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44)
2023(3239)
2022(2719)
2021(2520)
2020(2194)
2019(4783)
2018(4831)
2017(8350)
2016(4545)
2015(4886)
2014(4450)
2013(4282)
2012(4030)
2011(3672)
2010(3755)
2009(3255)
2008(3267)
2007(2829)
2006(2614)
2005(2252)
作者
(15783)
(13336)
(13175)
(12685)
(8422)
(6627)
(5765)
(5114)
(5015)
(4729)
(4679)
(4489)
(4474)
(4457)
(4239)
(4041)
(4032)
(3912)
(3876)
(3791)
(3569)
(3448)
(3346)
(2988)
(2957)
(2944)
(2872)
(2869)
(2812)
(2789)
学科
(15068)
经济(15060)
管理(9142)
(8847)
环境(7961)
生态(6553)
(6069)
(5025)
地方(4708)
资源(4039)
(3961)
企业(3961)
(3736)
方法(3657)
(3566)
农业(3338)
关系(3269)
(3175)
贸易(3174)
中国(3150)
业经(3075)
数学(3018)
(2971)
(2942)
数学方法(2935)
规划(2928)
(2916)
环境规划(2868)
税收(2698)
生态学(2679)
机构
学院(61051)
大学(59836)
研究(28990)
科学(23526)
中国(20338)
(18954)
(18641)
经济(18096)
管理(17903)
(16928)
研究所(16146)
理学(15201)
业大(14893)
农业(14890)
理学院(14876)
管理学(14329)
(14249)
管理学院(14237)
中心(12424)
(11842)
(11248)
(11030)
实验(10733)
实验室(10310)
(10104)
科学院(9997)
重点(9787)
研究院(9724)
农业大学(9391)
北京(9349)
基金
项目(49556)
科学(36961)
基金(34631)
(34438)
国家(34258)
研究(29684)
科学基金(26737)
自然(19992)
(19968)
自然科(19353)
自然科学(19345)
基金项目(19005)
自然科学基金(18950)
(17697)
社会(16710)
社会科(15772)
社会科学(15768)
资助(13486)
重点(12837)
科技(12452)
计划(12296)
教育(11787)
(11687)
科研(10471)
编号(10249)
专项(9953)
(9577)
(9149)
创新(9123)
(8216)
期刊
(21777)
经济(21777)
学报(18969)
(16056)
科学(15978)
研究(13801)
大学(13027)
学学(12820)
中国(11748)
农业(11131)
林业(8368)
(7043)
资源(6937)
业大(5804)
管理(5185)
科技(4736)
(4622)
(4347)
自然(4248)
教育(3914)
业经(3868)
农业大学(3836)
生态(3653)
(3604)
技术(3378)
科技大(3335)
科技大学(3335)
中国农业(3127)
(3042)
金融(3042)
共检索到89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伟  叶功富  游水生  韩孟孟  杜林梅  辛秀  
对福建东山岛海岸带潺槁树Litsea glutinosa林植物组成特征及主要木本种群生态位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所调查群落共有植物34种,其中木本植物有23种,占67.6%,分属16科22属,草本植物有11种,分属6科10属,植物区系地理分布以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群落层次结构清晰,潺槁树和雀梅藤Sageretia thea分别是乔木植物和林下木本植物中生态位宽度最大的种,沿阶草Ophiopogon bodinieri和荩草Arthraxon hispidus是草本层优势种,对生境适应能力较强,对资源利用更有效。从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来看,各种群对资源的共享趋势较为明显,群落稳定性较强,其结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伟  叶功富  卢昌义  游水生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趋势对应分析(DCA)对福建东山岛海岸沙地风水林进行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调查样地共包含101个物种,分属41科82属,禾本科10种、大戟科9种、菊科8种、茜草科7种和芸香科5种所含物种较多。经TWINSPAN分类,36个样地分为13个聚组,根据其指示种确定为13个群丛。样地DCA和物种DCA排序结果反映了植物群丛与指示种之间的一致关系,两排序轴均具有明确的生态学意义,环境因子影响了风水林植被的分布。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俊华  刘兴良  何飞  刘世荣  
以海拔梯度作为一维资源轴,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计测的状态指标,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川滇高山栎灌丛主要木本植物的生态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川滇高山栎灌丛在整个资源位中占绝对优势;川滇高山栎、平枝栒子、臡妨⒏仕嗳鹣憔哂薪洗蟮纳豢矶龋?Bsw(Levins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5949,0.4524,0.5511和0.4516,其Ba(Hurlbert生态位宽度)值分别为0.9560,0.5703,0.7834和0.5711;物种的生态位宽度与重要值变异系数呈典型负相关;生态位宽度较大的2个种的相似性比例值较大,生态位宽度较小的2个种间也能产生较大的相似性比例;大部分种群的生态位相似性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朱美琴  叶功富  游水生  陈增鸿  白永会  尤龙辉  高伟  
采用XRY-1A数显氧弹式热量计测定该群落不同层次共18种优势植物不同器官的热值.东山岛季风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的平均干重热值介于14.95-18.76 kJ·g-1之间,乔木层植物干重热值以潺稿树最高(18.76 kJ·g-1),朴最低(17.53kJ·g-1);灌木层植物以豺皮樟最高(16.42 kJ·g-1),露兜树最低(15.16 kJ·g-1);草本层植物干重热值在14.29-14.78kJ·g-1之间;层间植物以帘子藤最高,雀梅藤最低.各层优势植物平均干重热值和去灰分热值表现为:乔木层>层间植物>灌木层>草本层.植物器官间去灰分热值存在差异,乔木层和灌木层表现为叶>干或枝>根,草本层和...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阳   王若鉴   李波   王飞   齐瑞   陈学龙   刘锦乾  
【目的】以白龙江林区沙滩林场退化人工云杉林次生演替阶段的群落为对象,揭示群落组成结构与生存状态,预测群落发展趋势。【方法】以样地代表多种资源的综合状态,基于群落调查数据,以物种重要值作为生态位的计测指标,计算优势种群Levins生态位宽度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并分析种间总体联结性。【结果】结果表明:次生群落乔木层共有树种11种,人工云杉大量死亡,红桦、糙皮桦与岷江冷杉的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均远大于其他种,为该次生群落优势种;岷江冷杉在乔木、灌木层均具有最大的生态位宽度,桦木在乔木层优势明显,但在灌木层不具优势;次生群落乔木层普遍存在生态位重叠,且重叠程度大于灌木层,灌木层出现了生态位分化。乔木、灌木层物种间总体均表现为不显著正关联。【结论】研究表明,该次生群落为桦木-岷江冷杉林群落,且群落处于正向演替中期-竞争平衡阶段,各种群的优势与生态位仍处于相互适应的变化中,群落结构尚不稳定。物种重要值与生态位宽度无明确相关规律,生态位重叠与生态位宽度也无明确相关规律。生态位重叠反映着群落的稳定性,乔、灌木层共有种的优势程度与生态位宽度则反映物种的增长潜力,因此,该次生群落乔木层的稳定性大于灌木层,岷江冷杉种群具有进一步增长趋势,桦木种群更新受到限制,将逐渐被耐阴树种所取代。因此研究区次生林的经营应多为冷杉林的生长创造有利条件。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意德  
对海南岛尖峰岭热带山地雨林森林群落的20个原始林主要种群和33个更新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进行了测定,包括生态位宽度、生态位相似性比例、生态位重叠等。结果表明:组成热带森林的各个种群绝大多数为狭生态位的,种群之间的关系不明确,对资源的分割程度很高,种群之间的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和生态位重叠指标均很低,反映了热带森林的复杂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滔  吴承祯  陈灿  谢安强  李键  林勇明  范海兰  林晗  
对闽东南海岸带代表山地灵石山次生林的2种优势乔木和3种优势灌木的叶绿素含量及其不同海拔资源位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米槠和猴欢喜2种乔木的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趋势;围涎树、罗伞树和九节木3种灌木的叶绿素含量没有随海拔升高出现明显变化的趋势;5种树种中唯有米槠叶绿素含量在不同海拔资源位上具有极显著差异;300和400 m两个海拔资源位乔木与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显著;300-700 m海拔资源位2种乔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极显著;200-400 m海拔资源位同种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不显著,而不同种灌木叶绿素含量间的差异极显著.表明植物能够根据其所处的海拔资源位来调整叶绿素...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学敏  罗久富  陈德朝  朱欣伟  周金星  
为探索高寒脆弱生态区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生态系统中各植物种群资源利用能力,通过草地群落学调查结合物种重要值、 Shannon-Wiener生态位宽度指数、 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等对若尔盖高原轻度退化、中度退化、重度退化和极重度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特征及主要种的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轻度、中度退化群落中,建群种为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已侵入不可食性杂类草,且具有较高的重要值;在重度、极重度群落中,建群种更替为禾本科Poaceae植物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和赖草Leymus secalinus,群落中不可食性杂类草的重要值高于轻度和中度退化群落。②随着退化程度加剧,除建群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位宽度以外,退化草地指示种也在群落中占较大的生态位宽度,增加了草地优良牧草的生长压力。③群落中主要种之间的所有生态位重叠指数平均值随退化程度加剧而降低,依次为轻度退化(0.59),中度退退化(0.58),重度退化(0.42)和极重度退化(0.40),主要种群之间对资源的利用随退化程度加剧在整体上逐渐趋向于离散。轻度退化群落中的线叶嵩草、黄帚橐吾Ligularia virgaurea,中度退化中的线叶嵩草、乳白香青Anaphalis lactea,重度退化中的垂穗披碱草以及极重度退化中的赖草,与群落中的其他种群之间的生态位重叠值较高。综上,若尔盖高原草地在退化过程中,伴随具有不同资源利用策略的植物种群替代的过程。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丁松  欧阳杰  吕丹  欧阳勋志  
在对井冈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林分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有栲树分布的不同环境类型设置8个典型样地,以不同生境的样地作为资源位,以物种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状态指标,对栲树林优势种群的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栲树、罗浮栲、红楠具有较大的重要值和较宽的生态位宽度值,Ba为0.853、0.787、0.720,对群落结构和功能起着决定作用。杜英仅在两个资源位中出现,分布范围小,Ba为0.026,对资源利用能力弱;15个优势树种间的生态位高度重叠占4.8%,中度重叠占35.2%,低度重叠占60%,生态位重叠值不大,各树种因对共同资源的利用而产生的竞争不强,群落中优势树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庆  刘世荣  臧润国  郭泉水  郝玉光  
对四合木种群生殖值和生殖分配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四合木种群的生殖值从低龄组到高龄组 ,呈现出一种低→高→低的趋势。 3~9a生殖值缓慢增加 ,1 0~ 2 1a生殖值迅速增高 ,1 9~ 2 1a达到最大值 ,2 1a以后生殖值缓慢下降并渐渐平缓。在生境条件较差的群落中 ,四合木种群生殖值较高 ,这可能是其适应恶劣环境所采取的生殖对策。四合木的生殖值受环境因子的选择压力 (kx)以及种群存活率 (Lx)所控制。生殖分配 (RA)与生殖阶段有关 ,从花期到果期 ,RA呈下降的趋势。四合木种群在 4~ 2 1a之间 ,其RA随年龄增大逐渐递增 ,2 1a以后 ,随年龄增大逐渐递减。根据其生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锬  康慕谊  吕乐婷  
研究目的:对海南岛沿海12个市(县)海岸带区域开展基于防护功能重要性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揭示区域土地生态安全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研究方法:运用RS、GIS技术进行定量化综合评价,并计算各市(县)的区域土地生态安全指数。研究结果: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等级可划分为高安全、较安全、一般安全、较不安全及不安全5个等级,其中一般安全及以上水平区域面积比例达81.8%,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分布在开发强度和规模较大的东部以及新兴工业开发区。研究结论:海南岛海岸带土地生态安全总体状况良好,安全等级较低的区域主要因地产、旅游基础设施及农业养殖业等改变海岸带自然景观结构和生态功能。不合理的区域土地资源...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爱宁  安沙舟  张蕊思  夏小伟  卡斯达尔·努尔旦别克  董磊  
采用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BL_i)和Pianka生态位重叠指数(Q_(ik)),测定不同退化梯度下巴音布鲁克大尤尔都斯高寒草原17种主要植物的生态位宽度及生态位重叠。结果表明,未退化阶段,优势种紫花针茅(Stipapurpurea)的生态位宽度较高,轻度退化与中度退化阶段其生态位宽度减小,重度退化阶段又上升,其它物种根据群落结构变化生态位宽度发生变化。在不同退化梯度下均出现生态位较窄的种群生态位重叠较大的现象,物种间生态位重叠的变化是由种间生态学特性差异与草地退化对种间关系影响共同造成的。研究显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荣  程瑞梅  肖文发  潘磊  曾立雄  
根据三峡库区初期水位涨落情况,以空间代替时间法,连续两年对典型消落带区域地上植被进行调查,通过计算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来分析不同水淹时间下优势草本植物生态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一年水淹区段在未水淹时,植物生态位宽度普遍较窄,此时生态位明显特化,而第二年水淹极大的增加了适应干湿变化的物种的优势度。水淹前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只有12对,小于0.2种对为189对,其中生态位重叠值为零的为103对;水淹后生态位重叠值大于0.5的有24对,小于0.2种对为53对,其中生态位重叠值为零的为6对,说明生境由干燥到湿润的变化,对湿润环境相对适应的物种存活,优势植物生态位重叠明显增加。经两年水淹区段中,...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毛志宏  朱教君  谭辉  
对4种主要次生林类型的植物物种组成及其多样性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通过2个生长季的调查,共采集植物378种,分别隶属于78科、215属;2005年设置的37块样地中,共包括植物物种183种,分别隶属于58科、123属,其中乔木34种、灌木33种、草本116种;除主要乔木树种(如蒙古栎、枫桦、胡桃楸、水曲柳和花曲柳)外,常见的植物有色木槭、假色槭、毛脉卫矛、山楂叶悬钩子、荨麻叶龙头草、白花碎米荠、宽叶苔草、粗茎鳞毛蕨和掌叶铁线蕨等;2)对辽东山区次生林生态系统现有植物群落而言,物种数占植物物种总数80%的最小取样面积为251m2,即约为16m×16m;物种数占植物物种总数90%的最小取样...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德一  张安定  张树文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半岛北部海岸带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城乡聚落扩展明显,快速城镇化过程对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及时掌握城乡聚落的时空分布和变化特征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RS技术为主要手段,目视解译获取了研究区1986、1992和2004年3个典型时期的城乡聚落空间分布信息,并以此为基础,借助城镇扩展指数、重心、分形维数等指标,定量分析了城乡聚落的扩展特征,进一步探讨了扩展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城乡聚落扩展明显,其重心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转移的态势,并且扩展随意性非常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地区GDP、人口城市化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等社会经济因素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