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66)
- 2023(5067)
- 2022(4603)
- 2021(4168)
- 2020(3871)
- 2019(9259)
- 2018(9096)
- 2017(17764)
- 2016(10237)
- 2015(11666)
- 2014(12045)
- 2013(12147)
- 2012(11694)
- 2011(10591)
- 2010(10765)
- 2009(10231)
- 2008(10386)
- 2007(9618)
- 2006(8136)
- 2005(7264)
- 学科
- 济(44329)
- 经济(44291)
- 业(25976)
- 管理(25694)
- 方法(23462)
- 数学(21033)
- 数学方法(20866)
- 企(19737)
- 企业(19737)
- 农(12952)
- 财(10992)
- 学(10848)
- 中国(9727)
- 地方(8841)
- 贸(8831)
- 贸易(8831)
- 易(8563)
- 农业(8533)
- 业经(7719)
- 制(7296)
- 务(6919)
- 财务(6906)
- 财务管理(6885)
- 和(6842)
- 企业财务(6476)
- 环境(6016)
- 银(5957)
- 银行(5926)
- 理论(5822)
- 融(5719)
- 机构
- 大学(155049)
- 学院(153853)
- 济(61172)
- 经济(59827)
- 管理(56157)
- 研究(54876)
- 理学(48364)
- 理学院(47776)
- 管理学(46822)
- 管理学院(46552)
- 中国(39559)
- 农(37301)
- 科学(37187)
- 京(33034)
- 所(30524)
- 农业(30400)
- 业大(29410)
- 研究所(28098)
- 财(27093)
- 中心(25493)
- 江(24252)
- 财经(21840)
- 北京(20341)
- 农业大学(20011)
- 范(19933)
- 经(19684)
- 师范(19677)
- 经济学(19051)
- 州(18688)
- 院(18533)
- 基金
- 项目(102731)
- 科学(78008)
- 基金(72832)
- 研究(69904)
- 家(65799)
- 国家(65293)
- 科学基金(53266)
- 社会(42170)
- 省(41454)
- 社会科(39840)
- 社会科学(39823)
- 基金项目(39209)
- 自然(36196)
- 自然科(35277)
- 自然科学(35264)
- 划(35246)
- 自然科学基金(34635)
- 教育(32266)
- 资助(30318)
- 编号(28683)
- 重点(23942)
- 成果(23340)
- 部(22903)
- 发(22549)
- 计划(21483)
- 创(20753)
- 科研(20388)
- 课题(19713)
- 创新(19561)
- 科技(19507)
共检索到219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子军 冯永祥 吕艳东
对163份寒地早粳稻品种(系)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采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品质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来自吉林和黑龙江早粳稻品种(系)163个中:有67.5%的品种的整精米率和58.3%品种的直连淀粉含量能够达到国标一级标准;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高,分别仅有6.1%和1.2%的品种达到了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达标率低。在选出的4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因子中,粒形因子、碾磨因子和外观因子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65.7%,为主要因子。由于稻米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和主因子的贡献率不同,寒地水稻品质育种应首先注意粒形和碾米品质的选择,以提高品质育种效率。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郝宪彬 胡培松 张忠旭 王彦荣 李全英 华泽田
对北方杂交粳稻100个杂交组合的米质进行相关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垩白率、垩白度、胶稠度、透明度变异系数大,除垩白率、垩白度外,配组的杂交组合变异系数父本大于母本;糙米率、精米率与粒长、长宽比,糙米率与透明度,精米率与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与碱消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糙米率、精米率与粒宽,蛋白质含量与精米率,粒长与垩白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粒长、长宽比、碱消值、胶稠度与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垩白率、垩白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呈极显著正相关;整精米率、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受遗传控制小,粒长、垩白率、碱消值父本效应大于母本效应,粒宽母本效应大于父本效应,直链淀粉含量受遗传与环...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丁明亮 高春琼 袁平荣 苏振喜
为了明确影响高原粳稻抗倒性的主要因素,以26份云南高原粳稻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对高原粳稻抗倒性及其相关的20个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抗倒性在不同性状间存在较大差异和相关性。株高和穗下第4、3、2节间壁厚4个性状对抗倒性影响最大,而穗下第3、2、4、1节直径、穗下第4、3节间距离和穗下第1节间壁厚7个性状对抗倒性影响较小,其余9个茎秆性状不影响或者通过上述茎秆性状而间接影响抗倒性。株高、穗下第4、3节间距离、穗下第1、2、3、4节间壁厚和节直径共11个农艺性状与抗倒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穗长、穗重、穗下第1、2节间距离、穗下第1、2、3、4节间和第5节直径共9...
关键词:
高原粳稻 抗倒性 农艺性状 主成分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徐亚楠 陶怡 叶淑珍 徐春梅 陈松 褚光 王丹英 欧阳由男
【目的】分析引自寒地不同积温带粳稻品种作双季早稻时产量及构成以及品质差异,为筛选适宜长江下游种植的双季早粳稻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2018、2021、2022年在浙江台州(121°13′E,28°78′N)和杭州(119°94′E,30°08′N)进行大田试验,分别以6、13和41个寒地粳稻品种为材料,主要来自黑龙江省第一至四积温带,以当地主栽的早籼稻品种中早39作为对照。分析寒地粳稻在南方稻区作双季早稻时产量和品质表现,并在2022年进行早粳稻品种的大田生产验证。【结果】通过提前早粳稻播期,3年的水稻收获期比当地双季早籼稻提前约0—15 d。2018年种植早粳稻品种的产量均值为6 637.77 kg·hm~(-2),其中空育131产量最高,为7 724.70 kg·hm~(-2),且在2022年的大田生产验证中产量达7 194.77 kg·hm~(-2);所有品种在南方作为双季早粳稻种植的垩白度、透明度、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符合二等优质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但整精米率较低。2022年早粳稻的平均产量为6 630.45 kg·hm~(-2),排名前三的依次为:龙垦257(8 324.99kg·hm~(-2))>龙垦263(8 170.94 kg·hm~(-2))>莲稻1号(8 108.34 kg·hm~(-2))。与中早39相比,早粳稻有效穗数多,但每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低,导致其产量为中早39的54.75%—93.28%。第三积温带品种因高结实率从而产量表现优于其他积温带。寒地粳稻品种间产量及构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显著正相关,与单位面积颖花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引自黑龙江省不同积温带的粳稻品种在长江下游作双季早稻时的生育期、产量和品质表现均验证了南方稻区种植双季早粳稻的可行性,空育131、龙垦257、龙垦263和莲稻1号可作为早粳稻进行下一步大面积示范种植。
关键词:
双季早粳稻 积温带 有效穗数 品质 产量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洪建基 祁建民 王晓飞 徐建堂 刘林锋 李爱青
选用74份不同来源的红麻种质资源,对10个产量与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表明,株高、皮厚、单株生皮重3个性状对单株干皮重和纤维支数有重要影响;进行主成分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分分别为韧皮纤维产量构成因子(52.68%)、茎秆皮骨构成因子(12.96%)、纤维品质构成因子(10.77%)及晒干率构成因子(9.18%),其累计贡献率达85.61%.因此,在品种选育时,应注意选择植株较高、中等茎粗、韧皮较厚、晒干率较高和品质优良的材料,以确保高产优质.
关键词:
红麻 种质资源 遗传相关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静 吴建涛 杨俊贤 陈月桂 谭佳娜 刘福业 吴文龙 潘方胤
应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78份粤糖系列甘蔗新品系的15个品质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除与甘蔗纤维分、蔗渣纤维分没有显著相关外,与其他12个品质指标均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甘蔗纤维分与出汁率、蒸煮液糖锤度、蔗渣水分、蒸煮液旋光读数、蔗渣糖度和蔗渣纤维分呈极显著相关,与其它7个蔗汁品质指标的相关性不显著。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甘蔗蔗糖分主要受蔗汁蔗糖分、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渣糖度的直接作用和蔗汁转光度、蔗汁重力纯度的间接作用的影响,甘蔗纤维分则主要受蔗汁直接转光度、蔗渣纤维分、出汁率、蔗渣水分的直接作用和蔗汁转光度、蒸煮液旋光读数的间接作用的影响。主成分分析结果表...
关键词:
甘蔗 品质指标 通径分析 主成分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谢春霞 谭学林
为有效利用外引稻种资源,将引进的83份国际水稻所GUVA项目粳稻品系在云南中海拔稻区种植,对株高、有效分蘖数、剑叶长、剑叶宽、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9个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并据此对引进品系进行聚类。结果表明,引进品系可划分成4大类群:第一大类群为半矮秆多蘖大叶大穗类型,共12个材料,各品系综合经济性状较好;第二大类群为半矮秆少蘖大粒类型,共21个材料,估测产量最低,但各品系的千粒重最高,可作为大粒种质资源用于粳稻品种粒型的改良;第三大类群为半矮秆中穗小粒类型,共18个材料,各品系综合经济性状一般,产量中等,难于直接利用;第四大类群属于半矮秆多蘖小叶小穗类型,共32个...
关键词:
GUVA 粳稻 中海拔 主成分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经玲 朱甫芹 鲁绯 孙君社
为解决PCA不适合多指标综合分析中非线性主成分分析的问题 ,采用核主成分分析 (KPCA)方法 ,对我国不同地区 16种腐乳的品质进行了综合评价。使用核函数将原空间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 ,在高维空间进行了线性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通过对核参数的适当选取 ,可使最大特征值的贡献率达到或接近 85 % ,避免了多个主成分的不同组合而导致的评价结果的不一致。应用KPCA得到的腐乳品质的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关键词:
核主成分分析 腐乳品质 综合评价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剑波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彦花 张云 王容 梁攀 刘芳 吴立潮
为了建立一套适合茶油品质评价的方法,并为茶油应用范围的拓展、茶油品牌的建设及油茶栽培种植的立地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对9个立地的茶油的14个品质指标进行了测定,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茶油综合品质评价模型,并基于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品质得分进行了优良度排序。结果表明: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为85.065%,决定第1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的感官品质、氧化稳定性及脂肪酸不饱和度;决定第2主成分的主要是出油率及茶油的功能性成分含量;决定第3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的理化品质;决定第4主成分的主要是茶油色泽;2)9个立地茶油的综合品质得分排序为:西坡中坡>南坡下坡>西坡下坡>西坡上坡>南坡中坡>东坡下坡>南坡上坡>东坡中坡>东坡上坡,各主成分得分排序与综合品质得分排序间存在差异;3)茶油品质整体表现为西坡优于南坡优于东坡,下坡优于中坡优于上坡。基于上述结果说明立地是影响茶油品质的重要因素,坡向及坡位因子对茶油的综合品质均有一定影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畅 王术 张秀茹 贾宝艳 黄元财 王岩 沈峰 李小婉
为探求东北粳稻食味特性的影响因素,对80份东北粳稻材料进行感官食味品尝评价、仪器(食味计、成分分析仪)测定及品质相关理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供试粳稻品种的食味品尝综合评分为66.74~82.31分,变异系数为4.86%。感官品尝综合评分与食味计测得的食味值呈显著正相关(r=0.25),与成分分析仪测得的品质评价值相关不显著;综合评分与外观品质指标相关不显著,但食味值与垩白粒率、垩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籽粒长宽比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评分与淀粉rVA谱特征参数相关性不大,但食味值与开始糊化温度呈显著负相关;综合评分与谷蛋白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3。综上可知,品尝试验获得的综合评分与食味计测...
关键词:
粳稻 品质 食味 RVA 蛋白质组分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程惠霞
伴随经济金融全球化而来的银行业并购和混业经营浪潮引起人们质疑中小银行的生存与发展。但是银行效率与规模相关性的实证研究表明规模并不是决定银行效率的唯一标准,银行业并购的盛行并不影响中小银行在自身运作空间和生存基石上的蓬勃发展。
关键词:
银行效率 规模 中小银行 主成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钱昱如 邱道持 王玲燕
研究目的:以重庆市忠县为例,分析2002—2007年流转农地用途变化的特征,揭示流转农地用途变化的驱动力和制动力,为严格流转农地用途管制提供建议。研究方法:实证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研究结果:流转农地用途变化驱动力主要为农地流转市场、土地利用比较利益、地方行为驱动;制动力主要为耕地保护政策和农地流转管理制动。研究结论:流转农地用途变化是驱动力与制动力的共同作用。在实际流转中,应建立耕地保护的共同责任机制,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严格流转农地的用途管制。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芳艳 李春光 刘永巍 孙翊轩 王继亮 孟昭河 徐正进
利用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于不同选育单位的粳稻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遗传结构进行分析,推断品种间的亲缘关系,为未来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依据。选取均匀分布于水稻12个连锁群的48对引物,对来自不同选育单位的36份水稻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48对引物中27对具有多态,占引物总数的56%。共检测出65个等位变异,有多态性的单个引物检测等位位点数为2~5个,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4个。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He)为0.307,变幅为0.050~0.662。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263,变幅为0.053~0.588,平均Shannon-weiner指数为0...
关键词:
粳稻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