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930)
2023(13153)
2022(11150)
2021(10959)
2020(9003)
2019(20960)
2018(20898)
2017(38162)
2016(22069)
2015(25337)
2014(25600)
2013(23951)
2012(21829)
2011(19645)
2010(20061)
2009(18086)
2008(16539)
2007(14675)
2006(12909)
2005(11330)
作者
(58718)
(48192)
(48009)
(46023)
(30651)
(23211)
(22108)
(18948)
(18680)
(17489)
(16699)
(15966)
(15166)
(15078)
(15014)
(14882)
(14646)
(14334)
(13872)
(13775)
(12153)
(11990)
(11691)
(11189)
(10986)
(10832)
(10814)
(10733)
(9724)
(9606)
学科
(68928)
经济(68853)
管理(55265)
(50858)
(43207)
企业(43207)
方法(32509)
中国(32241)
数学(28231)
数学方法(27855)
(26258)
金融(26253)
教育(26098)
(24102)
银行(24066)
(23279)
(19613)
(18392)
理论(18293)
(17521)
地方(16886)
业经(16324)
(15110)
(13361)
财务(13299)
财务管理(13279)
技术(12773)
教学(12771)
企业财务(12672)
农业(12619)
机构
大学(295298)
学院(284552)
管理(106586)
(99810)
经济(97080)
研究(95708)
理学(92541)
理学院(91377)
管理学(89478)
管理学院(88958)
中国(69369)
(64031)
科学(59412)
(49704)
师范(49362)
(47161)
(47009)
中心(44345)
研究所(43160)
教育(42431)
(42409)
(42231)
业大(41819)
北京(41476)
师范大学(40213)
财经(38027)
(35247)
(34586)
(34528)
技术(34265)
基金
项目(195138)
科学(153626)
研究(151774)
基金(136071)
(116323)
国家(115125)
科学基金(98645)
社会(90453)
社会科(85428)
社会科学(85405)
(79170)
教育(78277)
基金项目(72355)
(67886)
编号(65478)
自然(62878)
自然科(61413)
自然科学(61399)
自然科学基金(60256)
成果(57008)
资助(55637)
课题(48615)
重点(44772)
(44244)
(42245)
(41372)
项目编号(40944)
(40168)
大学(39402)
教育部(38837)
期刊
(103672)
经济(103672)
研究(95360)
教育(74803)
中国(66475)
学报(44660)
科学(38866)
(37888)
管理(37219)
大学(35802)
(34746)
(34290)
金融(34290)
学学(30400)
技术(27699)
农业(26404)
图书(19979)
财经(17967)
职业(17265)
业经(16483)
经济研究(15857)
(15235)
理论(14365)
(13773)
论坛(13773)
书馆(13615)
图书馆(13615)
实践(13477)
(13477)
科技(13442)
共检索到4298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曹素云  王静  李红红  
东北抗联精神,是广大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岁月中铸就的,勇士们矢志报国、坚韧不拔、不畏牺牲,为后人尤其是身处和平年代幸福生活中的当代大学生们树立了榜样。文章以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为着眼点,探讨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大学生德育的可行性和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马佳玥  蔡之珩  高兴  程果  李婧瑶  王建波  
"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探索、将"东北抗联"精神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相结合、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意义、探索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具体举措、充分认识"东北抗联精神"与红色传统培育的必要性、关注"东北抗联精神"所代表的中国精神与红色传统培育和注重"东北抗联精神"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价值引领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吴迪  
“东北抗联精神”有助于增强课程的政治育人功能,有助于培养大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教学内容上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上注重实践、教学手段上善于利用网络、教学理念上重视创新和教学对象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等是“东北抗联精神”融入课程教学的具体路径。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功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蔡之珩  马佳玥  高兴  程果  李婧瑶  王建波  
东北抗联精神在大学生育人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在思想上的引领作用、政治上的引领作用、促进大学生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具有国防教育的功能、激励功能、心理优化功能和审美熏陶功能。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方燕  
创业活动是一种以培育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作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互联网+"时代下,高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也予以了更多重视。鼓励大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是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有效举措。随着我国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新媒体迅速发展,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全新平台,创业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文章针对新时期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要求,探讨高校德育教育之于创业活动的具体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关欣  孙丹  
在思政教育中,结合有效的载体渗透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不仅为传承中华民族革命精神奠定了基础,更是利用东北抗联的历史故事,激发了青年一代的爱国主义情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切实发挥了东北抗联红色教育育人作用的根本内涵。文章就东北抗联党史教育的时代价值内涵、东北抗联精神特色党史教育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可行性、东北抗联精神教育对青年爱国主义思想道德观念形成的影响及实施路径,进行了分析探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志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作为大学生,应该以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为根本要求,夯实自身综合素质,着力提升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我国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其基本内涵包括敬业、专注、创新等内容。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对于大学生提升个人职业道德素质而言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帅  
志愿服务是大学生实践育人的重要途径,但大学生志愿服务存在意识不够坚定、机制不够完善、组织流于形式、社会认可度不高等不足。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如何将“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中是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问题。文章在总结“抗疫精神”重大意义的基础上,全面分析高校志愿服务的工作现状,进而提出“抗疫精神”融入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实施路径,切实提升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培涛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伟大革命与实践历程中形成了具有丰富内涵与独特育人功能的红色文化,它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融合。大量的革命文献、革命战争遗址以及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工匠精神等激励着亿万中华儿女奋勇向前。大力弘扬与传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其思政价值,创造性激发其教育作用,是新时代社会各界必须正视的重点问题。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任景莉  黄英  
随着传统德育向现代德育的转型,大学生当前德育状况的特点以及网络环境的出现,大学生德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进行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成为广大德育工作者所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对此进行初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可操作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建波  马佳玥  蔡之珩  高兴  程果  李婧瑶  
东北抗联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提供教育教学教学素材、创新教学方式、促进东北抗联精神教育教学课程优化考评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东北抗联精神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评估机制。在创新教学方式方面,东北抗联精神可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为搭建东北抗联精神教育网络平台、东北抗联精神嵌入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去、观看东北抗联精神方面的影视作品、开展东北抗联精神方面专题讲座和课内开展辩论赛。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华业  
大学生思政教育如何开展是社会热议焦点之一,一方面大学生作为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后备力量,其思想素质水平必然会得到社会大力关注;另一方面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背景下,大学生群体良莠不齐现象更为凸显,加之近年来大学生失德、自杀等现象屡有发生,社会对于如何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十分关切。传统文化精神中蕴含宝藏,可以为思政教育提供养分,如古之智慧、传统美德等有利于熏染大学生思想品质,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阴菲菲  
高校思政博客作为近年最新出现的教育载体,对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及推广起到关键作用。相较于其他平台,思政博客具有启发间接性和教育渗透性等诸多优势。在思政博客效能建设过程中,通过加强德育教育的全面渗透,有助于提升思政博客的德育载体效能。由陈瑞三和杜晶波共同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于2015年3月出版的《高校思政博客效能评价体系研究》一书,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收录并整理体现各院校工作进展及育人实效的系列成果,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芳  
理想信念教育的本质是引导受教育者对某一价值观产生认同和向往,并将践行这一价值观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工匠精神是个人与企业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把工匠精神和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职业发展观,促进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我们从工匠精神的核心内涵出发,提出了将工匠精神融入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以供广大高校思想政治教师参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陈九如  陈俊  
新时代背景下,将五四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并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具有现实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要通过新的教育途径,尝试使用不同方法将五四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