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94)
2023(11969)
2022(10570)
2021(10073)
2020(8523)
2019(20012)
2018(20086)
2017(38747)
2016(21281)
2015(24150)
2014(24105)
2013(23777)
2012(21482)
2011(19217)
2010(19469)
2009(17684)
2008(17083)
2007(14820)
2006(12954)
2005(11114)
作者
(62266)
(51722)
(51441)
(48998)
(33059)
(24906)
(23327)
(20509)
(19645)
(18440)
(17887)
(17409)
(16589)
(16437)
(15845)
(15826)
(15480)
(15318)
(14778)
(14765)
(13014)
(12759)
(12624)
(11794)
(11587)
(11411)
(11386)
(11349)
(10431)
(10169)
学科
(83196)
经济(83109)
管理(60065)
(55678)
(47023)
企业(47023)
方法(41910)
数学(36697)
数学方法(36009)
(21372)
(21037)
中国(20035)
(18360)
业经(17834)
地方(16896)
理论(15759)
(14846)
农业(14404)
环境(14105)
(13391)
贸易(13382)
(12975)
技术(12943)
(12762)
(12012)
财务(11937)
财务管理(11918)
(11692)
企业财务(11267)
教育(10740)
机构
大学(298821)
学院(298156)
管理(121299)
(110506)
经济(107864)
理学(105838)
理学院(104673)
管理学(102380)
管理学院(101869)
研究(98198)
中国(71495)
科学(65903)
(64678)
(50154)
(49186)
(48400)
业大(48154)
研究所(46403)
中心(44409)
(42494)
北京(41162)
(40300)
师范(39921)
财经(39690)
农业(38342)
(36459)
(36098)
(35046)
技术(32777)
师范大学(32224)
基金
项目(212671)
科学(166248)
基金(152946)
研究(151801)
(134854)
国家(133797)
科学基金(114482)
社会(91848)
社会科(86992)
社会科学(86960)
(83996)
基金项目(81758)
自然(78112)
自然科(76197)
自然科学(76183)
自然科学基金(74772)
(71017)
教育(70273)
资助(64266)
编号(62779)
成果(49532)
重点(47978)
(45631)
(44752)
(43577)
课题(43001)
科研(41265)
创新(40517)
计划(39510)
大学(38881)
期刊
(116292)
经济(116292)
研究(81189)
中国(53968)
学报(50374)
科学(46750)
管理(42834)
(42794)
大学(37166)
学学(34929)
教育(34676)
(34352)
农业(30155)
技术(27081)
业经(20457)
(19405)
金融(19405)
图书(17926)
经济研究(17860)
财经(17686)
资源(16976)
(16266)
科技(15771)
林业(15249)
问题(15217)
(14907)
技术经济(14525)
理论(14287)
统计(13527)
(13520)
共检索到419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郎奎建  
本文从法正林的数学模型出发 ,利用天然同龄林的固定小班间隔近 4 0a的龄级转移观测资料 ,经龄级转移期的处理 ,构造出天然林林龄可持续转移模型P′S′ =λS′ ,其中特征根λ均为 1。分析稳定状态S′的结构 ,发现了天然林林龄滞留转移现象 ,并由此获得天然同龄林可持续的林龄向量应是呈递增的等差级数。根据滞留量的大小 ,可以把天然林可持续转移模型分成 3类。并指出产生上述现象的林学机理是林木枯损概率随着林木年龄的加大而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丽娟  万志芳  李微  
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在分析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特征的基础上,把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划分为森林资源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3个主要系统,并应用系统动力学相关理论,构建了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制约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促进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建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杜纪山  唐守正  王洪良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为例 ,根据 1 997年森林经理调查的 848块固定样地数据 ,与全林整体模型方法相结合 ,建立了适合于天然林区林业局 (场 )无人为干预小班森林资源数据更新的林分级生长模型组。该组模型包括林分密度指数、平均高、断面积、形高、郁闭度等林分测算因子的生长或变化模型。分别组成树种 ,以地位级指数、林分密度指数、预估间隔期作为自变量 ,更适用于天然混交林和异龄林小班的资源数据更新。当小班调查得到各组成树种的平均高、平均直径以及小班的年龄、每公顷株数、郁闭度、散生木蓄积等因子后 ,应用本文提出的林分级生长模型组可以实现无人为干预小班森林资源数据的全面更新和连续预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文汇  刘俊昌  
该文探讨在保证为社会提供生态产品的前提下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采伐问题,从生物资源最大持续利用原理出发,建立森林资源可持续采伐的动态经济模型,利用常微分方程、变分法、最大值原理等数学方法求解得到最优资源存量水平和最优采伐策略.探讨了森林资源可持续采伐的动态经济模型,并求得这一模型的最优资源存量水平、最优采伐策略和最佳投入劳动量.根据引入约束条件前后最优收获策略的差距,测算了由于为社会提供了生态产品而对森林资源经营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最后对影响建立实证模型的因素,如森林资源的分布、森林经营产品的价格和社会贴现率等进行了补充说明.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卢兰万  
以森林资源为研究对象,结合森林资源的功能与作用,既考虑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直接经济效益,又考虑其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损益,建立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优化模型,使该模型满足“在无限长的时间内,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净效益现值最大,且森林资源能持续增长”的要求。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艳  雷振宇  张旭  
针对目前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数据管理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将多维数据模型的理论和技术引入森林资源管理中,建立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的包括空间、属性21个维度的多维森林资源数据模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多维数据模型在林业管理决策中的应用,实现了如下功能1)对资源数据的多级聚合、上卷/下钻、嵌套、旋转等操作;2)空间与属性数据的结合,通过维度的层次结构,建立面向国家、省、县等不同数据粒度的林业专题图;3)实现多层次、多角度组合进行数据分析的功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兆君  
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效益评价是对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结果的检验,也是对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过程调控的依据。本文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指导,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适合我国实际的国有森林资源资产运营效益描述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基本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综合评价模型。在借鉴国内外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给出了评价指数值的5个档次的评价标准临界值阈值范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国锋  张德全  刘强  姜善海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森林资源现状特点的分析 ,提出实现山东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道卫  
通过对东北国有林区的调查,分析了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管理体制存在的政企合一、高度集权、森林资源权属不清、缺乏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灵等问题及其后果;对比了黑龙江与吉林两省在管理体制与机制上的同异利弊,吉林省森林资源管理和企业运营分离,有可能形成一个较有效的监督机制,但制约其发展的因素还未从根本上解决;指出桃山林业局国有森林资源产权流转的改革,并未解决国有林的收益权和处置权这一产权核心问题。从彻底明晰产权、政企分开、确定发展战略、发挥自己优势等方面提出了改革建议,并提出需研究的6个问题。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建洲  寇文正  
森林资源可持续性是森林资源系统对人类满足其需求的约束 ,其内在动力机制在于森林资源系统的内在持续能力和外部支撑调控能力的统一 ,以及各种内部和外部结构、功能和效益的协同 .其实质是人 -森林资源系统协同关系的反映 ,这种协同关系可以用人地协同论原理描述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于鹤  林进  
森林培育是林业的永恒主题。东北林区是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重要的木材生产战略基地。实施天保工程后,森林培育的扶持政策仍然缺位,措施不力。要长期坚持科学培育,合理利用,促进天然林顺向演替,实现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措施:建立森林科学经营体系,实施分类经营;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解决经营主体经营权;完善森林调查方法,强化森林经营方案的法律地位;总结经验教训,加强森林抚育管理。建议:延长天保工程期,把重点落到森林培育上;建立森林抚育专项资金;改革森林抚育采伐限额管理制度;加强育林基金管理;依法编制和执行森林经营方案,完善法制保障体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建华  王红英  严成  
林业政策在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方面起相当大的作用。在市场机制作用的框架下林业政策的作用更多的是通过影响市场机制传递的产品和生产要素的价格信号,进而影响生产经营主体的收益成本预期及其决策行为,最终影响到对森林资源的培育、保护和利用的效果,因此分析和认清林业政策对林业发展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市场机制,以林业经济福利为目标,把森林资源培育的第一产业环节和以森林资源为原料的第二产业发展结合一起作为完整的产业链,构建一个林业的政策模拟模型。利用该模型,对木材价格、林业税费、信贷利率和采伐限额等林业经济政策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着重比较了林业产权制度改革前后政策变化所产生的效...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曹建华  王红英  
市场机制下林业政策对林业发展的影响很大。本文将林业产业链整合一起,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设立的林业经济福利为目标,构建林业政策模拟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分析价格、税收和补贴、信贷利率以及采伐限额等林业政策的作用效果,获得林业政策调整如何影响政策目标和合理政策的选择等研究结论,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湘桃,薛生国  
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湖南森林资源 ,本文在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 ,根据森林资源的自然环境、地理分布 ,从经济地理角度出发 ,研究探讨了湖南省森林资源的地理特征和各林区林木生产的发展方向 ,以期为湖南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洪伟  吴承祯  何东进  
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建立了森林资源管理的三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并与Logistic函数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优于Logistic模型,可应用于森林资源动态模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