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07)
2023(9466)
2022(8113)
2021(7619)
2020(5850)
2019(13853)
2018(13393)
2017(23478)
2016(13185)
2015(14626)
2014(15016)
2013(14865)
2012(14228)
2011(12978)
2010(13237)
2009(12301)
2008(12500)
2007(10818)
2006(10065)
2005(9626)
作者
(36768)
(30595)
(30472)
(29166)
(19648)
(14645)
(14053)
(11828)
(11736)
(11411)
(10587)
(10361)
(10098)
(9975)
(9922)
(9327)
(8975)
(8861)
(8760)
(8630)
(7988)
(7562)
(7425)
(7262)
(7086)
(6891)
(6860)
(6820)
(6311)
(6072)
学科
(59236)
经济(59170)
管理(36378)
(32727)
(25846)
企业(25846)
(25148)
中国(23228)
地方(21792)
(18442)
业经(15659)
(15243)
方法(15000)
财政(13667)
农业(12444)
数学(12305)
(12291)
银行(12280)
(12247)
金融(12246)
数学方法(12166)
(11882)
(11695)
(11139)
地方经济(11093)
(11038)
(10643)
(10395)
财务(10367)
财务管理(10315)
机构
学院(178427)
大学(176971)
(77141)
经济(75486)
研究(72868)
管理(61755)
中国(57728)
理学(50563)
理学院(49876)
管理学(49116)
管理学院(48760)
(45590)
科学(41654)
(39885)
(37974)
研究所(33305)
中心(32086)
财经(30353)
(30083)
(28931)
(27432)
(27171)
师范(26940)
北京(26746)
(26186)
(24005)
(23868)
经济学(23409)
业大(21978)
财经大学(21881)
基金
项目(106307)
研究(83656)
科学(82611)
基金(73162)
(62671)
国家(62020)
科学基金(52268)
社会(52254)
社会科(49434)
社会科学(49420)
(42789)
教育(38231)
基金项目(37865)
(35400)
编号(34953)
成果(30642)
自然(29997)
(29511)
自然科(29219)
自然科学(29213)
资助(29187)
自然科学基金(28663)
课题(26213)
重点(25080)
发展(24302)
(23910)
(23346)
(22448)
(22163)
(21549)
期刊
(103871)
经济(103871)
研究(68793)
中国(51898)
(38893)
教育(28968)
(28689)
管理(26464)
学报(24696)
科学(23842)
(22989)
金融(22989)
农业(19594)
大学(19432)
学学(17623)
经济研究(17044)
技术(16833)
业经(16761)
财经(15371)
(13357)
问题(12539)
(10592)
(10203)
会计(9947)
图书(9754)
(9660)
财政(9660)
世界(9621)
国际(9567)
(9153)
共检索到321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成丹  
在2016年召开的地方财政改革发展论坛上,不同层面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围绕东北振兴与地方财政改革发展进行了深入研讨,并形成诸多共识。2014年以来,东北区域经济衰退明显,从衰退原因来看有很多重因素,既有历史性的,结构性的,资源性的,也有观念上的和人为影响的,更有深层体制机制上的。实现东北振兴,必须进行顶层设计和政策上的真正突破。在促进区域振兴过程中,地方财政的改革与发展具有异常关键的作用和影响。必须明确地方财政改革思路,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合理调动中央地方两个积极性,更有效地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汤吉军  戚振宇  
2019年1月10日,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高端论坛暨"东北振兴与东北亚区域合作"发布会在北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首批辽宁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辽宁大学东北振兴研究中心"、辽宁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区域开放协同创新中心"、辽宁大学经济学院、经济科学出版社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陆成林  
2014年8月16日,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以及《地方财政研究》杂志社在大连联合举办了2014年首届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论坛"国家治理与地方财政改革"专题研讨会。论坛邀请到财政科研系统、财经院校、财经类期刊等诸多机构的专家学者以及财政业务人员,围绕国家治理与地方财政改革进行研讨,提出了辅助决策、服务实践的新思路和新建议,不仅赢得与会者的普遍共鸣,也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现将论坛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成智  
深化财税改革振兴地方财政张成智一、地方财政应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根据振兴国家财政的总体要求,振兴地方财政的基本目标可以概括为:建立健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财税运行机制,以“三财”之道实现地方财政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包含了收入增长、支出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少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本刊编辑部  
2019年6月22日,由辽宁省财政科学研究所、东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地方财政研究》杂志社、辽宁大学地方财政研究院、广东财经大学广东地方公共财政研究中心、西安财经大学西部农村公共经济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论坛在西安财经大学召开,70余位代表参加了会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地  孙志国  郭进伟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调整与改造进程明显提速。但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增长绩效持续滑坡,不仅竞争性领域存在体制僵化、结构失衡、技术落后、设备老化等问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共同条件的基础设施领域(包括城市公用事业)也积累了十分复杂的制度和技术层面的难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很容易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成林  
地方政府财政能力不足也是驱使地方政府大幅度依赖土地运营、土地财政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自"营改增"以来,地方政府的财源建设已经到了需要从政府间财政体制变革来着手的地步。总体来看,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稳定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宏林  张闯  
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之后,各级政府和企业界、理论界都在积极探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良方。毋庸置疑的是,在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现代流通产业将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深入研究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流通产业的发展问题,探求流通产业在东北振兴中的作用,从而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献计献策,中国市场学会、东北财经大学和锦程国际物流集团于2004年6月19—20日在大连召开了首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现代流通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本文对此次论坛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林江  曹越  
地方财政在我国财政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近年来,地方财政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县乡财政困难问题越发严重,公共财政的要求难以实现,地方财政事权与财权财力严重失衡等,制约了地方政府职能的发挥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本文试图对我国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并对如何完善我国地方财政体制、进一步推动地方财政改革与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蒋新光  武军  
强化财政职能振兴地方财政蒋新光武军振兴地方财政是实现社会和经济发展目标的重要保证。强化财政职能,振兴地方财政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强化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职能,提高地区经济运行质量1.主动参与地区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地区经济始终保持一定的发展后...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大杰  
位于四川盆地中部的遂宁市,是一个人多地少、资源不丰、以农业为主的地区,财政支农显得十分必要。如何发挥地方财政职能,强化财政支农,遂宁市在这方面做了以下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建立健全农业投入积累机制,努力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市县财政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配合有关部门采取两方面措施,努力增加投入。一是强化财政支农意识,增加财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工乐  
振兴我国财政,在认识上既要克服“就财政论财政”,单纯在财政收支上做文章,脱离振兴经济空谈振兴财政的片面性,还要特别防止只强调振兴中央财政而忽视振兴地方财政的倾向。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同步振兴,应主要落实在财政体制、财政管理、财政建设及财政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州市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课题组  
本文从分析我国新时代财政改革要求及方向入手,以财政评审视角,结合技术革新、大数据改革及社会管理等市场环境变化,探究财政改革转型期地方评审机构如何转变职能,创新评审模式,并在分析全国评审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建议,为地方评审机构深化新时代财政改革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