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29)
- 2023(6838)
- 2022(5507)
- 2021(5098)
- 2020(3885)
- 2019(8749)
- 2018(8627)
- 2017(15567)
- 2016(8730)
- 2015(9681)
- 2014(9981)
- 2013(9622)
- 2012(8897)
- 2011(7799)
- 2010(7955)
- 2009(7139)
- 2008(6970)
- 2007(6787)
- 2006(5921)
- 2005(5393)
- 学科
- 济(34353)
- 经济(34332)
- 管理(26836)
- 业(26328)
- 企(20432)
- 企业(20432)
- 方法(12646)
- 技术(12240)
- 农(11952)
- 数学(10812)
- 数学方法(10692)
- 中国(9961)
- 农业(8803)
- 地方(8725)
- 财(8639)
- 业经(8338)
- 学(6652)
- 技术管理(6430)
- 理论(6360)
- 贸(6353)
- 贸易(6347)
- 制(6224)
- 易(6190)
- 环境(6084)
- 税(5927)
- 税收(5653)
- 收(5619)
- 教学(5513)
- 教育(5362)
- 地方经济(5286)
- 机构
- 学院(122893)
- 大学(117769)
- 济(47757)
- 经济(46576)
- 研究(42225)
- 管理(41882)
- 理学(34778)
- 理学院(34379)
- 管理学(33730)
- 管理学院(33520)
- 中国(31239)
- 科学(26444)
- 京(25113)
- 农(23892)
- 财(22468)
- 所(22183)
- 江(21082)
- 业大(19902)
- 研究所(19762)
- 中心(19738)
- 农业(18889)
- 技术(17944)
- 财经(17015)
- 州(16811)
- 省(16480)
- 范(16193)
- 北京(16054)
- 师范(16017)
- 经(15318)
- 院(15254)
- 基金
- 项目(78069)
- 研究(59498)
- 科学(59343)
- 基金(52203)
- 家(46545)
- 国家(46148)
- 科学基金(37736)
- 社会(35581)
- 社会科(33696)
- 社会科学(33687)
- 省(33269)
- 教育(27908)
- 划(27189)
- 基金项目(27036)
- 编号(25678)
- 自然(22836)
- 自然科(22262)
- 自然科学(22255)
- 自然科学基金(21826)
- 成果(20722)
- 资助(20487)
- 课题(18846)
- 发(18798)
- 重点(18505)
- 创(17646)
- 创新(16566)
- 部(16355)
- 年(15767)
- 性(15277)
- 项目编号(15236)
共检索到195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米国华 伍大利 陈延玲 夏婷婷 冯国忠 李前 石东峰 苏效坡 高强
减肥增效是提高我国玉米竞争力、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论文重点以东北玉米为研究对象,从玉米养分需求规律、养分高效品种的节肥潜力、化肥高效施用的4R技术、化肥的有机替代技术等方面论述减肥增效的技术途径。研究表明,东北地区每生产100 kg玉米籽粒产量的平均N、P_2O_5、K_2O的需求量范围分别为1.56—1.89、0.60—0.88和1.27—2.30 kg;吐丝后对氮磷的需求量分别占全生育期需求量的20%—30%和20%—40%,对籽粒氮磷的贡献率分别为20%—30%和30%—38%。在目前东北土壤生产力状况下,实现玉米12 000 kg·hm~(-2)的产量水平平均氮肥投入量约为180 kg·hm~(~(-2))。应用不同类型新型肥料的节约氮肥潜力为9—25 kg·hm~(-2),应用磷酸二铵和硫酸铵+过磷酸钙做启动肥可以促进苗期生长。应用高地隙追肥机可以有效延长追肥的适宜期,有利于使"养分供应匹配养分需求"。滴灌施肥技术适宜在风砂质地土壤及干旱频繁发生地区推广,实现增产19%—128%,产量可达12 000—13 000 kg·hm~(-2)。地下滴灌施肥技术增产效果相同,应该大力推广。利用主动冠层传感器Greenseeker,可以在春玉米V5-V8期很好地估测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量以及植株吸氮量,并应用于变量、精准的氮肥推荐。因地制宜地应用秸秆还田技术,可以节省肥料投入,提升土壤质量。其中秸秆覆盖条耕技术(Strip-till)可以协调传统耕作与免耕的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未来应该从农民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将技术研究与技术推广相结合,针对不同的栽培耕作技术模式,建立农民可应用、或在不久的将来可应用的技术规程,实现大面积应用,达到区域性减肥增效的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何悦 王鸿飞
利用2004—2018年我国玉米产业20个主产省份的平衡面板生产数据,基于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从偏向性技术进步视角分析玉米产业节本增效途径。研究发现:技术进步率的降低导致2004—2018年玉米产业的生产率损失;技术进步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0%以上,机械投入对玉米产出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玉米产业生产表现出明显的机械要素对劳动力要素的替代,而生物化学要素对土地要素的替代效应并不明显;玉米产业的技术进步路径表现为从提高土地生产率的生物化学型技术进步向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机械型技术进步模式转变,这与我国玉米产业技术发展趋势和地理特征有关。为促进我国玉米技术进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各玉米产区加快生产方式转型,强化因地制宜的生产模式,以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祝伟 祁丽霞 王瑞梅 张希玲
[目的]探讨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方法]基于1 135个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工具变量法以及分位数回归法分析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和化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利用20个玉米主产省份2003—201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检验,最后探索并分析农地规模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其对化肥使用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①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施用强度随之降低0.1%~0.2%,且农地规模对化肥施用强度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②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地规模每扩大1%,化肥利用效率随之提高0.2%~0.3%,且农地规模对化肥利用效率较低的农户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鼓励适度扩大农地规模,有助于降低化肥施用强度,提高化肥利用效率;通过推广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和联耕联种,可以有效解决地块狭小、土地分散等问题,促进化肥减量增效。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东菊 李志安 王勤波
本文综述了实现玉米增值的两大途径,一是转化为畜产品和加工品,实现增值;二是生产特种玉米主要有:高油玉米、爆裂玉米、甜玉米。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尚怀国 李莉 王克健 谭宏伟 兰宗宝 杨本鹏 彭李顺 冷杨
化肥农药作为主要的农业投入品,在甘蔗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过量施用导致的生产成本攀升及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因此,推进甘蔗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是推动甘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甘蔗绿色生产、提质增效的重要保障。文章从分析我国甘蔗生产化肥、农药施用现状入手,系统梳理已有的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技术,并针对当前甘蔗生产的实际情况提出:①加强规划引导,改变传统化肥农药施用观念;②加强科技攻关,开发新型实用绿色高效产品;③加强推广应用,促进减施增效技术落地落实等措施;旨在多措并举,努力实现甘蔗生产化肥农药减施增效的目标,有力推动甘蔗产业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
甘蔗 化肥 农药 减施增效技术 转型升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武松伟 梁珊珊 胡承孝 谭启玲 张晶 董治浩
土壤养分始终是柑橘树体养分最直接、最主要的来源,其含量高低直接决定着树体养分积累和储备,是树体营养的基础,土壤养分缺乏必然导致树体养分缺乏。本文研究了柑橘园叶片分析与土壤分析诊断养分丰缺的关系、我国柑橘园土壤及其肥力“缺乏”因子,明确了柑橘钙、镁、硼、锌缺乏与土壤酸化及磷、铁、锰、铜过量是我国柑橘园树体营养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叶片-土壤分析联合诊断柑橘园养分丰缺状况以及我国柑橘园“因土补肥”与化肥减施增效生态分区,为我国柑橘绿色低碳施肥和绿色高效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永平 田艳 史向远 周静 张晓晨 朱教宁 林琭 赵丽
为研究增施畜禽粪肥对土壤培肥和玉米增产的效果,试验以不同畜禽粪肥种类为主区,施肥水平为副区的二因素裂区设计,测定了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生物学性状及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增施不同种类和数量畜禽粪肥,可有效提高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年产量和收益:当鸡粪施用量为30.0 m3/hm2时,土壤呼吸速率、土壤有机质含量、玉米产量和年收益均较高,分别达6.0μmol/(m2·s),6.786 3 g/kg,11 147.1 kg/hm2和10 719.2元/hm2;当羊粪施用量为60.0 m
关键词:
畜禽粪肥 土壤呼吸速率 玉米产量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孙杰 周力 应瑞瑶
本文聚焦现阶段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约束条件,以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为例,分别从农户需求及企业供给两方面入手,分析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扩散机制并基于农户调研数据、离散选择实验数据、企业访谈数据等,对理论假说展开检验。本文发现:企业供给成本过高是制约技术扩散的关键,随着技术适用范围精准度的提高,农户支付意愿和企业生产成本均增加,但由于适用范围精准度较高时,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幅度更高,较高市场价格抑制了农户采用。农业部门在推广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时,既需考虑技术因地制宜特性,亦需考虑精准投入的高昂成本带来的不利影响,处理好两者关系。此外,企业应与高校、科研机构加强合作,提高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及相关产品的科技研发能力,降低生产成本。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宏儒 张彦萍 张丽清 王春辉 石晋文 马丽萍 张嘉云 任瑞丽
包头市土壤肥料工作站通过对玉米施用硅肥的肥效试验,验证硅肥的增产作用,结果表明,在同一试验条件下施35-50kg/667m~2硅肥作基肥,其增产率为6.7%~19.1%;施入40kg/667m~2作追肥,其增产率为17.4%~21.4%。从而为硅肥在玉米上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玉米 硅肥 肥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森 孙周平 李宁辉 罗良国
[目的]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化肥的过量投入和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农业技术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又存在农户响应度低、可持续性差等问题。为了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水平,保证设施蔬菜种植的可持续性,构建全面系统的技术评价指标体系,在技术推广应用时进行科学评价是十分必要的。[方法]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专家约束下的主成分赋权法。[结果]构建了由准则层、指标层和子指标层3个层次共27个子指标的设施蔬菜化肥减施增效技术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得到各项指标权重,最终结合指标数据得到5项技术模式综合得分及排序:北票市越夏番茄化肥减施模式(0.443 2)>辽中区冬春茬番茄化肥减施模式(0.343 8)>灯塔市越冬番茄化肥减施模式(0.050 4)>南票区冬春茬番茄化肥减施模式(-0.412 5)>凌源市越冬长季节黄瓜化肥减施模式(-0.425 0)。[结论]根据评价得分结果分别围绕5项技术模式的技术、经济、社会和管理方面进行分析讨论,据此提出了技术模式推广优先序;针对各项技术的优势与劣势提出了发展设施蔬菜的政策建议,对各项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的完善与应用推广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新慧 闫小欢
[目的]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但信息差引发的预期风险不可控、预期收益不可知等问题,制约着实践中农户绿色生产水平的提升。结合当前背景探究农户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绿色生产的影响,对于高效指导农户绿色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方法]基于社会嵌入理论和信息论的视角,利用陕西省333份苹果种植户实地调研数据,采用Ordered Probit模型,实证分析互联网普及背景下苹果种植户的社会互动、信息能力对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的影响。[结果](1)社会互动对苹果种植户单项和多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采纳行为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采用条件混合估计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成立;(2)机制分析表明,信息能力在社会互动影响苹果种植户技术采纳的决策过程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异质性分析表明,男性群体较女性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老年群体较中青年群体社会互动对其技术采纳的促进作用更明显。[结论]因此,应增强苹果种植户间的社会互动,持续提升苹果种植户的信息能力,弥合其技术采纳实践中的信息鸿沟,提高其化肥减量增效技术的采纳水平,切实推动苹果产业绿色转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莉丽 吴一平 习斌 马朝红 徐志宇
[目的]化肥是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但长期、大量、不合理地施用化肥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文章就水稻种植农户对国家倡导的"提高化肥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的采纳情况进行调查,主要是依据项目研究小组在湖北省沙洋县所做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结果,对水稻种植农户采纳化肥减施增效技术的意愿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对农户关于过量施肥的认知程度、影响农户化肥种类选择的因素、影响农户化肥施用量的因素及采纳减施新技术的意愿4个方面的分析,[结果]农户对过量施肥造成的不利影响有一定的认知程度,在肥料种类及施用量选择方面有明显的影响因素、农户选择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的意愿有经济效益前提、农户对政府推动化肥减量增效新技术扩散有更多期待。[结论]政府及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户宣传培训工作,充分发挥示范户的示范带动效应,强化顶层设计加强肥料质量管理,为进一步减低化肥施用量及水稻化肥减施增效新技术的推广披荆斩棘。
关键词:
水稻 化肥减施 采纳意愿 影响因素 湖北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军华 张慧 苏佰礼
通过对发达国家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和政策,以及我国现阶段所采取的减排技术政策的分析,通过对我国重点行业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减排技术现状对策研究,对适合我国减排的技术途径和配套政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
减排 技术途径 配套政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孝良 胡立涛 王泓 张云晴 吴长昊 汪建飞
[目的]针对皖北小麦玉米轮作区化肥过量施用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低的现状,探讨了皖北地区夏玉米化肥减量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可行性及化肥减量比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100%化肥(NPK)、有机肥(OF)、化肥减量(0%、20%、40%)配施有机肥(OF100、OF80和OF60)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施肥可改善玉米各生育期营养状况,提高玉米N、P、K养分吸收量。与NPK处理比较,OF60、OF80和OF100处理100 kg籽粒产量所需要的N含量分别下降0.04、0.13和0.27 kg,所需K2O含量下降0.19、0.13和0.25 kg,所需P2O5含量基本持平。与NPK处理相比,OF80处理玉米孕穗期至收获期地上部植株N、P、K养分吸收量占玉米整个生育期地上部植株N、P、K吸收总量的比例提高3.2%、11.8%、9.1%,产量显著提高9.7%,肥料总氮利用率、化肥氮利用率、肥料总氮农学利用率、化肥氮农学利用率、肥料总氮偏生产力、化肥氮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6.4%、7.4%、4.6 kg·kg~(-1)、3.1 kg·kg~(-1)、6.7 kg·kg~(-1)、13.3 kg·kg~(-1)。[结论]皖北夏玉米种植以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处理,即基肥施用有机肥1 500 kg·hm~(-2),无机复混肥600 kg·hm~(-2),追肥尿素90 kg·hm~(-2)较为适宜。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白雪纯 张君红 冯魁亮 王涛 夏宇康 马超然 龙明秀 何树斌
以关中地区青贮玉米(Zea mays)及其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种植当年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青贮玉米产量、营养价值及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当年不同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差异(P> 0.05)。单施化肥处理(T1)的粗蛋白含量最高,配施有机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玉米的粗蛋白含量,提高了纤维的含量。T1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及土壤脲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最低。随着有机肥配施比例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酶活性均升高。由此初步说明,在关中地区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能够维持种植当年的玉米产量,显著提高土壤碳、氮储量及土壤酶活性。本研究为关中地区发展青贮玉米产业、改善土壤环境和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