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1)
2023(11672)
2022(9536)
2021(8556)
2020(6968)
2019(15322)
2018(15118)
2017(28506)
2016(15517)
2015(17217)
2014(17526)
2013(17000)
2012(16003)
2011(14634)
2010(14911)
2009(14230)
2008(13576)
2007(12662)
2006(11564)
2005(10797)
作者
(45512)
(38329)
(37930)
(36517)
(24089)
(17964)
(17165)
(14716)
(14372)
(13600)
(13273)
(12627)
(12497)
(12275)
(12116)
(11728)
(11322)
(11202)
(10825)
(10786)
(9940)
(9442)
(9302)
(8744)
(8624)
(8465)
(8426)
(8305)
(7675)
(7482)
学科
(81763)
经济(81623)
管理(49342)
(40434)
(34088)
企业(34088)
方法(23881)
地方(20686)
数学(20430)
中国(20294)
数学方法(20244)
(18720)
(18623)
(18054)
业经(17277)
(16096)
(14927)
地方经济(13950)
(12326)
金融(12318)
(12076)
银行(12052)
环境(11687)
(11604)
农业(11533)
体制(10948)
理论(10722)
(10558)
财务(10499)
财务管理(10469)
机构
学院(229817)
大学(228452)
(103350)
经济(101207)
研究(83107)
管理(81961)
理学(69227)
理学院(68423)
管理学(67298)
管理学院(66865)
中国(62490)
(49954)
(47746)
科学(47138)
(41718)
财经(38376)
研究所(37275)
中心(36655)
(36578)
(34654)
(34506)
经济学(33372)
业大(30401)
(30272)
北京(30139)
(29725)
经济学院(29566)
师范(29390)
(28220)
财经大学(28044)
基金
项目(146275)
科学(115588)
研究(110617)
基金(105171)
(90746)
国家(89980)
科学基金(76917)
社会(72754)
社会科(68882)
社会科学(68868)
(58075)
基金项目(54376)
教育(50906)
(47802)
自然(45864)
自然科(44731)
自然科学(44717)
编号(44313)
自然科学基金(43931)
资助(42357)
成果(37735)
重点(33742)
(33221)
课题(32705)
(32694)
(32269)
国家社会(30557)
(30228)
(28705)
创新(28442)
期刊
(128650)
经济(128650)
研究(74844)
中国(51651)
(40056)
学报(34084)
管理(34034)
(33451)
科学(31322)
大学(26817)
教育(26114)
学学(25555)
(23074)
金融(23074)
农业(21937)
经济研究(21422)
技术(21284)
财经(20728)
业经(19114)
(18065)
问题(16157)
技术经济(12115)
(11938)
世界(11078)
统计(10562)
现代(10436)
(10409)
经济问题(10264)
国际(10220)
(10192)
共检索到3647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和军  
东北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结构性问题和体制机制障碍。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重型化,产品创新性及竞争力不足,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发展落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迟缓,等等。东北经济结构与体制机制之间存在一种相互支撑、相互加强的关系,从而形成东北经济发展的四大体制机制障碍:长期统治经济和计划经济导致政府作用太大,市场作用受限;央企国企比重大,附属性民企发展难;"官本位"思想和统治经济思维阻碍创新创业;对外开放度低及结构性问题导致改革动力缺乏。破解上述结构性问题与体制机制障碍是东北振兴的关键所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董晋   巴雪真   时骄禹   崔宁波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必须紧握粮食产能安全主动权。把握好中国特色粮食产能安全的科学内涵,着力推进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应突出抓好国内区域重点。本文在阐释粮食产能安全内涵的基础上,聚焦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安全保障的现实问题,分析当前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在结构问题、资源约束和环境风险等方面存在的诸多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未来思路转向和突破路径。研究表明,生产结构矛盾短期内难以改变、生产的资源要素约束逐渐增多、生产环境风险隐患正日益凸显是东北地区粮食产能安全保障的主要障碍。未来亟需推动粮食生产从“多产粮、保产量”转向“稳产粮、优结构”,从“拼资源,高消耗”转向“拼科技,披绿色”,从“被动调整和响应”转向“主动预见和适应”,并从持续调优生产结构,增加优质粮食产品供给、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减少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强粮食生产活力,引领现代生产经营方式、提高区域气候韧性,完善环境风险防控体系等方面寻求突破。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佩倩  
过去20年,开放型经济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由于体制原因,也带来了许多负面作用,强化了粗放增长模式。全球金融危机凸现了开放型经济的内在矛盾,使得开放型经济陷入了两难困境。该文分析了导致开放型经济粗放发展的体制根源,指出推进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必须突破路径依赖,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瑞   戴伟  
我国高科技企业受国外限制的事件频发,充分暴露出我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短板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不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缺失的“卡脖子”制约成为我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等特征,很难单纯依靠市场机制来解决。因此,需要政府发挥作用,利用社会主义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通过举国体制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然而,传统科技举国体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和风险,新时代下应构建新型举国体制的制度框架,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并统筹处理好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短期目标与长期规划、科研人员的无私奉献和物质激励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近年来,经过认真调研,结合当地实际,山东坚持把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四化"同步发展的重要节点和有力支撑,作为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环节和有效突破口,作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进行整体设计,协同推进,连续出台45个配套文件,建立28项制度,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一是以改革考试招生制度为突破口,建立上下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人才成长路径。开展中职与本科"3+4"、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屹山  张可  辛本禄  
东北振兴遇到的困难是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问题,但归根结底仍是体制和机制问题。"消除经济发展的体制障碍,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机制"已成为东北经济振兴的共识。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的核心是解决政府和企业关系的问题,东北需突破的是优化市场环境和转变政府职能,而政府职能转变的根本是放权给企业、放权给市场,并培育更多的市场主体和相应的经济权力主体。因此,从解决制度性障碍出发,东北振兴根本在企业,关键在政府。具体应继续简政放权、发展混合所有制、推进农业企业化经营、谋划"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的有效途径,拓展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陈海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和深刻阐述。本次大会首次将财政定义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彰显财税体制改革在总体改革中的突出地位。本文基于中国财税改革发展实践,在剖析本轮改革逻辑与规律基础上,对本轮改革的历史定位、改革路径、可能存在的障碍及改革方向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新一轮改革勾勒了以预算管理制度和税收制度、中央和地方事权调整为主线的路线图,同时也面临体制性约束、既得利益集团阻挠和相关配套制度改革滞后等方面的障碍,未来应更好地界定政府与市场关系,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以保障及推动财税体制改革的顺畅运行,从而筑牢财政这一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江景  
根据国家“十五”《纲要》对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 ,从积极稳妥地推进税费改革 ,调整税收结构、健全税收制度 ,加强财政支出管理、努力构筑公共财政体制和强化财政监督、防范财政风险等四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杰  吉振霖  高德步  
现阶段,无论是从国有企业国家战略定位的内在要求来看,还是从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来看,以及从当前中国情景下国有和民营企业各自的能力特征和竞争优势来看,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必须在中国创新领域打造国有和民营企业协同合作新局面的必要性,也决定了在中国创新领域以及创新链中打造"国进民进"新格局形成的重要性。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中国创新链的五大环节中所存在的诸多弊端以及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各自合理定位,并探讨了如何在不同创新链环节构建国有和民营企业协同合作的可能模式和实施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应有的政策建议和今后可能的改革突破口。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杰  吉振霖  高德步  
现阶段,无论是从国有企业国家战略定位的内在要求来看,还是从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需求来看,以及从当前中国情景下国有和民营企业各自的能力特征和竞争优势来看,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必须在中国创新领域打造国有和民营企业协同合作新局面的必要性,也决定了在中国创新领域以及创新链中打造"国进民进"新格局形成的重要性。为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在中国创新链的五大环节中所存在的诸多弊端以及国有和民营企业的各自合理定位,并探讨了如何在不同创新链环节构建国有和民营企业协同合作的可能模式和实施路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应有的政策建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许捷  饶育蕾  
产权制度的发展创新与改革问题是探索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有效实现形式的核心。从经济生态学的角度讲,经济系统也存在饱和效应与积累耗散规律。因此,现代经济发生经济危机等问题的根源在于传统产权制度缺乏必要的持续代谢机制。而创新劳动股权这一新型产权形式对于构建现代产权制度——劳动股权与传统公有、私有产权等形式的多元整合并存——具有明显优势。而用混合所有制改造国有企业是产权制度变革的现实实践路径,在此过程中推进劳动股权发展就显得尤为必要。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枭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的制度性障碍由于制度性设计与政府管制,我国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现状存在诸多制度性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土地权属管制。集体建设用地的权属管制影响土地流转的产权主体与收益分配的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何虹  陆成林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政策经历了从禁止到肯定的过程。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第十条规定:"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被认为是农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政策松动的开始。之后,随着国家层面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忠  张彦西  
近年来,在集体土地上建公租房的试点不断扩大,但这一做法不仅面临着《土地管理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的障碍,而且还有违反《宪法》的风险。因此,为推动集体土地上建公租房试点的顺利施行,不仅需要修改《土地管理法》,允许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对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进行法人化改造,并以土地股份合作制作为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实现方式,而且还需要对《宪法》第十条第一款做出新的解释,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明晰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