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16)
- 2023(15295)
- 2022(12731)
- 2021(11559)
- 2020(9728)
- 2019(22269)
- 2018(22043)
- 2017(42625)
- 2016(23175)
- 2015(26171)
- 2014(26503)
- 2013(26576)
- 2012(25004)
- 2011(22667)
- 2010(23202)
- 2009(21993)
- 2008(22404)
- 2007(20737)
- 2006(18570)
- 2005(17343)
- 学科
- 济(108525)
- 经济(108323)
- 业(92136)
- 管理(83245)
- 企(80998)
- 企业(80998)
- 方法(41983)
- 农(34313)
- 财(34068)
- 数学(32819)
- 业经(32580)
- 数学方法(32553)
- 中国(29507)
- 制(25755)
- 地方(25227)
- 农业(23655)
- 务(23298)
- 财务(23225)
- 财务管理(23176)
- 企业财务(21961)
- 技术(20112)
- 和(19129)
- 贸(18926)
- 贸易(18911)
- 易(18299)
- 体(18068)
- 银(17992)
- 银行(17960)
- 理论(17473)
- 学(17384)
- 机构
- 学院(347863)
- 大学(343257)
- 济(147947)
- 经济(144828)
- 管理(134390)
- 研究(117869)
- 理学(113576)
- 理学院(112325)
- 管理学(110767)
- 管理学院(110100)
- 中国(92913)
- 京(73265)
- 财(73020)
- 科学(69296)
- 农(61057)
- 所(60655)
- 江(56447)
- 财经(56014)
- 中心(54167)
- 研究所(53885)
- 经(50479)
- 业大(49365)
- 农业(47636)
- 北京(46726)
- 经济学(44542)
- 州(44350)
- 范(43919)
- 师范(43504)
- 院(41935)
- 财经大学(40857)
- 基金
- 项目(215769)
- 科学(170356)
- 研究(161558)
- 基金(155085)
- 家(133103)
- 国家(131816)
- 科学基金(113814)
- 社会(103458)
- 社会科(97930)
- 社会科学(97904)
- 省(86596)
- 基金项目(82007)
- 教育(73348)
- 自然(71186)
- 划(71031)
- 自然科(69467)
- 自然科学(69445)
- 自然科学基金(68261)
- 编号(66339)
- 资助(62792)
- 成果(54471)
- 发(50915)
- 重点(48487)
- 部(47962)
- 创(47369)
- 课题(46245)
- 制(44214)
- 业(44088)
- 创新(43555)
- 国家社会(42217)
- 期刊
- 济(179333)
- 经济(179333)
- 研究(106960)
- 中国(75938)
- 财(61060)
- 农(58626)
- 管理(54860)
- 学报(49103)
- 科学(47403)
- 农业(39396)
- 大学(37915)
- 融(36944)
- 金融(36944)
- 教育(36280)
- 学学(35754)
- 技术(32153)
- 业经(31527)
- 财经(28671)
- 经济研究(27064)
- 经(24684)
- 问题(23591)
- 业(22667)
- 技术经济(19692)
- 贸(18338)
- 商业(17136)
- 现代(17054)
- 世界(17036)
- 财会(16605)
- 版(15952)
- 理论(15885)
共检索到5469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晓宇 叶裕民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各个产业的竞争力,然而目前我国的装备制造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无法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的需求。为改变这一局面,必须建立强大的装备制造业体系。当前东北的装备制造业虽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但如果切实找准发展障碍,提出科学的发展对策,未来仍有望发展成为中国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蔚鹏 李廉水
离散制造业是制造业按照生产方式分类的一种,离散制造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建设全球制造业基地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际上离散制造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分析了我国离散制造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增强我国离散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
离散制造业 制造技术 信息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沈建红 朱振涛
在大规模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影响苏中四市制造业集群升级发展的关键因素,认为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配套不完善、企业之间缺乏横向联系、资金融通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是影响苏中四市制造业集群升级发展的障碍,并从企业、行业协会、政府角度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制造业 障碍 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巫强 刘志彪
本文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研究我国本土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障碍的产生机制以及实现有效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问题。本文发现,作为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国际大买家将从实现自身最优利润出发,设定从发展中国家消费品厂商采购的最优产品质量要求。为了获得质量更好的消费品,国际大买家愿意提高采购价格。国际大买家的纵向压价行为,与选择以发达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的策略,均有利于其方便设定最优产品质量要求。发展中国家消费品厂商被国际大买家俘获后,倾向于选择进口机器设备,这使本土装备制造业面临必然的市场空间障碍。构建国家价值链,提高价值链终端的竞争程度,有助于突破本土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空间障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建明 夏晓军
温州制造业集群在升级过程中,深受原有增长方式惯性的负面影响,面临着人才支撑乏力、资本外溢、产业结构高度化不足、国际标准意识欠缺等障碍。针对温州制造业集群的具体情况,应该区别选择基于技术能力或基于技术和市场双重组合的升级路径。
关键词:
温州制造业集群 升级 障碍 路径选择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惠利 丁新新
文章基于最新可用的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使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的产业特征、结构变化、产业关联度、就业创造能力及其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进行研究与诊断。研究发现,装备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比不断上升是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表现,且主要通过后向关联带动产业需求对国民经济发挥较强的拉动作用,其就业创造能力高于制造业平均水平。装备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尤其是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及金融服务)的产业融合需求,成为影响其向产业链高端跃迁的重要因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建翠
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和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水平,随后提出了目前装备制造自主创新存在的问题,并采用因子分析法分析了2007年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发现创新能力最高的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其次是专用设备制造业,最低的是金属制品业。最后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自主创新 因子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杨舵 罗雯莉
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有着雄厚的历史基础,但在全国同业中的发展水平却相对落后。在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下,陕西如何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速度,使其成为带动陕西经济腾飞的支柱型产业,这一问题需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予以探讨。基于相关支持性产业视角,试图找出制约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据此提出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生产性服务业 现状与问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万强 潘敏
在现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一个研究模型,分析财政固定资产投资、财政科技投资和税收等财政政策对于装备制造业产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近十年来,财政固定资产投资对装备制造业发展有显著的正效应,税收的增加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财政科技投资的短期效应不明显,紧缩性税收的政策效应相对高于其它扩张性财政政策。建议进一步实施对装备制造业的财政扶持政策,特别是增加财政科技投资规模,实施定向减税政策,增强产业的内生增长动力,提升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装备制造业 市场竞争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丽敏
装备制造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装备制造业中各行业与工业经济发展的有序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装备制造业各行业与我国工业增加值的变化率高度一致。未来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应集中于电气机械及器材、通用设备和专用设备制造业三大行业。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灰色关联分析 灰色斜率关联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莹莹
我国是世界煤炭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由于我国富煤少油,所以煤炭在我国的一次能源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国际油价高升,这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凸显了我国煤炭资源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煤机装备 煤炭 企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凤瑞 苗壮
本文以近年来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国税税收相关数据分析为基础,全面探讨了装备制造业的税收贡献情况,并与国内其他地区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辽宁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快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税收 老工业基地振兴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闫逢柱 张文兵
本文运用F-F指数法对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内贸易进行测度与分解,分析其结构变动,揭示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扩张基础、发展内涵与竞争内涵。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相互联系,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选取2013—2019年东北地区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二者的融合发展水平,并用实证分析了其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衡发展到中度融合,其中,辽宁的融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最低。同时,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参与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正向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晓玲 韩平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深度融合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文章通过梳理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相互联系,分析二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选取2013—2019年东北地区数据,通过构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二者的融合发展水平,并用实证分析了其融合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水平从轻度失衡发展到中度融合,其中,辽宁的融合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最低。同时,东北地区数字经济与装备制造业的融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金融支持力度、政府参与程度和对外开放水平的正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