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91)
- 2023(5542)
- 2022(4758)
- 2021(4396)
- 2020(3708)
- 2019(8309)
- 2018(8272)
- 2017(15779)
- 2016(8856)
- 2015(10091)
- 2014(10242)
- 2013(9858)
- 2012(9310)
- 2011(8405)
- 2010(8608)
- 2009(8504)
- 2008(8893)
- 2007(8275)
- 2006(7543)
- 2005(7161)
- 学科
- 济(33470)
- 经济(33393)
- 管理(33387)
- 业(27541)
- 企(24561)
- 企业(24561)
- 制(13120)
- 财(12578)
- 方法(12378)
- 数学(10100)
- 数学方法(9905)
- 中国(9344)
- 体(9182)
- 业经(8617)
- 农(8617)
- 体制(7833)
- 务(7659)
- 财务(7635)
- 财务管理(7613)
- 企业财务(7219)
- 学(7093)
- 银(6961)
- 银行(6949)
- 行(6594)
- 融(6479)
- 金融(6476)
- 划(6339)
- 环境(6144)
- 理论(5954)
- 贸(5711)
- 机构
- 大学(133322)
- 学院(131014)
- 济(53964)
- 经济(52699)
- 管理(47631)
- 研究(45504)
- 理学(39949)
- 理学院(39497)
- 管理学(38779)
- 管理学院(38529)
- 中国(35355)
- 财(29393)
- 京(28340)
- 科学(26139)
- 所(23156)
- 财经(22120)
- 江(21808)
- 中心(20704)
- 研究所(20340)
- 农(19928)
- 经(19886)
- 北京(17837)
- 业大(17799)
- 经济学(16972)
- 范(16739)
- 州(16589)
- 师范(16566)
- 院(16400)
- 财经大学(16231)
- 农业(15508)
- 基金
- 项目(80944)
- 科学(64112)
- 研究(60339)
- 基金(59392)
- 家(51228)
- 国家(50797)
- 科学基金(43624)
- 社会(39383)
- 社会科(37225)
- 社会科学(37218)
- 省(31046)
- 基金项目(30675)
- 教育(28310)
- 自然(27090)
- 自然科(26474)
- 自然科学(26468)
- 划(26042)
- 自然科学基金(26002)
- 资助(24321)
- 编号(24051)
- 成果(21367)
- 制(21170)
- 部(18783)
- 重点(18493)
- 课题(17299)
- 创(16734)
- 发(16602)
- 国家社会(16543)
- 教育部(16437)
- 性(16227)
共检索到2126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郭军
东北是传统体制下“中国制造”的重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从昔日的“有所为”到后来的“有所不为”,从辉煌的顶端到谷底的困惑,又从东北人翘盼生机重现到全国人呼吁东北振兴,根本的切入点,是东北人如何从“国家人”转换成“企业人”,寻求走出一条以人为本的新的发展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文
我国国企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当前仍面临不少深层次的困难和问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其中职工身份置换的问题已成为困扰当前国企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当前国企职工身份置换中主要存在对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到位以及职工利益保护不充分的问题,而难点主要在观念滞后、补偿标准及置换成本三个方面。因此,要置换国企职工身份,必须从干部职工"思想改制"、依法置换、多种方式置换、多种渠道筹集安置补偿费、规范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标准、做好置换后的职工安置工作等方面妥善解决。
关键词:
国企改制 职工 身份置换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孙启明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在于塑造一批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的、混合所有制性质的超大型企业集团。为此,中央政府应承担国有企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包袱;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给予专项补贴;对东北土地流转和整合试点给予特别政策;成立由中央政府牵头的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协调领导小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要从宏观与微观结合,以企业与市场关系作为主线,以人为中心、以职工为主体,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这是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新思路。按照这个新思路,研究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就要研究三个层次的问题: 第一个层次的问题: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当前,要企业进入市场,在市场竞争中才能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问题,理论界已经取得了共识。问题在于:怎样才能让企业进入市场竞争? 光讲政企分开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落实《企业法》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光讲破“三铁”也不能全面解决问题。全面解决问题的出路在哪里? 目前国有制大中型企业,多数属于有条件进入市场竞争和全面进入市场竞争的企业。但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胜华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魏旭
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其核心是打破原有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功能性锁定、认知性锁定和政治性锁定是东北老工业基地制度变迁中所面对的三种主要的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即锁定到本地企业与政府间的纵向垂直关系,锁定到当地有效的制度供给不足和锁定到保留原有传统结构的组织和制度三个层面上。必须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入手,实现东北地区体制机制变迁中的制度解锁,从而实现东北地区的经济振兴。
关键词:
体制机制创新 路径依赖 锁定 制度解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毅 綦良群 于丽艳
产业空间协调既是从区域的整体协调角度来审视区域产业发展,又是以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和整合化为目标来促进区域发展,它强调了区域各种资源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文章系统地阐述了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协调的背景,深入地分析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协调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东北老工业基地产业空间协调的路径。
关键词:
东北老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 产业空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马延吉
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国家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较深,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面临许多困难。进入新世纪以来,仍然是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产业集聚机制的角度探讨老工业基地优势发挥与竞争力提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产业集聚机制研究是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研究的切入点。体制创新是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有效途径,也是难点,而固有的工业结构特征,也成为社会问题、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要及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产业演替,同时发展多产业部门,发展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资源节约型产业,发挥城市化与工业化的相互促进作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根据1991年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的精神,民建北京市委与北京市政协经济工作委员会1992年初即联合组成调查组,就北京市国有大中型企业转换经营机制进行调查。调查组先后听取了市经委、计委、经贸委、财政局等10个综合委办、局及市电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江飞涛 武鹏 李晓萍
中国工业增长的动力机制已由效率与要素协同驱动型向资本投入主导驱动型转变。以2003年为界,资本投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年均34.07%大幅提升为89.28%,而全要素生产率进步的贡献率则由年均47.34%骤降为年均-4.08%。与此同时,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由年均4.60%急剧下降至年均-0.05%,边际资本产出率由2002年的0.61急剧下降至2012年的0.28。这表明,投资驱动工业经济增长的模式面临严峻的效率问题,其可持续性面临质疑。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工业增长效率急剧恶化的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前就已经非常显著,国际金融危机并非导致效率恶化的根本原因,只是进一步加剧效率恶化的趋势。当前...
关键词:
工业经济 动力机制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运斌
工业企业机制向科技经营转换初探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国营中南光学仪器厂王运斌一、“第一生产力理论”是转换企业机制的指导思想邓小平同志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张登国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导致城市竞争的全球化,各个城市之间竞争日趋激烈,城市定位逐渐盛行。但是,在城市定位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这些问题阻碍了城市的发展。分析研究了我国城市定位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一系列科学定位理论和定位方法的运用是避免上述问题,推动定位实践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城市定位 问题 规避机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亚男
当前,我国正在深入进行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的的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键是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解决产权问题;二是企业和职工的关系,主要是职工的如何定位并如何实现的问题。前者作为全社会的焦点一直备受关注,在理论...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进 冯向东
实现独立学院办学主体转换的途径是独立学院确立自己的办学定位,并且建设与这种定位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和人才培养体系。独立学院现阶段的办学定位是办好大众化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应用型人才。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是增强教师的实践素养,培养和引进骨干教师组建教学团队。探索建构"大众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要认真研究和借鉴工程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办学定位 主体转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