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36)
2023(8829)
2022(7141)
2021(6260)
2020(5231)
2019(11574)
2018(11505)
2017(22033)
2016(11891)
2015(13577)
2014(13774)
2013(13457)
2012(13077)
2011(11941)
2010(12293)
2009(12004)
2008(11873)
2007(11077)
2006(10218)
2005(9663)
作者
(35222)
(29685)
(29592)
(28369)
(19093)
(14122)
(13405)
(11356)
(11200)
(10721)
(10374)
(9920)
(9778)
(9607)
(9441)
(9071)
(8852)
(8643)
(8494)
(8353)
(7753)
(7204)
(7152)
(6812)
(6756)
(6754)
(6594)
(6531)
(5980)
(5772)
学科
(71765)
经济(71674)
管理(41563)
(33088)
(28855)
企业(28855)
方法(20772)
数学(17697)
数学方法(17497)
地方(17373)
(16058)
(15765)
中国(15673)
业经(14659)
(12627)
地方经济(12531)
(12476)
(12014)
(10337)
金融(10335)
环境(10192)
(10131)
银行(10120)
(9697)
体制(9231)
(8865)
财务(8839)
(8831)
贸易(8824)
财务管理(8816)
机构
大学(184918)
学院(183609)
(87578)
经济(85856)
研究(66771)
管理(65655)
理学(54963)
理学院(54347)
管理学(53504)
管理学院(53148)
中国(51784)
(42601)
(38625)
科学(36292)
(33587)
财经(32519)
中心(29653)
研究所(29560)
(29517)
(29190)
经济学(28951)
经济学院(25545)
(24952)
北京(24697)
(23717)
财经大学(23688)
(23018)
师范(22826)
(22744)
业大(21929)
基金
项目(110128)
科学(87347)
研究(82896)
基金(80865)
(69017)
国家(68458)
科学基金(58918)
社会(56217)
社会科(53285)
社会科学(53271)
(41921)
基金项目(41409)
教育(37625)
自然(34704)
(34544)
自然科(33861)
自然科学(33853)
资助(33267)
自然科学基金(33250)
编号(32056)
成果(28009)
(26216)
(25217)
重点(25036)
(24491)
国家社会(24117)
课题(23308)
(22377)
教育部(22318)
(21930)
期刊
(111409)
经济(111409)
研究(63519)
中国(40858)
(34880)
管理(28749)
学报(25462)
(24234)
科学(24135)
大学(20616)
(20440)
金融(20440)
学学(19509)
经济研究(18416)
财经(18236)
教育(17987)
技术(16557)
(15907)
农业(15639)
业经(14610)
问题(13830)
(11370)
技术经济(10706)
世界(10458)
国际(10326)
统计(9206)
改革(8724)
(8724)
经济问题(8632)
经济管理(8619)
共检索到3018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苑鹏  
东欧转型经济中的职工所有制○苑鹏文章指出,所有制改革是前苏联、东欧各国在向市场经济转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与西方职工所有制企业起源不同的是,东欧转型经济中的职工所有制企业并非是在企业建立之初所特定选择的一种企业所有制形式,而是选择私有化道路中产生出的一...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陆铭  
在一些研究转轨经济国家工资和就业决定的文献中 ,工资和就业被看做是企业与职工进行议价的结果。政府对于企业工资总额的控制对工资和就业的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的分析结果表明 ,在不受政府工资总量控制时 ,职工的工资水平将高于其边际劳动生产力 ,企业内存在着过剩就业。在政府的工资总额控制下 ,职工为获得较高的工资水平 ,宁愿减少就业人数。随着企业议价能力的提高 ,更低的工资和更多的就业数量符合企业的利润目标。随着政府放松对工资总额的控制 ,企业的就业人数将会增加 ,而工资水平的变化方向则不能确定。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弗雷德里奇·哈夫勒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莫龙炯  景维民  
本文通过构建两部门混合寡头竞争模型,探讨了国有经济比重对社会福利与政府收益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市场化程度较低时,国有部门承担社会政策性负担相对较大,国有部门效率大于其对民营部门的产出边际替代效应,国有经济有利于增加社会福利;反之,国有经济比重过高抑制社会福利增进。利用中国省级数据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国有经济比重对地区经济增长影响效应随市场化进程而变化。现阶段我国市场化进程指数尚未超过由正转负的门槛值,所有制结构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尚处于正向效应阶段,混合所有制是比较合理的制度安排,应当继续完善现代经济体系,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景维民  莫龙炯  
基于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的视角,利用中国省际数据和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所有制结构改革对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影响。研究发现,国有经济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边际效应随市场化进程而变化。在市场体系尚未完善情况下,国有经济的"宏观稳定作用"使其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效应;我国中西部地区市场化进程缓慢,市场化指数在[1.277 5,10.557 0]区间,国有经济规模对地区经济增长正向效应较小,尚未进入由正转负阶段,应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完善现代化经济体系;随着市场化程度提高,国有经济的"增长拖累效应"逐步显现,抑制地区经济增长,应完善产权制度、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邢春冰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数据(CHNS)考察了经济转型与不同所有制部门工资分布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尽管20世纪整个90年代都伴随着劳动力比重在公有部门的下降和在民营部门的上升,但是1997年之前和之后的两个时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前一个时期主要是能力比较强的人选择离开国有部门,他们在民营部门也能够获得较高的收入;后一个时期则主要是原来工资和教育水平比较低的人从公有部门转移到民营部门,在民营部门内部,他们的工资也比其他劳动者低。这一结果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不同所有制部门工资方程的差异,尤其是教育回报率的不同:本文的回归结果表明1997年,民营部门的教育回报率高于公有部门,但是到了2000年,国有...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曹裕  陈晓红  王傅强  
在转型经济条件下我国企业生存具有独特的特点。本文对湖南省1998-2007年新成立的54159家国有和私营工业企业数据样本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即使在行业层面,效率仍对企业生存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我国私营企业生存状况受效率影响作用较大,国有企业受效率影响较小,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效率在改善中国企业生存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而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生存还并未受经济转型时期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姚先国  
自1989年前苏联、东欧各国发生巨变以来,历时已经六年。在此期间,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国家纷纷走上体制变革之路,经济上推行私有化,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实行多党政策,效仿西方的议会民主。这一变化被称作体制转轨或体制转型,英文通常用transition或transformation表示,即转换或过渡这意。由于前苏联解体,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分裂,正在进行体制转型的国家增加到达20多个,分别是:阿尔巴尼亚、塔吉克斯坦、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罗马尼亚、吉尔吉斯坦、立陶宛、摩尔多瓦、土摩曼斯坦、拉脱维亚、哈萨克斯坦、波兰、乌克兰、保加利亚、爱沙尼亚...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田国强  
内生产权所有制理论与经济体制的平稳转型田国强(美国德州农工大学经济系)转型经济学是当前经济学界的热门领域之一。然而这一领域至今还没有一个恰当的理论框架。转型经济中的企业产权结构还远未研究清楚。它所借用的理论工具主要依赖于新古典经济理论、传统的产权理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孔田平  
文章对中东欧经济转型进行了回顾,指出了中东欧经济转型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中东欧经济转型的成就,强调中东欧国家在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重大进展。与此同时,目前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中东欧国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推动许多领域,特别是社会领域的改革。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汪雯  
在过去20多年的经济转型中,政府在不断放松对国有企业的工资管制,以期增强市场在其工资分配中的作用。时至今日,改革的成效如何?与自诞生起就较少受政府控制的非国有企业相比,两者在工资决定行为上有何差异?本文基于2000年国家统计局城镇家庭收支数据,运用明瑟工资函数所进行的实证比较发现,二者在对教育、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的回报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非国有企业,各种人力资本只有在提高实际生产率的前提下才获得回报,而在国企工资只僵化地奖励人力资本,而不论其是否提高了真实业绩。这说明国企对人力资本回报的提升仅源自于对工资政策的人为调整,而非企业面对劳动力市场竞争时的自发回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