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928)
2022(2700)
2021(2580)
2020(2289)
2019(5236)
2018(5344)
2017(10051)
2016(5914)
2015(6662)
2014(6892)
2013(7008)
2012(6785)
2011(6073)
2010(6481)
2009(6326)
2008(6454)
2007(6048)
2006(5885)
2005(5685)
2004(4934)
作者
(17509)
(14456)
(14453)
(14066)
(9363)
(7111)
(6647)
(5562)
(5515)
(5464)
(5009)
(4989)
(4776)
(4706)
(4632)
(4515)
(4299)
(4291)
(4268)
(4246)
(3946)
(3649)
(3609)
(3451)
(3401)
(3372)
(3261)
(3182)
(3106)
(2967)
学科
(23898)
经济(23850)
(17327)
管理(16974)
(12346)
企业(12346)
(10511)
中国(8599)
地方(8518)
(7738)
(7588)
农业(7279)
方法(6809)
数学(5599)
(5441)
银行(5440)
数学方法(5402)
业经(5277)
(5197)
(5164)
(4472)
制度(4464)
地方经济(4409)
(4405)
金融(4404)
教育(4390)
(4350)
(4198)
贸易(4189)
(4188)
机构
大学(83953)
学院(83540)
(32934)
经济(31971)
研究(31143)
管理(29116)
中国(26705)
理学(23239)
理学院(22892)
管理学(22372)
管理学院(22204)
(18960)
(18710)
科学(17987)
(16610)
(16374)
中心(16006)
(14292)
研究所(14275)
财经(13420)
(13303)
(13282)
师范(13220)
北京(12746)
(12677)
(11793)
(10741)
人民(10634)
业大(10614)
(10578)
基金
项目(46706)
研究(36599)
科学(35984)
基金(32508)
(27888)
国家(27591)
科学基金(22809)
社会(22327)
社会科(20834)
社会科学(20824)
(17924)
教育(17207)
基金项目(16778)
编号(15952)
(15484)
成果(15249)
资助(13803)
自然(13784)
自然科(13453)
自然科学(13450)
自然科学基金(13179)
课题(11715)
重点(10731)
(10483)
(10381)
(10122)
(9857)
项目编号(9222)
教育部(9066)
(8844)
期刊
(46799)
经济(46799)
研究(31263)
中国(21609)
(15430)
(15313)
教育(13665)
(13429)
金融(13429)
学报(12155)
管理(11851)
科学(11198)
大学(9493)
农业(9351)
学学(8466)
业经(7554)
技术(7151)
财经(7062)
问题(6655)
图书(6351)
(6127)
经济研究(5905)
书馆(5168)
图书馆(5168)
(5131)
农村(4682)
(4682)
理论(4496)
(4485)
(4481)
共检索到1523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艳  
2004年春开始,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存在民工短缺问题,它既影响了正常的经济活动,又危及到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该区的生存和发展。本文在探究东南沿海地区民工短缺的原因、揭示这一现象的实质的基础上提出了扭转东南沿海地区的民工短缺局面的具体对策:劳动密集型产业应由东南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东南沿海的经济增长模式应得以转变;加强职业培训,满足现代化生产的需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实现劳动力的顺利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2004年春天以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市场相继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缺工最为严重。2004年底,广东省统计局在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的用工人数超过50人的3.3万家私营、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中抽取了329家企业,了解企业用工情况。结果发现,这三类企业目前民工短缺数量相当于就业人员总数的12%左右,2004年上半年以来,感觉招工困难企业达到72.9%,无论制造业或其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武红先  陈枫  
文章在对我国沿海地区“三资”企业效益普遍低下的深层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措施:走企业集团化道路,发挥规模效益;建立和完善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的组织机构与法规;强化以盈利为目的的激励机制,推动产业结构的向外转换;金融部门应形成对“三资”企业进行调节与监督的机制;引进中要注意“软件”与“硬件”的结合;“合资”的合作期限不宜过长;“三资”企业的“两头在外”不应绝对化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彤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的农业劳动力涌向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这一现象一度被称为"民工潮"。然而近年来,以民工为代表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开始出现短缺的迹象,"民工荒"现象从沿海发达地区开始蔓延,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发展。本文从人口经济学的角度对"民工潮"向"民工荒"转换的现象进行剖析,认为人口出生率骤降,导致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失衡,造成了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资源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也造成了产业之间,地区之间流动劳动力总量的减少,是导致"民工荒"产生的重要原因。最后本文参考日本经济发展的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庞晓敏  孙志祥  张楠  
通过对萧山区基层馆员在"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水平"等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正式馆员的差异比较,发现萧山区基层馆员的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都显著低于东南沿海地区正式馆员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对基层馆员的人力资源开发还有待加强。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胡刚  姚士谋  
文章分析了沿海地区形成城市带的机理和作用,构划了在沿海地区建设从北到南绵延几千公里,包括辽东半岛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福建沿海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在内的巨型城市带的设想。城市带以香港、上海、京津为龙头,以厦门、青岛、大连为结点,以滨海山水城市为特色,以城市组合为手段,以观念和制度创新为理念,以加强城市间物流、人流、信息流、科技流为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实施可持续发展,构筑开放、流动、有序、互补的城市带,形成城市带—城市群—城市圈3个层次城市带空间结构。最后,探讨了实施城市带建设的有关问题。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淳  
沿海主要口岸拓展转口贸易,将有效地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的开放度,从主要口岸的条件和宏观环境分析,发展转口贸易具有较大的潜力,但需制定综合性对策,切实改善经营环境。笔者建议,采取建立“一个基地”、形成“多元体系”、改善“三个条件”的措施,稳步有序地开展转口贸易。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要素成本上升压力加大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制造业投资效益越来越低,经济发展遇到诸多困难,迫切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因此,应结合产业生态理论,沿着完善产业发展环境、增强产业发展能力、提升产业发展绩效的路径进行拓展。一、东南沿海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一)传统低成本优势削弱,亟待形成新的竞争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志彪  
以低级要素嵌入全球价值链发展外向型经济,既是推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过去几十年中经济高速成长的主要原因,也是当前和未来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型升级的主要理由所在。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性创新经济,其基本的特征是要把竞争战略的焦点,从过去主要集聚于对物质资本的竞争,转化为主要对人力资本、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的竞争。由此凸显高层次人才战略的主体地位。本文据此分析了我国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对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蔡的贵  谭琳  
我国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在很大程度上是“女性民工荒”。本文从劳动需求和劳动供给两个方面来分析“女性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揭示可能导致沿海地区对女性民工劳动需求扩大的因素和可能导致沿海地区女性民工劳动供给减少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霞  
长期以来,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服务的缺乏已经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作为东南沿海经济强省和农业资源小省的浙江,在实现"两富"、"两美"浙江的进程中,创新了"评信+用信+信贷"模式,是新时期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有效路径,促进了浙江高效生态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对浙江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也为全国全面推进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积累了先行经验。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海波  熊燕军  
宋代东南沿海地区丝织业发展状况 ,并非大大落后于北方 ,而是有其自身的特点 :分布范围广、产量高、质量优良、丝织技术先进、产品大量行销海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小和  
随着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必然伴随着农村人口大量地向城市转移,从而对农业生产结构产生影响。从城市化和农业生产结构的现状出发,根据城市化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来探讨浙江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陈耀  曾铮  冯超  
位于东南沿海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既是中国对外开放最早的两大区域,也是中国制造业最集中的两大区域,其经济外向度高于全国水平,制造业发展历程具有较多相似之处,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点,很多层面的差异性明显,这也决定了两地区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同,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具有其特殊方式和路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强  伍世代  林羽珊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东南沿海地区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变化主要受产出规模的增效应和工业能源强度的减效应影响,且正效应远远高于负效应;2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区域工业节能减排,但其作用相对较小;3碳排放主要受中度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中度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等经济规模增长拉动而增加,同时,这些产业能源强度下降幅度也相对较大,可见,能源消费总量最大的产业也是节能减排成效和潜力最大的产业;4东南沿海地区工业经济外向型特征显著,受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较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