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25)
- 2023(13175)
- 2022(11516)
- 2021(10750)
- 2020(8933)
- 2019(20613)
- 2018(20475)
- 2017(40111)
- 2016(21676)
- 2015(24403)
- 2014(24561)
- 2013(24137)
- 2012(22515)
- 2011(20534)
- 2010(20871)
- 2009(19128)
- 2008(18446)
- 2007(16253)
- 2006(14688)
- 2005(13080)
- 学科
- 济(104912)
- 经济(104815)
- 管理(63250)
- 业(57186)
- 企(47228)
- 企业(47228)
- 方法(40247)
- 数学(34938)
- 数学方法(34535)
- 地方(25553)
- 农(24383)
- 中国(23968)
- 学(21442)
- 财(21360)
- 业经(20955)
- 农业(16355)
- 贸(16298)
- 贸易(16289)
- 制(16200)
- 易(15710)
- 地方经济(15386)
- 环境(15035)
- 和(14892)
- 理论(14608)
- 策(14180)
- 银(13177)
- 银行(13144)
- 融(13085)
- 金融(13082)
- 技术(12834)
- 机构
- 大学(313323)
- 学院(312994)
- 济(133868)
- 经济(131001)
- 管理(125144)
- 研究(109015)
- 理学(107809)
- 理学院(106617)
- 管理学(104950)
- 管理学院(104375)
- 中国(79948)
- 京(66295)
- 科学(65689)
- 财(59493)
- 所(54536)
- 研究所(49511)
- 中心(48178)
- 财经(47253)
- 农(46592)
- 江(45900)
- 业大(44120)
- 经(42816)
- 北京(42468)
- 范(41616)
- 师范(41337)
- 经济学(40063)
- 院(39538)
- 州(37074)
- 农业(36049)
- 经济学院(35704)
- 基金
- 项目(209600)
- 科学(164701)
- 研究(155764)
- 基金(151483)
- 家(130772)
- 国家(129686)
- 科学基金(111391)
- 社会(98075)
- 社会科(92916)
- 社会科学(92892)
- 省(80914)
- 基金项目(80206)
- 自然(71646)
- 教育(70335)
- 自然科(69862)
- 自然科学(69847)
- 自然科学基金(68562)
- 划(68035)
- 编号(64082)
- 资助(62832)
- 成果(52473)
- 重点(46441)
- 部(46159)
- 发(45652)
- 课题(44006)
- 创(42809)
- 创新(39900)
- 教育部(39740)
- 国家社会(39693)
- 人文(39167)
- 期刊
- 济(154896)
- 经济(154896)
- 研究(98285)
- 中国(56313)
- 管理(46906)
- 学报(45004)
- 科学(43332)
- 财(43120)
- 农(42330)
- 大学(34216)
- 教育(32892)
- 学学(32257)
- 农业(29407)
- 融(27911)
- 金融(27911)
- 技术(27320)
- 经济研究(25049)
- 业经(23770)
- 财经(23248)
- 经(19903)
- 问题(19703)
- 技术经济(16724)
- 图书(15808)
- 理论(15668)
- 现代(15014)
- 贸(14506)
- 业(14331)
- 科技(14327)
- 实践(14156)
- 践(14156)
共检索到4674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辛本禄 张秋惠
东北在转型过程中表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结构性问题,其中的一些体制性、制度性障碍已经使行政区经济变成阻隔市场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看不见的墙”,这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的整体建设和长远发展。而有效地进行资源配置、结构调整、技术改造、企业重组等则是主要依靠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实现的。所以,东北要振兴,就必须转变观念,处理好政府这面“看不见的墙”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即对整个东北区域发展做总体的市场性规划,建立经常性制度性对话和协调机制,打破现行的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权力结构体系,给予市场各种权力发挥的空间,从而创造出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要求的制度和体制。
关键词:
市场 政府 看不见的手 看不见的墙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克瑜
论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及其协调周克瑜(华东师大城市与区域开发研究中心,上海)1概念及问题的提出1.1行政区、经济区的概念与区别行政区与经济区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区域类型。行政区是指为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治理与建设国家,对领土进行合理的分级划分而形成的区域...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春玲
2011年1月,中原经济区被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成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但中原经济区经济基础薄弱,区域竞争力差,要后来居上,必须依靠技术创新,构建中原经济区创新体系。目前,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季任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冰 张朝 龚征旗 章成帅
省际交界地区是我国区域发展中的典型问题区域,而如何实现其有效发展又是最为关注的区域问题之一。以行政区和经济区的基本范畴为出发点,及两者间发展关系变化的时间序列为主线,对我国省际交界地区发展变化的规律和趋势进行分析,得出结论:我国省际交界区发展是交织和渗透于行政区和经济区关系演化中,其经济滞后性发展本质上是行政区与经济区难以调和的重要体现和必然结果。因此,应从管理体制、制度组织、行政区划等方面实现行政区和经济区良性互动,从而推动省际交界地区快速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子坚 贾云鹏 张伟齐
主体功能区作为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新安排,必将对现行的行政区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文章在从区域发展理论创新的角度对主体功能区进行深化认识的基础上,从区域划分依据、区域发展理念、同质化政府与异质化区域、主体功能区操作与行政主体、主体功能区划分标准与区域发展等方面阐释了行政区经济对主体功能区约束的内在机制,指出区域管理政策是现阶段行政区经济约束的集中表现,并从配套政策体系和当前政策重点等角度指出了主体功能区和行政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现实路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其屏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还是行政区经济,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的各种矛盾,使区域内统一的共同市场难以形成,最终导致这个区域的经济增长的成本加大,增长速度放缓,严重地阻碍了经济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格局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必须跨越行政区障碍,实现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的转变。
关键词:
行政区经济 经济区经济 转化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海龙
我国行政区与经济区之间表现出独特的竞争与依赖关系。经济协调发展的重点在于调整行政区与经济区的关系。从经济发展的实践历程来看,我国经济正从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过渡,与之相对应,上层建筑方面也将经历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行政,最终到区域治理的演变。
关键词:
行政区经济 经济区经济 区域治理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熊曦 吴冬霞 曹姣
行政区经济是我国特殊时期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相结合的产物,行政区经济的形成使企业竞争中渗透了强烈的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生产要素跨行政区流动不畅、行政区域间竞争具有一定的隐性特征、行政区边界经济明显。有必要建立地区性资源共享机制,使各行政区域均能获利,从而促进区域间的合作,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蔡之兵 张可云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取得实质性进展、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必然举措。基于经济区与行政区的概念辨析,提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目标是要破除"区对区的分割",而非实现"区与区的分开"。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既包含纵向层面的"高放低""普变特""低升高"三种模式,又包含横向层面的通过"趋高"来实现"趋同"和通过"趋新"来实现"趋同"两种模式。现阶段,纵向层面与横向层面的改革模式分别面临系统性不足、区域合作积极性与有效性难以保障的困境。为此,应分别从遏制地方无序发展、构建动态的发展权限配置体制、鼓励采用高效精简的管理体制以及完善相关法律基础、优化政绩考核机制、强化政策协同支持等方面来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
关键词:
经济区 行政区 适度分离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彬 胡滨
关中——天水经济区旅游合作由天水市旅游局主动发起,经西安市旅游局、咸阳市旅游局、宝鸡市旅游局、渭南市旅游局、铜川市旅游局和天水市旅游局共同协商,于2008年8月就关中——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
经济区是社会经济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 ,是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发展过程中在地域上的表现形式。图们江地缘经济区有许多具体的发展特征 ,其运行规则与一国之内的各种类型的经济区有很大不同 ,但也必须遵守地缘经济区正确处理国家间关系 ,求得共同发展的共同原则。我国图们江地区开发事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取得很大成绩 ,但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因此 ,应依据地缘经济的运行规则加以改进 ,并面对我国入世和俄罗斯即将入世作好多方面的准备。
关键词:
东北亚 图们江地缘经济区 地缘政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王士君
分析预测21世纪初期俄罗斯、日本在东北亚的地缘战略、朝鲜半岛的政治走向和美国的亚太战略及其对东北经济区的政治经济影响,可以认为,对东北经济区未来的发展是机遇大于挑战,至少会赢得1/4世纪的宝贵和平时期。因此,应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其地缘战略是:在地缘政治方面与俄罗斯合作,防御日美联合及其构建地区性防御体系;在地缘经济方面与日韩合作,促进东北亚经济的共同发展;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和有利的地理环境,争取国家的重点支持,加强区内联合,采取超常规发展举措,加快发展;全面对外开放,以开放促开发,促进国际合作,用地缘经济促进地缘政治的良性发展,为东北经济区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
东北经济区 地缘战略 地缘政治 地缘经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