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1)
- 2023(10307)
- 2022(8367)
- 2021(7631)
- 2020(6230)
- 2019(14338)
- 2018(13987)
- 2017(27129)
- 2016(14217)
- 2015(16086)
- 2014(16120)
- 2013(15828)
- 2012(14772)
- 2011(13582)
- 2010(14494)
- 2009(13635)
- 2008(12322)
- 2007(10982)
- 2006(9994)
- 2005(9447)
- 学科
- 济(67141)
- 经济(67088)
- 业(39025)
- 管理(37062)
- 企(30908)
- 企业(30908)
- 融(27006)
- 金融(27005)
- 中国(26685)
- 银(24598)
- 银行(24588)
- 方法(24525)
- 行(23986)
- 数学(21940)
- 数学方法(21430)
- 地方(21319)
- 农(17895)
- 业经(15965)
- 制(14122)
- 财(14014)
- 农业(12554)
- 贸(11507)
- 贸易(11490)
- 中国金融(11192)
- 易(11092)
- 理论(11063)
- 发(10878)
- 地方经济(10792)
- 学(10687)
- 技术(9940)
- 机构
- 学院(201825)
- 大学(197237)
- 济(85060)
- 经济(83150)
- 管理(74449)
- 研究(71307)
- 理学(62606)
- 理学院(61918)
- 中国(61477)
- 管理学(60558)
- 管理学院(60210)
- 京(42806)
- 科学(41739)
- 财(39331)
- 所(36165)
- 中心(34299)
- 研究所(32453)
- 农(32209)
- 江(31359)
- 财经(30241)
- 北京(27970)
- 经(27259)
- 范(27180)
- 业大(27138)
- 师范(26902)
- 州(26611)
- 经济学(26102)
- 院(25665)
- 农业(24730)
- 经济学院(23310)
- 基金
- 项目(127234)
- 科学(99789)
- 研究(95422)
- 基金(89522)
- 家(77086)
- 国家(76413)
- 科学基金(65620)
- 社会(59785)
- 社会科(56936)
- 社会科学(56924)
- 省(51961)
- 基金项目(45924)
- 教育(44138)
- 划(42803)
- 自然(40824)
- 自然科(39925)
- 自然科学(39920)
- 编号(39668)
- 自然科学基金(39142)
- 资助(38238)
- 发(33296)
- 成果(32355)
- 重点(29136)
- 课题(28730)
- 创(27098)
- 部(26978)
- 发展(26944)
- 展(26490)
- 创新(25317)
- 国家社会(24217)
共检索到327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孟庆琳
80年代使东亚经济高速发展的“外向经济”条件,对90年代的东南亚各国来说已不存在。这些国家仍然坚持出口导向的发展战略就有陷入金融危机的必然性。不发达国家应以此为鉴校正发展模式,平衡外向发展与内向发展,避免泡沫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本达,黄润
本文从东南亚国家的发展角度探讨了其金融危机的必然性。认为始于 1997 年的东南亚金融风暴并不是简单的金融信用危机,而是其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然结果。经济发展过于依赖“外贸”和“外资”,为其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和爆发金融危机隐患之一;投资结构不合理,导致经济结构发展失衡,产业结构未能适时升级和转换,为其经济发展不稳定和日后爆发金融危机隐患之二;世界范围内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击,动摇了东南亚国家经济基础,是其爆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三。
关键词:
区域发展 金融危机 东南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鸿阶
东南亚金融危机具有潜伏期长、突发性强、波及面广和危害性大等特点。它对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鉴于东南亚国家经济发展基础比较牢固,各国政府采取了比较务实的措施,国际社会又给予积极支持,国际经济环境比较有利,东南亚各国经济将会重新出现好转,其发展前景仍是光明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裘逸娟 熊诗平
结构失衡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深层原因,而结构失衡是政策(制度)的产物,政策(制度)又是服务于战略的手段,于是追究到了东亚模式的功过。由此引发的思考是:随国内外条件的变化,东亚模式需要完善和发展。外向发展战略面临严峻挑战,要准确定位,确立结构调整、产业整合的重点和目标,把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贸易保护和国内重点产业扶持结合起来;发展和加强区域内经济技术合作,推进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后发国家,政府对宏观调控的作用不应削弱,但需改变方式,顺应市场,适应国际环境,提高功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茶宏旺
本文把东南亚国家现行的经济体制及宏观经济政策作为切入点,剖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形成的深层原因,总结了这次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提供的教训和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韩坚
东南亚金融危机以1997年7月2日泰国宣布放弃联系汇率制度,实行管理浮动汇率制为发端,不仅在东南亚国家内肆虐活动,而且还波及到我国香港、台湾以及国内经济情况不佳的韩国与日本。同时,全球金融一体化使这次区域性金融危机逐步扩大,继而影响了俄罗斯、欧洲、拉...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毅夫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与我国的产业发展政策林毅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100871)自去年以来的东南亚金融风暴,给亚洲和其他地区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经济损失近6000亿美元,这些国家按美元计算的人均收入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赵若芸
1997年7月以来的金融危机中,东南亚各国对其货币的大幅贬值无疑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产生不利影响。面对周围的经济震荡,人民币是否也应该相应贬值来减小冲击呢?本文从马歇尔-勒纳条件和贸易实践两个方面对此次危机对我国外贸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对人民币贬值并非上策。我国只有调整实行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地区结构,提高出口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的外贸政策,才是我国企业在危机和竞争中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长远之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伟 陈文英 林芳 陈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程海亮
1997年7月,源自泰国的货币危机,以锐不可挡之势波及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后又冲击到香港、台湾、韩国和日本,出现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酿成了东南亚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引起了人们的普遍恐慌和重视、彷徨和思考,甚至有人认为此次金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晓芳
东南亚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金融思考·王晓芳·金融危机的飓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扫荡了亚洲“四小虎”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波及日本、香港、南韩,震荡了整个亚洲。此次发生金融危机的都是新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生的。因此,剖析危机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宋涛
从1997年7月泰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受到很大的损失,至今还没有走出危机,是很值得探索的一个问题。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经济危机。东盟四国原来都是农业国,主要农产品是大米、橡胶、油料和香料等,这些产品有相当数量向外国出...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李国政
九七年下半年开始的由泰国泰铢大幅贬值引发的金融危机,迅速席卷东南亚大部分国家,并波及香港、台湾、韩国、日本这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震动了整个世界经济。受波及的东南亚国家不仅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对美元汇率贬值现象,而且更引发了大规模的企业破产事件,社会经济的正常秩序遭到破坏,整个东南亚经济都陷于一种低潮当中,部分国家以美元计算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倒退十年。东南亚国家发生此次金融危机的根源是什么呢?它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风险的防范有何启示呢?本文试从财务分析的角度分析东南亚发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及对我们的启示。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宪平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警示程宪平(国家外汇管理局994年墨西哥发生金融危机后,一时间人们从不同方面对经济和金融对外开放中如何防范风险进行了多视角的分析和研究,总结出的教训至今仍不失借鉴意义。但是,时隔两年,在远离墨西哥的亚洲,在举世公认的高经济增长国泰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