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8)
- 2023(10739)
- 2022(9187)
- 2021(8042)
- 2020(7086)
- 2019(16482)
- 2018(16005)
- 2017(32666)
- 2016(17392)
- 2015(19699)
- 2014(19897)
- 2013(20307)
- 2012(19516)
- 2011(17782)
- 2010(17975)
- 2009(16996)
- 2008(16757)
- 2007(15291)
- 2006(13494)
- 2005(12323)
- 学科
- 济(106985)
- 经济(106909)
- 管理(49515)
- 业(48569)
- 方法(43402)
- 数学(39138)
- 数学方法(38918)
- 企(38509)
- 企业(38509)
- 地方(23699)
- 农(22420)
- 中国(21359)
- 财(21107)
- 业经(19184)
- 学(18069)
- 地方经济(15600)
- 制(15305)
- 农业(15247)
- 贸(15033)
- 贸易(15029)
- 易(14458)
- 产业(13505)
- 务(12901)
- 财务(12884)
- 财务管理(12849)
- 融(12640)
- 金融(12637)
- 环境(12362)
- 和(12252)
- 企业财务(12249)
- 机构
- 大学(267902)
- 学院(267474)
- 济(129847)
- 经济(127619)
- 管理(102515)
- 研究(93831)
- 理学(88295)
- 理学院(87349)
- 管理学(86163)
- 管理学院(85654)
- 中国(70063)
- 财(56136)
- 京(54861)
- 科学(53798)
- 所(47618)
- 财经(45344)
- 农(43130)
- 研究所(42936)
- 经济学(42595)
- 中心(42157)
- 经(41109)
- 江(40225)
- 经济学院(38454)
- 业大(37362)
- 北京(34577)
- 农业(33808)
- 财经大学(33509)
- 院(33050)
- 范(32462)
- 师范(32143)
- 基金
- 项目(171731)
- 科学(136143)
- 基金(126719)
- 研究(124842)
- 家(109346)
- 国家(108513)
- 科学基金(93250)
- 社会(83126)
- 社会科(79163)
- 社会科学(79142)
- 基金项目(66913)
- 省(66379)
- 自然(58063)
- 自然科(56721)
- 自然科学(56706)
- 教育(56367)
- 自然科学基金(55766)
- 划(55068)
- 资助(52919)
- 编号(48502)
- 部(39589)
- 发(39335)
- 成果(39173)
- 重点(38905)
- 创(35305)
- 国家社会(35266)
- 教育部(34303)
- 课题(33501)
- 人文(33286)
- 创新(33189)
- 期刊
- 济(146786)
- 经济(146786)
- 研究(82157)
- 中国(46796)
- 财(44200)
- 学报(38667)
- 农(38394)
- 管理(37266)
- 科学(36477)
- 大学(29379)
- 学学(28187)
- 农业(25437)
- 经济研究(25122)
- 融(25037)
- 金融(25037)
- 财经(24388)
- 技术(23361)
- 业经(21653)
- 经(21186)
- 问题(19717)
- 教育(18286)
- 技术经济(16740)
- 统计(15550)
- 贸(15378)
- 策(13682)
- 商业(13513)
- 业(13465)
- 世界(13464)
- 经济问题(12593)
- 决策(12536)
共检索到399696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张庆君 王维国
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促进、相互联系、不断发展的过程。结合当前我国的区域发展重点之一,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从区域层次研究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采用动态经济计量学中协整和方差分解的分析方法,利用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的不变价格数据,对其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效应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有利于我们得出较有价值的结论。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东北老工业基地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方 赵忠秀
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为例,考察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检验单位根的基础上,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增长与初级产品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贸易的增长更为相关。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明显的滞后效应,初级产品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稍大,而工业制成品的效应略小。进一步的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波动,初级产品进口、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制成品出口的解释力依次下降。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金成晓 任妍
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产业结构调整的依据以及主导产业选择的方向、基准与具体选择等方面的研究与实证分析,证明了在WTO背景下,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工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等应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优先选择发展的主导产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淑娟
本文首先结合与广东省以及全国总体情况的比较,分析FDI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产业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局部调整模型对FDI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并与广东省以及全国的总体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结论认为:FDI在促进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其产业结构的不协调;FDI对东北第三产业的投资存在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和发展不平衡的问题;FDI对东北第一产业的发展和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增强。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 外商直接投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丽蔷
改革开放以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不断上升,这一转变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其中FDI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阶段性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外资工业推动了东北工业结构的高加工度化进程、外资工业的结构倾斜促进了东北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FDI对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高于对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虽然东北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在全国居中下游水平,但FDI对东北产业结构演进具有牵引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丽蔷
在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演进中,外资不仅提高了制造业的产业集中度、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还推进了工业化进程。同时外资对东北产业结构也不可避免地造成了一些消极影响,如加大了三次产业的不协调、扩大了三次产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因此,在利用外资过程中,依据东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以及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采取提高外资的关联度、引导外资投向优势主导产业、基础产业、限制投向一般加工业的战略来优化产业结构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
关键词:
利用外资 产业结构演进 东北老工业基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晓 李军睿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日趋突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必须要大力培育和发展该地区的民营经济。对东北地区产业 ,特别是工业产业集聚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 ,民营资本除了进入具有集聚效应和集聚潜力的产业外 ,还可以进入与这些产业相关的公共中间产品行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产业集聚 产业布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娟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产业集聚是在市场机制作用下逐步自发形成的,而东北老工业基地由于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原因,自发形成的很少,且大部分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因此,学术界对该地区制造业集聚的研究一直游离于产业集聚理论与实证研究之外。地级市级以上为研究的地理单位,运用主成分回归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集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寻求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内在动力和外部资源有机结合的制度路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董洪梅 章磷 董大朋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问题的产生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下城镇化进程延缓密切相关,本文选择2003—2016年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3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面板数据,对老工业基地振兴过程中的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进程对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下的产业结构升级加大了东北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当前东北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城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具有显著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应该调整东北老工业基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政策,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注意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同时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确保城乡之间协调均衡发展,消除城乡之间劳动力流动障碍,拓宽农业劳动者收入渠道,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田硕 李普伶 邢永亮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制造、钢铁、石化等产业主导的产业结构,同时也具备了较强的科研能力。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实施的深入,深入挖掘和整合东北地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强化自主创新活动,通过优化技术结构、发挥不同技术之间的关联效应,加速主导产业的升级、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和促进新兴产业的出现,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葛亮 徐邓耀
本文运用格兰杰检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得出金融发展的规模指标FIR和金融发展效率指标RFMR与经济增长之间在东北三省均存在着显著的长期相关性,东北地区金融发展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形成了一种相互推动的关系的结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妍妍 吕婧
传统产业升级理论无法解决中国企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下产业竞争力提升困境。造成这一困境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忽略了微观层面的产品空间结构建构。本文运用小世界网络等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对产品空间结构与产业升级之间内在关联的研究,分析我国东北装备制造业产品空间结构分布特征、显示性比较优势现状,揭示产业升级困境的成因;通过对产品空间上产品的临近性与产品空间密度的测度,揭示我国产业升级中未来产品空间结构重构的方向、路径,从而提出东北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廖敬文 张可云
运用包括抵抗力、复原速度、经济结构变化和复原路径变化的四维复原力框架进行分析,得到如下结论:东北老工业基地抗冲击能力较弱,经济结构较敏感,复原速度较慢,并已陷入有偏负复原路径;整体来看,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原力欠佳,振兴之路任重道远;工业及以其为核心的产业体系陷入路径依赖的负锁定困境是造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复原力不足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提升东北老工业基地复原力,既要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削弱以往路径依赖和负锁定对复原力的消极影响,又要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以保留作为复原力源泉的人力资本,更要营造良好的软环境,助力地方与企业把握外部发展机遇并增强内部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复原力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东北振兴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邵学峰 梁志元
通过对东三省2004~2014年二三产业增加值、资本存量、二三产业从业人数、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四项数据,采用空间计量分析的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滞后模型,对国有建设用地投入与经济增长关联性进行分析,发现东三省尤其是吉林省长期以来的土地供应和土地财政制度逐步降低了土地的使用效率,进而降低了资本使用效率,导致国有建设用地投入和二三产业经济增长出现了负相关。说明东三省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不具有可持续性,转变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关键节点。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晓玲 方杏村
本文以东北老工业基地23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DEA-Malmquist模型测度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2014年经济振兴效率,并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振兴效率的时空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东北老工业基地2004-2014年经济振兴效率仅缓慢增长,成效不够明显;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下降是经济振兴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而技术效率变化指数的小幅提高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引起的,且存在较为明显的区域差异;第二产业的发展、人口规模对经济振兴效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政府支持度和对外开放度对经济振兴效率有一定正影响,但作用有限且存在较大区域差异,科技水平的影响为负或不显著。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