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47)
- 2023(8177)
- 2022(6758)
- 2021(5879)
- 2020(4702)
- 2019(10261)
- 2018(9789)
- 2017(18045)
- 2016(9428)
- 2015(10555)
- 2014(10391)
- 2013(10392)
- 2012(9938)
- 2011(9428)
- 2010(9722)
- 2009(8851)
- 2008(8564)
- 2007(7825)
- 2006(7289)
- 2005(6799)
- 学科
- 济(68220)
- 经济(68185)
- 管理(25817)
- 地方(22399)
- 业(22366)
- 企(17976)
- 企业(17976)
- 方法(17492)
- 数学(15113)
- 地方经济(15071)
- 数学方法(14997)
- 中国(14001)
- 业经(13272)
- 学(13223)
- 农(12988)
- 农业(9645)
- 环境(9622)
- 发(8522)
- 和(8078)
- 制(7863)
- 经济学(7863)
- 贸(7722)
- 贸易(7713)
- 划(7510)
- 融(7505)
- 金融(7503)
- 财(7347)
- 易(7315)
- 策(7047)
- 产业(6854)
- 机构
- 学院(149882)
- 大学(147766)
- 济(72284)
- 经济(70884)
- 研究(59797)
- 管理(54128)
- 理学(45931)
- 理学院(45262)
- 管理学(44542)
- 管理学院(44229)
- 中国(43817)
- 科学(35853)
- 京(31010)
- 所(30439)
- 财(28835)
- 研究所(27782)
- 中心(25580)
- 江(23287)
- 财经(23081)
- 经济学(22996)
- 院(22068)
- 农(21462)
- 范(21309)
- 师范(21169)
- 经(20710)
- 经济学院(20257)
- 北京(19680)
- 科学院(19072)
- 业大(18875)
- 州(18333)
- 基金
- 项目(98378)
- 科学(78722)
- 基金(72117)
- 研究(71069)
- 家(63725)
- 国家(63293)
- 科学基金(53675)
- 社会(47918)
- 社会科(45549)
- 社会科学(45538)
- 省(37863)
- 基金项目(37770)
- 自然(33325)
- 自然科(32425)
- 自然科学(32417)
- 划(32323)
- 自然科学基金(31812)
- 教育(30515)
- 资助(28276)
- 编号(27569)
- 发(24605)
- 重点(23402)
- 成果(21632)
- 部(20846)
- 国家社会(20542)
- 发展(20077)
- 课题(19961)
- 创(19892)
- 展(19783)
- 创新(18784)
共检索到2351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黄泰岩 窦乐 杨洪波
东北经济的振兴恰逢中国的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发展的新阶段,东北经济的最大优势就是重化工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本基础,重化工业化对东北经济的振兴是千载难逢,而且一旦失去就不会再来的重大机遇。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角度,审视东北经济的比较优势,并进行相应的产业整合,就成为东北经济振兴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经济区域 东北经济 重化工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梅林 徐效坡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并要求相应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在健全市场机制方面,明确提出了要“打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引导产业转移”。目前,以编制区域规划试点为契机,以促进区域合作机制为重点,传统的行政区经济逐步被打破,各层次的区域合作机制正在建立与完善。下面两篇文章立足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着力对区域合作机制这一命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其中,很多观点颇具新意并引人深思。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汪理俊
在当今改革的大潮中,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努力,想方设法,千辛万苦为到本世纪末实现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和达到小康生活水平而奋斗。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和改革开放方针指引下,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设的竞争局面,已经形成,谁积极竞争谁先进;谁不竞争谁落后。竞争是有条件的竞争,不是硬竞争,而是在改革、资源优势、产品优势、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9. 10作者简介东北财经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院是东北财经大学汇聚国内外优势资源创建的为服务国家、面向东北亚需求的高端新型智库、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和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东北亚经济研究院的具体研究领域包括东北地区防范与化解金融风险、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扩大全面开放、东北地区应对国际贸易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林生 朱振荣
“振兴东北经济”战略是中央的正确决策,但东北在振兴经济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东北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东北地域的制度文化、冠军全得文化、家族文化、强力行政文化等不经济的文化现象,不利于“振兴东北经济”战略的实施。必须关注并克服东北地域文化的负面影响,才能实现东北经济的振兴。
关键词:
振兴东北经济 东北地域文化 不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郑岩
2016年,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被正式提出,一方面是在上一轮东北振兴基础上的优化和延伸,另一方面是明确2025年之前的东北区域的东北地区振兴路径。在实施范围划分上,新一轮东北振兴覆盖面更广,不仅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东北地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等5个盟市,也被纳入振兴范围。通过调查研究,笔者清晰地认识到金融在当代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通过完善市场结构,加强市场监管,明确指导方向等,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金融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初楠臣 姜博
鉴于空间联系研究的系统性与复杂性,利用中心职能指数、经济联系强度模型、地缘经济关系模型和可达性模型综合测度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前后哈大齐城市密集区空间联系的演变特征,研究表明:哈大齐城市密集区不同等级城市的中心职能指数相差悬殊,整体分化趋势明显,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前后,除大庆、齐齐哈尔中心职能指数呈衰减态势,其余城市均呈上升趋势;哈大齐城际经济联系量均有所提升,但城市间内部联系强度差异明显、对外联系程度不均衡特性显著;振兴战略实施前,哈尔滨主要经济联系方向为大庆、绥化和肇东,振兴战略实施后,对外经济联系方向有从大庆向绥化转移的倾向;哈齐地缘经济关系呈现竞争性由弱变强的趋势,哈大互补型地缘经济关系变化趋势不明显,哈绥地缘经济关系呈现互补性由弱变强的趋势;东北振兴战略实施前后各城市间经济潜力值变化较大,可达性增加率均在230%上下,哈大齐城市走廊空间极化现象得到进一步提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靖宇 杨健
党和国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目标出发,已经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到日程。面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新态势,加大环渤海与图们江地区开发力度,以市场经济先导区拉动“大大连”建设,注重在内部与外部的结合上培育出中国第四大经济增长极、成长因素和良好氛围,才能有效地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进程,使之成长为东北亚区域的新兴工业基地、现代装备基地、生态农业基地和农畜产品出口加工基地。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国斌 王彬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是地方经济腾飞的基础和保证,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本文探讨了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东北振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振兴东北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东北振兴 县域经济 产业结构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海龙 许凤杰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但由于我国幅员辽阔 ,地区之间发展极不平衡。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 ,这种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现象越来越突出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 ,国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 ,之后在“二会”期间又吹响了振兴东北地区经济的号角。宗旨是以国民经济平衡发展为指导思想 ,缩小地区之间差距 ,培养并形成新的增长极 ,实现东西互动 ,推动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老工业基地 发展战略 雁阵模式 知识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侯治水 李莲花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和国家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坚持科学发展理念,东北经济振兴既需要国家政策的强力扶持,又要制定和确立好经济发展方略。而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东北经济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当立足于现有工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并借助产业集群发展政策体系的扶持,尽快培育出具有一定优势的集群产业。
关键词:
产业集群 东北经济振兴 战略 科学发展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荣雨菲
为了验证区域发展战略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笔者利用2003年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评估了该战略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净效应。笔者引入项目评估计量经济学中的合成控制法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由此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使得东北三省2003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1.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但自2007年以来该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呈递减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的,人力资本积累、科技进步和投资环境并未改善,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虽有改善但作用有限。因此,这种增长效应容易受到经济周期的冲击而缺乏可持续性。进一步深化东北振兴战略,需要调整对东北地区政策扶持的方向、方式和对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天宇 荣雨菲
为了验证区域发展战略能否促进经济增长,笔者利用2003年实施的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作为准自然实验,实证评估了该战略对促进东北地区经济增长的净效应。笔者引入项目评估计量经济学中的合成控制法控制了选择性偏差和由此导致的内生性问题。实证结果表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使得东北三省2003年以来的年均经济增长率增加了1.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但自2007年以来该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呈递减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经济增长效应,主要是通过增加投资和政府支出、改善基础设施实现的,人力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杨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目前东北基本具备这些条件。要建立一个高效的服务型政府,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要有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真抓实干精神,要建立选用人才、留住人才、吸引人才的机制,要有大力发展民营等非国有经济的具体措施,要实现城乡经济统一规划协调发展,实现东北经济可持续发展,早日进入良性循环发展轨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