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35)
- 2023(6262)
- 2022(5226)
- 2021(5028)
- 2020(4048)
- 2019(8857)
- 2018(8781)
- 2017(15177)
- 2016(8850)
- 2015(10008)
- 2014(10301)
- 2013(9763)
- 2012(9112)
- 2011(8512)
- 2010(8774)
- 2009(8074)
- 2008(8197)
- 2007(7426)
- 2006(6685)
- 2005(6023)
- 学科
- 济(30771)
- 经济(30727)
- 管理(20885)
- 业(17540)
- 学(15254)
- 企(14205)
- 企业(14205)
- 方法(10276)
- 农(9680)
- 中国(9489)
- 理论(8457)
- 制(8253)
- 数学(7916)
- 数学方法(7699)
- 业经(7395)
- 体(6976)
- 财(6782)
- 地方(6660)
- 教育(6634)
- 农业(6194)
- 融(5623)
- 金融(5615)
- 银(5591)
- 和(5548)
- 银行(5541)
- 行(5387)
- 环境(4567)
- 发(4483)
- 教学(4464)
- 经济学(4394)
- 机构
- 大学(133860)
- 学院(132101)
- 研究(53279)
- 济(43582)
- 经济(42310)
- 管理(41971)
- 科学(37704)
- 中国(36941)
- 理学(35265)
- 理学院(34685)
- 管理学(33655)
- 管理学院(33405)
- 农(33236)
- 京(30266)
- 所(29950)
- 研究所(27691)
- 农业(26700)
- 业大(24788)
- 中心(22671)
- 江(22296)
- 财(21328)
- 范(20561)
- 师范(20172)
- 院(19085)
- 北京(18671)
- 省(18570)
- 技术(18192)
- 州(17296)
- 农业大学(17018)
- 财经(16411)
- 基金
- 项目(89907)
- 科学(67949)
- 基金(62056)
- 研究(61744)
- 家(57651)
- 国家(57175)
- 科学基金(45821)
- 省(37035)
- 社会(35712)
- 社会科(33464)
- 社会科学(33452)
- 基金项目(31830)
- 划(31628)
- 自然(30913)
- 自然科(30190)
- 自然科学(30176)
- 自然科学基金(29605)
- 教育(29331)
- 资助(25380)
- 编号(25012)
- 成果(22560)
- 重点(21526)
- 发(19619)
- 课题(19378)
- 计划(18983)
- 部(18551)
- 创(18310)
- 科技(17694)
- 创新(17179)
- 科研(17140)
共检索到2053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郑洁 王有国 崔光芬 王祥宁 蒋亚莲 马璐琳 段青 杜文文 贾文杰
为从细胞学角度研究东方百合雄性不育的机理,本试验利用石蜡切片法对东方百合雄性可育品种及其不育突变体花药发育过程进行比较研究,确定不育突变体花药败育时期及方式。观察结果表明:正常东方百合可育品种的花药,经过造孢细胞、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单核花粉粒等时期,获得成熟的花粉粒;在花粉母细胞阶段,不育突变体花药的绒毡层即停止发育开始解体,花粉母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随着花药的发育,花粉母细胞高度液泡化并逐步解体。研究认为:东方百合不育突变体花粉败育可能发生在花粉母细胞时期,与绒毡层的提前解体有关。
关键词:
东方百合 不育突变体 花粉母细胞 绒毡层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中 赵祥云 梁励 黄善武 张启翔
对王百合雄性不育突变体‘白天使’小孢子败育的过程进行了显微观察 .结果显示 :①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 .花粉母细胞早期出现质壁分离及多核仁现象 ;减数分裂末期Ⅰ ,部分花粉母细胞畸形 ,核结构破坏 ;减数分裂过程中 70 %花粉母细胞出现了染色体结构或数量的变异 .②绒毡层行为异常 .花粉母细胞形成时期至减数分裂末期I ,绒毡层细胞液泡化 ,细胞质稀少 ;有的过度膨胀 ,彼此挤压 ,细胞粘连成团块或分隔成数块 ;单核花粉粒时期 ,绒毡层细胞质浓厚 ,细胞间间隙小 ,与中层细胞联系紧密 ,没有解体 .推测减数分裂及绒毡层行为的异常共同导致了小孢子的败育 .
关键词:
王百合 雄性不育 小孢子败育 显微观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克中 赵祥云 张启翔 黄善武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王百合及其雄性不育突变体‘白天使’花药发育过程中 7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①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中期I‘白天使’花药和花瓣中IAA含量分别低于王百合 ,而IPA和DHZR含量分别高于王百合 ;②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白天使’花药及花瓣中IAA IPA、IAA ZR +DHZR值分别低于王百合 ;③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白天使’花药中GA3+ 4低于王百合 ,减数分裂中期I花瓣中GA3+ 4的含量也以‘白天使’为低 ;④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 ,与王百合相比 ,‘白天使’花药、花瓣中ABA含量不足 ...
关键词:
王百合 雄性不育 内源激素 花药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袁亦楠 朱德蔚 连勇 戴善书 陆长旬
利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番茄雄性不育突变体 9530 5的小孢子发育进行了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 ,小孢子的败育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时期以及单核小孢子时期。绒毡层细胞行为异常 ,表现为小孢子母细胞时期提早被破坏解体 ,或绒毡层细胞多层径向分化 ,异常肥厚 ,挤压单核期的小孢子。此外败育方式还有单核中期小孢子无法进行外壁沉积 ,或小孢子的细胞质被降解成空壳 ,以及花药畸形 ,花药上长出许多附属物等异常现象
关键词:
番茄 雄性不育 小孢子发育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陆子梅 高国训 靳力争 顾自豪
对芹菜花药发育过程的细胞学观察表明,雄性不育系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行为正常,可以形成单核小孢子并从四分体中释放出来,这以后由于绒毡层细胞提前解体,使小孢子得不到充足营养而发生败育。
关键词:
芹菜 雄性不育 花药 细胞学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梅 王晶 罗凤霞 杨宏光 李智辉
以东方百合索蚌(Sorbonne)和元帅(Acapulca)为试材,采用石蜡切片法和荧光显微技术研究其胚囊发育,观察花粉管生长和双受精过程,研究适合百合的授粉及进行胚抢救的时期。结果表明:百合大孢子的发育形式为贝母型,其胚囊发育最终形成育性正常的7细胞胚囊,-2级的胚囊已经发育成熟,适宜授粉受精。异花授粉后花粉管3~5d到达胚囊,并释放出2个精核进行双受精。百合胚胎发育经过合子、原胚、球形胚、子叶型最终发育成熟。胚乳发育与胚胎同步,属于核型胚乳,在形成球形胚后胚乳细胞逐渐形成细胞壁。授粉后45d进行胚抢救较好。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危文亮 王汉中 刘贵华
NCa不育系是从甘蓝型油菜与埃塞俄比亚芥的远缘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利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NCa不育系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显微结构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NCa雄性败育发生于单核花粉晚期。其主要特点是:花粉母细胞可以通过减数分裂,四分体可以释放出小孢子,释放出的单核小孢子可以继续发育并在早期形成花粉壁,但是晚期单核花粉细胞质和细胞核相继降解,仅剩下含大液泡或内空的花粉壁;在四分体时期以前绒毡层与正常花药组织的无异,但随后细胞质开始逐渐小液泡化并最终解体。与已经研究过的其它油菜细胞质不育系相比,该不育系的败育时期相对较晚;其花药败育特点明显不同于已研究过的所有油菜胞质不育类型。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邵明珠 徐跃进 万正杰
采用石蜡切片方法,对新型红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俞优的花药发育过程进行细胞学观察,以确定其花药败育的时期、方式和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此红菜薹胞质不育系的花药败育发生于单核小孢子早期,表现为绒毡层细胞异常膨大,挤压单核早期小孢子,从而导致其败育。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克中 赵祥云 陆长旬 黄善武 张启翔
RAPD analysis on Lilium regale and its 13 phenotype male sterility mutants initiated from irradiation bulbs was made by means of 300 random 10mer primers. Of the tested primers, 93 primers produced ideal amplification bands on all materials, 14 primers generated stable different polymorphic band...
关键词:
王百合 辐射育种 雄性不育 RAPD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凤珍 韩海 栗仲兴 屠骊珠 李勇
本文对大麦雄性不育和可育花药形态和花粉发育进行了细胞胚胎学比较研究,结论如下: 1.可育和不育大麦的花药在外部形态上有明显区别,主要在于不育花药基部成为戟形,且开花时花药变得瘦小。 2.可育大麦的花粉发育类同于一般的禾本科植物。而不育花粉不能发育到二核期,并很快解体形成“无花粉型”花粉;其小孢子和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有几种异常现象:(1)早期发生异常;(2)绒毡层过早退化;(3)属绒毡层解体较晚者,小孢子能发育到二细胞阶段,但形态扭曲,内含物贫乏。 3.可育的药壁发育正常同于单子叶型,直到2细胞花粉粒时期绒毡层才全部退化。而雄性不育药壁发育异常,主要体现在绒毡层早期退化或药壁分化不完全。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馨妍 裴荣 姚家玲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水稻OsEMF2b的T-DNA插入杂合突变体的花器官形态、雌雄蕊发育和种子形成等过程进行了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OsEMF2b杂合突变体花器官形态和各部分的数量有变异,但花药和胚珠发育以及花粉和胚囊的育性正常。OsEMF2b杂合突变体出现一定比例的受精卵不分裂、胚胎发育延迟、胚胎畸形,胚乳游离核不能细胞化和胚乳细胞退化解体等异常现象,从而导致其结实率明显低于野生型。OsEMF2b基因可能在水稻的花器官形成和种子发育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慧萍 潘路招 汤冰倩 邹学校 戴雄泽 刘峰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CMS102及其相应的恢复系ST–8为材料,对其造孢期、小孢子母细胞期、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的花蕾进行细胞学形态观察,测定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和双核小孢子期发育时期的花蕾中与育性相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CMS102败育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过度膨大挤压四分体,使其不能正常发育成单核小孢子,属于孢子体不育;CMS102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ST–8的,可溶性糖、MDA含量及POD酶活性高于ST–8的;构建F_2遗传分离群体并调查其育性,对CMS102的育性进行遗传学分析,CMS102育性恢复由1对显性基因调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慧萍 潘路招 汤冰倩 邹学校 戴雄泽 刘峰
以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突变体CMS102及其相应的恢复系ST–8为材料,对其造孢期、小孢子母细胞期、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双核小孢子期和花粉粒成熟期的花蕾进行细胞学形态观察,测定小孢子减数分裂期、四分体时期、单核小孢子期和双核小孢子期发育时期的花蕾中与育性相关的生理活性物质的含量。结果表明:CMS102败育发生在四分体时期,绒毡层过度膨大挤压四分体,使其不能正常发育成单核小孢子,属于孢子体不育;CMS102花蕾中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低于ST–8的,可溶性糖、MDA含量及POD酶活性高于ST–8的;构建F_2遗传分离群体并调查其育性,对CMS102的育性进行遗传学分析,CMS102育性恢复由1对显性基因调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叶要妹 陈天花 胡秋实 包满珠
【目的】获得百日草雄性不育系,并探索其花药发育机制,为百日草杂种优势的利用提供一条新途径。【方法】采用自交F2代出现的不育材料连续回交获得的不育系再进行兄妹交、可育株自交,结合与多个自交系测交进行不育类型鉴定,并对其细胞学进行研究。【结果】获得了百日草深红色单隐性雄性不育两用系AH209AB。正常可育的花药,其药壁由4层细胞构成,即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胞质分裂为同时型;成熟花粉为三细胞型。雄性不育株花瓣退化或丝状,雄蕊退化成丝状,内无花粉,外观呈绒毛状;花药在造孢细胞组织形成后,没有继续分化产生药壁结构、花粉母细胞及其花粉,为完全的结构性雄性不育类型。【结论...
关键词:
百日草 雄性不育 花药发育 细胞学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傅小鹏 胡金义 胡惠蓉 包满珠
【目的】研究石竹不育系与可育系小孢子形成过程的异同。【方法】利用压片及石蜡切片等方法观察石竹雄性不育系与可育系小孢子发育过程。该不育系(H-37B)是通过在石竹自交6代的自交系中发现的1株雄性不育株与可育株经过连续杂交和2代回交获得的不育系(H-37B)。【结果】可育系小孢子发育经历了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四分体等时期,最后发育成花粉。不育系败育现象在造孢细胞增殖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以及四分体至单核期都有发生。石竹可育花粉外形饱满,圆形,生活力强;而不育花粉外形空瘪,不规则,无生活力。【结论】绒毡层的异常发育是导致小孢子败育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石竹 小孢子发育 雄性不育 石蜡切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