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3)
- 2023(2280)
- 2022(2030)
- 2021(1979)
- 2020(1619)
- 2019(3622)
- 2018(3516)
- 2017(6149)
- 2016(3644)
- 2015(4588)
- 2014(4690)
- 2013(4219)
- 2012(4034)
- 2011(3745)
- 2010(3860)
- 2009(3222)
- 2008(3207)
- 2007(3003)
- 2006(2624)
- 2005(2465)
- 学科
- 济(12263)
- 经济(12247)
- 教学(8399)
- 管理(5888)
- 业(5427)
- 学法(5259)
- 教学法(5259)
- 理论(4958)
- 企(4237)
- 企业(4237)
- 地方(4017)
- 中国(3959)
- 学理(3509)
- 学理论(3509)
- 方法(3439)
- 教育(3175)
- 农(3087)
- 贸(2914)
- 贸易(2911)
- 学(2909)
- 易(2812)
- 数学(2771)
- 业经(2644)
- 数学方法(2621)
- 制(2355)
- 地方经济(2350)
- 融(2341)
- 金融(2341)
- 关系(2192)
- 组织(2169)
- 机构
- 学院(49694)
- 大学(47792)
- 研究(20697)
- 济(17408)
- 经济(16925)
- 中国(14177)
- 管理(13291)
- 科学(12481)
- 所(11306)
- 京(11043)
- 理学(10822)
- 理学院(10599)
- 研究所(10222)
- 管理学(10188)
- 管理学院(10089)
- 范(9608)
- 师范(9471)
- 中心(8998)
- 江(8716)
- 技术(8625)
- 农(8254)
- 教育(7848)
- 职业(7738)
- 师范大学(7626)
- 院(7588)
- 北京(7321)
- 财(7254)
- 州(6990)
- 农业(6487)
- 业大(6366)
共检索到86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林瑀欢
实行"国语+英语+中文"的三语教学是东南亚华校的突出特征之一,此办学模式将来很有可能向非英语国家的华校"蔓延",具有很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根据中文在华校内的教学地位,可分为中文主导型、"国+中"双媒介语型、中文强化型。不同类型华校,中文的定位、特点、发展阶段和方向各有不同。本文为三个类型的华校提出了三条发展路径:第一,重视超语实践教学,开发"三语并进"的教学体系;第二,改革中文媒介语课程,推动中文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第三,关注语言与内容科目综合学习的教学方法。三语教学模式具有内部差异性,不同类型的三语学校有其适用环境和贡献。华校实施三语教学,要注意处理好三种语言之间的关系。为了更好地提供语言服务,研究者应加强关注三语习得与三语教学研究。
关键词:
东南亚 华文教育 三语教学 三语学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淑杰
东南亚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过程中非常重视教育改革及课程发展。东南亚各国课程发展都经历了由移植、借鉴到创新的过程,最终都建立了符合本国实际的课程体系,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东南亚各国在课程目标、内容及结构等方面的改革经验,为中国的课程改革提供了许多借鉴。
关键词:
东南亚教育 中小学课程改革 国际教育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在电信服务业、金融服务业、运输服务业等几个优先开放部门的自由化已初见成效。不过,东南亚服务贸易开放的过程明显慢于货物贸易自由化,各国间和部门间自由化的程度不尽相同,而东盟区域内服务部门相互开放将得以较快发展。
关键词:
东南亚 服务贸易 自由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于锦恩
民国初期海外使用国语(1)的人数在不断减少。但是,在国内国语运动的推动和民族独立意识觉醒的双重作用下,东南亚华校在重视英语教学的同时,国语学科在传统和现实平衡的前提下逐渐得到重视。民国时期东南亚华校国语课程设置基本满足了华侨华人社区的客观需求。当时的东南亚作为列强殖民地,其华校逐渐走上了中英双语教育之路。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东南亚华校 国语文课程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勤
伴随着香港经济步入转型期,自70年代末起香港对外直接投资迅速扩大。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工序大量外移,即所谓的“北移南迁”,其中大部分移往我国内地,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部分则迁往东南並国家。无论从时间上还是规模上,香港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宁智平
60年代后半期以来,在东南亚地区的一些大企业逐渐走向集团化,目前已有几十家。这些崛起的企业集团,除菲律宾以外,大多是南洋华人掌握的财团。一、南洋华人企业集团崛起的背景自汉朝以来,不少华人就开始从大陆漂洋过海,在南洋群岛经商、种田、做工、开矿,同土著居民的社会经济活动已经紧密融合。在殖民地统治时期,华人商贾在南洋已建立了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宗良
东南亚金融动荡的发展趋势及其启示宗良自从泰国1997年7月2日宣布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泰铢大幅度贬值以来,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货币相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似乎有一种大范围蔓延的趋势。一、内部经济失衡和国际游资冲击引发金融动荡东南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金相皓 李鹏 李霞 张国壮
全球变暖背景下增温导致区域气候要素变化组合与气候风险类型复杂多样。南亚—东南亚因其热带季风气候特征而受到更多关注。探索南亚—东南亚温度和降水量变化规律,对评估其对区域人类活动(如活跃火发生发展)的影响意义重大。论文基于1980—2018年全球气候要素数据集CHELSA V2.1(30″×30″),采用线性拟合、Mann-Kendall检验等数理统计方法,从整体变化趋势、区域差异特性等方面揭示了南亚—东南亚温度和降水量的时空特征与演变趋势。主要结论有:(1)近40年南亚—东南亚降水量呈显著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趋势于2005年发生突变。(2)南亚—东南亚降水量变化呈增加趋势区占近2/3。南亚与东南亚雨季降水量变化显著性相近,但东南亚旱季降水量变化的显著性较南亚更突出。(3)近40年南亚—东南亚温度呈显著上升趋势,月际升温较均衡。(4)南亚—东南亚温度变化呈上升趋势区占到99.13%。东南亚雨季温度变化较南亚更显著;南亚旱季温度上升显著性大于雨季,而东南亚则相反。(5)南亚—东南亚近40年气候变化表现出暖湿化发展特征,且东南亚温度与降水量变化的显著性与幅度均要高于南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长建 张虹鸥 汪菲 叶玉瑶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以"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能源合作为切入点,基于《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系统研究东南亚国家能源发展的演变趋势。得到结论,东南亚各国能源资源禀赋差异显著,且动态演变特征明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是东南亚地区主要的能源生产国和能源消费国,新加坡是东南亚乃至全球重要的能源加工和转运中心;东南亚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总体上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各个国家能源消费结构差异化显著;我国与东南亚国家开展能源国际合作,石油和天然气的竞争性合作日趋激烈,水电、风电和光伏电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潜力巨大。
关键词:
一带一路 东南亚 能源 国际合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健
本文对1995年以来东南亚1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贸易发展状况进行集中研究,证实了提高服务贸易国际比较优势、促进服务贸易自由化是当今各国贸易发展的主流趋势。
关键词:
服务贸易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发展趋势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白东蕊
东南亚作为"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经济区,推进中国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有利于优化双边投资与行业结构,实现互利共赢。近几年,中国与东南亚各国领导人开展多次国事互访,跨境电商企业合作项目不断增加,为双边跨境电商合作注入了新动力。为此,本文对中国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现状与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提升途径,以期加快中国与东南亚跨境电商合作进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江健
东南亚国家在倡导语言多样性,推进民族和谐及社会发展中进行了多种努力,各国呈现出多彩的语言发展风格和教育政策。本文通过分析东南亚国家语言教育政策的发展历程,探讨该地区语言教育政策发展的基本特征及未来趋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韩晓明
继承语理论兴起于美国,其核心理念是语言资源观,包含了语言平等意识和语言保护意识。基于继承语理论,本文作者认为华语应定位为汉语继承语,华文教学可相应地定位为汉语继承语教学。继承语理论的应用有利于在东南亚营造和谐的华语传播环境,同时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厘清华文教学的性质,使我们在主体教学对象、宏观教学目标方面有新的认识,突出学科特色。华文教学应遵循继承语教育规律。
关键词:
继承语 语言资源 东南亚 华语 华文教学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周林莎
据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2009年12月8日报道,200"9开放式、远程、电子学习国际研讨会"(ISODEL)于2009年12月8日至11日在印尼港口日惹(Jogjakarta)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数字教学时代: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教师的持续性专业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梁宇
东南亚是全球汉语教材发展的重点区域,兼具区域的整体成长形态和内部的国别失衡特征。海外汉语教材发展离不开政策引领、需求导向、资金保障、机构落实四大必要条件。这四大必要条件可细化为14项关键因素,构成"4维度下14项指标"的评估框架,并以此对东南亚10国的汉语教材发展现状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东南亚10国汉语教材的发展呈现成熟型、探索型和待发展型三个层级。本文针对这三类国家的汉语教材建设分别提出了自主性发展、产业化发展、帮扶式发展三大战略及10项具体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