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240)
- 2023(13343)
- 2022(11137)
- 2021(10183)
- 2020(8202)
- 2019(18295)
- 2018(17465)
- 2017(32635)
- 2016(17804)
- 2015(19487)
- 2014(19228)
- 2013(19099)
- 2012(18044)
- 2011(16113)
- 2010(16367)
- 2009(15290)
- 2008(14581)
- 2007(12884)
- 2006(11521)
- 2005(10706)
- 学科
- 济(73077)
- 经济(73002)
- 管理(52494)
- 业(51880)
- 企(39510)
- 企业(39510)
- 财(31570)
- 中国(30196)
- 融(26912)
- 金融(26910)
- 地方(25841)
- 银(25532)
- 银行(25492)
- 行(24656)
- 农(23917)
- 方法(23912)
- 数学(21057)
- 数学方法(20920)
- 制(18803)
- 业经(18017)
- 农业(16831)
- 务(16514)
- 财务(16488)
- 财务管理(16442)
- 企业财务(15802)
- 贸(14737)
- 贸易(14721)
- 易(14246)
- 学(13520)
- 财政(13355)
- 机构
- 学院(246151)
- 大学(241928)
- 济(103976)
- 经济(101847)
- 研究(91796)
- 管理(88528)
- 中国(75598)
- 理学(75098)
- 理学院(74185)
- 管理学(73029)
- 管理学院(72606)
- 科学(56293)
- 财(55179)
- 京(51970)
- 农(50440)
- 所(48307)
- 研究所(43529)
- 中心(43347)
- 财经(39758)
- 农业(39601)
- 业大(39100)
- 江(38388)
- 经(35995)
- 北京(33236)
- 院(32527)
- 经济学(32172)
- 范(31676)
- 师范(31218)
- 州(31200)
- 省(30974)
- 基金
- 项目(162883)
- 科学(126225)
- 研究(117042)
- 基金(115730)
- 家(103082)
- 国家(102108)
- 科学基金(85541)
- 社会(75011)
- 社会科(71229)
- 社会科学(71213)
- 省(65663)
- 基金项目(61563)
- 划(54898)
- 自然(54204)
- 自然科(52933)
- 自然科学(52917)
- 自然科学基金(51974)
- 教育(51893)
- 编号(46455)
- 资助(46277)
- 发(41103)
- 重点(37548)
- 成果(37430)
- 创(34813)
- 部(34806)
- 课题(33410)
- 创新(32611)
- 发展(32386)
- 展(31884)
- 科研(31358)
- 期刊
- 济(119999)
- 经济(119999)
- 研究(77073)
- 中国(56741)
- 农(47147)
- 财(45647)
- 学报(42939)
- 融(39339)
- 金融(39339)
- 科学(37566)
- 管理(32255)
- 大学(31759)
- 农业(31476)
- 学学(30433)
- 教育(24203)
- 业经(20717)
- 财经(20014)
- 经济研究(19969)
- 技术(18802)
- 经(17112)
- 业(16629)
- 问题(15673)
- 贸(12602)
- 版(12413)
- 商业(11724)
- 科技(11647)
- 国际(11597)
- 世界(11496)
- 技术经济(11089)
- 业大(10836)
共检索到3933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远琪 杨西水
维护金融安全稳定运行,对促进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东北地区金融资源在加速集聚,为推动东北地区全面振兴提供了重要支撑的同时,存在金融密度、金融生态、企业融资等问题,并有潜在金融风险向地方财政传导的隐患。本文在对东北地区金融资源发展现状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东北地区金融运行面临的规模少、金融密度优势不突出、信用环境及法治环境建设滞后、企业融资成本高与融资渠道不畅、金融稳定运行风险向财政风险传导等问题,最后提出了推动东北地区金融安全运行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丁四保
近几年来,东北沿边口岸经济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出现了一批新口岸,带动地方贸易迅速发展,而且边境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明显进展。但我们也应看到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相当的尖锐。为此,应该在拓宽口岸经济内容、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积极协调方面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推动边境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
东北,边境口岸,发展对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朝才 赵全厚 张立承 梁季 许文 孙维 寇明风 陈姝
调研组在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就调研地区的财政收入状况、财政支出压力、国有企业对东北地区财政影响、政府债务和投融资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发现,在全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也不例外,地方财政运行压力表现得尤其明显。收入增幅回落甚至是负增长、支出规模收缩、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加大、国有企业后续改革成本负担较重、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等问题叠加,矛盾共生,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本轮经济下行过程中全国地方财政运行收支压力最为突出和典型的区域。在对调研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完善地方财政运行提出如下建议:(1)做实财政收入,正确应对财政减收;(2)基于新一轮振兴东北的需要,适当下放税权进行改革试点;(3)推动地方政府财政跨年度收支平衡改革;(4)统筹解决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支缺口问题;(5)建立东北地区国企改革的成本分类负担机制;(6)完善政府债务管控。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朝才 赵全厚 张立承 梁季 许文 孙维 寇明风 陈姝
调研组在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就调研地区的财政收入状况、财政支出压力、国有企业对东北地区财政影响、政府债务和投融资等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发现,在全国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大背景下,东北地区也不例外,地方财政运行压力表现得尤其明显。收入增幅回落甚至是负增长、支出规模收缩、阶段性还本付息压力加大、国有企业后续改革成本负担较重、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等问题叠加,矛盾共生,使得东北地区成为本轮经济下行过程中全国地方财政运行收支压力最为突出和典型的区域。在对调研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完善地方财政运行提出如下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旭亮 曲振涛
本文建立了现行分税制度下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激励型财政政策的分析架构。运用财政统计指标和面板数据方法,从中央的财政扶持力度、东三省财政收支规模、东三省财政收支结构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三个方面评价东北老工业基地省级财政运行现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现行分税制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对东三省的财政激励力度;东三省地方财政收支出现"超经济增长"现象;东三省地区经济增长与地方财政收支结构向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君霖
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向全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实现"双碳"目标任重道远,资金需求庞大,需要坚持政府和市场双轮驱动,充分发挥绿色金融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绿色低碳转型等方面的作用。从东北地区的情况来看,农业在地方生产总值中占比较高,老工业基地资源使用效率偏低,碳排放压力较大,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绿色金融在支持东北地区实现双碳目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大有可为。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胡斌 张宝祥
近年来,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资金的结构在发生重大变化,银行贷款的占比不断降低,债券融资、信托贷款、委托贷款等新型融资渠道占比不断提升。东北地区金融业发展水平与全国相比,在规模增长、结构调整和创新优化等方面都相对滞后。因此,东北地区应进一步明确"政府调控引导优先,培育市场竞争繁荣"的战略思路,树立以增加金融供给为核心目标的金融扩张理念,健全功能配套完善的金融体系,做强做大地方金融机构,加快金融集聚区建设,以强势的政策因素驱动东北地区金融业提速成长。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金融业 融资规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静文
当前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各项重大方针政策中,无论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还是进行技术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接续产业,首要面临的问题还是资金的筹集和运用。单纯依靠政府的财政投入不可能满足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资金需求,而且不符合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因此,要摆脱依赖国家政策倾斜和援助的传统发展思路,从根本上解决老工业基地改造的资金问题。本文从金融中介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发展及融资方式的创新等几方面阐述了东北振兴中的资本供给将主要依靠市场化运行的金融渠道来筹集。
关键词:
东北振兴 资金需求 金融发展 资本供给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振家 王小军
促进普惠金融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辽宁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要路径选择。金融机构的逐利性以及农户、低收入人群和中小微企业抵御信用风险能力的脆弱性使得普惠金融的发展离不开财政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介入与协调。为此,本文解读了辽宁省普惠金融业已取得的进展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据此提出了基于财政政策视角的促进辽宁省普惠金融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肖辉
当人们对虚拟资本(比如次级债券)未来收益的现值丧失信心时,将纷纷抛售虚拟资本,追逐货币,货币内在矛盾激化,金融危机爆发。美国金融危机是信用危机,根源在于货币和资本内在矛盾的激化。东北地区经济对外开放度不高,金融机构发展迟缓、银行不良贷款水平较高、直接融资比重偏低,美国金融危机对东北地区经济和金融业的冲击不大。在美国金融危机背景下,东北地区金融发展策略包括防止不良贷款产生、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金融创新、加强企业直接融资、完善信用体系、加大对农村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等。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亮 衣保中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深入实施,东北地区经济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而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核心,在促进东北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量化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整体金融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应从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大银行业建设力度、深入推进资本市场发展、提升区域金融合作水平、推进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等方面促进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
东北地区 金融发展 评价 差距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才
东北地区是我国开发历史最短的地区之一,在东北亚地区及我国的战略地位举足轻重,东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始终对全国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东北地区面临诸多的困难与问题,但有利因素也很多,许多潜在优势尚未发挥出来。为此,应加强对东北地区的深入研究,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过程中,采取正确的战略对策,坚持不懈地努力,尽量实现东北地区的现代化。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社会经济发展 经济政治安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硕 姚凤阁
笔者通过对东北地区农村金融资金、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等因素对农业科技发展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得出其规律,从而充分地做到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推动农村金融改革和最大限度规避农村金融风险,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转化为生产力的能力、盈利能力和竞争能力,从而提高东北地区作为农业大省的综合能力,让科技缔造生产力,让生产力转化成内生动力,并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东三省现存问题。
关键词:
金融资金比率 金融工具 金融机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玥 王如渊
本文通过对东北地区和三大经济中心金融发展水平的比较,得出东北地区与三大经济中心金融发展水平的差距很大,金融发展的滞后会影响其经济的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高东北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是不可或缺的。
关键词:
东北地区 三大经济中心 区域金融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洪慈
文章研究了中国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针对东北地区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低均衡”问题,提出了东北区域金融深化发展的“两阶段”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