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36)
- 2023(12251)
- 2022(10743)
- 2021(10064)
- 2020(8216)
- 2019(18855)
- 2018(18861)
- 2017(35919)
- 2016(19547)
- 2015(21881)
- 2014(21504)
- 2013(21028)
- 2012(18924)
- 2011(16918)
- 2010(16716)
- 2009(15440)
- 2008(14396)
- 2007(12260)
- 2006(10659)
- 2005(8985)
- 学科
- 济(74253)
- 经济(74166)
- 管理(53813)
- 业(51051)
- 企(41939)
- 企业(41939)
- 方法(33875)
- 数学(29237)
- 数学方法(28898)
- 农(23534)
- 中国(20933)
- 业经(18762)
- 财(18613)
- 地方(16507)
- 农业(16069)
- 学(16055)
- 贸(13213)
- 贸易(13206)
- 理论(12891)
- 易(12798)
- 和(12049)
- 环境(12028)
- 制(11939)
- 务(11484)
- 财务(11416)
- 财务管理(11399)
- 技术(11297)
- 企业财务(10728)
- 教育(10503)
- 划(10350)
- 机构
- 学院(266912)
- 大学(265415)
- 管理(107800)
- 济(101004)
- 经济(98627)
- 理学(94162)
- 理学院(93157)
- 管理学(91469)
- 管理学院(91017)
- 研究(86448)
- 中国(61795)
- 京(55805)
- 科学(55214)
- 财(44349)
- 所(42566)
- 农(41653)
- 业大(40922)
- 研究所(39043)
- 中心(38910)
- 江(37391)
- 范(36684)
- 师范(36385)
- 财经(36153)
- 北京(34895)
- 经(32893)
- 农业(32421)
- 院(31979)
- 州(30805)
- 师范大学(29267)
- 经济学(28986)
- 基金
- 项目(189340)
- 科学(148484)
- 研究(140726)
- 基金(135892)
- 家(117526)
- 国家(116509)
- 科学基金(100478)
- 社会(87299)
- 社会科(82471)
- 社会科学(82449)
- 省(75106)
- 基金项目(73003)
- 自然(65178)
- 教育(64504)
- 自然科(63637)
- 自然科学(63622)
- 划(62528)
- 自然科学基金(62440)
- 编号(59330)
- 资助(54893)
- 成果(47226)
- 重点(41882)
- 部(40730)
- 发(40440)
- 课题(40175)
- 创(39404)
- 创新(36509)
- 项目编号(36362)
- 科研(35987)
- 大学(35332)
- 期刊
- 济(111023)
- 经济(111023)
- 研究(75798)
- 中国(48062)
- 学报(41665)
- 农(39796)
- 科学(38934)
- 管理(38020)
- 教育(32455)
- 财(32446)
- 大学(31568)
- 学学(29661)
- 农业(28512)
- 技术(23286)
- 业经(20877)
- 融(18135)
- 金融(18135)
- 经济研究(17370)
- 财经(16335)
- 图书(15221)
- 问题(14077)
- 经(13866)
- 科技(13554)
- 业(13166)
- 理论(13072)
- 版(12661)
- 技术经济(12369)
- 实践(12204)
- 践(12204)
- 现代(12124)
共检索到3762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艳波
本文是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在构建和谐辽宁的视角下,结合辽宁省实际,对统筹城乡就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统筹城乡就业机制,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措施。本文旨在确立一条沟通城乡、打破农村经济的封闭、在全社会范围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
统筹城乡就业 老工业基地振兴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光远 张巨勇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辽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化程度低、产业竞争力下降、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慢以及集群经济发展滞后等许多问题。本文从辽宁地区的现状出发,借鉴发达地区的发展经验,试图从体制改革、产业竞争力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和构建集群经济等方面分析辽宁经济振兴的思路和对策,阐述辽宁经济振兴的策略。
关键词:
体制改革 支柱产业 区域经济 产业集群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陈学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于畅 宋芳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十年来,经济发展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的同时,辽宁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通过计算2003—2012年辽宁高等教育规模增长率及高等教育的弹性系数,探索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十年来辽宁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的演变,并对如何提高辽宁高等教育与经济的适应性和协调型发展提出策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军涛 傅小锋
建立可持续发展生态产业 ,是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 ,实现其环境 -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分析了辽宁省发展生态产业的背景条件和生态产业发展现状 ,解析了其发展生态产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探讨了生态产业的发展潜力 ,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春雷 蒋维静
辽宁省工业发展现状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曾具有相对优势的辽宁工业,在开放条件和市场体制下不断受到冲击,工业产品竞争力下降,在全国的地位逐年下滑。本文在剖析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基础上认为,经过多年努力,辽宁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调整、改造任重道远;就业和再就业矛盾加剧,城市产业工人贫困化问题日益尖锐。为此,笔者提出了促进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促进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的税收政策建议。
关键词:
辽宁老工业基地 结构调整 税收政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维佳
发展中国家往往因国内资源不足,经济发展受到约束,需要通过引进外资等途径从外部获取本国或本地区发展所需的供给不足的资源,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引导IDI投向辽宁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潜导产业,是调整辽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关键。因此,辽宁老工业基地应进一步扩大开放,提高辽宁经济的外向度,鼓励外资参与国企改造,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机制体制创新,促进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辽宁在利用IDI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一些可能由此带来的问题,并采取适当措施,发挥IDI的积极效应,防止IDI的消极效应。
关键词:
IDI 辽宁老工业基地 老工业基地振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伟龙 陈闯 薛岩晗
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中央重振东北的战略性举措,是东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老工业基地改造有三大要点:注重制度因素;抓住改造重点;推进民营经济。重新振兴东北不仅限于老工业基地改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发展目标,其要旨为:重视新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转化;推进民营银行,拓宽融资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凤武
将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新型产业基地,必须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全力推进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大力优化投资环境,不断扩大开放领域;必须巩固现代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必须实施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及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东北 老工业基地 振兴 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凤武
东北老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巨大的存量资产、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明显的科教优势,是极富后发优势的地区。但东三省市场化程度低,国有经济比重高,企业设备和技术老化,资源型城市主导产业衰退,经济发展活力不足。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将其调整改造、发展成为新型产业基地,对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国防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东北 老工业基地 振兴 基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陆加胜 李哲
东北地区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为共和国现代化工业的建立和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创造过辉煌的业绩。新中国第一炉钢、第一辆汽车、第一艘万吨轮、第一架飞机、第一台万吨水压机等数不清的第一,都诞生在东北。这无数个“第一”让东北人为之自豪。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东北这个老工业基地逐渐落伍了。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方针,如一股强劲的春风,在改革道路上艰难跋涉的东北人民看到了新的希望。本文在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现状的基础上,探索了振兴的基本思路和具体对策。
关键词:
振兴 老工业基地 对策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庆伟 陈才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城市物流是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带动区域发展战略的基础。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物流的特点是大进大出、商贸物流发展迅速,优势是发展基础好、潜力大,不足之处在高成本、低效率的发展阶段,存在着诸多问题。根据供应链管理和产业集群理论、东北老工业基地城市物流发展的战略重点应放在规划协调城市物流管理、引导城市物流有序发展,建设公用型物流平台,加快制度建设,明确核心城市物流发展目标,实现优势互补上。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城市物流 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龚新 李柏洲 韩笑
产业集群这一具有特色的经济组织形式对于提升产业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产业集群进行可行性分析,运用区位商指标对吉林省六大主要产业进行了区位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产业集群 区位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