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41)
2023(2829)
2022(2310)
2021(2054)
2020(1709)
2019(3901)
2018(3805)
2017(7318)
2016(4024)
2015(4442)
2014(4260)
2013(4143)
2012(3806)
2011(3377)
2010(3316)
2009(2991)
2008(3053)
2007(2717)
2006(2511)
2005(2257)
作者
(11910)
(10109)
(9830)
(9530)
(6065)
(4877)
(4359)
(3966)
(3814)
(3503)
(3503)
(3466)
(3212)
(3204)
(3153)
(3093)
(2950)
(2914)
(2907)
(2825)
(2568)
(2531)
(2406)
(2311)
(2289)
(2186)
(2152)
(2036)
(2023)
(1983)
学科
(14920)
经济(14907)
(10105)
管理(8851)
(6187)
企业(6187)
方法(5831)
中国(5772)
(5641)
数学(5269)
(5232)
数学方法(5218)
劳动(5215)
农业(4531)
(4337)
(3567)
地方(3454)
业经(3168)
人口(3139)
(2934)
动力(2872)
(2766)
税收(2731)
劳动力(2730)
(2695)
土地(2641)
(2596)
农业劳动(2557)
农业人口(2500)
环境(2462)
机构
大学(55883)
学院(55152)
(23460)
经济(22987)
研究(21985)
管理(20060)
理学(17275)
理学院(17044)
管理学(16658)
管理学院(16563)
中国(16034)
科学(13972)
(11654)
(11433)
研究所(10579)
(10160)
(10102)
中心(9898)
业大(9111)
(8631)
(8362)
财经(8277)
农业(8021)
(7939)
师范(7851)
经济学(7727)
(7682)
北京(7233)
(7151)
经济学院(6960)
基金
项目(40610)
科学(32738)
基金(30711)
(27925)
研究(27875)
国家(27725)
科学基金(23458)
社会(18631)
社会科(17697)
社会科学(17692)
基金项目(16511)
自然(15562)
自然科(15210)
自然科学(15208)
(15020)
自然科学基金(14922)
(13390)
教育(12555)
资助(11875)
编号(10709)
重点(9609)
(9158)
(8890)
成果(8495)
国家社会(8279)
科研(8002)
(7894)
计划(7744)
教育部(7665)
创新(7504)
期刊
(25306)
经济(25306)
研究(15533)
中国(13637)
科学(9986)
学报(9814)
(9044)
大学(7391)
管理(7327)
学学(7136)
(6907)
农业(6061)
教育(4637)
技术(4602)
资源(4324)
财经(4084)
经济研究(3841)
业经(3753)
(3601)
问题(3342)
(3247)
(3184)
金融(3184)
科技(2768)
(2696)
技术经济(2663)
业大(2646)
现代(2480)
(2466)
统计(2456)
共检索到824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赵秋成  
本文探讨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资源的转移配置特征,并提出了对策建议。研究认为:(1)东北老工业基地劳动力参与率在全国6大区域中长期处于最低水平,与其国有和集体部门主导型的经济结构等因素有关;(2)与发达国家比较,第三产业在吸纳就业方面仍有较大潜力可挖;(3)劳动力资源逆人口城市化向农村转移配置,与城镇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不景气、私营经济不够发达以及农村非农产业迅速成长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向农村非农部门转移配置有关,就业形式的灵活与多样化为劳动力资源自由流动及合理配置提供了更大空间,有利于其配置效率提高。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豪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寻找东北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 ,从根本上解决东北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 ,将直接关系到东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以及各种历史原因 ,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仍然十分严峻。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直接影响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宁  
劳动力流动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劳动力只有通过流动,才能使劳动力资源和其他生产要素实现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同时也能缓解结构性失业矛盾,有利于失业下岗人员再就业。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劳动力的流动也日益活跃。相比较而言,东北地区的劳动力流动却依然比较滞缓。文章对东北地区劳动力在产业间、行业间、区域内和跨地区(省际间)的流动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就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过程中,如何通过促进劳动力的合理流动解决就业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政策措施。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弘钰,鲁新华  
自改革开放以来,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发展明显滞后,其根本的原因之一是企业所有权配置失当。企业的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从企业制度演变过程中可以看出所有权的配置与企业效率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企业振兴的主要途径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即政府减少对企业的干预,从企业直接控制者转变为财务上的监督者;通过“国有企业民营化”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引进目前老工业基地“稀缺人才”,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让他们拥有部分企业所有权,参与企业收益分享。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罗元文  
辽宁作为全国最早建立起来的重化老工业基地,国有大中型企业多,产业工人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严重失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彭建娟  李建华  
科技能力是一个系统概念,它的稀缺性和不完全流动性使其具有区位要素①的特征。区域科技能力研究是对区域经济的预决性进行研究的组成部分。量化分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并剖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科技能力特征是从战略上实现东北振兴,从而最终达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锐  曹玉霞  
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和改造,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后提出的又一项区域发展战略。这一战略的实施,对推动东北经济的繁荣,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作为东北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将面临那些发展机遇?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支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笔者认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与发展东北农业和农村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依从的内在联系。一方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不仅是东北工业经济腾飞的福音,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庆海  
东北商品粮基地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所占据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国家关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部署 ,给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抓住这个机遇解决商品粮基地建设中存在的内在矛盾 ,把商品粮基地建设的基点建立在可持续发展、价值实现、转化增值、规模经营目标之上 ,是从战略高度谋划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客观需要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笠崴  
文章将“十六大”报告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思想与温家宝总理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讲话相结合,针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实际情况,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应建立东北经济区,进行整体布局,充分考虑整体利益,重新规划发展道路;信息化重点应放在装备制造业而非IT业;同时强调指出资本密集型工业并不一定比劳动密集型工业创造的就业机会少,要利用人力资源优势,促进资本密集型工业与劳动密集型工业共同发展,要以项目吸引资源,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新型工业化,实现工业现代化,重振昔日雄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大鹏  
东北三省是我国最早建成的重工业基地,但近年来东北地区体制错位、资源与发展矛盾加剧、区域经济衰退、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制约了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只有在实行旧体制改造、提高地区市场化程度的同时,调整产业体系布局方式,走新兴工业化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振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平宇  
东北老工业基地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仍然具有战略地位。提出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要走区域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针对东北地区的传统思维,阐述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在于区域创新,即新体制、新结构、新资源、新技术、新开放和新战略。老工业基地改造要采取综合对策:立足传统工业优势,深化国有企业改组改造,加强国内外合作,重点发展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把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城市功能的完善结合起来,重点改造大中城市,走内涵式城市化道路,实现老工业城市的再生;发挥东北地区的智力资源优势,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把乡村工业化作为东北地区新型工业化战略的重要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改变区域工业化的"二元结构",在城市工业结构调整和乡村工业化中统筹安排"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麻彦春  郑克国  齐树天  
在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下,投资软环境建设正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从对外开放、投资软环境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看,当前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革过程中三者间所存在的内在一致性。软环境建设对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现实意义,从政府体制、市场化改革、民营经济发展、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以及改善信用环境等方面对于如何完善东北地区投资软环境建设提出相关的政策措施和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姚伟龙  陈闯  薛岩晗  
老工业基地改造是中央重振东北的战略性举措,是东北经济发展的新机遇。老工业基地改造有三大要点:注重制度因素;抓住改造重点;推进民营经济。重新振兴东北不仅限于老工业基地改造,而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发展目标,其要旨为:重视新区建设,拓展发展空间;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转化;推进民营银行,拓宽融资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