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53)
- 2023(7001)
- 2022(5772)
- 2021(5522)
- 2020(4627)
- 2019(10623)
- 2018(10291)
- 2017(19157)
- 2016(10386)
- 2015(12012)
- 2014(11643)
- 2013(11884)
- 2012(11545)
- 2011(10497)
- 2010(10386)
- 2009(9531)
- 2008(9500)
- 2007(8326)
- 2006(7455)
- 2005(6914)
- 学科
- 济(50462)
- 经济(50414)
- 业(29348)
- 管理(27231)
- 方法(23082)
- 企(21996)
- 企业(21996)
- 数学(21115)
- 数学方法(20974)
- 中国(15779)
- 技术(12573)
- 农(12533)
- 贸(11926)
- 贸易(11920)
- 学(11886)
- 易(11732)
- 财(10104)
- 农业(8790)
- 业经(8241)
- 制(8004)
- 地方(7629)
- 环境(7478)
- 融(7430)
- 金融(7429)
- 银(7405)
- 银行(7372)
- 行(7176)
- 出(7131)
- 技术管理(6998)
- 发(6781)
- 机构
- 大学(163410)
- 学院(158606)
- 济(76362)
- 经济(75344)
- 研究(67092)
- 管理(55728)
- 中国(50370)
- 理学(48062)
- 理学院(47460)
- 管理学(46707)
- 管理学院(46418)
- 科学(40788)
- 所(35801)
- 京(35625)
- 研究所(33171)
- 财(31478)
- 农(31199)
- 中心(27963)
- 经济学(25826)
- 财经(25745)
- 农业(24979)
- 业大(24282)
- 院(24202)
- 经(23872)
- 经济学院(23470)
- 北京(23078)
- 江(22706)
- 科学院(20657)
- 范(20378)
- 师范(20058)
- 基金
- 项目(108531)
- 科学(85183)
- 基金(81697)
- 研究(75142)
- 家(74860)
- 国家(74418)
- 科学基金(60883)
- 社会(50277)
- 社会科(47903)
- 社会科学(47892)
- 基金项目(41850)
- 自然(38694)
- 省(38082)
- 自然科(37838)
- 自然科学(37822)
- 自然科学基金(37207)
- 资助(34611)
- 划(34512)
- 教育(33539)
- 部(26278)
- 重点(26145)
- 编号(26118)
- 发(24363)
- 中国(23962)
- 国家社会(23180)
- 创(22870)
- 成果(21896)
- 创新(21846)
- 教育部(21836)
- 科研(21124)
共检索到241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澄茂 叶泉土
根据 198 6~ 1995年在东吾洋放流的 97948万尾中国对虾种苗资料 ,研究了仔虾种苗放流技术和增殖效果。结果表明 ,只要掌握好种苗放流技术 ,加强海区管理 ,直接放流未经中间暂养培育 ,平均体长在 10mm以上的仔虾种苗 ,年平均回捕率可达 5 .2 6 % ,增殖效果十分显著。
关键词:
中国对虾 放流技术 增殖效果 东吾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叶泉土
本文根据1986~1995年在东吾洋水域放流的97948万尾中国对虾种苗材料,研究了移植放流虾在放流海区及福宁湾海区的分布和移动规律,阐明了中国对虾已在东海南部福宁湾海区繁衍生息并形成了自然的生殖群体。此外,还分析了不同规格苗种的放流效益比较,得出在东吾洋放流平均体长在10mm的虾苗,其年均回捕率可达5.26%的增殖效果。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移植放流 效果 东吾洋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邓景耀
中国对虾是我国开展种苗放流试验的首选对象,一方面日本1964年开始在濑户内海进行了日本对虾种苗放流试验,70年代初开始规模性放流,并取得了成功;另一方面对虾生命周期短、经济价值高。我国从50年代末开始就对其渔业生物学、种群动态和资源管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70年代末对虾工厂化育苗技术的日臻完善,为开展种苗放流试验奠定了基础。 1981年7月中旬黄海水产研究所和下营增殖站首先在莱州湾潍河口进行了对虾种苗放流试验,共放流体长30mm种苗370万尾。1982~1984年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在象山港进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林金錶 陈涛 陈琳 杨渡远 胡佐楚 黄国光
探讨恢复业已衰退的大亚湾对虾资源的可行性。1992至1994年在大亚湾放流体长10~57mm的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和墨吉对虾(P.merguiensis)共为2947万尾,标志放流体长51~109mm以上的三种对虾14688尾。放流增殖效果明显,日本对虾的回捕率为9.3%,长毛对虾和墨吉对虾的回捕率为5.0%。大亚湾内放流的对虾,不作季节性远距离洄游,只作季节性短距离的浅水—深水区移动。日本对虾的标志放流在国内尚属首次。
关键词:
对虾 标志放流 资源增殖 大亚湾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袁伟 林群 王俊 孙坚强 陈瑞盛
为了评价崂山湾中国对虾的增殖效果,2012年5月在崂山湾分两批次放流中国对虾15673万尾。2012年7–9月开展了中国对虾跟踪与回捕调查,进行了中国对虾放流苗种存活生长状况、洄游分布及回捕情况的研究,并应用"Bhattacharya"法区分了中国对虾的自然群体与放流群体。结果显示,8月中旬中国对虾放流苗种主要生活在崂山湾中部海域,第1、2批放流苗种的平均体长分别达到144.9、130.5 mm,随着水温的降低,作季节性短距离的由浅水向深水区移动,放流种群和自然种群分别占总群体的92%和8%;由于受到竞争生物及栖息地环境因素的影响,中国对虾放流群体的回捕率仅为0.58%。虽然相比其他海域中国对...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邓景耀 任胜民 朱金声
中国对虾苗种放流规格试验邓景耀,任胜民,朱金声(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266071)关键词中国对虾,放流规格,捕食死亡率EXPERIMENTONRELEASINGSIZEOFCHINESESHRIMP¥DengJingyao,RenShengminan...
关键词:
中国对虾,放流规格,捕食死亡率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波 金显仕 吴强 谢周全
为了解增殖放流中国明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生长、分布、摄食和食物竞争等状况,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在莱州湾进行了9次底拖网调查,其中仅4个航次的调查捕获了中国明对虾。体重瞬时增长系数的计算结果表明,7月份是莱州湾放流中国明对虾的快速生长期,7月底至8月初达到生长拐点,以后生长减慢。其活动和分布规律表明,中国明对虾放流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和适应后才开始溯河,8月初移出河道向深水扩展,集中分布在莱州湾西部,8月中旬主要集中在莱州湾的西部和湾口,9月初至10月中旬主要分布在莱州湾湾口和湾外。中国明对虾成虾的摄食范围较广,是偏重摄食底栖动物饵料的杂食性种类,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忠义 金显仕 吴强 栾青杉 陈瑞盛 王俊
为优选青岛市沿海中国明对虾的港湾增殖放流点,本实验于2010年6月至9月采用拖网调查,对鳌山湾渔业资源生物背景、放流中国明对虾的资源量和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5个航次拖网调查的渔获物组成中与中国明对虾食性类似的口虾蛄捕获量最大,占总捕获量的46.66%,中国明对虾的天敌虎鱼和鲬的捕获量很少,占总捕获量的1.28%。浮游植物生物水平评价等级为Ⅴ级;(2)中国明对虾的资源调查回捕率约为0.10%,偏低,港口码头走访调查回捕率为1.20%,属正常值,但相对偏低;(3)中国明对虾生长速度较快,具有雌雄差异,最大体质量日增长量分别为0.88和0.47 g。生长初期雄虾生长较快,但后期雌虾生...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于宁 王茂剑 吕振波 徐炳庆 王四杰 涂忠 李凡
利用2011年莱州湾中国对虾放流回捕生产调查统计和生物学测定数据,构建了包括资源模块、经济模块、决策模块的资源-经济模型,模拟了不同管理决策对放流经济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放流规模和捕捞强度不变时延迟开捕,总成本降低,渔民捕捞收益和社会经济效益先增加后减少,存在一个使放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值的最佳开捕日期:例如,当放流规模为738亿尾、捕捞死亡系数为0.03时,10月8日开捕可以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19.30万元;放流规模和开捕日期不变时扩大捕捞力量,总成本增加,同样存在一个最优捕捞规模使放流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但并非捕捞规模越大获得的经济收益越大;开捕日期和捕捞规模不变时,社会经济效益与放流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信敬福 王四杰 王云中 王树田 刘忠海 张本成 连春生
根据 1984~1992年乳山湾、塔岛湾中国对虾(Penaeus chinensis)放流增殖结果,对增殖适宜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放流数量的增加,增殖对虾体长瞬时生长速度参数下降,二者呈负相关关系,关系式为:kL=3.727e~-4.032×10~-5N,(R~2=0.802)。从开捕时增殖对虾平均体长、资源量与放流数量的关系式分析,乳山湾。塔岛湾增殖中国对虾数量以 8 000万尾为宜。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忠义 王俊 赵振良 周军 吕振波 董婧 刘茂利 金显仕
根据2009年5~10月底的调查和统计资料,对在渤海增殖放流的中国对虾的分布、生长、资源量以及捕捞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显示,6月中旬放流的中国对虾多集中在水深1~2m以内和河口附近的浅水区,到7月下旬,分布水深为5~18m,密集分布区在10~15m,之后一直生活在较深水域。6月中旬,中国对虾平均体重为2.5g;7月上、中旬,平均体重为7.0g;7月下旬,平均体重为20.0g;7月底、8月初,平均体重为27.0g;8月中旬,平均体重为36.0g;9月上旬,平均体重为41.0g。8月上、中旬渤海中国对虾的资源量为1 665t;10月下旬,生产捕捞后的资源量减少为137t。8月份中国对虾的...
关键词:
渤海 中国对虾 资源 增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苏振明 王克行 张存义 王启华 刘永昌 邢向东 信敬福 宋元涛
对黄海增殖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Bate)群体的生长特性进行研究,并初步确定了该群体的合理开捕期。结果表明,(1)同大多数对虾种类一样,日本对虾也表现出雌雄生长的差异。雄虾生长较快,而雌虾能达到更大的个体。(2)在同体长条件下,该增殖虾体重比南海同种野生虾小。(3)体重生长据点在3个月左右。据此,我们认为在9月中旬开始捕捞较为合理。
关键词:
日本对虾,资源增殖,生长,黄海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王如柏 叶惠恩 黄卫平
一、前言发展增殖渔业,走“海洋牧场化”道路,是渔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经之路。世界上先进的渔业国家,在合理利用、依法保护渔业资源的同时,均在探索人工增殖以改善和增加海域资源量的途径。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业的发展,沿海省市自北而南先后开展中国对虾的人工增殖放流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魏鸿擎 张凤英 蒋科技 姜亚洲 孟永永 宋炜 马春艳 程家骅 马凌波
为评估增殖放流对日本囊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群体遗传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分析了放流前捕捞渔获群体(FLQ)、放流后捕捞渔获群体(FLH)以及放流虾苗群体(FLXX)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群体共测定了135尾日本囊对虾的线粒体D-Loop序列,经比对分析确定测得的序列长度为938 bp,检测到237个变异位点,177个简约信息位点,定义了100种单倍型。经分析,核苷酸多样性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FLQ、FLH、FLXX,单倍型多样性指数大小为FLQ=FLH>FLXX。aMoVa分析表明FLQ和FLH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F_(st))值为0.00629,其小于0.05,表...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严正凛
斑节对虾系暖水性海洋生物,台湾俗称草虾。它具有个体大、生长快、食性杂、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备受人们的青睐.斑节对虾自从我国台湾省1968年人工育苗首次获得成功以来,发展很快,现已成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