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37)
- 2023(11928)
- 2022(10514)
- 2021(10055)
- 2020(8313)
- 2019(19392)
- 2018(19279)
- 2017(37044)
- 2016(20534)
- 2015(23149)
- 2014(23032)
- 2013(22646)
- 2012(20969)
- 2011(18826)
- 2010(18829)
- 2009(17030)
- 2008(16760)
- 2007(14733)
- 2006(12907)
- 2005(11252)
- 学科
- 济(77324)
- 经济(77240)
- 管理(57730)
- 业(55774)
- 企(48411)
- 企业(48411)
- 方法(35788)
- 数学(29467)
- 数学方法(29064)
- 农(20894)
- 中国(20141)
- 业经(18871)
- 财(18250)
- 学(18186)
- 地方(17262)
- 理论(15404)
- 贸(14763)
- 贸易(14756)
- 易(14324)
- 和(14306)
- 农业(14013)
- 制(13661)
- 教育(12507)
- 技术(12504)
- 环境(12081)
- 务(11984)
- 财务(11920)
- 财务管理(11900)
- 划(11888)
- 企业财务(11233)
- 机构
- 大学(290730)
- 学院(288568)
- 管理(115210)
- 济(106979)
- 经济(104418)
- 理学(100058)
- 理学院(98865)
- 管理学(97089)
- 管理学院(96564)
- 研究(96441)
- 中国(68664)
- 京(62141)
- 科学(61782)
- 所(48605)
- 财(47995)
- 农(46175)
- 研究所(44741)
- 业大(43664)
- 中心(42490)
- 江(41741)
- 范(41087)
- 师范(40750)
- 北京(39241)
- 财经(39158)
- 农业(36348)
- 经(35512)
- 院(35061)
- 州(34524)
- 师范大学(32976)
- 技术(30920)
- 基金
- 项目(200398)
- 科学(156555)
- 研究(147586)
- 基金(143581)
- 家(125575)
- 国家(124477)
- 科学基金(105798)
- 社会(90123)
- 社会科(85192)
- 社会科学(85167)
- 省(78233)
- 基金项目(76864)
- 自然(69649)
- 教育(68200)
- 自然科(67985)
- 自然科学(67965)
- 划(66938)
- 自然科学基金(66739)
- 编号(61830)
- 资助(58502)
- 成果(51169)
- 重点(45019)
- 部(43806)
- 发(42685)
- 课题(42647)
- 创(41536)
- 创新(38506)
- 项目编号(38296)
- 科研(37986)
- 教育部(37319)
- 期刊
- 济(119767)
- 经济(119767)
- 研究(83802)
- 中国(52436)
- 学报(47625)
- 科学(44041)
- 农(42612)
- 管理(42320)
- 教育(37467)
- 大学(35531)
- 财(34603)
- 学学(33199)
- 农业(29981)
- 技术(24223)
- 融(21306)
- 金融(21306)
- 业经(19977)
- 财经(18153)
- 图书(17723)
- 经济研究(17690)
- 问题(15441)
- 业(15410)
- 经(15385)
- 科技(14446)
- 版(14204)
- 理论(14084)
- 现代(13580)
- 技术经济(13272)
- 实践(13117)
- 践(13117)
共检索到415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曹萌
东北跨境民族文化传承研究目前尚处于空白状态,该研究可以为传承保护和开发东北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跨境国际化文化合作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对于国家周边地区的稳定发展和国家文化边疆建设,以及邻国间的睦邻友好均有重要意义。从学术价值看则可以创拓出跨境民族文化学,进而开拓出跨境民族学学科。
关键词:
东北跨境民族 文化传承 协同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崔洛燮
文化集群理论主要说明了跨国公司的行为受到民族文化的影响。该理论中,霍夫斯泰德的研究得到广泛认可自此之后,很多研究者关心民族文化这个领域。在跨国公司多国投资时,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最多。文章从“人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资源”的角度,在全球整合和当地反应的框架基础上建立了移植型、适应型、整合型的跨国公司的三个人力资源管理战略模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娟 鲜耀
校内、校外教育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发挥着各自的功能。我们在强调学校教育重要性的同时,社区教育在普及文化、整合文化资源、开展文化活动中的功能不可忽视。社区教育是促进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使民族文化以一种"活"的方式传承下来。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朱玉福
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口较少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传承面临困境,如何保护和发展传统文化,成为人口较少民族发展面临的紧迫任务和难题。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学校不同程度开展了民族文化传承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也面临不少问题。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干部群众要求将本民族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的呼声和愿望日趋强烈。学校教育作为人口较少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和平台,在人口较少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大有可为,相关部门尤其是学校必须加强民族文化传承教育。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汪光焘
2007年6月9日—11日,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共同发起召开了‘城市文化’国际研讨会。本刊以特稿形式刊出两位部长和一位外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本刊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世界上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承载着本民族的心理意识和思维习惯,记载着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中延续不断的思想意识表现。民族语言既能反映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又能规范本民族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方式和对现象的解释方法。本文从外语教育的视角,论述外语教育对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从而进一步展示外语教育中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
外语 教育 民族 文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李强
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是加拿大奉行的国家理念和基本国策,文化多样性(cultural diversity)是中国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明特征。本文从文化传承教育的视角,通过对中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双语教育模式的特点比较,进一步阐述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关键词:
中国 加拿大 双语教育 文化传承 比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胡梦雪
藏戏作为藏族人民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学、音乐、舞蹈及美术深刻融入自身的发展体系,成为藏族民族文化的优秀载体。历史进入新发展时期,对藏戏的民族文化价值进行系统研究并增强其世代传承与普遍性传承,对我国多元化艺术发展与中华民族文化弘扬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价值研究 《藏戏》 文化风尚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沈沫
对2008年至2017年国内学术界有关教育视域下民族文化传承的研究状况进行反思性回顾,发现这一领域的研究范围在10年间明显扩展,研究成果有所增加,但仍存在理论针对性综合性不足、研究方法重思辨轻实证、数据支撑力偏弱、对决策影响力不足等问题。对此,未来要以民族地区学校的语言传承、知识传承、文艺传承为重点,统筹开展基础理论研究、问题诊断研究和公共政策研究,全面揭示学校在传承少数民族文化上的作用、功能及限度,并为改进学校文化传承活动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民族文化 传承 述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子华明 钟志勇
跨境民族的共同体构建包括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当前,需要增强共感及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认识、需进一步引导构建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及国家认同的良性关系、需破解多元媒介影响带来身份认同障碍等。文化记忆是集体共有的知识,文化价值观是其具体的体现,通过学校教育促进不同层次的认同发展从而在构建共同体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彝族作为典型的跨境民族,其文化记忆主要包括了对时空的认知记忆、对自我及他人的认知记忆、对社会人际及情感认知记忆。彝族文化记忆对于构建共同体可起桥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从强化彝族群体的文化情感认同、增强心理认同以及培育行为认同几个方面来开展文化记忆的传承教育,进而促进彝族的民族共同体和国家共同体的生成和发展。
关键词:
跨境民族 文化价值观 文化记忆 传承教育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云帆 韦智华 劳国炜
中国不断加强与西南接壤邻国的交流与文旅合作,逐渐形成了西南边疆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体系。文章从中观层面研究西南边疆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借鉴专家评分法与米切尔分类法将西南边疆跨境民族文化旅游合作核心利益相关者划分为边境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边境居民、跨境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文化旅游从业人员;采用均值比较法判断核心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发现这些诉求存在明显差异;最后,从完善利益表达与监管机制、培养文化共享共建价值观、创建经济赋权机制三个方面提出利益协调对策。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筑慧
20世纪50年代以前,侗族地区的教育往往以传统的方式呈现,社会成员在深受传统文化浸润之时,也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2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80年代后,随着现代学校教育的普及,以及工业化、全球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教育日益式微,其传统教育方式渐渐失去了教育的基本内容和主体,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随之也日益衰退。
关键词:
侗族 民族教育 文化传承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隋国成 吴明海
通过对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国防教育现状的田野考察,发现该地区国防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非传统安全意识淡薄,国防教育内动力欠缺和国防教育形式单一,满意度和实效性较低等问题。为促进国防教育健康发展,提出了在国防教育体制、目标、内容和方法上实现四个"转变",以保障其国防教育取得应有的效果。
关键词:
跨境民族地区 德宏 国防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胡美玲 袁凤琴
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是多元参与主体互动与合作的产物,表现出利益趋同与合力构建的鲜明特征,其中,利益趋同是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多元参与的内生动力,合力构建是职业院校传承民族文化多元参与的保障。为更好地发挥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应以政府政策文件精神为指引,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校企合作、社会协同、对外交流等举措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重视文化型与技能型的结合,专业建设上坚持文化传承与产业需求并重,课程设置上注重项目推进与学生发展并举,教学方式上实现专业教授与技能岗位对接,培养出符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融文化型与技能型于一体的综合性人才。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博文
旅游、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发展日益成为少数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从挖掘、抢救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入手,建设旅游文化学科专业,促进旅游、教育与文化的互动发展,从而突出旅游教育的民族文化特色,是高等旅游教育特色化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办学战略创新的突破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