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0)
- 2023(11230)
- 2022(8872)
- 2021(8253)
- 2020(6878)
- 2019(15778)
- 2018(15838)
- 2017(30276)
- 2016(16578)
- 2015(18310)
- 2014(18088)
- 2013(17603)
- 2012(15788)
- 2011(13854)
- 2010(14338)
- 2009(13521)
- 2008(14036)
- 2007(12491)
- 2006(11368)
- 2005(10742)
- 学科
- 业(81516)
- 企(76848)
- 企业(76848)
- 济(68766)
- 经济(68672)
- 管理(65589)
- 业经(28244)
- 方法(26961)
- 财(25796)
- 农(23980)
- 务(19990)
- 财务(19958)
- 财务管理(19935)
- 制(19064)
- 企业财务(18894)
- 数学(18884)
- 数学方法(18682)
- 技术(17563)
- 农业(17304)
- 中国(16853)
- 理论(15249)
- 策(15195)
- 体(14824)
- 划(14185)
- 和(13665)
- 体制(13068)
- 企业经济(12631)
- 经营(12614)
- 地方(11435)
- 贸(11357)
- 机构
- 学院(235435)
- 大学(226890)
- 济(98843)
- 经济(96918)
- 管理(94949)
- 理学(80518)
- 理学院(79748)
- 管理学(78800)
- 管理学院(78329)
- 研究(74805)
- 中国(59862)
- 财(49165)
- 京(47209)
- 科学(42627)
- 农(38450)
- 江(38101)
- 财经(37807)
- 所(37408)
- 经(34257)
- 中心(33420)
- 研究所(33263)
- 业大(31807)
- 农业(29961)
- 北京(29743)
- 州(29682)
- 经济学(28658)
- 范(27679)
- 财经大学(27614)
- 商学(27504)
- 师范(27410)
- 基金
- 项目(146195)
- 科学(116831)
- 研究(111196)
- 基金(105557)
- 家(90512)
- 国家(89624)
- 科学基金(78943)
- 社会(70861)
- 社会科(67223)
- 社会科学(67203)
- 省(59222)
- 基金项目(55234)
- 教育(51412)
- 自然(50017)
- 自然科(48944)
- 自然科学(48932)
- 自然科学基金(48151)
- 划(47882)
- 编号(45529)
- 资助(42248)
- 成果(36380)
- 业(35211)
- 创(34362)
- 重点(32685)
- 部(32233)
- 发(32086)
- 课题(31869)
- 创新(31096)
- 性(30272)
- 制(29753)
- 期刊
- 济(119848)
- 经济(119848)
- 研究(71907)
- 中国(50536)
- 财(43372)
- 管理(43165)
- 农(37222)
- 科学(30801)
- 学报(29488)
- 教育(28209)
- 农业(25270)
- 融(24259)
- 金融(24259)
- 技术(24185)
- 大学(23592)
- 业经(22829)
- 学学(22296)
- 财经(19762)
- 经济研究(18444)
- 经(17168)
- 业(16347)
- 问题(14788)
- 技术经济(13783)
- 财会(12973)
- 现代(12842)
- 商业(12239)
- 贸(11676)
- 世界(11612)
- 经济管理(11027)
- 会计(10620)
共检索到3660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黄速建 戈泉
本文在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特殊性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从"指令性改革"、"被动式改革"向"主动式改革"转变的进程。最后,提出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步入"主动式改革"的新的发展阶段,现实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政府、企业和社会多方共同努力,在立足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国内外各种资源,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进行战略性再造,从而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国有企业 战略性再造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孙少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富燕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德海 李亚茹
本文阐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国企改革的紧迫性,并指出了国有企业问题积累时间长、需要支付巨额改革成本、国企改革内动力不足等五大难点。最后提出国企改革要在实现产权多元化、技术创新、资金瓶颈、管理等五方面进行创新突破。
关键词:
国企改革 产权制度 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元 王梓宸
当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地区竞争能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工业基础良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潜力巨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优势。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力度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创新驱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志元 王梓宸
当前,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面临地区竞争能力下降,传统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体制机制障碍依然突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等难题。同时,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工业基础良好,科技创新和人才资源潜力巨大,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的大力支持,"中国制造2025"制造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是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优势。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加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加大力度培育富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支持创新驱动东北地区制造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升东北地区开放型经济水平。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造业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波
随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和市场经济时代的来临,东北老工业基地慢慢丧失了往日的优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已被中央政府提到了战略的高度。然而,企业的振兴与再造必须与文化的再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塑造企业家文化、重构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观念、突破计划思维模式、促进东北区域文化的演进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企业文化 价值观 经营观念 区域文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于鑫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人力资本已经成为获取竞争优势的主要资源,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核心能力从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迫切需要向战略性人力资源转变,并使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管理结构和基础平台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快速协调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弘钰,鲁新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发展明显滞后,其根本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所有权配置失当。企业的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企业制度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所有权的配置与企业效率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振兴的主要途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从企业直接控制者转变为财务上的监督者;通过“国有企业民营化”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引进目前老工业基地“稀缺人才”,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让他们拥有部分企业所有权,参与企业收益分享。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国有企业 所有权 配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孙少岩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传谌 冯电波 艾德洲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多元"概念,拥有不同的维度和权重。不同性质和特点的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方式也存在着区别。国有企业模范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需要更多地注重国有经济的功能方面。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国有企业社会责任有不同的偏重。老工业基地的地域特点和发展方式转变的时代背景,决定了我国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性。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改革与此背景下的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相融合,有利于实现老工业基地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曾燕南
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在建国初期对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国有企业相对集中的东北地区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结构转型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整体经济不乐观。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应根据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特点,发挥优势,剔除弊端。当前,东北地区要把握好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新一届东北振兴政策的机遇,大力加强结构性改革,提升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统筹工业产业发展布局,其中应重点关注国有企业改革,以提高整体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岳岷
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老工业基地的国有企业改革则是中心环节中的难中之难,重中之重,是一个一直未能得以根本解决的老大难问题。这个问题能否有一个帕累托最优解,一直是经济界求索的难题。1998年国家教育部作为“九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予以立项。吉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宋冬林博士领衔主持这个重大项目,历时三个春秋,终于尘埃落定。长春出版社出版的宋冬林等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研究》一书就是这个重大项目的最终成果。这是对老难题做的新探索。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超文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及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影响,近几年老工业基地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在经济总量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制造业结构性产能过剩严重,成为制约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瓶颈。以东北地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吉林省为个案进行剖析,发现要从根本上破解因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生产结构不协调、供需错位而导致的制造业效率低下、竞争力不强问题,应充分发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