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8)
2023(6056)
2022(5054)
2021(4603)
2020(3938)
2019(8812)
2018(8751)
2017(16903)
2016(9433)
2015(10617)
2014(10721)
2013(10457)
2012(9828)
2011(8858)
2010(9188)
2009(8975)
2008(9133)
2007(8363)
2006(7725)
2005(7485)
作者
(27439)
(23010)
(22762)
(21874)
(14550)
(10878)
(10247)
(8683)
(8645)
(8387)
(7909)
(7638)
(7523)
(7366)
(7337)
(7006)
(6718)
(6676)
(6556)
(6504)
(5942)
(5583)
(5502)
(5302)
(5226)
(5065)
(5057)
(5002)
(4674)
(4527)
学科
(35651)
经济(35564)
管理(35252)
(30419)
(26171)
企业(26171)
(14442)
(14400)
方法(12015)
(11324)
中国(11116)
业经(10028)
数学(9769)
(9660)
数学方法(9540)
(8441)
(8409)
财务(8408)
银行(8398)
财务管理(8382)
体制(8217)
(7989)
企业财务(7930)
(7437)
金融(7435)
(7336)
(7100)
农业(7066)
税收(6602)
(6576)
机构
大学(138633)
学院(137169)
(57806)
经济(56469)
管理(51331)
研究(47789)
理学(42782)
理学院(42302)
管理学(41636)
管理学院(41358)
中国(38657)
(32994)
(29552)
科学(26446)
财经(24296)
(24268)
(23187)
中心(22142)
(21759)
(21163)
研究所(21019)
北京(19114)
经济学(17997)
业大(17955)
(17854)
财经大学(17782)
(17420)
(17313)
师范(17278)
(16603)
基金
项目(84012)
科学(66602)
研究(63765)
基金(61617)
(53095)
国家(52639)
科学基金(45093)
社会(41751)
社会科(39497)
社会科学(39489)
(32337)
基金项目(31932)
教育(29394)
自然(27622)
(27153)
自然科(26944)
自然科学(26938)
自然科学基金(26452)
编号(25359)
资助(25039)
成果(22783)
(22316)
(19363)
重点(19215)
课题(18474)
(17555)
(17517)
国家社会(17461)
(17417)
教育部(17032)
期刊
(72489)
经济(72489)
研究(46847)
中国(32355)
(28056)
管理(21752)
(20754)
学报(19576)
科学(18615)
(17269)
金融(17269)
教育(16027)
大学(15733)
学学(14702)
财经(13100)
农业(12934)
技术(11387)
业经(11319)
(11271)
经济研究(10357)
问题(9858)
(7823)
(7225)
会计(7224)
理论(6982)
财会(6704)
(6520)
国际(6511)
技术经济(6249)
改革(6246)
共检索到227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杨际平  
东晋南朝的赋役制度,史学界已有许多论著、论文作了深入的研究,但因这一时期史事纷繁,有关资料又很不足,所以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进一步探究。本文拟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正于方家。 一、田租 东晋初年的田租制度仍西晋之旧,“凡民丁课田,夫五十亩,收租四斛”,“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其诸边郡或三分之二,远者三分之一。……远夷不课田者输义米,户三斛,远者五斗,极远者输算钱,人二十八文”。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蒋福亚  
东晋南朝的占山护泽,是引人关注的课题。论著不少,但余义甚多,有些观点也有商榷的必要。本文拟就原因、可能性、封建政府有关律令的效用,此时占山护泽的主流及所有权等方面略抒己见,参加讨论,以期对本课题的深入研究稍有稗益。一在魏晋南北朝大土地所有制发展的历程上,无论南北,都出现了占山护泽的现象。两相比较,南方更甚,其疯狂程度,为北方难以比拟,而且是东晋南朝大土地所有制发展过程中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杜建录  
1909年俄国探险家П·К科兹洛夫从我国内蒙古黑水城掘走大批西夏文献,现藏俄罗斯科学院圣彼得堡东方学研究所。这批西夏文献除大量佛经外,还包括字典、辞书、类书、法律文献以及译自汉文的兵书、类书等。它们极大地丰富了西夏研究资料,拓展了西夏研究领域,为西夏...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剑平  郑勇  
《小品》经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广为流传,备受关注,译本较多,对社会影响颇大。从《世说新语》可见《小品》经为佛教义学之大宗,以其名理而为时人所重,在僧人及名士之间为争谈玄理而举办的论议会上得以传播。另一方面,为普及佛教,释氏辅教用书《冥祥记》等中所记《小品》经却盛赞诸种现世功德,以讲身边故事的方式向普通民众传播。《小品》经这种在知识精英和庶民群中不同的传教方式,展现了佛教文化面对不同受众而实施"应时而语"的宣传策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腊梅  
地役权是指按合同约定,以提高自己土地的利益而使用他人土地的权利。地役权是设立在他人土地上的权利,设立地役权的目的是为了利用他人的土地,以增加自己土地的效益,地役权的内容较广泛,地役权具有从属性和不可分性。地役权与相邻权最大的区别在于是否为了生产生活的基本需要而由法律进行干预。设立地役权,应由当事人采取书面形式订立地役权合同,地役权一旦设立就受到法律的保护,地役权人必须依法、依约定正当行使地役权,尽量减少对供役地人物权的限制。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陈衍德  
元代农村基层组织与赋役制度陈衍德笔者在参与《中国赋役制度史》①一书的撰写时,注意到元代农村基层组织与赋役制度的关系问题,但限于该书的体例和篇幅,无法就这一问题展开论述。本文拟就此进行一些探讨。元代农村的基层组织是社,社的编制以自然村为基础。在中国封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日举  
自前凉张骏于东晋咸和二年(327年)置高昌郡开始,至北凉残余势力沮渠安周承平十八年(460年)为柔然所灭,高昌一直是凉州(或沙州)的一个属郡,在一百三十四年间高昌郡历经前秦、后凉、西凉、北凉等割据政权的交替统治。在这些割据政权交替统治下,高昌地区人民受尽苛捐杂役搜刮之苫,史籍中就有“赋役繁重”、“赋繁役重”的说法。但是,关于此一时期高昌郡的赋役制,史籍却完全失载。吐鲁番出土的言及北凉时期赋役的文书,可说是仅有的宝贵资料了。本文试图据有关的十七件文书,就高昌郡的赋役制略作考证。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蔡昌  
魏晋南北朝,起自三国,迄于隋统一中国(公元220年—公元589年),当时中国处于一个分崩离析状态,基本上是不统一的,前后历时370年。这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魏、蜀、吴三国争霸,逐鹿中原,成三足鼎立之势。公元220年,曹丕篡夺汉室政权,在许昌称帝,迁都洛阳,建立魏国。至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灭蜀、吴两国,统一中国,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7年)。西晋短暂统一,不久北方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贾学义  
《魏晋南北朝考课制度研究》出版于2009年,是王东洋在博士论文的基础之上整理而成。考课制度是考察官员政绩的一种重要方式,因而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运行和社会经济状况的重要内容。考课制度起源于春秋战国,是伴随新型军国的兴起而产生的。秦汉是考课制度的形成时期,各项考课标准和流程逐渐形成。魏晋南北朝与大一统之秦汉不同,政权分裂,因而很难实施统一连贯的考课制度,研究起来难度较大。学术界有关魏晋南北朝的考课制度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学珍  
一、加快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目标,这是我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根本方向。为此,改革我国现有的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制度,则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客观基础,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前提。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鲁军  
该文对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汇率制度选择的"两极论"进行了分析,认为其并不符合现实。鉴于汇率制度选择实际上是权衡各种汇率制度的优点和缺点,该文对固定盯住汇率、浮动汇率、目标区汇率以及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该文分析了汇率退出机制和退出策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黄茗  
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简称"新制度")于2013年1月1日起施行。新制度既继承了原制度的合理内容,又体现了若干重大突破和创新,能有效促进事业单位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当然,新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笔者对此加以梳理,并提出改进建议。一、新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会计科目设置不够合理。新制度取消了原"人员经费"及"日常公用经费"二级科目。取消之后不利于年度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士本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在这场改革中,工资制度的改革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除了物价外,几乎没有一个经济范畴会象工资这样敏感而又广泛地引起人们的关注。工资制度改革直接涉及人民的切身利益,也涉及我国社会主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诸环节的正常衔接和顺利运转,甚至涉及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工资制度改革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政治问题。本文试就马克思《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