)
财务管理(3782)
(3676)
机构
学院(106221)
大学(105266)
研究(39016)
管理(34609)
(33238)
经济(32108)
中国(29787)
理学(28604)
理学院(28121)
科学(28032)
管理学(27309)
管理学院(27112)
(24542)
(22446)
(22434)
研究所(20449)
(19360)
农业(17900)
(17479)
中心(17447)
业大(17278)
(17085)
师范(16880)
北京(15613)
(15425)
(14698)
(14024)
技术(13978)
财经(13433)
师范大学(13389)
基金
项目(66516)
科学(49741)
研究(47396)
基金(44831)
(41112)
国家(40753)
科学基金(32569)
(27056)
社会(26168)
社会科(24477)
社会科学(24466)
基金项目(23524)
(23386)
教育(22578)
自然(22397)
自然科(21671)
自然科学(21660)
自然科学基金(21263)
编号(21107)
资助(18838)
成果(18288)
重点(15852)
课题(15315)
(14676)
(14020)
计划(13308)
(13016)
科研(12797)
科技(12390)
创新(12194)
期刊
(43713)
经济(43713)
研究(29362)
中国(27526)
学报(21790)
(19892)
科学(18866)
教育(16902)
大学(14592)
(14229)
农业(13679)
学学(13205)
管理(12531)
图书(10033)
技术(9267)
资源(9130)
(8003)
金融(8003)
书馆(7544)
图书馆(7544)
(7506)
业经(7394)
(6418)
财经(6175)
问题(5530)
经济研究(5490)
业大(5481)
(5425)
论坛(5425)
(5339)
共检索到169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程家骅  林龙山  凌建忠  李建生  丁峰元  
以1991-2002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为基础,系统分析研究了伏季休渔制度对东海区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 Bleeker)资源的养护效果及其局限性,并根据Ricker繁殖模型解析现行资源状况下的最大持续产量,探讨巩固伏季休渔效果的相关管理措施。结果表明,伏季休渔措施对小黄鱼资源的养护作用十分明显,经3个月休渔期,海域中小黄鱼资源增重率达1.71倍,开捕时刻(9月)的相对资源密度为全年最高。但伏季休渔的效果在当年的秋冬汛后即被消耗殆尽,12月份时的资源残存量仅为伏季休渔结束时刻的11%;与伏季休渔制度实施前相比,目前东海区小黄鱼资源的群体结构已发生了质的变...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严利平  胡芬  李圣法  刘勇  周永东  刘子藩  
根据2002—2003年东海区带鱼年龄鉴定资料,并引用以往的带鱼渔业生物学研究结果,作为估算带鱼死亡系数和建立动态综合模型所需的有关参数值估算的依据,从而运用Ricker动态综合模型分析了在现行渔业条件下东海区带鱼伏季休渔效果和带鱼资源利用状况以及变更渔业利用情况对带鱼渔业所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现行渔业下(tc=0.5a,F=2.61/a),东海区实施3个月的伏季休渔制度能使年平均资源量增加87%,年产量增加29%,渔获平均体重增加42%;带鱼资源的利用虽处于捕捞过度状态之中,但尚能承受较大的捕捞压力,资源结构利用不合理之处是捕捞大量的幼鱼群体,渔获个体依然过小,渔获平均体重仅为75g/i...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严利平  刘尊雷  李圣法  凌建忠  李建生  李志国  
为了更好地养护和合理利用海洋渔业资源,中国政府于2009年开始实施新的伏季休渔制度,其中从6月1日~9月15日在东海区禁止拖网作业,较原3个月的伏季休渔期提前增加半个月。本研究依据2006~2008年每年6月上半月拖网监测资料,从渔业生态和资源增殖的角度,着重分析研究拖网在6月上半月这一时段休渔的渔业生态效果和资源增殖效果。结果表明,6月上半月禁止拖网作业,主要养护了带鱼、小黄鱼和日本鲭等资源群体,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带鱼的产卵亲体繁殖,对带鱼资源数量的补充起到了增殖作用,同时在较大程度上养护了带鱼和日本鲭幼鱼的自然生长,起到了资源增重作用,但对分布在拖网渔场外的小黄鱼幼鱼保护作用甚微。应用R...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严利平  刘尊雷  金艳  程家骅  
为评价2017年东海区延长伏季休渔期的渔业资源增殖效果,依据2014—2017年每年5月上旬和8月下旬东海区拖网大面定点调查资料,分析了2017年和2014—2016年的8月下旬(休渔后期)的渔业资源密度、资源结构和资源补充能力的同比差异,以及5月上旬和8月下旬的资源密度环比差异。结果表明,总渔业资源、鱼类及3种典型资源种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银鲳(Pampus argenteus)的资源密度同比和环比均以2017年为高;2017年资源密度相对增长率鱼类>甲壳类>头足类;2017年休渔后期主要经济种类的生物量或尾数合计比例均高于2014—2016年,生态优势种更为集中;以带鱼、小黄鱼和银鲳为代表种的休渔后期资源补充数量和单位亲鱼量补充量均以2017年为最高。研究认为,东海区延长伏季休渔期具有渔业资源增殖效果,其中对鱼类的贡献最大;但现有休渔制度对渔业资源仅起到短期暂养的养护作用,延长休渔期的渔业增产效果仅仅限于当年。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岳冬冬  王鲁民  熊敏思  肖黎  张寒野  
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保护管理制度,已经成为我国养护海洋生物资源、建设海洋生态文明、促进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对东海与浙江省伏季休渔制度历次完善情况进行梳理和比较,探讨完善伏季休渔制度。结果表明,东海伏季休渔制度调整的特点是延长休渔时间、增加休渔作业类型及细化休渔海域,浙江省的特点是规定了"定置作业"和"帆式张网作业"伏季休渔时间、保护区休禁渔、针对特定生物资源的休禁渔及捕捞辅助船纳入休禁渔范围;与东海伏季休渔制度内容相比,浙江省在保护区休渔、保护特定生物资源休渔和捕捞辅助船实施休禁渔管理等方面具有突出特点,并为从建设海洋生物保护区、延长休禁渔时间、管理捕捞...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严利平  凌建忠  李建生  林龙山  程家骅  
中国政府于1995年正式宣布在东海区实施伏季休渔制度,休渔范围为27°00′N~35°00′N海域,时间为每年的7月1日至8月31日;1998年将范围进一步扩大到26°00′~35°00′N海域;时间延长,定为每年的6月16日至9月15日,并在中国的南海和黄渤海全面推广伏季休渔制度。自该制度的贯彻执行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以东海区的主要经济鱼———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应用Ricker动态综合模型,解析东海区实施3个月的伏季休渔效果,揭示在不同的开捕年龄(tc)与捕捞死亡系数(F)组合下对带鱼渔业资源保护和利用之间的规律。结...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卓友瞻  
去年东、黄海区7~8月全面伏季休渔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这次东海区伏季休渔总结表彰会也开得很好。会上系统地总结了去年伏季休渔工作,交流了经验,对今年的伏休管理工作做了具体部署,并表彰了去年伏休工作开展得好的先进单位。我代表农业部领导和渔业局对受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汤建华  周瑾  
一、90年代以来东海区小黄鱼渔业概况 1990~1996年,东海区小黄鱼产量连年上升,从1990年9223t增至1996年94977t,增加9.3倍,增幅最高的年份为1994年,达94.34%,其次为1991年的83.90%。1997年产量首次下跌,跌幅8.29%,1998年产量又开始回升,达107800t,创下历史新高,与1997年相比增加23.75%(详见下表)。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严利平  刘尊雷  金艳  程家骅  
海洋伏季休渔制度是当前中国最主要的渔业资源管理制度之一,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调整与完善,新的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已于2017年发布实施。为论证新制度延长拖网休渔期的渔业资源养护效应,本研究依据2015—2017年每年5月东海区拖网大面定点调查资料,利用Ricker动态综合模型,从拖网的渔获结构特征和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的种群动力学过程视角开展了相应的量化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5月拖网利用主体为带鱼和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带鱼和小黄鱼的性成熟比例分别为92.04%~95.57%和13.82%~29.55%,幼鱼比例分别为74.94%~88.90%和0.03%~4.19%;带鱼种群经过4.5个月的休渔,其单位补充量资源量、单位补充量渔获量和平均渔获质量与3.5个月休渔期相比较,分别增加了7.04%、8.96%和20.78%。以上结果表明,提前并延长拖网休渔期,东、黄海主要经济渔业资源带鱼与小黄鱼的产卵群体和幼鱼得到进一步保护,资源增殖效果随着休渔期的不断延长而增加,新制度的休渔时间设置更趋合理。但由于开捕后的带鱼与小黄鱼渔获仍主要以当龄鱼为主,有必要同时配套执行现已颁布的最小网目尺寸和开捕标准等其他渔业资源管理措施,以确保伏季休渔制度主导下的渔业资源养护效果能真正得到巩固,渔业资源的种群结构能够得到切实好转与不断合理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寒野  刘勇  程家骅  
针对Lesile法未考虑自然死亡因素的不足,提出了改进形式的Lesile法,使得该方法也能适用于长渔获周期的资源群体,并结合2009~2010年全国海洋捕捞信息动态采集网络评估的渔业统计结果和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资料,估算东海区小黄鱼(Lartmichtlys polyaetis)资源量。结果表明,伏季休渔开捕后可供利用的小黄鱼资源量为16.99×104t,到4月底余存4.65×104t,年平均资源量7.70×104t,最大持续产量8.93×104t,全年开发率达到0.87,处于过度开发状态。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张一平  袁学林  
1995年,是海洋捕捞7至8月实行全面伏季休渔的第一个年头,江苏省启东市政府按照农业部《关于修改〈东、黄、渤海主要渔场渔汛生产安排和管理的规定〉的通知》和东海区伏季渔政管理工作会议精神,把伏季休渔管理工作作为保护增殖海洋渔业资源,促进海洋渔业生态平衡,确保海洋水产资源得以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勇  程家骅  李圣法  
对采自东海区的315尾黄鲫样本鱼进行生物学测定,使用Bhattacharya方法把所获样品体长频率分布划分成不同的平均体长组,推算出各个组的年龄,求出生长参数,探讨生长规律。再依据B-H模型计算、分析在不同开捕年龄和不同捕捞强度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N/R和YW/R)、单位补充量资源量(PW/R和PN/R)、渔获质量(平均体质量Wy、平均体长Ly和平均年龄Ty)的情况。结果表明,该资源已过度捕捞,应采取适当措施来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若保持当前捕捞强度不变,则必须把开捕年龄限制在2.38龄较合适;若能同时改变捕捞强度和开捕年龄,则可以把当前的开捕年龄限制在1.50龄,捕捞死亡率降到1.34,...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辉  袁兴伟  程家骅  
根据1999-2008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底拖网大面定点调查获取的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渔业生物学资料,利用AIC(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与BIC(Bayesian Information Criterion),对小黄鱼的Ricker、Beverton-Holt和Cushing繁殖模型进行了拟合优度检验。针对选择的繁殖模型,经单因子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对繁殖模型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经模型的拟合和检验,确定东海区小黄鱼的适用繁殖模型。结果表明:3种繁殖模型中,Ricker繁殖模型更适合模拟小黄鱼亲体与补充量关系,但吕泗渔场...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九奇  叶昌臣  王文波  尹增强  陈绍军  
利用东海区渔业资源动态监测资料、采用基于Bayes方法的Pella-Tomlinson模型对东海区小黄鱼(Pseudosciaenapolyactis)渔业资源动态进行了科学评析,同时,在不同渔业政策选择下,对2004-2020年的资源量与渔获量进行了预测模拟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东海区小黄鱼渔业资源的环境容纳量K为394 514 t;内禀增长率r为1.146;1991年的资源生物量为338 493 t、尔后持续上升到1994年的370 923 t。1994年以后又持续下降,到2003年下降到最低值111 253 t;最大持续产量(Maximum sustainable yield,MSY)为1...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磊  周艳波  马胜伟  黄应邦  高丽鹏  杜国昱  吴洽儿  
为了对南海伏季休渔秩序进行评估,查阅文献收集伏季休渔秩序影响因素,利用德尔菲法筛选出符合南海伏季休渔秩序影响因素的指标,基于层次分析法分析、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进行实例验证,综合评价各项指标对南海伏季休渔秩序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利用德尔菲法从收集的33个评价指标中共筛选出28个符合南海伏季休渔期秩序评价标准。基于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得出一级指标权重中伏休相关人员(A1,0.345)和伏休设施建设(A3,0.370)所占权重较大;二级指标中执法设施(B6,0.200)和渔民(B1,0.193)所占权重较大;三级指标中执法经费(C16,0.100)、执法装备(C17,0.100)、 休渔期补贴(C3,0.087)、涉渔“三无船舶”(C26,0.072)和越南渔船的侵渔(C27,0.052)所占比重较大。实例验证得出渔政执法经费、执法装备对目前南海伏休秩序具有关键性影响;渔民的休渔期补贴、涉渔“三无船舶”和越南渔船的侵渔对南海伏季休渔秩序具有较大影响。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各评价指标对南海伏季休渔期秩序的影响程度,可为规范我国南海伏季休渔期秩序,完善伏季休渔制度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