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6)
2023(15941)
2022(13855)
2021(12989)
2020(10776)
2019(24984)
2018(24921)
2017(47675)
2016(26186)
2015(29215)
2014(29382)
2013(29011)
2012(26778)
2011(24232)
2010(24613)
2009(22313)
2008(21729)
2007(19186)
2006(16821)
2005(15057)
作者
(78112)
(64967)
(64540)
(61271)
(41258)
(31334)
(29230)
(25641)
(24628)
(23401)
(22104)
(22034)
(20799)
(20793)
(20237)
(19966)
(19343)
(19206)
(18588)
(18449)
(16422)
(16220)
(15902)
(14778)
(14686)
(14594)
(14417)
(14319)
(13290)
(12908)
学科
(107418)
经济(107314)
管理(70474)
(68833)
(56216)
企业(56216)
方法(47270)
数学(41063)
数学方法(40342)
中国(30346)
(28444)
地方(26251)
(24499)
业经(24017)
(23467)
农业(19241)
(18666)
理论(18492)
(18216)
贸易(18200)
(17588)
技术(17219)
(16906)
银行(16850)
(16791)
(16408)
金融(16406)
环境(16291)
(16197)
(14677)
机构
学院(369343)
大学(368534)
管理(142224)
(141277)
经济(138056)
研究(129271)
理学(122846)
理学院(121356)
管理学(118749)
管理学院(118093)
中国(94662)
科学(84078)
(80088)
(67578)
(67270)
(63880)
研究所(61533)
业大(59358)
中心(57725)
(54833)
农业(53190)
北京(51044)
财经(50803)
(50223)
师范(49640)
(46742)
(46145)
(45089)
技术(41857)
经济学(41251)
基金
项目(253567)
科学(197421)
基金(180955)
研究(180798)
(160460)
国家(159120)
科学基金(134764)
社会(110650)
社会科(104761)
社会科学(104731)
(101178)
基金项目(95542)
自然(90138)
自然科(88095)
自然科学(88074)
自然科学基金(86447)
(85659)
教育(83764)
资助(75933)
编号(73608)
成果(59721)
重点(57548)
(57082)
(54490)
(52679)
课题(52141)
创新(49110)
科研(48764)
计划(47942)
大学(46140)
期刊
(157022)
经济(157022)
研究(107691)
中国(75106)
学报(64706)
(62028)
科学(58104)
管理(53323)
大学(47568)
(46707)
教育(45741)
学学(44895)
农业(43143)
技术(33503)
(31947)
金融(31947)
业经(27020)
经济研究(25206)
财经(24017)
(23099)
(20467)
问题(20166)
图书(19674)
科技(19040)
技术经济(17827)
(17772)
业大(17001)
理论(16985)
统计(16693)
资源(16381)
共检索到546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东  何奇瑾  潘志华  周广胜  董智强  韩国琳  张婧婷  赵慧  黄蕾  潘宇鹰  王佳琳  樊栋樑  
为准确估算东北地区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内的蒸散发量,本研究基于锦州农田生态系统野外观测站2007—2008年涡度相关系统的春玉米蒸散发数据,利用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等量化指标,结合线性加权和法,综合评价了6种日尺度蒸散发模型(组合法:FAO 56-Penman-Monteith;温度法:Hargreaves-Samani、Blaney-Criddle;辐射法:Makkink、Jensen-Haise、Priestley-Taylor)在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春玉米不同生育阶段内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李放  沈彦俊  
蒸散发(Evapotranspiration,ET)包括植被蒸腾与土壤蒸发,是地表能量平衡与水量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陆面过程研究的关键参数。卫星遥感技术的兴起,使获取大尺度非均匀下垫面的地表特征参数成为可能,一系列旨在精确估算地表实际蒸散量的遥感模型由此应运而生,以满足局地、区域乃至全球尺度蒸散发估算的需求。通过分析净辐射通量和地表与近地面大气层湍流热通量交换的方式,将遥感蒸散发模型分为单层模型和双层模型,总结其模型原理,讨论典型模型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分析蒸散发反演存在的遥感模型精度的图像范围依赖性和分辨率依赖性、时间尺度扩展及不确定性、模型验证以及地表辐射温度和阻抗5个问题。指出今后应...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永强  刘明阳  李元菲  肖春柳  
准确估算潜在蒸散发(PET)是研究区域水文循环和农业灌溉管理必不可少的理论依据。本文利用辽宁省及周边27个气象站点1968—2017年的历史气象数据,选用6种估算方法(Penman-Monteith(PM)法、Rohwer(Roh)法、Hamon(Ham)法、Hargreaves(Har)法、Makkink(Mak)法和Priestley-Taylor(PT)法)计算PET。并以PM法月值作为标准,对5种估算方法的经验系数进行修正,再从年、月两个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分析修正经验系数前后5种估算方法在辽宁省的适用情况。结果表明:①修正前,年尺度上,Mak法、PT法和PM法的结果较为接近,相对误差均在25%以内。月尺度上,PT法相对误差最小为13.96%,其次是Mak法。空间尺度上,5种估算方法在辽东北地区估算精度较低,整体空间差异明显,相对来说PT法估算适用性更好。②修正后,5种估算方法适用性和相关性都有明显的提高,在年尺度上各估算方法与PM法计算结果年际变化大致相同,其中Mak法和PT法最为合适,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月尺度和空间尺度上,PT法都优于其他方法。因此,在计算辽宁省PET时,本文推荐使用修正经验系数后的PT法,其次是Mak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米娜  陈鹏狮  张玉书  纪瑞鹏  周广胜  李荣平  
模拟蒸散的物理过程,计算农田蒸散量是进行生态系统水资源评价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气象部门进行土壤湿度预报的首要条件。本研究以玉米农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相关法观测的蒸散实测资料,比较分析了基于常规气象数据的蒸散模型(Hargreaves法、Priestley-Taylor法、FAO-Penman-Monteith法)和基于气象梯度数据的蒸散模型(波文比法、梯度法、生态系统过程模型模拟)的模拟精度。结果表明:①Hargreaves法、Priestley-Taylor法和FAO-Penman-Monteith法日蒸散的模拟结果较为一致,总体上高估20%~26%,其中Priestley-Tayl...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文静  赵建世  赵勇  王庆明  
地表蒸散发是评估气候变化对区域水热循环作用的关键过程.然而,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植被对蒸散发的定量影响较难衡量.该文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法探求2001至2019年植被变化的趋势,并利用遥感数据产品和气象要素驱动数据集在海河流域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分离气候变化和植被变化对于蒸散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植被叶面积指数显著增加,平均每年增加0.014m2/m2,植被变化对蒸散发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气候变化对蒸散发的直接影响程度,气候因素通过植被间接对蒸散发产生较强的影响.该研究可为该地区的水资源评估和综合管理提供基础.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飞宇  占车生  胡实  贾仰文  牛存稳  邹靖  
基于考虑了水资源开采利用方案和农作物生长的新型陆面模式CLM_CERES,利用CMIP5多模式集合数据集驱动该模式,使用基于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的地表蒸散发估算数据("MTE"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系统分析了中国典型山地(太行山地、横断山地、黔桂喀斯特山地)基准期(1951-2005年)和预估期(2006-2060年)蒸散量时空变化。结果显示:三个区域CLM_CERES模拟蒸散量与MTE数据在月尺度上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性均在0.76~0.88之间。1951-2060年太行山地和横断山地总蒸散量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0.9806和0.7569mm/a(P<0.001),以植被蒸散为主,黔桂喀斯特山地总蒸散量无显著增加趋势,以土壤蒸发为主;三个区域蒸散量的季节变化均呈现单峰曲线,峰值位于5-9月。太行山地和横断山地蒸散量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气候和地形影响,黔桂喀斯特山地受其特殊的地表、地下水二元结构影响,对蒸散量的响应机制相对复杂。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飞宇  占车生  胡实  贾仰文  牛存稳  邹靖  
基于考虑了水资源开采利用方案和农作物生长的新型陆面模式CLM_CERES,利用CMIP5多模式集合数据集驱动该模式,使用基于全球通量观测网络(FLUXNET)的地表蒸散发估算数据("MTE"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验证,系统分析了中国典型山地(太行山地、横断山地、黔桂喀斯特山地)基准期(1951-2005年)和预估期(2006-2060年)蒸散量时空变化。结果显示:三个区域CLM_CERES模拟蒸散量与MTE数据在月尺度上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相关性均在0.760.88之间。1951-2060年太行山地和横断山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李菲菲  饶良懿  吕琨珑  李会杰  宋丹丹  
准确估算和模拟植被蒸散可为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合理配置水资源,及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Priestley-Taylor模型因其所需参数较少而在蒸发散估算中得到广泛应用。介绍了该模型的计算方法和发展情况,总结分析了Priestley-Taylor模型参数α的各种修正方法及适用条件,简要介绍了其在农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蒸散估算研究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该模型今后的应用和发展方向,以期为Priestley-Taylor模型的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士锋  王翠翠  孟秀敬  华东  门宝辉  李智飞  
永定河北京段蒸散发研究对永定河生态走廊建设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本文采用多种方法计算了永定河北京段的水面蒸发、潜在蒸散发和实际陆面蒸散发,结果显示:北京段水面蒸发为1182 mm,潜在蒸散发为969mm,1999-2009年北京市实际蒸散发494 mm。对各种水面蒸散发计算结果比较,并通过相关分析和RMSE分析发现,利用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方法计算永定河北京段水面蒸散发较为合理,施成熙方法、前苏联扎依可夫方法计算结果相近,但彭曼公式结果偏大。潜在蒸散发采用Presley-Taylor公式,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修正的彭曼公式和Hargreaves公式结果都偏大。研究区的实际蒸散量使用傅抱璞方法计算,结果得到了相同研究时段北京市水量平衡研究成果的验证。相比而言,张鲁公式和Turc公式结果偏大,而高桥公式所得结果与傅抱璞方法最为接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宋璐璐  尹云鹤  吴绍洪  
蒸散发过程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也是全球能量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水、热传输过程,对其进行定量估算是评价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水源涵养能力、区域耗水及土壤水分运移的基础,是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根据蒸散发测定思路和方法的不同,将蒸散发测定按照实测法和模型法两类方法进行总结,系统回顾了实测法和模型法的不同算法,评述不同方法的原理和优劣,并总结和分析了目前蒸散发测定工作中应重点研究的内容,指出未来蒸散发估算的发展方向,以期为相关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邢宇华   张大鹏   李思颖   王佩  
【目的】整合消除阻抗的三温模型和基于阻抗的双源模型,开展蒸散发(ET)和蒸腾(T)的模拟及对比分析,实现不同模型的融合与蒸散发的动态模拟。【方法】本研究基于已有的双源阻抗模型框架、干土壤和干叶片能量平衡,结合数值模拟技术模拟了参考温度的季节动态,并将其与三温模型整合开展蒸腾和土壤蒸发的模拟。【结果】与涡动实测值相比,三温模型和双源模型对大满站日尺度ET模拟,R~2分别为0.85和0.72,对温带草地站小时尺度ET模拟,R~2均为0.89。在小时尺度模拟效果更好。并且,三温模型和双源模型对植被蒸腾的估算结果较为一致(R~2分别为0.67、0.68)。以上研究表明该研究框架对三温模型中参考温度的估算,提供了理论方法支撑,较好地量化了参考温度的时空动态。(2)模型情景试验分析表明:两个模型对2个站点的ET和T的预测结果相似,前提是冠层可利用能量(如净辐射)和地面土壤可利用能量(如净辐射和地热通量)受到能量平衡的限制。相反,由于输入驱动因子(温度和辐射)在干湿情景下的系统不匹配,三温模型对T和ET的模拟精度显著下降。因此,在能量平衡的框架内,干湿土地条件下输入的温度和辐射系统匹配时,三温模型的效果更好。(3)参考温度具有一定的日变化与季节变动。【结论】在白天,叶片和土壤参考温度普遍高于实际温度,而在夜晚低于实际温度,呈现出较大的日变幅。就日均值而言,参考温度普遍高于实际模拟温度。本研究的结果提供了一种新的温度梯度计算方法,可用来监测冠层水分胁迫及动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文婷  周曙东  
基于1993—2020年河南夏玉米主产区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FGLS估计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夏玉米不同生长阶段降水对其产出的因果估计。研究表明:以生育期整期为尺度的平均意义上的估计结果与分生长阶段的估计结果存在显著差异,降水对夏玉米单产“先增后减”的非线性关系主要体现在抽穗期,存在最优拐点;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干旱会显著降低夏玉米单产;灌溉缓解了降水不足与不均对夏玉米单产带来的不利影响;夏玉米抽穗期适当升温有助于单产的增加,但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高温会显著降低单产。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斌  胡笑涛  王文娥  马黎华  周始威  
【目的】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对不同处理玉米茎流进行精准预测,为推算玉米蒸腾耗水量以及制定合理的灌水方案提供新思路。【方法】试验研究对象为夏玉米,品种为西农985。试验设置3个处理,分别为交替沟灌高水处理(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on,AFI1)、交替沟灌低水处理(alternate furrow irrigation,AFI2)和常规沟灌处理(conventional furrow irrigation,CFI)。AFI1、AFI2每次灌水量为CFI灌水量的2/3和1/2。利用通径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占车生  尹剑  王会肖  陈少辉  
论文以北京市沙河流域为研究区,选择1999—2007年不同季节典型日的TM/ETM+数据,辅助相关气象观测资料,以地表蒸散发遥感反演双层模型为基础,构建了估算沙河流域地表日蒸散发反演系统。该系统包括三部分:基于双层模型的蒸发比估算;日净辐射总量估算;基于蒸发比不变法的日蒸散发估算。模拟的典型日序列中,春季晴日流域日均蒸散发约为2.28 mm、夏季2.97 mm、秋季1.59 mm、冬季0.5 mm;以林地为主的流域上游山区日蒸散发普遍高于以居民地和农田为主的下游平原区,上下游春、秋、冬季空间差别较大,夏季较小。估算结果与贾贞贞等、徐自为等利用大孔径闪烁仪和涡动相关仪的观测值对比,相对误差介于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尚勇敏  鲁春阳  曾刚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总是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产物,本文从要素、制度、关系三个维度,按照经济发展相对绩效水平,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阶段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资源驱动型模式适用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力资本驱动型模式适用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后工业化阶段;市场主导型模式的经济发展绩效均优于政府主导型,而政府主导型模式仅在市场经济尚不发达的传统经济阶段和工业化初期具有相对适用性;外生与内生因素均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因,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应向着整合全球力量、国家机构和当地环境的方向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