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54)
- 2023(8439)
- 2022(7741)
- 2021(7431)
- 2020(6424)
- 2019(14288)
- 2018(14400)
- 2017(28056)
- 2016(15285)
- 2015(17244)
- 2014(17241)
- 2013(17104)
- 2012(15443)
- 2011(13795)
- 2010(13508)
- 2009(12122)
- 2008(11537)
- 2007(9730)
- 2006(8337)
- 2005(6984)
- 学科
- 济(58339)
- 经济(58273)
- 管理(43857)
- 业(41182)
- 企(34971)
- 企业(34971)
- 方法(29462)
- 数学(25480)
- 数学方法(25199)
- 农(14919)
- 中国(14102)
- 财(13892)
- 学(13566)
- 业经(12964)
- 地方(12256)
- 理论(10539)
- 和(10272)
- 贸(10042)
- 贸易(10037)
- 农业(10034)
- 易(9728)
- 技术(9678)
- 环境(9521)
- 务(9237)
- 财务(9180)
- 财务管理(9166)
- 制(8955)
- 企业财务(8679)
- 教育(8675)
- 划(8410)
- 机构
- 大学(212723)
- 学院(210580)
- 管理(89435)
- 济(78887)
- 理学(78646)
- 理学院(77809)
- 经济(77050)
- 管理学(76504)
- 管理学院(76139)
- 研究(67112)
- 中国(47801)
- 京(45168)
- 科学(43673)
- 财(34427)
- 所(33049)
- 业大(32735)
- 农(31925)
- 研究所(30552)
- 中心(30099)
- 财经(28541)
- 江(28457)
- 北京(28443)
- 范(28073)
- 师范(27838)
- 经(25994)
- 农业(25102)
- 院(24807)
- 州(23853)
- 师范大学(22684)
- 商学(22571)
- 基金
- 项目(152757)
- 科学(119596)
- 研究(112147)
- 基金(110358)
- 家(95680)
- 国家(94885)
- 科学基金(81882)
- 社会(68491)
- 社会科(64801)
- 社会科学(64783)
- 基金项目(59935)
- 省(59684)
- 自然(54634)
- 自然科(53335)
- 自然科学(53325)
- 自然科学基金(52341)
- 教育(50955)
- 划(50323)
- 编号(46643)
- 资助(45307)
- 成果(37135)
- 重点(33447)
- 部(33297)
- 发(31891)
- 创(31794)
- 课题(31193)
- 创新(29521)
- 科研(29402)
- 项目编号(29113)
- 大学(28550)
共检索到289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朱德林 黄传平 商金发
东海北部机帆船灯光围网是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于70年代初试验成功的作业,1978年大面积推广,1984年发展到310组,产量达4万吨,使秋汛成为仅次于冬季带鱼汛的第二大渔汛。但是,灯围的捕捞对象鲐鲹鱼等属于广域性分布的中上层鱼类,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高峰 官文江 雷林 汪金涛
渔情预报是渔场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渔业科学生产和渔业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现代统计理论、数值计算方法、数据挖掘和人工智能等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使渔情预报技术和模型的发展焕发出了新的活力,为此本文对渔情预报技术及模型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并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展望。本文简要概述了渔情预报建模的理论和方法,包括渔情预报相关的渔场学基础、数据模型和预报模型,重点介绍了基于统计和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方法的渔情预报模型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各种模型在渔情预报应用中的优势与缺陷进行了综合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主要建议包括:建立专为渔业服务的海洋环境预报系统;进行长期系统的渔业资源调查,针对不...
关键词:
渔情预报 预报模型 统计学 机器学习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刘勇 程家骅 陈学刚
根据2000年春(4月)、夏(6月)、秋(9月)、冬(12月)四季东海底拖网鱼类资源调查资料,从中选出关于黄鲫的数据,分析了其资源密度的四季空间分布变化,发现在所调查的区域中黄鲫资源可以分成两个群体:一个分布在东海北部水域,另一个分布在东海南部水域。本文主要对分布在北部的这一群体进行了四季空间分布变化的研究,不同大小的黄鲫在各个季节的分布区域有较大的变化,表现出明显的产卵、索饵、越冬等洄游活动行为,并根据研究结果描绘出黄鲫的产卵育卵场、索饵场、越冬场的大致分布位置。
关键词:
黄鲫 东海 季节变化 空间分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圣法 严利平 李长松 胡芬
利用1997-2000年东海北部(29°30′~33°00′N,122°30′~128°00′E)四个季节的底拖网调查资料,选取生物量占总生物量90%的前27种鱼类,运用聚类分析和多维标度分析法,研究了东海北部鱼类组成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显示东海北部鱼类组成可分为三个群聚类型,即近海群聚、较深海域群聚和外海群聚。近海群聚的主要种类有凤鲚(Coilia mystus)、龙头鱼(Harpadon nehereus)、黄鲫(Setipinna taty)等;较深海域群聚的主要种类有鳀(Engraulis japonicus)、带鱼(Trichiurus japonicus)、日本鲭(Scomber ...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郑元甲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一)调查目的为了解东海北部底层鱼类群聚组成及其季节变化与鱼类食性、海洋环境、饵料生物之间的关系,定于1988年秋、冬季进行两个航次调查,以搜集上述内容的有关基础资料。(二)调查方法1.拖网试捕调查用阳光丸6片式单拖网具,于1988年度第9(1988年10月12~22日)、11(1989年1月12~23日)航次在预定的各调查站位(图1)拖网1次,拖网时间(放完曳纲至开始起网)一般为1个小时。在囊网(目大66毫米)外面装置目大20毫米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薄治礼 周婉霞 薛利建 陈卫平
方头鱼属暖水性底层鱼类,据记载中国有4种。本文报导的是1998年8月-2004年6月在27°00′~34°00′N、128°00′E以西海域深水流网作业捕捞的日本方头鱼(Branchiostegus japonious)和白方头鱼(Branchiostegusalbus)混合群体的生物学特性和资源状况。本海域方头鱼捕捞群体体长范围100~390mm,平均体长223.9mm。体重范围30~1470g,平均体重231.5g,捕捞群体1~9龄,以1~3龄为主,体长与体重关系呈幂函数曲线增长,雄鱼平均体长、体重比同龄雌鱼大,但肥满度雌鱼略高。捕捞群体雌、雄比例接近1∶1.2。浙江近海有产卵场,主要产卵...
关键词: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方头鱼 资源调查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阳 张翼 张辉 刘尊雷 李圣法 程家骅
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我国近海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经济种类,幼鱼补充群体的资源丰度和空间分布很大程度会影响小黄鱼总体种群动态,而幼鱼分布易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呈现一定的空间格局。为了解小黄鱼幼鱼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2019年8月黄海南部和东海北部(30°30′N~35°00′N、120°00′E~127°00′E)小黄鱼幼鱼与环境调查数据,运用3种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 GAM):Tweedie-GAM、Delta Gamma-GAM和Delta Lognormal-GAM探究资源丰度与相关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从3种模型的拟合效果和预测能力看,Delta Gamma-GAM最优(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12 014.43,Pearson相关系数r值为0.461,Spearman秩相关系数ρ值为0.699)。小黄鱼的分布在空间上具有高度的集群性,集中分布范围在32°N~34°N、122°E~124°E的海域,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呈递减扩散分布。各环境因子中,小黄鱼幼鱼分布只与水深有显著性关联,表现为负相关的线性关系,反映了小黄鱼幼体偏好近岸的分布格局。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唐政 单秀娟 关丽莎 金显仕 胡芷君 韩青鹏
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是生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空间插值法在该领域中应用广泛。本研究以2017年5月东海北部和黄海游泳动物多样性为例,选取种类数(S)、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d)衡量该海域物种多样性,应用反距离加权法(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DW)、径向基函数法(Radial basis function, RBF)、局部多项式法(Local polynomial interpolation, LPI)、普通克里格法(Ordinary kriging, OK)和协同克里格法(Ordinary cokriging, COK)对上述4种多样性指数进行插值,通过jackknife检验的方法选择适合每种多样性指数的空间插值法。结果表明,对于4种多样性指数,COK结果均最好,而其他4种方法精度较低,且差别不大。COK预测结果表明,S和d都呈现出东南部高,北部次之,中部最低的格局。H’和J也是中部最低,在南部和北部海域差异不大,其原因需要进一步探究。4种多样性指数在32°N以南海域的高值区范围大致相同。COK可以作为东海北部和黄海游泳动物多样性空间插值的方法。
关键词:
游泳动物 多样性 空间插值 空间分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苗振清
鲐、蓝圆是东海北部主要中上层鱼类,其渔场的形成、时空变化受海洋环境因子变化的制约。研究其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探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掌握鲐鱼洄游、分布规律、合理利用及资源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1987-1990年在29~32°N、124.5°E以西海域的海洋环境调查资料和鲐渔场资料,在GIS平台上,运用稳健统计方法分析海洋环境若干因子和中心渔场的相互关系及其时空变化,确定形成渔场的制约因素,并研究中心渔场的形成机制,构建基于模糊聚类的数学模型,通过数值试验确定以75%的隶属度作为判断依据,将得出的结果用1987-1990年及1997年的资料进行验证,发现用于指导生产能取得良好效果。研究表明...
关键词:
东海北部 鲐鯵渔场 形成机制 统计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姜亚洲 程家骅 李圣法
根据1991年1月和2004~2006年1月东海北部水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资料,从物种和同功能种团两个层面分析了东海北部鱼类群落多样性及其结构组成特征的变化。同功能种团是生态系统中起着相似生态作用、并占据相近或相似生态位的若干物种集合体,本研究结合各鱼种的摄食习性和活动能力差异,将该水域内的鱼类划分为8个同功能种团,分别为浮游动物食性种团、浮游/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动物食性种团、底栖/游泳动物食性种团、杂食性种团、活动能力强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软骨鱼类种团、活动能力弱的游泳动物食性种团。结果显示,冬季东海北部鱼类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同功能种团多样性呈显著线性正相关。经过十余年后,尽管该群落的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勇 严利平 程家骅
采用2002年11月~2003年8月在东海北部和黄海南部区域(30°~34°N、126°E以西范围)所获取的鲐鱼(Scomberjaponicus)样品,通过观察鲐鱼耳石生长轮和基础生物学测定,研究了鲐鱼的年龄和生长;再依据不完全β函数渔获量方程,计算、分析在不同开捕年龄和不同捕捞强度下的单位补充量渔获量(Yw/R)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Walford方法拟合的鲐鱼生长方程,其生长参数K、L∞、t0分别为0.320、451.4和-1.203。比较不同时期鲐鱼的生长情况显示,20世纪60、80年代和21世纪初期鲐鱼的生长较接近,而20世纪70年代的鲐鱼生长情况与其他3个时期的鲐鱼生长相差较大...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尊雷 袁兴伟 严利平 杨林林 黎雨轩 程家骅
为揭示同方差和异方差结构对鱼类生长模型估计精度的影响,本研究以东海小黄鱼(Larimichthys polyactis)为案例,选用2007 2009年东海北部近海常规监测的小黄鱼基础生物学测定资料,采用对数正态函数型、幂函数型和指数函数型方差结构,分别对Schnute生长模型3种基本形式的von Bertalanffy(LVB)、Gompertz和Schnute模型进行了拟合分析,并采用似然比检验和AIC准则,选择确定最优拟合模型。结果表明,在渔获群体低龄化的条件下,其生长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对方差结构较为敏感;对数正态函数型、幂函数型和指数函数型方差结构函数对3种生长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较为接近,...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程家骅 丁峰元 李圣法 严利平 李建生 梁振林
根据1964、1982、1999和2005年6月渔业生物资源底拖网监测资料,分析了东海北部近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1964、1982、1999和2005年间,4次监测中出现的鱼类种类数分别为64、78、64和47种;4次监测中主要优势种类均为带鱼,但其资源量正逐渐降低;其它优势种类由20世纪60年代的底层优质鱼类,转变为80年代的中上层鱼类,随后转变为现在的群落结构简单、底层和中上层鱼类均较少的状况;鱼类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呈现由1964年到1982年升高,随后又逐渐降低的趋势;1964—2005年间鱼类群落长度谱变化状况表明,该海域内的鱼类呈现小型种类和小个体增多,大个体减少,且长度范...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庆洋 凌建忠 李圣法
依据2007年7月和2008年6月东海北部近海(123°~124°30′E、30°~32°N)桁杆拖虾定点调查资料,对夏季东海北部近海虾类资源的种类组成、数量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夏季该水域共出现虾类18种,隶属于7科11属。其中6月份的优势种有鹰爪虾(IRI=7 485)、葛氏长臂虾(IRI=2 121)、脊腹褐虾(IRI=819.1)和戴氏赤虾(IRI=765.5),7月份的优势种有鹰爪虾(IRI=5 637)、葛氏长臂虾(IRI=451.1)、须赤虾(IRI=3 184)和戴氏赤虾(IRI=868.7)。夏季东海北部近海虾类资源群体重量密度分布主要呈现中部较少而东西两端分布较多的态势,...
关键词:
东海北部近海 虾类 数量分布 种类组成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徐开达 贺舟挺 李鹏飞 薛利建 朱文斌
利用黄鮟鱇Lophius litulon耳石对2007年3月~2009年5月取自东海北部、黄海南部黄鮟鱇的年龄和生长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黄鱼安鱼康群体由1~5龄组成,以1~2龄鱼为主,捕捞群体呈低龄化;生长特点属均匀生长型,体重与体长关系为W=1.55897×10-5L3.10865,体长与耳石半径关系为L=244.11R-210.6,体长生长方程为Lt=749.9[1-e-0.349(t+0.256)],体重生长方程为Wt=13496.4[1-e-0.349(t+0.256)]3.10865,极限年龄Tmax为8.337龄,生长拐点年龄ti为2.994龄,此时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50...
关键词:
黄鮟鱇 年龄 生长 东海北部 黄海南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