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912)
- 2023(7268)
- 2022(6367)
- 2021(5799)
- 2020(5222)
- 2019(12098)
- 2018(11911)
- 2017(22964)
- 2016(12919)
- 2015(14795)
- 2014(14898)
- 2013(15077)
- 2012(14404)
- 2011(13287)
- 2010(13347)
- 2009(12479)
- 2008(12663)
- 2007(11716)
- 2006(10130)
- 2005(9181)
- 学科
- 济(54310)
- 经济(54253)
- 管理(32292)
- 业(31738)
- 方法(26868)
- 企(24622)
- 企业(24622)
- 数学(24020)
- 数学方法(23783)
- 学(15794)
- 农(15255)
- 财(13815)
- 中国(13203)
- 地方(10998)
- 贸(10491)
- 贸易(10488)
- 易(10162)
- 农业(10054)
- 业经(9948)
- 制(9804)
- 和(8497)
- 务(8200)
- 财务(8186)
- 财务管理(8159)
- 环境(8096)
- 银(7895)
- 银行(7841)
- 企业财务(7683)
- 融(7619)
- 金融(7616)
- 机构
- 大学(197133)
- 学院(193991)
- 济(76532)
- 经济(74840)
- 研究(74530)
- 管理(68155)
- 理学(58452)
- 理学院(57611)
- 管理学(56305)
- 管理学院(55966)
- 中国(55206)
- 科学(51268)
- 农(44890)
- 京(43428)
- 所(41477)
- 研究所(38294)
- 农业(36188)
- 业大(35534)
- 财(34619)
- 中心(33743)
- 江(30783)
- 北京(27491)
- 财经(27399)
- 院(26647)
- 范(26282)
- 师范(25880)
- 经(24852)
- 省(24201)
- 经济学(23748)
- 州(23611)
- 基金
- 项目(131283)
- 科学(100777)
- 基金(94525)
- 研究(87117)
- 家(86778)
- 国家(86119)
- 科学基金(70258)
- 社会(52545)
- 省(51051)
- 基金项目(50366)
- 社会科(49620)
- 社会科学(49601)
- 自然(49151)
- 自然科(47925)
- 自然科学(47904)
- 自然科学基金(47066)
- 划(45032)
- 教育(39984)
- 资助(39554)
- 编号(34430)
- 重点(31326)
- 部(28837)
- 发(28708)
- 成果(28257)
- 计划(28012)
- 科研(26577)
- 创(26146)
- 科技(25279)
- 课题(24668)
- 创新(24642)
共检索到286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邹立尧 丁一汇 王冀
利用东北地区近45 a(1961—2005年)4—9月逐日降水量资料计算了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分析了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时空变化特征,讨论了影响强降水集中度和集中期的环流特征变化。结果发现,东北强降水集中度与强降水有很好的相关性,对于强降水有着很好的指示作用。从空间分布上看东北雨季强降水集中度由东向西趋于集中。从时间变化方面来看,196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初,强降水集中度处于低值区,而在1991年之后东北地区强降水集中度大多处于高值区。强降水集中期仅在1970年代处于低值偏多的时期。对于东北不同区域大部分地区(除东北西北部外)在1990年代之后集中度都有所增加,集中度大值年出现的频率增加...
关键词:
集中期 集中度 环流背景 水汽通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玉都 刘艳杰 周贺玲 张绍恢
利用廊坊市2006~2010年自动站逐时降水量资料、necp再分析资料、micaps资料,根据气象学原理分析了廊坊市短时强降水的时空特征和强度变化特点,短时强降水发生时伴随的其他强对流天气、短时强降水发生的主要天气形势、短时强降水与物理量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廊坊市短时强降水年发生次数的多年平均值为13d,大部分降水日和降水站次出现在主汛期,高峰期在7月下旬~8月上旬;每天的12时、17时、23时前后是短时强降水的高发时段。一天中平均分钟降水量有两个大的峰值,一个出现在凌晨1~2时,一个出现在午后的13时。影响短时强降水的天气系统有低涡、西来槽、地面倒槽、地面冷锋、副高边缘西风急流、局地强对...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学锋 郑小波 黄玮 杨鹏武 周德丽
利用云贵高原159个常规气象站1961~2007年汛期(5~10月)逐日降水量,用百分位法定义站点强降水和极端降水阈值,对强降水和极端降水事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贵高原汛期强降水和极端降水阈值地理分布差异较大,与汛期降水量关系不大,而与站点海拔高度显著负相关;1961~2007年汛期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但降水日数显著减少,降水有集中的趋势;强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具有与汛期降水量相似的年际波动特征,极端降水与汛期降水的相关高于强降水;以强降水量和极端降水量与汛期降水量的比重表征事件的强度,两者均呈显著增加的变化趋势,并在1990年代初期发生了显著增加的突变;强降水和极端降水与夏季季风强弱...
关键词:
强降水 极端降水 夏季风 云贵高原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曹永强 路璐 张亭亭 常静
选取浙江省1960年到2009年50年3月-9月50个雨量站的逐日降水资料,运用小波分析、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研究区的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合成分析法对多水年和少水年的PCD和PCP进行合成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PCD值变化于0.1~0.3之间,PCP值变化于213.09~240.92之间,说明浙江省降水较为均匀,且最大降水基本出现在8月7日左右,个别年份偏早或偏晚一些。周期变化中,PCD的主周期为20年左右,PCP的主周期为13年左右。PCD大体由西向东递增,说明相对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降水更为集中;PCP由北向南递减,说明浙江省南部大部分地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杨金虎 李耀辉 王鹏祥 杨启国
基于中国314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值法定义了极端强降水阈值,引入了表征时间分配特征的新参数——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度和集中期,对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年内非均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年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度与集中期自西北向东南均呈“低-高-低”的分布特点,其异常空间分布也存在很大的区域差异;从区域平均来看,西北西部是中国年极端强降水事件最分散的区域,东北是最集中的区域。东北、西北东部、华北以及青藏高原年极端强降水事件集中期相当,明显迟于其它区域,而长江中下游是最早的区域;另外各区域年极端强降水事件的集中度与集中期的长期趋势并不一致,而它们均存在着较一致的周期振荡。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 年内 非均匀性 中国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尹承美
2007~2010年济南市区共出现39个局地短历时强降水日,由于南高北低的特殊地形,市区因排水不及造成道路积水、马路行洪、交通受阻等事情时有发生,甚至威胁人的生命。本文利用2007~2010年自动站资料和高空、地面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产品,分析了济南市区局地短历时强降水的年际、月际特征以及出现局地短历时强降水的主要时段和多发区域,分析了产生局地短历时强降水的不同天气系统和相关的预报指标,对今后济南市区局地短历时强降水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翟菁 刘慧娟 黄勇 邱学兴 霍彦峰
对安徽省2008~2012年5~9月的降水以及气温、地温、日照等要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午后降水频率明显高于其它时次,在对降水及其他要素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降水特征、午后13时地温、午后13时地温和早上08时的地温差、日照时数的热对流短时强降水的判别方法。基于融合了多重观测资料的LAPS再分析系统得到的中尺度再分析场资料,对2008~2011年5~9月热对流局地强降水进行了比湿、回波、稳定度和能量指标特征统计分析,并对一个典型个例的降水特征、降水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总结了此类降水过程在降水特征、天气形势、湿度条件、大气层结稳定度的特点:维持时间短、强度大,范围小,地面温度高,午后和...
关键词:
热对流 短时强降水 LAPS数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郝莹 鲁俊 温华洋 郑媛媛 卢燕宇
为了加强对小时时间尺度的雨强特征及变化分析研究,基于安徽省1961~2009年16个台站1小时降水量资料,针对超过98%分位点的短历时强降水事件,分析其短历时强降水量、降水次数、降水强度、占总降水的比重及日分布的趋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9a来安徽省短历时强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且自东向西增加趋势逐渐显著。由M-K突变检验法分析可知,2001年后有明显的向上突变整体增多,2005年后突变显著。主要是短历时强降水次数的增多导致短历时强降水量增多。近49a来安徽省总降水量增加的78%来源于短历时强降水,且在总降水时间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短历时强降水时间增加,对总降水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在日分布方面,...
关键词:
短历时强降水 趋势变化 特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湘宇 吴正方 杜海波 王雷 杨满根 陈志彪
利用福建省22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逐日降水量实测资料,应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点值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福建省极端降水整体上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SDII、R50mm和CWD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突变时间分别在1994年左右、1995年左右和1998年左右;各极端降水指数普遍存在着23a、68a的短周期和1012a的中周期;(2)在空间尺度上,极端降水受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影响存在明显的空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 环流因素 福建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郭湘宇 吴正方 杜海波 王雷 杨满根 陈志彪
利用福建省22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3年逐日降水量实测资料,应用趋势分析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法、点值法和相关分析法,分析了极端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环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在时间尺度上,福建省极端降水整体上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其中SDII、R50mm和CWD存在明显的突变现象,突变时间分别在1994年左右、1995年左右和1998年左右;各极端降水指数普遍存在着2~3a、6~8a的短周期和10~12a的中周期;(2)在空间尺度上,极端降水受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具体表现为PRCPTOT变化趋势由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减小;(3)随着季节变换,影响或登陆福建省台风数、副热带高压带的强度引发明显的环流季节变化对福建省极端降水产生重要影响,福建省在850hPa和1000hPa位势高度差值均存在负的低值中心,有利于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研究结果为未来福建省的极端气候变化趋势预测、福建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估、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时空变化 环流因素 福建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柯杭 王小军 尹义星 罗志文
基于河北省衡水市11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逐日降水数据,采用StarDex极端降水指数和SPEI干旱指数对全市开展极端降水和干旱时空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最大连续无雨日(PXCDD)与平均干旱期长度(PDSAV)随时间呈上升趋势,而最大连续有雨日(PXCWD)和年降水量则下降。(2)从空间分布来看,极端降水指数反映西部和北部的干旱化趋势较明显。(3)SPEI指数变化表明,1990年代后干旱次数增加,夏、冬季和年序列均有向干旱发展的趋向;西部和北部发生干旱的频率较高。(4)极端降水指数和SPEI指数存在较好的相关性;SPI和SPEI在12个月尺度上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对干旱程度的判定上有偏差;不同等级的干旱年份中,极端降水指数和SPI指数也有较好的表现。总的来看,衡水市干旱渐趋严重,且呈夏、冬两季多发,西部和北部受灾严重的特征,应在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做好水资源配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五三 田红 王胜
利用安徽省71个台站1961~2008年近50 a的逐日降水资料,根据百分位数法定义了极端强降水的阈值,通过趋势分析、EOF分析、周期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等方法对汛期极端强降水量进行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汛期极端强降水阈值平均为55 mm,其空间分布与常年汛期降水量分布基本一致;全省大部分地区汛期极端强降水呈上升趋势;EOF前3个模态累积方差贡献达86%,全省一致型和南北相反型为最主要的两种分布型;汛期极端强降水量存在9~10 a的主周期,此外还有3 a左右的次周期;汛期极端强降水量在1980年左右存在一次突变,1980~2008年年均值比1961~1979年年均值增加了52 ...
关键词:
极端强降水量 汛期 安徽省 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媛 刘敏 周博
在气候变化背景下,区域降水变化波动较大。湖北地处亚热带,位于典型的季风区内,旱涝灾害比较突出,特别是水患,历来是威胁湖北的一大灾害,因此对降水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研究,有很现实的意义。利用1961年以来全省65站逐日降水观测资料为基础,根据气候特征和行政区划将湖北省进行区域划分,利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以揭示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湖北省各区域的降水变化事实。结果表明:湖北省平均年降水量鄂西北最少,鄂东南最多,秋季降水量的减少和冬季降水量的增加最为显著;极端降水事件的变化中,鄂西北发生站次最多,江汉平原其次,鄂西南和鄂东南最少。该结论为湖北各区域的旱涝变化趋势预估、为水资源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提供科学的参...
关键词:
区域降水 极端降水事件 变化特征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周秋雪 李跃清 蒋兴文 张静
论文基于1951—2008年逐日降水资料和1969—2000年逐小时降水资料,应用统计诊断分析方法,研究了青藏高原东侧雅安降水量、降水频率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整个四川省的降水变化一致,近58 a"雅安天漏"的年降水总量和年雨日是减少的,并且后者比前者减少得更加显著;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的显著减少是雨日和雨强变化共同影响的结果;除冬季外,春、夏、秋三季的降水量和雨日均呈减小趋势,其中秋季减少最明显;汛期降水量减少占年降水量减少量的92.7%,汛期雨日的减少比降水量显著,占年雨日减少的62.9%;21世纪初期后,"雅安天漏"强降水月份减少,雨日集中时段缩短;"雅安天漏"夜雨特征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周伟东 史军 穆海振
利用中国东部1951年-2007年冬季气温、降水资料及NECP/NCAR再分析资料、NINO3-4区海温资料、欧亚纬向风指数和南方涛动指数,采用气候统计诊断方法,探讨了中国东部3个气候带(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冬季气温和降水的变化特征及与大气环流和海温的关系。结果表明:过去57年间,中国东部热带、副热带和温带冬季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最低气温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温带地区增温最为显著而热带地区增温幅度最小。3个气候带冬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都不明显,但≥0.1mm降水日数呈下降趋势。副热带地区≥5.0mm降水日数显著增加,而热带和温带变化趋势不明显。3个气候带冬季平均气温、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与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