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82)
- 2023(8721)
- 2022(7821)
- 2021(7226)
- 2020(6400)
- 2019(15270)
- 2018(15014)
- 2017(29042)
- 2016(15795)
- 2015(17855)
- 2014(18302)
- 2013(18037)
- 2012(16849)
- 2011(15230)
- 2010(15849)
- 2009(14702)
- 2008(15057)
- 2007(13995)
- 2006(12200)
- 2005(11132)
- 学科
- 济(67388)
- 经济(67313)
- 业(46147)
- 管理(44632)
- 企(36676)
- 企业(36676)
- 方法(31202)
- 数学(27504)
- 数学方法(27211)
- 财(20929)
- 农(19902)
- 中国(16528)
- 务(14248)
- 财务(14211)
- 财务管理(14172)
- 学(13631)
- 企业财务(13510)
- 农业(13468)
- 制(12811)
- 业经(12586)
- 贸(12527)
- 贸易(12520)
- 地方(12340)
- 易(12147)
- 银(10606)
- 理论(10585)
- 银行(10578)
- 融(10415)
- 金融(10413)
- 行(9961)
- 机构
- 大学(230714)
- 学院(228212)
- 济(95223)
- 经济(93153)
- 管理(86535)
- 研究(77944)
- 理学(73619)
- 理学院(72808)
- 管理学(71455)
- 管理学院(71021)
- 中国(59875)
- 京(49224)
- 科学(46430)
- 财(45924)
- 农(41004)
- 所(40547)
- 中心(36571)
- 江(36384)
- 研究所(36307)
- 财经(35977)
- 业大(34041)
- 经(32546)
- 农业(32006)
- 北京(31443)
- 范(30009)
- 师范(29702)
- 经济学(28973)
- 州(28773)
- 院(27518)
- 财经大学(26593)
- 基金
- 项目(143023)
- 科学(111119)
- 研究(105454)
- 基金(103004)
- 家(90278)
- 国家(89137)
- 科学基金(75126)
- 社会(64963)
- 社会科(61438)
- 社会科学(61411)
- 省(55095)
- 基金项目(54320)
- 教育(49454)
- 自然(48388)
- 自然科(47226)
- 自然科学(47208)
- 划(46499)
- 自然科学基金(46370)
- 编号(44635)
- 资助(43109)
- 成果(37630)
- 部(32404)
- 重点(32207)
- 发(30030)
- 课题(30021)
- 创(29183)
- 大学(27843)
- 科研(27777)
- 教育部(27765)
- 性(27419)
- 期刊
- 济(107237)
- 经济(107237)
- 研究(69121)
- 中国(47077)
- 财(39071)
- 学报(36667)
- 农(36484)
- 科学(32168)
- 管理(30202)
- 大学(27704)
- 教育(26577)
- 学学(25628)
- 农业(23932)
- 融(22561)
- 金融(22561)
- 技术(21052)
- 财经(18048)
- 经济研究(17076)
- 业经(16474)
- 经(15507)
- 问题(14350)
- 业(14053)
- 图书(13276)
- 贸(13023)
- 技术经济(12137)
- 版(12017)
- 国际(11921)
- 财会(11545)
- 理论(11215)
- 世界(11125)
共检索到3530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何志强
太平洋两岸—东南亚和美国——在经常账户上截然相反的表现是近期全球经济失衡的重要特征。本文在分解经常账户构成要素的基础上,试图从储蓄与投资角度探寻影响东南亚地区一些国家经常账户盈余成因,分析显示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东南亚整体投资恢复缓慢、消费不振是形成其经常账户盈余的重要原因,并进一步在计量模型中对影响东南亚和中国储蓄投资的因素进行了比较,发现二者存在较大差异,最后探讨性分析了降低不平衡的政策选择。
关键词:
东南亚 储蓄 投资 经常账户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梁斯 周丽华
本文以G20国家1980-2012年的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系统广义钜估计方法(SYS-GMM)对样本数据进行估计,用以分析人口结构对储蓄、投资以及经常账户的解释能力。研究结论表明:(1)人口结构对储蓄率及经常账户均有显著负向影响,这支持了生命周期理论。(2)老年抚养比对经常账户失衡的解释能力比少年抚养比更强。(3)抚养比对投资率的影响并不明显。这或许与惯性行为及生产率变化有关。人口结构的变动会导致国际资本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因此各国应避免出现相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以完成储蓄和投资的跨境平滑。此外,外部均衡在短期内很难达到,但在长期内可以实现这一目标。文章最后指出,中国应尽快调整现行人口政策和产业政...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津 王刚 李泽广
本文梳理了解释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各类假说,并以美国的情况为借鉴,提出了对中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几种解释思路。文章发现经常账户的实际水平与理论均衡水平的差值为稳定序列,但并不收敛于零,表明经常账户的失衡具有一定的持续性。然后通过设计两元选择模型对导致失衡的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发现"投资一储蓄缺口"假说得到了中国数据的支持,同时发现国民收入也是决定经常账户盈余或者赤字的关键变量。这说明我国经常账户的变化更多地内生于其特有的经济增长模式,对经常账户失衡状态的矫正需要内部经济结构的改革和理顺经济运行机制措施的配合。
关键词:
经常账户 投资-储蓄假说 两元选择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勤
近期来,东南亚国家的外汇市场出现了剧烈震荡,并酿成区域性的货币危机,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国家处于转型期经济的结构性矛盾激化和政府政策失误所致。东南亚的货币危机对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与金融深化敲响了警钟。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马早明
本文以东南亚几个主要国家为考察对象,在回顾其过去教育宏观决策模式演变的基础上,从组织层次和利益集团等诸方面,分析了当前东南亚教育政策决策的基本特征,并就这些国家教育宏观决策的走向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
国际教育 东南亚教育 教育宏观决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沈建勋
东南亚国家近期金融态势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宣布放弃实行十余年的联系汇率制,代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从此,泰铢汇率持续下跌,并波及周边国家,引发了全世界关注的东南亚金融动荡。进入九月以来,泰铢、菲律宾比索、印尼盾、新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汇率纷纷...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孙长华
本文利用1970~2008年这39年间的国际经济数据考察经常账户盈余调整的国际经验后发现,经常账户盈余国家与赤字国家在数量上是不对称的,世界各国中,经常账户处于盈余状态的是少数,处于赤字状态的是多数;全球性经常账户高盈余状况不是一个持久和普遍的现象,通常仅持续4~5年;在全球范围内,经常账户盈余发生大幅快速调整的现象并不常见,但是一旦发生会对宏观经济造成很大影响,这种影响因国家的收入水平不同而有所不同。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经常账户盈余 非参数检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之博 赵岳
本文基于1990—2007年56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和1999年世界银行的企业调查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和Tobit模型,探究了银行集中度、企业储蓄和经常账户失衡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银行集中度越高,企业从银行融资的比重越小,自身储蓄越高。而公司部门的储蓄与经常账户余额存在显著的正向相关,高银行集中度国家企业的高储蓄导致这些国家经历更大的经常账户顺差(或更小的逆差)。上述结论并不受金融中心效应的影响,也在工具变量回归中保持稳健。与强调金融部门总规模的传统金融发展观不同,本文的结论表明,银行业的内部结构是理解经常账户失衡的重要视角。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志刚 郑良玉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常账户盈余快速下降,引发了关于经常账户变化到底是周期性的还是结构性的争论。从储蓄投资角度看,近年来经常账户盈余下降主要是投资率的快速上升所致。本文通过对我国投资率的决定因素分析为经常账户变化提供一种解释。将投资率的变动分解为结构性因素、内部周期性因素和外部周期性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上述三大类指标进行计量分析发现,2007-2012年结构性因素所致的投资率上升占总投资率上升的55.5%,周期性因素的贡献则占36.4%。因此,金融危机后我国经常账户盈余占GDP的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结构性的。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张博文
东南亚对于日本具有重要的经济、外交、安全和战略价值。二战结束以来,东南亚一直是日本对外援助的首要和重点地区。日本对东南亚援助以基础建设为主,关注民生项目,日本援助促进了双边贸易投资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东亚经济的一体化,也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双边的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日本对东南亚的援助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仍存在贷款援助附带条件增多、援助部门分配比例失调以及技术援助效率较低等问题。
关键词:
援助动机 效果评价 东南亚一体化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丁亮
东南亚金融危机发生以来 ,很多分析文章指出东南亚国家的汇率偏离实体经济形成的汇率泡沫是造成危机的原因之一。本文试图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汇率泡沫做一实证分析。本文首先给出汇率泡沫的概念 ,把问题归结为均衡汇率的计算。在对现有汇率模型比较分析后 ,选择了购买力平价作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分析模型。最后利用各国相关资料计算出结果。从结果看 ,汇率泡沫的存在得到了计量方面的验证 ,而且大量短期资本的流入是造成汇率泡沫的主要原因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证实。
关键词:
汇率泡沫 购买力平价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晓晴 耿献辉
东南亚国家在经济发展状况、农产品贸易等方面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黄箱政策作为许多国家目前使用的国内支持政策,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在世界各国要求削减黄箱政策的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剖析东南亚国家的黄箱政策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为例,通过分析比较得出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周明伟
东南亚地区是台湾对外投资的重点地区。目前台商在东南亚地区的投资总额仍大大高于其在大陆的投资。大量台资流向东南亚地区,对我吸引台资、加强两岸经贸交流,无疑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拟对台湾在东南亚的投资情况进行简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大陆如何吸引台资提出一些建议,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国娥 许瑶佳 杨逢珉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我国企业加快了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步伐,东南亚、中东欧国家作为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的两极,对其投资环境进行比较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运用突变级数法,从对外开放水平、政治制度环境、基础建设水平、劳动力可得性4个维度构建系统的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对2006~2015年东南亚和中东欧国家的投资环境进行剖析。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东南亚9国、中东欧16国的投资环境在整体平均水平上相近,但在发展变化趋势上存在较大差异。东南亚9国的投资环境持续优化,并在2010年实现对中东欧16国的首次赶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