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5)
2023(9105)
2022(8030)
2021(7298)
2020(6416)
2019(15025)
2018(14937)
2017(29315)
2016(16157)
2015(18408)
2014(18664)
2013(18700)
2012(17719)
2011(16203)
2010(16506)
2009(15705)
2008(15860)
2007(14514)
2006(12698)
2005(11667)
作者
(48946)
(41237)
(41156)
(39276)
(26047)
(19887)
(18847)
(15974)
(15437)
(14751)
(14067)
(13909)
(13263)
(13108)
(13066)
(12815)
(12658)
(12094)
(12035)
(12029)
(10342)
(10230)
(10020)
(9292)
(9281)
(9223)
(9211)
(9207)
(8293)
(8256)
学科
(71312)
经济(71217)
管理(49013)
(45804)
(36879)
企业(36879)
方法(30523)
数学(26780)
数学方法(26547)
(20424)
(20062)
(18015)
中国(17105)
(15533)
地方(15136)
业经(14575)
(13235)
贸易(13231)
农业(13025)
(12824)
(11972)
财务(11938)
(11927)
财务管理(11902)
(11588)
银行(11558)
企业财务(11251)
(11241)
金融(11236)
(10980)
机构
大学(242127)
学院(240250)
(101725)
经济(99508)
管理(90065)
研究(85032)
理学(76687)
理学院(75753)
管理学(74546)
管理学院(74084)
中国(64912)
(51989)
科学(51406)
(49097)
(44678)
(44468)
研究所(40221)
中心(39388)
财经(38199)
(38171)
业大(36856)
农业(35150)
(34355)
北京(32679)
经济学(31795)
(31054)
师范(30753)
(30308)
(29672)
经济学院(28793)
基金
项目(155562)
科学(121499)
研究(113079)
基金(112793)
(98746)
国家(97968)
科学基金(82473)
社会(71652)
社会科(67825)
社会科学(67801)
(60253)
基金项目(60075)
自然(52744)
教育(51837)
自然科(51417)
自然科学(51400)
(51350)
自然科学基金(50480)
编号(46210)
资助(45805)
成果(38680)
重点(35590)
(35567)
(33808)
(32635)
课题(32001)
(31929)
创新(30069)
教育部(30028)
科研(29911)
期刊
(115447)
经济(115447)
研究(71574)
中国(51357)
(40832)
(39964)
学报(38786)
科学(36028)
管理(32004)
大学(28771)
学学(27130)
农业(26802)
(23016)
金融(23016)
教育(22774)
技术(19690)
财经(19482)
业经(18009)
经济研究(17783)
(16726)
问题(15885)
(14340)
(13101)
(12122)
技术经济(12003)
理论(11701)
资源(11669)
国际(11200)
世界(10932)
统计(10646)
共检索到366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彦随  彭留英  王大伟  
引进土地利用动态度、利用优势度和类型复杂度评判指标,重点揭示20世纪90年代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程度、时空差异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东南沿海地区耕地减少122.2×104hm2,建设用地增加85.9×104hm2。土地利用类型转换态势受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其结构变动的深刻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个体股份机制的创新为沿海土地利用类型快速转换提供了政策平台。人口增长与技术进步是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原动力,并通过推进各类产业园区(包括开发区)、中心村镇建设而作用于土地利用类型转换的全过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姚焱中   宋有涛   薛依婷   贾长庚   王子超   张国徽  
采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全面估算2000—2020年辽宁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变化,揭示ESV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辽宁沿海地区的耕地及林地急剧收缩,建设用地及养殖塘快速扩张。ESV从2000年的1 015.6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 385.23亿元,主要归因于水域及养殖塘的变化,对ESV贡献最大的是水文调节功能。自然条件决定了辽宁沿海地区ESV基本的空间分布,人为活动加强了ESV的分异特征。各驱动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辽宁沿海地区ESV的空间格局产生了较强的影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金凤君  张晓平  王长征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既定目标,沿海地区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必将扮演重要角色。经济总量的增长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必将导致一系列重大人地关系矛盾的出现,其中最突出的是土地利用问题。该文在对沿海地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基本评价的基础上,分析了食物安全与耕地资源储备、城市化与土地集约利用等沿海地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土地利用问题,并提出了保障沿海地区粮食安全的途径和土地集约化利用的模式,强调用科学的管理方法调整沿海地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制定科学的规划,指导其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储节旺  谢阳群  
沿海地区是我国信息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其信息产业规模超过全行业的90%。其信息产业取得的成绩主要归因于雄厚的经济实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政策。但是要进一步发展,还需要在资金支持、人才配备、结构调整、体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臧玉珠  林晨  金志丰  方飞  周生路  
吸附态磷是主要的面源污染物之一,它会导致水域环境质量恶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科学估算吸附态磷污染负荷能够为治理沿海地区非点源污染,保护海洋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以遥感影像、降雨监测资料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土壤侵蚀、泥沙输移率、磷富集系数等影响因子,构建吸附态磷负荷估算模型,估算了江苏沿海地区2000~2010年吸附态磷负荷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2000~2010年,江苏沿海地区吸附态磷负荷明显增加,平均吸附态磷负荷模数由105.89 kg/km2·a增长至201.67 kg/km2·a,吸附态磷负荷总量由3 284t增长至6 2...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洪耀宗  李剑锋  
第一、新的选择:从“自由外向”向“组织外向”的必然过渡。如何按照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沿海地区经济运行机制的外向转轨,还存在一系列不足。可以说,前一阶段,沿海地区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还处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玉华,刘彦随,周应华  
随着区域土地利用研究的日益深入,区域土地利用的转化及其驱动机制成为学术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区域土地利用转化的研究表明,人文因素是区域土地利用转化主导驱动力的观点已得到共识,但其驱动机制及其驱动力的传导机制仍需进一步探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搜索和实地调研,揭示了90年代以来温州市土地利用转化的基本特征。指出土地利用转化的关键性人文因素主要是政策驱动力、经济驱动力与城镇化发展驱动力,这三种驱动力共同存在,相互作用,但同时也具有各自的主导传导机制。为此国家在实施区域土地利用宏观调控时,应当因地制宜,更加关注主导人文驱动力在具体区域环境下的重要程度及其结合过程。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米雪  延军平  李双双  
采用气候倾向率、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Mann-Kendall趋势分析等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1960-2013年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旱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近54年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暖化趋势明显,增温速率从南向北逐渐增加,浙江增温明显高于广东,降水稳定波动,并未表现出明显的线性增长;2近54年东南沿海地区旱涝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20世纪60年代以旱灾为主,70年代涝灾频率呈上升趋势,80年代旱涝频次大致相当,90年代旱灾减少,极端涝灾增多,2000-2013年正常年份逐渐减少,旱灾大幅增加;3在空间分布上,东南沿海旱涝频次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异,旱灾呈现为"南少北多"的格局,广东...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巫强  刘志彪  
本文认为,中国沿海地区以消费品为主要内容的出口增长奇迹的取得,是由从国外大量进口先进的机器设备来实现的。这是沿海地区企业在出口导向战略驱动下,面对国际市场更为苛刻的质量标准,而本土装备制造业又无法提供合格制造装备时的一种理性的响应。对此现象可以用"为出口而进口"或"进口引致型出口"的术语来进行描述。本文将产品质量偏好引入垄断竞争的贸易模型,由此发现在产品质量提高后,消费品厂商面对的国际市场需求会增加;进口合适的机器设备能提高消费品厂商短期出口规模与利润,并导致该行业的整体出口扩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庞晓敏  孙志祥  张楠  
通过对萧山区基层馆员在"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水平"等方面与东南沿海地区正式馆员的差异比较,发现萧山区基层馆员的主观幸福感、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承诺都显著低于东南沿海地区正式馆员的平均水平。这说明,对基层馆员的人力资源开发还有待加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强  伍世代  林羽珊  
本文以福建省为例,分析了东南沿海地区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总量变化主要受产出规模的增效应和工业能源强度的减效应影响,且正效应远远高于负效应;2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能源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区域工业节能减排,但其作用相对较小;3碳排放主要受中度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以及中度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等经济规模增长拉动而增加,同时,这些产业能源强度下降幅度也相对较大,可见,能源消费总量最大的产业也是节能减排成效和潜力最大的产业;4东南沿海地区工业经济外向型特征显著,受国际市场需求和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影响较大。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富刚  刘彦随  张潆文  
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是乡村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论文通过构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因子分析方法和驱动力指数模型,开展了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农村发展态势评价与驱动力分析。结果如下:①1990年农村发展水平普遍比较落后,2000年农村发展总体格局基本形成,2005年各地区普遍进入中等以上发达水平,但区域差异进一步拉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村发展呈面状辐射扩散态势;②除人均耕地面积、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外,其他指标均为农村发展的积极推动因素,尤以农民人均所得指标为最;③今后应借助工业化、城镇化的外部动力和农村自我发展能力的合力助推,倡导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许艳  刘立意  濮励杰  柳玉梅  徐飞  余成  
随着快速城市化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长三角区域欠发达地区乡村耕地资源利用呈现新特征,从主体角度开展该区域耕地资源利用研究对乡村治理以及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以江苏盐城和南通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农户耕地资源利用行为意向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苏北沿海地区不同耕地规模农户的耕地利用行为意向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户耕地资源利用行为意愿主要直接受到农户户主个人及家庭特征和耕地资源禀赋特征两个因素影响,政策认知以及技术与资金使用对其产生间接影响且程度较弱。苏北沿海地区乡村治理过程中亟需进一步开展农户分类管理与引导,促进耕地适度规模化经营,加强农户技能与政策培训,探索农业服务新模式,促进耕地资源精准管理、农业高质量发展以及乡村振兴等目标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艳  
2004年春天以来,在广东、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用工市场相继出现了民工短缺现象,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缺工最为严重。2004年底,广东省统计局在珠江三角洲9个地级市的用工人数超过50人的3.3万家私营、港澳台资和外资企业中抽取了329家企业,了解企业用工情况。结果发现,这三类企业目前民工短缺数量相当于就业人员总数的12%左右,2004年上半年以来,感觉招工困难企业达到72.9%,无论制造业或其他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媛媛  
近年来,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在国家战略性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改变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职业学校要综合审视自身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全面进行SWOT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建立长久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多方共赢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