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05)
- 2023(2401)
- 2022(2151)
- 2021(2007)
- 2020(1802)
- 2019(4195)
- 2018(4165)
- 2017(7529)
- 2016(4707)
- 2015(5300)
- 2014(5411)
- 2013(5506)
- 2012(5122)
- 2011(4821)
- 2010(4941)
- 2009(4583)
- 2008(4635)
- 2007(4214)
- 2006(3795)
- 2005(3450)
- 学科
- 济(16325)
- 经济(16318)
- 管理(12735)
- 业(9792)
- 企(7959)
- 企业(7959)
- 方法(7084)
- 数学(6187)
- 数学方法(6045)
- 学(6019)
- 资源(5974)
- 和(4749)
- 农(4514)
- 地方(4322)
- 环境(4283)
- 中国(4128)
- 业经(3290)
- 发(3275)
- 农业(3189)
- 生态(3125)
- 财(2830)
- 理论(2777)
- 土地(2715)
- 人事(2708)
- 人事管理(2708)
- 制(2626)
- 划(2575)
- 技术(2391)
- 经济学(2203)
- 策(2151)
- 机构
- 大学(69238)
- 学院(68834)
- 研究(28666)
- 管理(24882)
- 科学(22508)
- 济(21145)
- 理学(20750)
- 中国(20608)
- 理学院(20461)
- 经济(20394)
- 管理学(19959)
- 管理学院(19856)
- 农(19147)
- 所(17491)
- 京(17004)
- 研究所(16466)
- 农业(15564)
- 业大(14832)
- 中心(12588)
- 江(11732)
- 省(11502)
- 院(10902)
- 北京(10891)
- 范(10249)
- 师范(10068)
- 科学院(9960)
- 室(9662)
- 农业大学(9573)
- 技术(9559)
- 资源(9534)
- 基金
- 项目(50243)
- 科学(36540)
- 基金(32683)
- 研究(32555)
- 家(31517)
- 国家(31243)
- 科学基金(24108)
- 省(21492)
- 划(18765)
- 自然(17577)
- 社会(17282)
- 基金项目(17180)
- 自然科(16952)
- 自然科学(16943)
- 自然科学基金(16585)
- 社会科(16265)
- 社会科学(16253)
- 资助(14280)
- 教育(14277)
- 编号(13550)
- 科技(12526)
- 计划(12307)
- 重点(12189)
- 发(11619)
- 成果(10886)
- 课题(10212)
- 部(10196)
- 科研(10040)
- 创(9684)
- 创新(9188)
共检索到104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芬 严利平 李圣法
利用2001-2005年东海区26°30′~32°30′N,禁渔区线外200水深以浅的东海区大陆架海域底层拖网调查资料和生物学测定资料,利用ELEFAN I软件估算生长参数,拟合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估算死亡系数,利用Beverton和Holt模型评价资源利用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东海刺鲳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生长参数为:L∞=267.8mm;K=0.45/a;t0=-0.63a。从生长速度看其生长过程是变化的,小时生长较快,当叉长达到178.5mm时生长速度开始下降,此时年龄为1.81a。利用Pauly公式和詹秉义等推导的M和最大年龄tλ的线性回归方程求得...
关键词:
刺鲳 生长 死亡 资源利用 评价 东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建生 胡芬 严利平
利用2001—2010年东海区渔业资源监测调查所测定的银鲳生物学资料,运用FISAT软件估算了相关的生态学参数,同时对其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进行了拟合,并讨论了拐点年龄和临界年龄等渔业生物学特征,提出了建议开捕叉长。结果表明,目前东海银鲳平均叉长144.14 mm,优势叉长组110~170 mm,占72.83%;叉长-体重的年关系式为W=0.963×10-5L3.207。利用ELEFAN技术估算的东海银鲳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的生长参数L∞、K、t0分别为267.75mm、0.46、-0.32龄,拐点年龄和临界年龄分别为2.21龄和2.46龄。从20世纪80年...
关键词:
东海区 银鲳 资源 合理利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袁兴伟 姜亚洲 严利平
海洋生物的分布具有不均匀性,从而造成底拖网调查数据显著偏斜。对于该类型调查数据,国外学者提出了统计模型法加以处理;而在中国,通常采用调查设计法加以处理。本研究利用2005年东海区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分析了刺鲳的资源密度空间分布特征,引用Δ-分布模型法估算了刺鲳的平均资源密度,并与调查设计法估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东海区刺鲳各季节的资源密度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右偏性,非零值资源密度的自然对数转换服从正态分布;利用Δ-分布模型法估算的春、夏、秋、冬季的平均资源密度均高于调查设计法的估算,依次高出30.8%、33.3%、67.7%、14.0%;通过本研究发现,调查设计法估算的资源密度均值偏...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杨渡远
1994年广东省投入海洋捕捞的渔船总数比1993年减少了1675艘,增加5512吨位,2033千瓦,总捕捞量达到1505822吨,比1993年增长8.1%,其中机动拖网渔船捕捞量为934308吨,占海洋总捕捞量的62%,与1993年相比,机动拖网渔船增加了618艘,减少583吨位,17536千瓦,捕捞量增加了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严利平 凌建忠 崔雪森
80年代中期以前,曼氏无针乌贼和福建沿海的中国枪乌贼曾作为主要经济鱼种被捕捞,有一定产量。90年代以来,随着作业方式的改变和渔场的进一步拓展,其它经济头足类如太平洋褶柔鱼、剑尖枪乌贼、金乌贼等相继被开发、利用,使头足类的产量逐年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鹏俊,冯忠惠
近年来,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妇女生育模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目前,国内着重研究影响生育模式转变的因素,至于研究生育模式对婴儿死亡的影响则较少。Bongaarts等学者认为四种妊娠状况对婴儿的生存有高度危险性,即18岁以前的妊娠,初次妊娠,高胎次妊娠 (七胎以上)及间隔不到两年的妊娠 [1,2] 。国外某些研究也证实了 Bonggarts的结论 [3,4] 。本文拟对西北地区生育模式与婴儿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从而为优生优育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李建生 凌建忠 程家骅 李惠玉
根据2008年夏秋季在东海区北部对沙海蜇的定点资源监测和生物学测定数据,对2008年夏初沙海蜇生物量较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不同生活阶段的温盐度属性进行了探讨,同时讨论了其伞径变化规律并对产卵时间进行推测。研究表明:6月中旬,沙海蜇出现站位平均资源密度133 kg/h,出现范围33°00′~33°30′N、123°00′~124°00′E,出现率仅为4.76%;9月上旬,沙海蜇出现站位平均资源密度976 kg/h,出现范围30°30′~33°30′N,出现率45.07%,高生物量分别在32°30′~33°30′N、123°00′~124°00′E之间的南黄海中央海域和济州岛东南部外海靠近韩...
关键词:
东海北部 夏秋季 沙海蜇 生物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1982年人口普查和千分之一生育率调查,提供了有关妇女婚姻状况、教育程度、职业以及母亲生育年龄和生育率的关系的大量资料。在此基础上,也作了不少的具体分析,人们对它们之间的关系已有了比较明确的规律性的了解。但是,上述诸社会经济指标和死亡率的关系如何,因没有直接的调查资料,更没有全国性的确切的全面资料,缺少具体研究和论述。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元甲
中国的头足类盛产于东海沿海,其产量约占全国头足类产量的70~80%,是本海区重要的渔业,并被誉为海区四大海洋渔业之一,因此头足类渔业向来被海区渔民所重视。现根据有关文献和调查、生产资料,对海区头足类的利用现状作一阐述,并对资源合理利用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一、东海区头足类种类组成和 产量变动趋势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勇 程家骅 李圣法
对采自东海区的315尾黄鲫样本鱼进行生物学测定,使用Bhattacharya方法把所获样品体长频率分布划分成不同的平均体长组,推算出各个组的年龄,求出生长参数,探讨生长规律。再依据B-H模型计算、分析在不同开捕年龄和不同捕捞强度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N/R和YW/R)、单位补充量资源量(PW/R和PN/R)、渔获质量(平均体质量Wy、平均体长Ly和平均年龄Ty)的情况。结果表明,该资源已过度捕捞,应采取适当措施来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若保持当前捕捞强度不变,则必须把开捕年龄限制在2.38龄较合适;若能同时改变捕捞强度和开捕年龄,则可以把当前的开捕年龄限制在1.50龄,捕捞死亡率降到1.34,...
关键词:
黄鲫 资源状况 合理利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雪
1 950年以来 ,东北亚各地区人口死亡率都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由于各地区存在着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因而死亡率下降的类型有所不同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加剧 ,东北亚地区人口死亡率在 2 0 50年以前将同时出现上升的趋势 ,各地区的具体特点又有所不同 ;东北亚地区人口死亡原因的变化过程与各地区经济、科学技术发展密切相关 ,死因构成随着人类医学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改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别。
关键词:
东北亚地区 死亡率 预测 死亡原因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本文利用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对中国人口婚姻状况及其死亡水平进行了分析。总体来说,不同婚姻状况的人口有着不同的死亡水平,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低于无配偶人口(包括未婚、丧偶和离婚);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上,未婚、丧偶、离婚的死亡率与有配偶的相比也有程度不同的差异。本文还对不同婚姻状况的死亡水平差异的原因做了探讨和解释。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新欣
医学界和人口学界都对死因进行分析,但侧重点不同,人口学界对死因分析,其意义在于——从导致人口死亡的直接原因研究社会、经济、医疗卫生以及生物等因素对总人口中不同特征人口的作用情况及程度;从对纵向资料的对比研究中,看出上述各因素的变化,再结合对其它问题(如生育、迁移等)的研究,便可对人口同社会、经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徐勤,顾大男
本文利用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及国家公布的有关资料对中国城乡高龄老人健康和死亡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了高龄老人的健康状况具有随年龄增加而自理能力下降、认知能力衰退、多病的特点。分析了城乡高龄老人健康状况的差别。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曾毅 冯秋石 Therese Hesketh Kaare Christensen James W.Vaupel
文章对"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近两万名80~105岁高龄老人的数据分析发现,社会经济发展使得2008年高龄老人存活概率和自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比1998年有显著改善。医疗条件进步使健康较差高龄老人被"救"存活率提高,使2008年高龄老人客观量测的躯体功能和认知功能比10年前显著下降;这给社会和亿万家庭带来严峻挑战。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寿命提高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成本;但它不是以往不少国际文献解释这一现象时所称的"胜利的失败",所以没有必要为此恐慌,而需要全社会积极应对,努力实现人口健康老龄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