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22)
2023(6183)
2022(4827)
2021(4374)
2020(3571)
2019(8288)
2018(8139)
2017(15758)
2016(8428)
2015(9420)
2014(9481)
2013(9460)
2012(8710)
2011(7973)
2010(8156)
2009(7501)
2008(7300)
2007(6338)
2006(5668)
2005(4920)
作者
(25567)
(21432)
(21184)
(20297)
(13558)
(10012)
(9726)
(8437)
(8058)
(7604)
(7246)
(7157)
(6775)
(6696)
(6540)
(6508)
(6331)
(6097)
(6016)
(5915)
(5354)
(5172)
(5149)
(4871)
(4768)
(4756)
(4619)
(4437)
(4419)
(4126)
学科
(48111)
经济(48084)
管理(24735)
(22095)
方法(20495)
数学(18666)
数学方法(18349)
(17614)
企业(17614)
中国(13529)
地方(12802)
产业(10223)
业经(10046)
(9414)
技术(8700)
环境(7547)
(7100)
资源(6895)
地方经济(6857)
农业(6780)
(6617)
(6503)
城市(6435)
理论(6075)
结构(5525)
(5261)
(5186)
(5060)
信息(4854)
城市经济(4710)
机构
学院(126127)
大学(124817)
(54548)
经济(53379)
管理(51863)
理学(45253)
理学院(44735)
研究(44493)
管理学(43728)
管理学院(43493)
中国(31272)
科学(28662)
(27483)
(21988)
研究所(20242)
(19988)
中心(19888)
(18994)
业大(18903)
(18155)
北京(17187)
经济学(16725)
财经(16649)
(16419)
(16394)
师范(16297)
经济学院(15157)
(15127)
(15105)
农业(14810)
基金
项目(91580)
科学(73826)
基金(66647)
研究(64662)
(58311)
国家(57935)
科学基金(50761)
社会(42760)
社会科(40923)
社会科学(40911)
(36931)
基金项目(35491)
自然(32994)
自然科(32158)
自然科学(32152)
自然科学基金(31528)
(30668)
教育(27856)
资助(27058)
编号(24651)
(21847)
重点(20502)
(19886)
(19195)
创新(18576)
国家社会(18212)
成果(18155)
发展(17605)
(17378)
课题(17188)
期刊
(56860)
经济(56860)
研究(34196)
中国(24377)
管理(19489)
科学(18671)
学报(17532)
(16085)
(13053)
大学(12735)
学学(11966)
技术(11966)
农业(11375)
业经(9814)
问题(9586)
经济研究(9016)
资源(8966)
统计(8963)
科技(8929)
(8812)
教育(8744)
技术经济(7963)
财经(7732)
决策(7545)
(7261)
(7094)
金融(7094)
(6881)
城市(6855)
现代(6737)
共检索到1801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旭红,安树伟  
本文从东北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分析了这些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需求,提出了促进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科技对策。对于全国其它地区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也具有借鉴价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萍乡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黄伟  巫卫专  
2013年11月,国务院适时出台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指出要建立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力争到2020年,资源枯竭城市历史遗留问题基本解决,转型任务基本完成。本文选取我国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中的14个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从分析比较转型前后相关数据入手,构建经济金融转型效果综合评价体系,对14个城市转型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最后在梳理总结国外典型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国该类城市转型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杨  雷国平  刘兆军  袁兆华  
在定量分析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用地扩展、用地结构和用地效益等问题的基础上,采用SPSS软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主要影响因子。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并不是实现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障碍因素,关键在于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低,必须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城市失业问题,逐步减小贫富差距,保证社会稳定是根本,特别要加大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生态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小虎  赵素霞  郭增长  牛海鹏  
土地利用系统健康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以焦作市为例,从自然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三角模型定量分析2000-2010年焦作城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及趋势。研究表明:①2000-2010年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不断增强,经历一般健康、很健康、非常健康三个阶段;②焦作市土地利用系统健康状态存在四个明显趋势:T2、T1、T3、T2,2000-2004年呈现T2趋势,2004-2008年呈现T1趋势,2008-2009年呈现T3趋势,2009-2010年呈现T2趋势;③同时由于人均耕地、万元GDP能耗、林木覆盖率、环保投入等因素的影响,制约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晓燕  吴战勇  李晓方  朱九龙  褚钰  常玉苗  
转型发展绩效测度及障碍因子分析,是煤炭资源枯竭城市制定转型发展政策的重要理论参考。依据转型发展内涵,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三个维度筛选出27项指标构建测度体系,并以焦作市为例,对2008—2018年转型发展绩效进行测度,并诊断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焦作市转型发展过程由起步、波动和稳增等三阶段构成,其年均绩效增速超过14%。(2)影响焦作市转型发展的显著性障碍因子多年保持不变,障碍度由强到弱分别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GDP增长率、教育和科学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工业固体废弃物产出量、旅游业总收入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万人高校在校生数量、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陶晓燕  吴战勇  李晓方  朱九龙  褚钰  常玉苗  
转型发展绩效测度及障碍因子分析,是煤炭资源枯竭城市制定转型发展政策的重要理论参考。依据转型发展内涵,从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生态环境三个维度筛选出27项指标构建测度体系,并以焦作市为例,对2008—2018年转型发展绩效进行测度,并诊断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焦作市转型发展过程由起步、波动和稳增等三阶段构成,其年均绩效增速超过14%。(2)影响焦作市转型发展的显著性障碍因子多年保持不变,障碍度由强到弱分别是二氧化硫排放量、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GDP增长率、教育和科学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工业固体废弃物产出量、旅游业总收入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万人高校在校生数量、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存芳  杜沈悦  张博  
基于系统工程与经济统计的思想和方法,采用2002~2017年中西部5省区煤炭产业的面板数据,分析检验资源枯竭型企业跨区转移溢出效应的干预因子。结果发现:"市场化程度"因子的正向促进作用显著高于"行业发展水平"因子;"政府干预程度"因子的负向抑制作用显著;"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因子作用的"倒U"型趋势显著。最后,提出强化溢出效应的新对策。
[期刊] 改革  [作者] 吴要武  
《改革》2009年第1期发表了于立、于左的文章《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针对该文观点,《改革》编辑部收到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西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济宁学院经济与管理系、重庆市对外贸易经济委员会WTO事务中心的专家学者的争鸣文章,现予编发。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冷艳菊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项世界难题,也是我国的重大课题。在发展过程中,该类城市普遍陷入经济发展缓慢、居民就业压力大、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困境。本文以文化分析为视角,从城市精神、制度、价值观等文化层面分析导致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困境的文化原因,提出以提升城市文化力为宗旨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文化建设的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平  
黄石市是我国中部地区老工业基地和青铜文化的发祥地,几千年生生不息的矿冶之火,铸就了黄石"青铜古都"的辉煌。但随着矿产资源的日渐枯竭,黄石市面临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冲击下,资源型城市经济"怕冷不怕热"的共性使该市长期累积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矛盾进一步显现。自2009年黄石市被批准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转型试点以来,全市金融机构紧紧围绕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实际,发挥金融对产业转型的引导作用,以金融改革与创新为动力,加大信贷资金投入和信贷结构调整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基础设施、替代产业、生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资金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庞娟  
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随着自然资源的枯竭,陷入矿竭城衰的境地。实现产业转型,逐步脱离矿产资源采掘与加工,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路,但产业在转型中存在着不确定的风险。规避产业转型的风险,可通过产业结构创新、产业技术创新、产业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增强产业优势,改变历史形成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并向具有特色功能的或综合性的城市演变,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著  吴栋  
依赖于煤炭等资源型的经济伴随着资源枯竭必然走向衰落。政府的政策引导对其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主导产业时,要综合考虑其技术水平、思想观念、宏观经济、人才资源等诸多因素,优先发展传统产业,重视产业链条的整合,凸显比较优势,产业规划和产业集群的规划要充分考虑到产业结构、资源效果、人才素质和资本流量的关联,更好地实现产业梯度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鹏飞  代合治  谈建生  
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滞后已成为我国经济进步的制约因素之一。造成资源型城市衰弱的根本原因是城市本身在长期依赖资源的情况下导致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选取典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市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其产业结构和主导产业做出科学评价,由此提出转型方案,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提供典型案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浩  陈平  罗艳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对我国15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效果进行测度,并采用聚类分析法对各城市转型成效进行分类,发现各市之间整体转型成效差异较大,其中生产要素和科技水平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成效的影响最大。从单个主因子得分来看,多个城市在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各自的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