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96)
2023(13642)
2022(12034)
2021(11441)
2020(9712)
2019(22508)
2018(22567)
2017(43613)
2016(23905)
2015(27101)
2014(27309)
2013(26775)
2012(24240)
2011(21917)
2010(22088)
2009(20422)
2008(20023)
2007(17586)
2006(15448)
2005(13776)
作者
(69202)
(57351)
(57192)
(54753)
(36974)
(27595)
(25915)
(22457)
(21892)
(20665)
(19839)
(19281)
(18446)
(18398)
(17784)
(17665)
(17078)
(17061)
(16571)
(16430)
(14322)
(14144)
(13991)
(13105)
(12867)
(12766)
(12763)
(12738)
(11606)
(11194)
学科
(93764)
经济(93633)
管理(74856)
(66749)
(57682)
企业(57682)
方法(45222)
数学(39409)
数学方法(38697)
(25346)
(23420)
中国(23021)
(21225)
业经(21052)
(20931)
理论(17316)
地方(17010)
(16183)
财务(16095)
财务管理(16062)
(16026)
(15571)
贸易(15560)
环境(15373)
农业(15247)
企业财务(15216)
(15134)
技术(14554)
(14403)
银行(14351)
机构
大学(340851)
学院(338226)
管理(136043)
(130185)
经济(127161)
理学(117942)
理学院(116638)
管理学(114264)
管理学院(113648)
研究(111038)
中国(82835)
(72802)
科学(70505)
(62273)
(56131)
(52173)
研究所(51118)
中心(50250)
业大(50006)
(49868)
财经(49435)
北京(46223)
(44724)
(44138)
师范(43678)
(40843)
农业(40801)
(40252)
经济学(38423)
财经大学(36827)
基金
项目(233135)
科学(182759)
研究(169552)
基金(168785)
(147069)
国家(145911)
科学基金(125549)
社会(104850)
社会科(99356)
社会科学(99330)
(91017)
基金项目(88911)
自然(83243)
自然科(81206)
自然科学(81190)
自然科学基金(79697)
教育(78417)
(76742)
资助(71222)
编号(69532)
成果(56630)
重点(52163)
(51395)
(48409)
(48050)
课题(47869)
创新(44852)
科研(44743)
(44074)
教育部(43830)
期刊
(141524)
经济(141524)
研究(97771)
中国(65445)
学报(53838)
管理(50932)
科学(49418)
(48136)
(46021)
大学(40387)
教育(38518)
学学(37737)
农业(31803)
技术(30464)
(27105)
金融(27105)
财经(23833)
业经(22910)
经济研究(21918)
(20186)
图书(19118)
问题(18033)
理论(16773)
(16550)
科技(16387)
技术经济(16307)
资源(15924)
统计(15710)
实践(15420)
(15420)
共检索到4918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邹莉瑾  邹晓荣  官文江  张敏  李纲  
以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为对象、以资源量动态模型为基础,使用模拟方法构建了"真实"的智利竹鱼种群及其渔业,评估了观测误差和过程误差对智利竹鱼资源评估和管理的影响。模拟的"真实"的智利竹鱼种群及其渔业结果显示,1997—2014年太平洋智利竹鱼资源量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且远低于B_(MSY)的50%;捕捞死亡系数波动剧烈,仅在2012—2014年低于F_(MSY)且相对稳定。渔业资源评估模拟结果显示,观测误差和过程误差使资源量和B_(MSY)被低估,捕捞死亡系数和F_(MSY)被高估,且随机误差越大,资源量、B_(MSY)被低估,而捕捞死亡系数、F_(MSY)被高估的程度越大。渔业管理模...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何宗会  张衡  周为峰  
根据2011和2012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Trachurus murphyi)的渔业生产统计数据,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分析了智利竹鱼资源的时空变动及其与捕捞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GAM模型对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CPUE)总偏差解释率为24.173%,其中贡献最大的是拖网时间,贡献率为13.758%。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作业渔场主要集中在35.5°~46°S、80°~91°W和25°~28.2°S、74°~76.5°W范围内;最佳捕捞时间为4月、8~11月;最佳拖网时间为8~10 h;最佳的网位为0~40 m;最佳的网口高度为72~95 m。逐步建模法结果显示,影响智利竹鱼CPUE的因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黄洪亮  陈雪忠  
根据2001年7月至2002年8月我国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智利竹鱼(Trachurusmurphyi)渔捞记录和现场收集的资料,对中层拖网捕捞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层拖网主要在夜间作业;捕捞水层主要集中在30~80m水深;网位与鱼群的相对位置可分为5种类型,即鱼群在网口的中间、上纲紧贴在鱼群的上部、下纲紧贴在鱼群的下部、鱼群在上纲的上部和鱼群在下纲的下部。(2)鱼群进网数量可根据网位仪映像加以判断。(3)网位(y)与曳纲长度(x)呈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式为:y=0 4427x-36 604。(4)捕捞效率随拖网速度而增加。(5)较高捕捞效率的表层水温指标为11 5~13 5℃。...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李媛洁  陈新军  汪金涛  陈作志  
根据2003—2011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生产统计数据,利用灰色关联评价等数理方法对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资源和渔场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1年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渔场重心主要分布在80°W~95°W、40°S~45°S范围内,随着月份的增加逐步向西北方向移动,并从8月份渔场开始分为两个区域,其渔场重心逐渐向西北和东北两个方向偏移,到10月份逐渐偏移到最北端。在产量比重上,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渔场分布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渔场分布纬度处于最南端,变化范围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80°W~95°W、40°S~45°S区域内;冬季渔场纬度逐渐北移,春季渔场处于最北端,且变化范围较大。这种变化与渔场重心的分布相一致。经度上集中分布于79°W~101°W区域,纬度上集中分布于30°S~45°S区域。79°W~101°W和30°S~45°S这一区域作业次数也相对较高。灰色关联度表明,9年间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的资源状况较好,研究竹■鱼的资源时空分布为其今后的可持续开发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邹莉瑾  张敏  邹晓荣  吴昔磊  谢峰  
智利竹筴鱼是一种重要的中上层经济鱼类,对其生活史关键过程的认识还相当有限。根据2006年5-8月在智利公海采集的智利竹筴鱼样本,利用其中963尾智利竹筴鱼耳石对其年龄进行了鉴定,估算了智利竹筴鱼叉长体重关系以及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并分析了智利竹筴鱼耳石重量(OW)与年龄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最大年龄9龄,最小年龄2龄,样本年龄组成以4龄为主(71.5%)。智利竹筴鱼叉长体重方程参数a、b分别为0.000 03和2.801 9,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参数L∞为738.4 mm,k为0.107,t0为-1.08。耳石重量与年龄呈显著线性关系(r=0.74...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张敏  邹晓荣  许强华  谢峰  吴昔磊  
根据2009年7-12月我国大型拖网渔船在东南太平洋海域(34°S~37°S、90°W~110°W)作业期间采集的样本,选取17个站点146尾智利竹鱼肌肉样本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结果显示扩增条带中共检测到52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为51个,多态位点占所有扩增位点的98.08%。群体的Shannon’s多样性指数为0.520 2±0.181 3,Nei’s基因多态性指数为0.350 0±0.144 0,种群间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031 1。结果表明该海域智利竹筴鱼群体的遗传多态性较高,但群体间不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方宇  邹晓荣  张敏  谢峰  吴昔磊  
根据2000~2007年度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商业捕捞数据,结合海洋环境数据(SST,SSA,SSHG以及等温层深度),运用4种关联建模方法计算其栖息地指数,并使用Surffer 8.0软件绘制出HSI的空间分布图。通过2008年度的捕捞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4种模型的结果存在明显差异:采用算术平均法和几何平均法时,主要产量分布在0.6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闫永斌  陈新军  汪金涛  雷林  程起群  
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是东南太平洋头足类中个体最大、资源最丰富的种类之一,经济价值高,已成为我国远洋渔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资源丰度预测有利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我们基于2003–2015年东南太平洋茎柔鱼生产统计数据以及其产卵场环境、气候因子资料,使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系统方法,建立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丰度的预报模型。结果表明,2月份的产卵场海表面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3月份的产卵场叶绿素浓度a(Chlorophyll a, Chl a)、12月的太平洋年代气候震荡(Pacific Decadal Oscillation, PDO)和10月的厄尔尼诺指数(Oceanic Nino Index, ONI)与茎柔鱼资源丰度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比较多种预报模型发现,基于2月份SST、12月份PDO和10月份ONI的GM(1, 4)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其准确率达到85%以上,可用于东南太平洋茎柔鱼资源丰度的预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杨香帅  邹晓荣  徐香香  汪子安  
ENSO(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是目前全球已知的最大海-气相互作用现象,对渔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根据2003—2016年我国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渔捞日志资料,结合Ni■o 3. 4区海表温度距平值(SSTA)分析智利竹■鱼渔场资源丰度和时空分布。结果表明:智利竹■鱼渔场重心变化与ENSO现象存在着显著相关性,Ni■o 3. 4区SSTA与经度重心的关联度为0. 700,与纬度重心的关联度为0. 726,与CPUE月间变化的关联度为0. 520,与CPUE年间变化的关联度为0. 703。厄尔尼诺期间,渔场重心存在向西北移动的趋势,其CPUE高于正常月份平均值;拉尼娜期间,渔场重心存在向东南移动的趋势,其CPUE低于正常月份平均值。
[期刊]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作者] 邵帼瑛  张敏  
根据2005年3月至2006年1月我国大型拖网加工渔船在东南太平洋的生产资料,结合海表温数据,按经纬度1°×1°的空间单位进行分析,利用Marine Explorer 4.0软件作图,研究作业渔场CPUE分布与海表温的关系。结果表明,适宜作业海表温为12~15℃,月平均CPUE呈正态分布:8月最高,为11.34 t/h;6~9月均超过7.00 t/h,密集鱼群区域分布在34°~40°S,79°~92°W,其海表温范围为13~15℃;10月平均CPUE为6.08 t/h,其表温范围为14~17℃;其余各月平均CPUE均不超过4.30 t/h。CPUE与适宜海表温关系通过K-S的检验。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张敏  邹晓荣  季星辉  邵帼瑛  
报道了2000年4月以来我国大型拖网渔船在东南太平洋智利专属经济区外公海水域连续4年的探捕结果,以及2003年以后商业开发的基本情况,并对商业开发前景进行了探讨。并指出,探捕区域气象、海况条件良好,能常年作业;竹鱼资源状况稳定,可进行持续开发;从2003年以来,参与开发的中国渔船已进入盈利状态,今后还有一定的增产潜力。但现有渔船设备条件较差,成为进一步提高效益的“瓶颈”。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大洋性远洋渔业的持续发展,应兼顾国际渔业合作和国际渔业竞争的方针。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郑奕  周应祺  周应恒  
在用数据包络分析法系统计量中国近海捕捞能力与能力利用度的基础上,建立了捕捞能力与收入间、能力利用度与捕捞能力间以及单位捕捞能力收益与能力利用度间的数量关系,并据此模拟分析了1996-2005年按每吨捕捞能力征收不同税费可能对捕捞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若在现有其他渔业管理措施不变的情况下,连续十年按每吨捕捞能力收费100元,约可以进一步缩减原捕捞能力的40%,可见在近海捕捞渔业管理中考虑引入税费制度是有意义的。研究发现:对海洋渔业征收税费能够提高捕捞行业的整体效率,但要使税费制度确实起到保护渔业资源的作用,费率不应过低。随后,利用规划求解方法研究按既定目标控制捕捞能力的最优费率的求解方法,可为税...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冯春雷  杨胜龙  张衡  崔雪森  周斌  范秀梅  黄洪亮  
根据2009年3~6月和2012年3~5月在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Trachurus murphyi)渔场(39°42'S~46°42'S;79°30'W~97°30'W)的渔获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调查数据,分析了其种类组成的月份和昼夜差异及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共发现鱼类13科20种和未定种鱼类1种,其中鲭科4种、乌鲂科3种、头足类3种,均隶属于柔鱼科。从数量分布来看,2009和2012年均是以智利竹鱼比例最高,分别为92.55%和92.38%;其次为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分别为4.99%和0.15%;在头足类中,茎柔鱼(Dosidicus gigas)数量比例...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吴超  邹晓荣  张敏  张伟  周斌  陆奇巍  徐申南  
根据大型拖网渔船"开欣"轮2010年7-10月在东南太平洋海域采集的211尾智利竹鱼样本,对其矢耳石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测量。东南太平洋智利竹鱼的矢耳石存在4个区,即前区、后区、背区和腹区。有明显的基叶,基叶均长于翼叶。对矢耳石的24项形态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耳石总长(L1)、耳石中心到末端的距离(L3)、耳石末端到翼叶的距离(L11)、耳石末端到矩口的距离(L13)可作为耳石长度特征参数,耳石中心到腹部的距离(L5)、耳石末端到腹部的距离(L10)、耳石腹部到矩口的距离(L18)、耳石翼叶的长度(L23)则可作为耳石宽度特征参数。耳石长度特征参数L1、L3、L11、L13与叉长和...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徐红云  汪金涛  陈新军  周为峰  
根据2003~2011年的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Trachurus murphyi)生产统计数据及海表水温(ssT)数据,以经纬度方向上偏移幅度和栖息地的铺展面积作为衡量指标,基于作业网次和单位捕捞努力量渔获量用外包络法建立各月的栖息地适应指数模型,分析各月适宜栖息的海表水温范围。以2003~2011年各月历史均温为基础,研究海表水温分别升高和降低0.5、1、2℃,适宜栖息地的经纬度偏移幅度与铺展面积变化情况。结果显示,东南太平洋智利竹筴鱼的栖息地随着ssT的升高,有明显的向南移动趋势,5月、8月适宜栖息地面积逐渐减少,而6~7月份适宜栖息地面积则增加了;当ssT下降时,智利竹筴鱼适宜栖息地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