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874)
2023(10046)
2022(8295)
2021(7439)
2020(6252)
2019(14044)
2018(13263)
2017(24730)
2016(14041)
2015(15118)
2014(14939)
2013(14466)
2012(13534)
2011(12206)
2010(12267)
2009(11375)
2008(11070)
2007(9502)
2006(8309)
2005(7129)
作者
(44887)
(37756)
(37678)
(35497)
(23897)
(18246)
(16764)
(14966)
(14370)
(13249)
(13129)
(12695)
(12298)
(11947)
(11824)
(11499)
(11390)
(11231)
(11023)
(10813)
(9728)
(9338)
(9237)
(8621)
(8563)
(8388)
(8372)
(8091)
(7719)
(7551)
学科
(60809)
经济(60755)
管理(38107)
(35371)
方法(31264)
数学(28665)
数学方法(28224)
(27653)
企业(27653)
(16169)
(14670)
中国(13923)
(13411)
地方(11280)
(11262)
贸易(11253)
业经(11225)
(10964)
农业(10444)
环境(9506)
(8293)
财务(8271)
(8269)
金融(8268)
财务管理(8260)
技术(8222)
(8040)
理论(7917)
企业财务(7855)
(7564)
机构
大学(207396)
学院(204589)
(80375)
经济(79065)
管理(75267)
研究(74704)
理学(66838)
理学院(65971)
管理学(64258)
管理学院(63936)
中国(53601)
科学(52086)
(47544)
(43872)
(40421)
业大(40306)
农业(38178)
研究所(37830)
(33554)
中心(32395)
(29263)
财经(28135)
(27464)
北京(26880)
(26402)
师范(25984)
农业大学(25856)
(25808)
经济学(25093)
科学院(23768)
基金
项目(152104)
科学(118834)
基金(112951)
(104717)
国家(103974)
研究(97515)
科学基金(86639)
社会(63042)
自然(60949)
社会科(59888)
社会科学(59875)
基金项目(59845)
自然科(59591)
自然科学(59571)
(58671)
自然科学基金(58507)
(51356)
资助(46427)
教育(44946)
重点(35700)
编号(35539)
(32779)
计划(32274)
(31905)
(31066)
科研(30362)
创新(29250)
科技(28582)
国家社会(27223)
教育部(26975)
期刊
(77924)
经济(77924)
研究(51677)
学报(46531)
(41056)
科学(40000)
中国(36039)
大学(33281)
学学(32192)
农业(28004)
管理(25245)
(23808)
教育(16081)
(15621)
技术(14706)
(14230)
金融(14230)
经济研究(13857)
业大(13724)
财经(13530)
业经(12436)
(12210)
统计(11986)
资源(11865)
(11583)
农业大学(11090)
(11038)
科技(11011)
林业(10982)
问题(10828)
共检索到2822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刘华征  贾燕锋  范昊明  王佳楠  韩文宁  
东北黑土区,尤其是农垦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土壤侵蚀导致耕地质量严重退化,威胁粮食安全。选取克山农场坡长为1020 m的直型坡、凹型坡和凹—直复合型坡耕地,利用~(137)Cs示踪技术估算坡面土壤侵蚀模数,测定土壤有机碳作为耕地土壤质量参数,揭示典型黑土区长缓坡耕地土壤侵蚀强度沿坡长变化规律及耕地土壤质量参数的响应。结果表明:(1)不同坡形长缓坡耕地土壤侵蚀差异显著,直型坡多年平均侵蚀速率(3040 t·km~(-2)·a~(-1))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建梅  何丙辉  田太强  
【目的】研究重庆紫色土坡耕地"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在不同施肥制度和耕作模式下由降雨而引发的水土流失特征及氮素流失规律,可为该区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4种施肥制度(顺坡耕作对照、顺坡耕作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顺坡耕作单施化肥、顺坡耕作单施化肥增量)和2种耕作模式(顺坡耕作单施化肥、横坡垄作单施化肥),采用野外径流小区长期(2008—2012年)定位监测,研究施肥与耕作对坡面土壤侵蚀及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制度和不同耕作模式间产流量、产沙量、氮素流失量差异均显著,不施肥处理产流量、产沙量及氮素流失量均最大,施肥、横坡垄作均能有效降低坡面产流产沙及氮素流失量。...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云周  涂仕华  刘建香  贾秋鸿  
通过红壤旱坡地铲土覆土微区试验,模拟土壤侵蚀对坡耕地生产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覆土厚度与玉米籽粒产量、秸秆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随着坡耕地表土冲刷损失数量的增加,玉米籽粒和秸秆产量极显著减产。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15 cm,玉米减产29.62%;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10 cm,玉米减产17.31%;铲除耕作层熟化表土5 cm,玉米减产12.69%;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5 cm,玉米增产10.00%;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10 cm,玉米增产15.77%;覆土耕作层熟化表土15 cm,玉米增产17.69%。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奇伯  齐实  孙立达  张宇清  柳长顺  
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地生产力的影响表现在多方面 .该文运用模拟侵蚀方法 ,对宁夏西吉县黄土丘陵区坡耕地表层土壤发生不同程度侵蚀后 ,表土养分流失、作物产量和生物量下降的状况进行了定量测试分析 .结果显示 :①耕作层 (0~ 2 0cm)土壤肥力指标有机质、全N、碱解N、全P分别比下层土壤 (2 0~ 6 0cm)高 14 2 % ,12 0 % ,37 3%和 9 2 % ,且流失土壤的养分富集现象明显 .②种植春小麦和豌豆的坡耕地 ,每流失 1cm表土 ,产量分别下降 1 9%~ 3 1%和 2 0 %~ 2 6 % ,而马铃薯和胡麻产量分别降低 0 9%~ 1 0 %和 0 9%~...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肖继兵  孙占祥  蒋春光  郑家明  刘洋  杨宁  冯良山  白伟  
【目的】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辽西地区有限的自然降雨,减少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水土资源利用率,促进作物稳产高产,在辽西地区坡耕地进行了不同耕种模式研究。【方法】2012—2015年在辽宁省农业科学院阜新旱农试验区进行,试验采用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的方法,研究天然降雨条件下坡耕地不同耕种模式对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径流小区长15 m,宽4 m。试验为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坡度,设5°和10°两个坡度,副区为种植模式,分设传统种植(CK,等高土沟土垄)、等高垄膜沟秸秆种植(T1)、等高垄膜沟种(T2)3种处理,3次重复。垄膜沟种沟宽60 Cm,垄宽40 Cm,垄高10—12 Cm。供试作物为...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卓慕宁  李定强  吴志峰  刘平  邓南荣  
坡地是广东省重要的土地资源,也是水土流失的策源地。研究坡地的土壤侵蚀问题,对于坡地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根据广东省坡地利用中的土壤侵蚀问题,结合多年来在典型水土流失区的调查研究成果,系统地论述了广东省坡地利用及其土壤侵蚀的现状,以及土壤侵蚀所导致的坡地退化,分析了影响坡地土壤侵蚀的主要因子,并提出了坡地土壤侵蚀的防治措施。广东省现有坡地侵蚀面积约1 14×104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9 74%。侵蚀强度以中、轻度为主,强度侵蚀仅占27 70%,年平均土壤侵蚀量8540 67×104t,年土壤侵蚀模数7215 68t (hm2·年)~7335 56t (hm2·年),年侵蚀深度5...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强  许明祥  赵允格  高丽倩  张金  张晓伟  
黄土高原坡耕地沟蚀广泛而严重。科学评价沟蚀土壤质量是侵蚀环境下土壤保育和利用的重要基础。论文以沟间土壤为对照,分析了坡耕地沟蚀对土壤质量单因子的影响并建立了沟蚀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利用加权和法对黄土高原坡耕地不同沟蚀深度下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①沟蚀对坡耕地不同土壤质量因子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沟蚀导致土壤硬化,pH值增加,而土壤团聚体和养分含量(除全磷)随着沟蚀深度增加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近似呈"W"型变化规律。②沟蚀深度对土壤质量的影响可以用幂函数y=0.866 8 x-0.142(R2=0.877)较好地拟合。微度侵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魏天兴  朱金兆  
该研究以黄土区坡地的坡长与坡度对于土壤侵蚀的影响为研究内容 ,旨在为因害设防 ,更好的治理水土流失 ,对黄土高原坡地综合治理提出理论依据和切实可行的实践指导 .根据在山西省吉县黄土残塬沟壑区长期定位水土流失观测与调查资料 ,并结合以往关于黄土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坡长和坡度与侵蚀的关系 ,研究表明 :随坡长和坡度的增大 ,径流增大 ,侵蚀量越大 ,侵蚀模数增大 ;年侵蚀模数与坡长呈正相关关系 ;随着坡长增大 ,细沟侵蚀和浅沟侵蚀明显增强 ;坡耕地坡长最好小于 15m .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文娟  张树文  方海燕  
东北黑土区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是严重的水土流失给其粮食产量带来了严峻考验。论文在遥感和GIS支持下,选择黑龙江省乌裕尔河和讷谟尔河两流域包含的东北典型黑土区作为研究区,以USLE模型和SPOT 5影像为基础,分别获取了2005年研究区的坡面侵蚀量和侵蚀沟分布数据,据此分析了典型黑土区坡面侵蚀和沟蚀之间在不同等级、坡度、坡向等方面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微度侵蚀和轻度侵蚀是坡面侵蚀主要区域,沟蚀发展程度比较剧烈;坡度小于5°时,坡度是沟蚀产生的制约因素,当大于5°时,坡度已经不是侵蚀沟形成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因素;阳坡坡面侵蚀量高于阴坡的坡面侵蚀量,坡向在东北典型黑土区不是影响沟蚀发育的首要因子;...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颂茜  林敬兰  林文莲  
公路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弃土、弃渣是一种主要的土壤侵蚀源。福建省山多、山高、山陡,地形复杂,修建高速公路,路基的高填深挖施工过程形成大量的裸露坡面、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弃土石方、山谷间的高位挂坡等工程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如何采取合适的植物措施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的快速植被恢复值得研究探讨。调查表明:无防护措施的弃碴场的水土流失侵蚀模数是有防护措施弃碴场的2925倍;无防护措施且不集中挂坡堆放弃碴的流弃比是有防护措施且集中堆放弃碴的16 5×104倍;典型挂坡的土壤侵蚀量是邻近未扰动山坡地约70倍。因此,对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防治的研究工作非常重要。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安妙颖  韩玉国  王金满  徐磊  王秀茹  庞丹波  
为奠定基于运动力学参数构建土壤侵蚀模型的理论基础,通过不同降雨强度(25、50和75 mm/h)、不同坡长(1、5、10、15和20 m)下径流小区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对不同处理下坡面薄层水动力学特性进行分析,并对水动力学参数与土壤侵蚀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当坡度一定时,坡面平均流速主要受坡长及单宽流量影响,降雨强度通过影响单宽流量的大小间接影响坡面平均流速;在试验设计范围内,当坡长>1 m时,整体上呈"层流-急流态",当坡长为1 m时,整体上呈"层流-缓流态";当降雨强度一定时,雷诺数随着坡长的增加线性增加,佛汝德数随着坡长的增加以幂函数形式增加;降雨强度对坡面流有明显的"增阻"效应;坡面阻力系数随着坡长的增加呈幂函数减小趋势;坡面平均土壤侵蚀率与单宽流量间呈一元线性趋势增加,与水流平均流速间呈指数函数增加,与雷诺数间呈二次函数增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雪  宋娅丽  王克勤  赵洋毅  张华渝  
以滇中昆明市北郊松华坝迤者小流域为研究区,研究等高反坡阶对坡耕地不同土层土壤饱和导水率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土层(0~10、10~20、20~40、40~60、60~80和80~100 cm)土壤饱和导水率及其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相较于原状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使各土层粉粒含量分别增加了5.76%、16.52%、22.66%、19.64%、12.90%和1.73%.(2)布设等高反坡阶后土壤容重逐渐降低,除表层土壤外,其余各土层土壤容重分别降低了5.65%、12.12%、5.80%、4.11%和6.67%;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增加,各土层土壤体积含水量分别增加了17.34%、14.63%、29.41%、18.64%、29.90%和31.72%.(3)等高反坡阶措施使土壤饱和导水率显著提高,平均饱和导水率约是原状坡耕地的4倍;土壤饱和导水率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4)土壤饱和导水率与土壤容重、粉粒含量、砂粒含量和毛管孔隙度的关系显著,其中土壤容重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371,对土壤饱和导水率产生的直接负效应最强;粉粒含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398,对土壤饱和导水率产生的直接正效应最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华锦欣  王克勤  张香群  翟子宁  朱晓婷  
昆明松华坝水源区是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也是面源污染来源地。针对昆明松华坝水源保护区坡耕地磷素的流失,本研究在水源区迤者小流域内坡耕地布设等高反坡阶,通过1a的野外标准径流小区定位观测,研究等高反坡阶减缓土壤磷含量流失的规律。结果表明:(1)等高反坡阶通过减少径流泥沙输出从而降低坡耕地土壤磷素的减少速率,其对地表径流的调控率在6.08%~63.35%,产沙调控率在20.10%~66.46%;(2)等高反坡阶措施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土效应,使其较原状坡面全磷含量提高了22.22%,磷素含量与侵蚀量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等高反坡阶处理对土壤速效磷的流失具有调控作用,雨季开始前两小区速效磷...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世豪  徐新良  曹巍  
【目的】东北黑土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土壤侵蚀是造成土地退化和粮食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已成为该地区不容忽视的问题。开展东北黑土地土壤侵蚀研究,对控制该地区水土流失、阻控黑土退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基于RUSLE和RWEQ模型,对东北黑土区耕地2000—2020年水蚀和风蚀进行了模拟,分析了水蚀和风蚀的空间分布、时空演化特征以及受耕地变化的影响。【结果】(1)东北黑土区耕地水蚀和风蚀程度均以微度侵蚀为主,水蚀是主要侵蚀类型。长白山和辽河平原水蚀较为严重,而辽河平原、大兴安岭和松嫩平原风蚀较为严重。(2)东北黑土区耕地20年来水蚀总体呈现减缓趋势,辽河平原水蚀缓解较为明显。水蚀在前后两个10年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水蚀状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东北黑土区耕地20年来风蚀整体呈现减缓趋势,辽河平原和风蚀区的黑土地风蚀减少较为明显,风蚀年际变化趋势在前后两个10年表现为先大幅减少、后小幅增加。(4)东北黑土区20年来耕地变化对水蚀和风蚀变化影响明显。退耕、开垦地区水蚀有所缓解,水旱田转换地区水蚀加重;退耕和城镇扩张对缓解风蚀有积极作用。前10年耕地变化对水蚀和风蚀变化的影响比后10年更明显。【结论】土壤侵蚀是气候、地形、土壤、人类活动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可为东北黑土区耕地土壤侵蚀防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建议在辽河平原、大兴安岭等土壤水蚀和风蚀侵蚀严重的区域,可以针对该地区土壤侵蚀特点,相应地采取免耕、横坡垄作、秸秆覆盖等措施,有效减缓土壤侵蚀。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庆  何翔  杨佩文  王应学  高家卫  施竹凤  徐胜涛  李铭刚  杨群辉  朱红业  
【目的】在滇中典型红壤坡耕地区域设置长期定位试验,考察旱作免耕有机肥培肥对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免耕未施有机肥处理(NA)为对照,设置免耕有机肥培肥(NE)长期定位试验,研究2015-2018年连续4年免耕有机肥培肥处理后对土壤质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NE处理在0~20、20~40 cm 2个土层深度的田间持水量分别提高10.26%~9.46%,土壤含水量分别提高6.32%、9.11%;在0~20、20~40、40~60 cm 3个土层土壤pH分别提高10.80%、7.19%和3.54%,有机质分别提高18.47%、23.02%和30.86%,土壤全氮分别提高11.28%、17.86%和16.22%,土壤碱解氮分别提高7.33%、16.21%和7.36%;提高了Proteobacteria、Acidobacteria和Gemmatimonadetes等3个门类的细菌种群丰度,分别提高23.65%、39.72%和42.08%,而降低了Chloroflexi和Actinobacteria的种群丰度,分别减少53.03%和49.15%;玉米秸秆生物量提高10.86%,玉米产量提高20.09%。【结论】免耕有机肥培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是实现红壤坡耕地合理耕层构建的有效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