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788)
2023(17197)
2022(14852)
2021(13844)
2020(11390)
2019(26179)
2018(26179)
2017(49241)
2016(26970)
2015(30267)
2014(30344)
2013(30271)
2012(28540)
2011(26099)
2010(26390)
2009(24157)
2008(23308)
2007(20575)
2006(18505)
2005(16695)
作者
(81310)
(67934)
(67439)
(64027)
(43603)
(32608)
(30526)
(26620)
(25898)
(24458)
(23249)
(23110)
(22112)
(21699)
(21093)
(20951)
(19955)
(19829)
(19483)
(19465)
(17065)
(16968)
(16393)
(15647)
(15287)
(15191)
(15058)
(14894)
(13775)
(13462)
学科
(126121)
经济(126002)
管理(70398)
(67816)
(52470)
企业(52470)
方法(46582)
数学(39910)
数学方法(39449)
(34167)
中国(33755)
地方(33113)
(29477)
业经(27178)
农业(23999)
(23631)
(19685)
(19420)
贸易(19404)
环境(18896)
(18620)
地方经济(18165)
(18053)
理论(18047)
(17816)
金融(17812)
(17250)
银行(17193)
(16946)
技术(16649)
机构
大学(390551)
学院(388143)
(157788)
经济(154356)
管理(146532)
研究(143335)
理学(125406)
理学院(123781)
管理学(121542)
管理学院(120857)
中国(106087)
科学(91113)
(86235)
(74544)
(70043)
(69451)
研究所(68066)
中心(63350)
业大(60249)
(59048)
北京(55287)
(55205)
财经(54921)
师范(54658)
农业(54611)
(51953)
(49705)
(47807)
经济学(47283)
师范大学(44443)
基金
项目(262441)
科学(205013)
研究(189546)
基金(188592)
(166328)
国家(164928)
科学基金(139502)
社会(117755)
社会科(111276)
社会科学(111247)
(102206)
基金项目(100644)
自然(91413)
自然科(89201)
自然科学(89179)
自然科学基金(87536)
(87279)
教育(85740)
编号(77075)
资助(76903)
成果(63085)
(60141)
重点(59711)
(56716)
课题(54231)
(53689)
创新(50187)
科研(49859)
国家社会(48160)
计划(48012)
期刊
(186290)
经济(186290)
研究(119322)
中国(81439)
学报(66024)
(65049)
科学(61879)
管理(54605)
(50564)
大学(48757)
学学(45806)
农业(44816)
教育(44487)
(34954)
金融(34954)
技术(33849)
业经(29558)
经济研究(29202)
财经(26871)
问题(24108)
(23130)
(23095)
图书(21462)
资源(20380)
技术经济(19641)
科技(18942)
(18688)
理论(18000)
现代(17801)
世界(17456)
共检索到595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郑海霞  童菊儿  郑朝洪  徐扬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较为显著,研究该地区耕地变化的趋势与驱动机制,对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选取绍兴市作为典型案例,探寻该市耕地数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将主成分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相结合,揭示该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绍兴市耕地数量变化的时空特征显著,耕地呈现逐年减少的总体趋势;耕地减少以建设占用和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结构调整为主,以基本建设投入力度的加大和人们生活收入水平的提高为主要动因。研究结果可为绍兴市合理开发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促进区域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并为进一步研究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耕地变化提供借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唐琦  虞孝感  
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地区。在持续十几、二十几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该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实力迅速提高,已经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城市连绵化的格局,为我国综合实力的增强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发展,该地区将继续担负我国国际竞争力提升和国内经济发展示范的重要作用。然而,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能源缺口较大、耕地流失严重、粮食安全问题、产业发展空间受限、生态环境恶化等已成为该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分析该地区发展状况与问题的基础上,从协调经济、环境与社会的角度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国琴  
一、问题的提出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方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收入问题。近几年来,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呈现出收入差距拉大趋势,于是,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成了本届政府的头等大事。农民收入增长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原因之一是:城市处于产业结构转换之际,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进程受阻;原因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韦仕川  吴次芳  杨杨  冯科  
以浙江省为例,研究了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空间优化配置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台州—宁渡—杭州—嘉兴等沿海城市的建设用地利用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而西部和北部地区的农地利用具有比较优势;浙江省在目前区域土地利用配置上并没有完全发挥其比较优势。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分配建设占用耕地指标、补充耕地指标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是协调浙江省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向南  单嘉铭  石晓平  汪明进  
文章以浙江绍兴市6个县(市、区)工业用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和Malmquist指数模型,测度各地工业用地效率、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及其时空特征,并构建回归模型研究工业用地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工业用地的区位特征明显区别于住宅、商服等行业,用地效率与工业用地管控、产业转型、投资结构、科技创新等紧密关联;地方政府供地和投资政策与工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存在着较强关联性,工业全要素生产率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工业用地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工业研发投入、工业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宋伟  陈百明  陈曦炜  
论文利用农户的调查数据,构建了常熟市粮食生产的Cobb-Douglas函数,结合偏相关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影响粮食单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稳定和提高粮食单产的相关政策建议。研究表明:①农户经营耕地规模和复种指数对单产有显著的正影响(偏相关系数(PCC)分别为0.331和0.430;零假设条件成立的概率(P)分别为0.002和0.000);②农户劳动力的投入与其兼业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粮食单产(产出弹性(EO)分别为0.049和-0.0001;P分别为0.749和0.828);③在常熟市目前的施肥水平下,氮肥对粮食单产有显著的负影响,磷肥基本没有影响,钾肥则有显著的正影响(EO分别为-0.07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玉华,刘彦随,周应华  
随着区域土地利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区域土地利用的转化及其驱动机制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区域土地利用转化的研究表明,人文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转化主导驱动力的观点已得到共识,但其驱动机制及其驱动力的传导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搜索和实地调研,揭示了90年代以来温州市土地利用转化的基本特征。指出土地利用转化的关键性人文因素主要是政策驱动力、经济驱动力与城镇化发展驱动力,这三种驱动力共同存在,相互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各自的主导传导机制。为此国家在实施区域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时,应当因地制宜,更加关注主导人文驱动力在具体区域环境下的重要程度及其结合过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耀奔   徐涵锐  
当前农村的空心化问题日益严重引起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通过整治空心村可以有效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全方位推进乡村振兴的步伐和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如江苏兴化市大营镇,由于当地没有支柱产业,导致农村人口持续外流,常住人口的减少就引发了土地闲置、公共服务设施发展缓慢等诸多致使农村空心化的问题。对此,应完善农村空心化治理政策体系,通过鼓励专业人才建设美丽新农村、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强化资本融合机制等措施,使得农村空心化得到妥善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胜梅  叶明德  付国祥  吴云山  
自上世纪 80年代以来 ,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近年来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却出现了停滞 ,甚至有所后退的局面。 2 0 0 2年以来 ,浙江省绍兴市结合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综合改革 ,对发达地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进行了大胆探索 ,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绍兴市的经验给了人们许多启示 ,但绍兴市在这方面的探索还刚刚开始 ,许多问题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诸培新  任艳利  曲福田  
研究目的:以南京市为例,研究耕地的非市场价值及城乡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条件价值法,计量模型。研究结果:(1)南京市耕地的非市场价值为504087.92万元,单价为20760.59元/hm2;(2)57.76%市民和60.32%的农民家庭愿意为耕地非市场价值付费,支付意愿分别为208.33元/户.a和120.26元/户.a;(3)家庭收支水平、年龄、性别、受教育状况、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认知等是影响城乡居民支付意愿的重要因素。研究结论:受家庭支付能力及其在耕地非市场价值方面受到教育的影响,城乡居民对耕地非市场价值的支付意愿并不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梁俊花  马春燕  
耕地数量的动态变化是影响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分析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合理利用和保护区域耕地资源,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以山西耕地数量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山西1949~2005年的统计和普查资料,分析了山西耕地数量动态变化规律,探讨了影响耕地数量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50多年来,山西耕地数量变化总体上表现为先增后减,总量趋减;而人均耕地面积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农业科技进步、政策等构成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常玉苗  
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作为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方式,受到密切关注。沿海欠发达地区面对经济高地的压力,要紧紧抓住其发展机遇,充分挖掘自身优势,打造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才能赶超经济发达地区。本文在总结国内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沿海欠发达地区要建立多角度、多层次的经济联动开发模式。首先要实现城市联动,通过不断强化中心城市的集聚、扩散作用和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打造经济中心与腹地经济联动发展的沿海经济圈;其次要实现产业联动,通过传统特色产业与新兴高科技产业联动和陆地产业与海洋产业联动相结合,打造支柱产业与新兴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关伟  汤姿  
北方沿海省市(本文指辽宁、河北、天津、山东三省一市)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经济发展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该区近10年的耕地数量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进行了定量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中的因子得分系数矩阵,算出因子总得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耕地变化与人文驱动因子之间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表明农业收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是该区耕地变化的重要原因。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丁力,陈良彪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要有发达的农业福建广东两省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的调查与思考农业部政策体改法规司丁力陈良彪为了研究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发展问题,我们调查了福建省的厦门、漳州两市和广东省的潮州、汕头、佛山、深圳四市所属的县乡,与有关的十多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袁飞  胡瑞法  张笃富  
在粮食生产的硬约束下,经济发达地区农民重视对不增加劳动投入便可显著增产的技术和投资大技术性强的技术的选择,且在第二、三产业发达的条件下,土地向种田能手集中,选择土地规模经营的农户越来越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