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3)
- 2023(1089)
- 2022(995)
- 2021(882)
- 2020(826)
- 2019(1752)
- 2018(1729)
- 2017(2938)
- 2016(2046)
- 2015(2292)
- 2014(2219)
- 2013(2219)
- 2012(2139)
- 2011(1932)
- 2010(1961)
- 2009(1690)
- 2008(1792)
- 2007(1706)
- 2006(1450)
- 2005(1427)
- 学科
- 济(4078)
- 经济(4068)
- 业(3909)
- 管理(3266)
- 企(2817)
- 企业(2817)
- 学(2706)
- 中国(1957)
- 农(1848)
- 水产(1730)
- 财(1636)
- 制(1526)
- 资源(1380)
- 地方(1332)
- 方法(1294)
- 人口(1284)
- 动物(1204)
- 务(1201)
- 财务(1199)
- 财务管理(1197)
- 农业(1182)
- 贸(1181)
- 贸易(1181)
- 企业财务(1158)
- 易(1141)
- 数学(1099)
- 发(1078)
- 数学方法(1063)
- 研究(1046)
- 业经(1021)
- 机构
- 大学(27466)
- 学院(27344)
- 研究(13858)
- 科学(10767)
- 农(10164)
- 中国(9315)
- 所(8947)
- 研究所(8427)
- 农业(8329)
- 济(7512)
- 管理(7248)
- 经济(7214)
- 业大(6684)
- 京(6359)
- 理学(5960)
- 中心(5948)
- 省(5946)
- 理学院(5847)
- 管理学(5663)
- 管理学院(5619)
- 室(5564)
- 院(5299)
- 实验(5157)
- 业(5096)
- 江(4995)
- 实验室(4934)
- 农业大学(4792)
- 技术(4770)
- 重点(4724)
- 研究院(4560)
共检索到433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沈永富 臧东升 吴峰 戴小杰 李云凯
镰状真鲨属大型中上层鲨鱼,是东太平洋地区金枪鱼延绳钓和围网兼捕渔获最多的鲨鱼种类,近年来资源衰退严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为易危物种,并列入《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II。开展鱼类年龄与生长研究,是评估其资源状况的基础,可为制定有效的物种保护政策提供理论依据。以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兼捕记录的802尾(雌性316尾,雄性486尾)镰状真鲨为研究对象,实验随机采集67尾(雌性35尾,雄性32尾)脊椎骨样本,通过切片法和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法鉴定年龄,建立最适生长模型。结果显示,延绳钓兼捕的东太平洋镰状真鲨以全长160~220 cm,年龄9~15龄个体为主,雌、雄最大观测全长分别为222.58和233.47 cm,最大年龄分别为18龄和17龄,雌、雄逆推全长的最适生长模型均为Logistic模型,其中雌性■雄性■,雌、雄个体50%性成熟年龄t50分别为(13.50±0.43)和(13.42±0.46)龄,50%性成熟全长L50分别为(207.60±2.43)和(200.67±3.60) cm。
关键词:
镰状真鲨 年龄 生长 椎椎骨 东太平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邹莉瑾 张敏 邹晓荣 吴昔磊 谢峰
智利竹筴鱼是一种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对其生活史关键过程的认识还相当有限。根据2006年5-8月在智利公海采集的智利竹筴鱼样本,利用其中963尾智利竹筴鱼耳石对其年龄进行了鉴定,估算了智利竹筴鱼叉长体重关系以及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并分析了智利竹筴鱼耳石重量(OW)与年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最大年龄9龄,最小年龄2龄,样本年龄组成以4龄为主(71.5%)。智利竹筴鱼叉长体重方程参数a、b分别为0.000 03和2.801 9,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L∞为738.4 mm,k为0.107,t0为-1.08。耳石重量与年龄呈显著线性关系(r=0.74...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江建军 许柳雄 朱国平 朱伟俊
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Thunnus alalunga)是金枪鱼渔业的主要捕捞对象之一,其资源的养护和管理日益受到各方关注,鱼类年龄鉴定是渔业资源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2013~2014年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探捕所采集的227个脊椎骨样本,用不同的染色方法分成4组进行年龄的鉴定,选用线性模型、指数模型和幂指数模型对叉长和脊椎骨半径进行拟合,最后选出结果最好的鉴定组和拟合模型,通过年龄鉴定估算长鳍金枪鱼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叉长范围为52~104 cm,优势叉长组为81~90 cm,占总数的83.1%;年龄组成以5、6龄较多,占样本总数的8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江建军 许柳雄 朱国平 郭志勋 朱伟俊
根据2013—2014年在大连远洋渔业金枪鱼钓有限公司的超低温金枪钓渔船"天祥"16号船上采集的258个鳍条样品为基础(从845尾长鳍金枪鱼样本中随机选取了258个鳍条样本),研究了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年龄和生长情况。研究首次采用了3个不同的切割位置(鳍条全长的10%、20%、50%标记段)对鳍条截面进行处理,利用线性函数、指数函数和幂函数分别拟合长鳍金枪鱼叉长和鳍条截面半径之间的关系,采用赤池信息准则(AIC)来获得最优化的函数,并计算其逆算叉长,最后得到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生长方程、生长拐点以及生长率和生长指标。研究表明,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主要年龄段集中在4~6龄,不分雌雄的生长方程为Lt=112.231×[1-e~(-0.277 132×(t+1.435))],拐点年龄为2.53,生长率和生长指标随着年龄的增长呈递减的趋势,且年龄越大变化越小。本研究可为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资源状况评估及渔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生物学信息。
关键词:
长鳍金枪鱼 鳍条 年龄与生长 北太平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伊宁 刘必林 淡雅婷 李建华
为探究加利福尼亚标灯鱼的基础生物学信息,本文根据2022年6—7月在西北太平洋公海海域采集的175尾样本,通过耳石微结构的观察,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加利福尼亚标灯鱼的矢状耳石呈卵圆形,有一个深波状的背缘,浅沟,尾状圆形,纵截面微观结构显示出3个生长区:中心区(CZ)、中间区(MZ)和外部区(EZ),轮纹数分别为45~50、38~45和157~465;根据生长纹计数,计算日龄范围为242~550d,优势日龄组范围为301~400d占91.46%;根据捕获时间推算样本孵化时间约为 2021年3—8月,其中高峰孵化日期约为2021年5—6月;赤池信息量准则分析显示,最适生长方程为贝塔朗菲模型(von Bertalanffy): L_(t)=146.325×{1-exp[-0.01×(t-229.392)]};此外,研究还表明加利福尼亚标灯鱼的生长纹均有明显的月球周期性,即在满月期间具有更窄的生长纹宽度。本研究结果揭示了其生活史特征以及为日后资源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宋利明 刘海阳 谢凯 赵海龙
为了减少延绳钓渔业中镰状真鲨的误捕率,本研究利用2009年10月—12月和2010年11月—2011年1月在吉尔伯特群岛海域作业的延绳钓渔业调查数据:钓钩深度数据,温度、盐度、溶解氧浓度和叶绿素浓度垂直剖面数据,作业参数,渔获统计数据等,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钓钩预测深度计算模型,利用Wilcoxon检验对2种钓具和2种钓钩钩型之间镰状真鲨误捕率进行显著性检验,利用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分析镰状真鲨的捕获环境。结果显示,(1)实验钓具和18/0圆型钓钩可显著降低镰状真鲨的误捕率;(2)镰状真鲨误捕率最高的深度、温度、盐度、叶绿素、溶解氧范围分别为40.0~79.9 m,24.0~24.9℃、29...
关键词:
镰状真鲨 误捕率 钓钩钩型 海洋环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戴小杰 许柳雄
During July-November in 2003, pelagic fish survey was conducted by longliner covering areas of 03?S-17?S , 96?W-146?W. Sampling gear was longline fishing. With the precaudal length increment, the total gonad weight of male blue shark increases greatly but that of female increases little. The average...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新军 马金 刘必林 陆化杰 曹杰
根据2007年7—10月在西北太平洋柔鱼传统作业渔场采集的样本,利用耳石微结构对其渔获群体结构、年龄与生长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雌性个体胴长为200~395 mm,日龄为123~258 d;雄性个体胴长为200~353 mm,日龄为127~274 d。7、8月渔获样本的优势日龄为151~180 d,9月为181~210 d,10月为211~240 d。孵化日期为2006年12月下旬至2007年6月上旬,其中1—4月为高峰期。雌性个体的胴长绝对生长率平均为(1.175±0.127)mm/d,雄性为(0.952±0.213)mm/d。其胴长、体质量与日龄的关系可分别用线性和指数方程来拟合,雌、雄个...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春霞 戴小杰 吴峰 许友伟
大青鲨广泛分布在大西洋热带或温带水域,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的最主要兼捕种类。利用中国金枪鱼渔业科学观察员2010年10月~2011年3月在北大西洋(48°~52°N/15°~34°W,3°~15°N/34°~40°W)采集的524尾大青鲨样本(雄性328尾,雌性196尾)和相关数据,并随机选择51尾雄性(104~254 cm)和52尾雌性(135~211 cm)脊椎骨样本进行年龄鉴定,根据以上信息对大青鲨的年龄和生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叉长和脊椎骨半径的关系式为LF=192.8 Rv0.837;通过10%硝酸钴染色法观察脊椎骨轮纹,雄性的年龄范围为1~11a,雌性为3~7a;平均百分比误差指数为...
关键词:
大青鲨 年龄和生长 北大西洋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戴小杰 许柳雄 宋利明 刘一淳
2003年7月-11月份期间,对东太平洋公海海域(03°S~17°S,96°W~146°W)的超低温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鱼进行调查。发现共兼捕到9种鲨鱼,分别是尖吻鲭鲨、长鳍鲭鲨、鳄鲨、人眼长尾鲨、路氏双鲨、长鳍真鲨、镰状真鲨、大青鲨和黑异鳞鲨,隶属于3目6科。共钓获鲨鱼24 711 kg,其中大青鲨是优势种类,占鲨鱼渔获尾数的50.4%,占鲨鱼渔获总重量的76.5%,平均个体重量达到64.9 kg。调查获得9种大洋性鲨鱼的渔获率,其中以大青鲨的最高,达到0.964尾数/千钩,鳄鲨次之为0.497尾数/千钩,其它鲨鱼的CPUE均在0.200尾数/千钩以下,此外估计了东太平洋海域金枪鱼延绳钓兼捕鲨...
关键词:
东太平洋公海 金枪鱼 延绳钓 鲨鱼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高小迪 高春霞 李云凯 戴小杰 许骆良 王家启
利用2012—2019年中国金枪鱼延绳钓渔业观察员计划获取的数据,采用α多样性指标分析了中东太平洋海域鲨鱼的物种多样性,并利用广义加性模型分析了其栖息地偏好。结果表明,中东太平洋金枪鱼延绳钓渔业兼捕鲨鱼共20种,主要种类为大青鲨(Prionace glauca)和镰状真鲨(Carcharhinus falciformis)。中东热带太平洋和东南太平洋海域的鲨鱼物种组成相似,但中东热带太平洋鲨鱼物种均匀度更高,且热带海域的鲨鱼生物多样性高于温带地区。鲨鱼的物种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受栖息地环境影响,存在较大的时空差异。鲨鱼群落更倾向于栖息在具有较高生产力水平(叶绿素浓度>0.10 mg·m~(-3))和海平面距平偏低(海平面距平值25℃)海域。研究利用α多样性指数识别了以中东太平洋赤道水域(10°N~5°S、110°W~130°W)为主的鲨鱼物种多样性热点区域,有助于了解大洋生态系统鲨鱼物种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为制定针对鲨鱼的养护管理措施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韩飞 陈新军 林东明 宣思鹏
现生头足类的性腺发育滞后于个体生长,研究其生殖投入方式对于掌握它们的生长发育过程有着重要的意义。为此,本实验利用形态学和残差指标分析方法,对东太平洋赤道海域茎柔鱼的体征生长及其生殖投入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雌、雄个体均为匀速生长,雌性个体性腺成熟的最小胴长和最小体质量分别为270 mm和766 g,雄性个体性腺成熟的最小胴长和最小体质量分别为270 mm和479 g。雌、雄个体的空胃率低,摄食等级以1~2级为主;随着月份推移,个体的体征质量逐步趋好,在性腺发育阶段最差。雌性成熟个体的性腺指数平均值为2.26%±1.33%,缠卵腺指数平均值为34.34%±18.62%;雄性成熟个体的性腺指数平均值为1.31%±0.35%。雌、雄个体二者的体征指标与生殖投入指标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随着性腺发育,体征指标和生殖投入指标呈下降趋势;随着胃饱满度等级增加,体征指标呈下降趋势,生殖投入指标则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茎柔鱼在性腺发育过程中持续摄食生长,生殖投入倾向于外源性,肌肉组织存储能量部分转化以满足生殖发育所需。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浩展 戴小杰 高春霞 王坤
拟锥齿鲨(Pseudocarcharias kamoharai)是金枪鱼延绳钓渔业中较常见的兼捕物种。它处于海洋生态结构的顶端,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多样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国金枪鱼渔业国家观察员20112015年在热带大西洋海域(6.38°S15.17°N、42.02°W18.53°W)调查时采集的1 426 ind拟锥齿鲨和20062015年在热带太平洋海域(16.88°S10.85°N、148.71°E96.80°W)调查时采集的1 037 ind拟锥齿鲨,按不同性别对其生物学特征进行初步研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戴小杰 高春霞
鲨鱼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生物类群。鲨鱼的年龄与生长作为基础的生活史特征,是资源评估所需的关键种群信息。鲨鱼的年龄与生长研究需要解决样本的选择与处理、年龄鉴定的方法和校正、生长模型的运用和参数估计等基本问题,否则难以得到可靠的结果。总结分析了两大类年龄鉴定方法及3种年龄校正技术的优缺点和应用局限性,比较分析了各种生长模型的应用差别,并对常见大洋性鲨鱼的生长参数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第一背鳍上部的脊椎骨是鲨鱼年龄鉴定的最佳硬质,硬质的处理需要借助化学方法,以提高轮纹清晰度;对年龄鉴定的校正是避免或减少系统误差的关键,校正方法的选择需要考虑鱼种的寿命;生长曲线的拟合需要选择多种备选模型,建议通过AI...
关键词:
鲨鱼 年龄鉴定和校正 生长模型 生长参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